盲童认知特点与教学.docx
- 文档编号:1447167
- 上传时间:2022-10-22
- 格式:DOCX
- 页数:5
- 大小:21.16KB
盲童认知特点与教学.docx
《盲童认知特点与教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盲童认知特点与教学.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盲童认知特点与教学
盲童认知特点与教学(教学反思)
认知,是心理学中的一个术语,通俗的说,就是指人对世界的认识活动,包括感知觉、记忆、思维等过程。
其中,感知觉是最基本的,对其他更高级的认知方式有很大影响。
人生中的早期阶段主要是依靠感知觉来认知外部世界的;在人的整个一生中,通过感知觉获取直接经验,对于认识世界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人的各种感知觉中,80%以上的信息是通过视觉获得的,因此,失明对盲童认识世界、学习文化知识和各种技能有很大影响。
以下我们从感知觉、记忆、想象、思维、注意力六个方面分析盲童的认知特点,以及这些特点和教学的关系。
一、感知觉
感知觉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
盲童失去视觉,就主要依靠其他感觉来认知世界了。
(一)盲童感知世界的特点
盲童对世界的感知,是以手的触觉为主,充分利用听觉、嗅觉、动觉等,与正常儿童以视觉为主的感知方式相比,有很大局限性。
首先,盲童的感知觉常常缺乏主动性,因为他看不见,所以不了解周围发生的事,意识不到事物的改变或新事物的出现,当然就无意主动感知。
比如说家里新买来了一台电视机,健全孩子一下就能看到,就会围上去,非常兴奋、主动的看、摸,而盲童呢,你要是不告诉他,他就不知道家里新出现了一台电视机,自然想不到去摸它。
因此对于盲童,要经常提示他们并把他们带到要感知的事物面前,他们才能有机会感知。
盲童入学后,对学校的布局、教室的结构、学习用具,都需要在教师或同学的带领帮助下通过手摸、脚量来了解。
其次,触觉必须直接接触事物才能感知,因此盲童对有些物体的直接感知就很困难。
较大的,象教室、操场,就无法用手直接摸出形状、大小,必须在其中走几遍并借助想象才有可能大致了解。
较小或者结构过于精细的,如蚂蚁、蚊子等等,必须借助放大的模型并想象比例大小才能知道是什么样子的。
远距离的,如天空中的云块、日月星辰等,也要通过想象、类比。
物体运动事的形象,如奔驰的骏马,只有结合对马的静态的感知与骑在马上奔跑时的感受,才能想象得出来。
至于象明暗、色彩等只能靠视觉感知的形象,盲童更是只能间接的类比、想象。
第三,用触觉感知一个完全而较大的物体时,往往需要一部分一部分相继的观察,然后再通过记忆、联想综合起来,不能象视觉那样一目了然。
因此,盲童感知事物比较慢,与普通儿童相比,要多花时间,需要老师有耐心。
也正因为触觉的感知是各部分的累加,如感知不周到,容易产生片面性——盲人摸象的故事就说明了这一点。
所以要经常提示、引导盲童有意识的重视物体的整体性,以避免“盲人摸象”那样的错误。
(二)感知觉补偿与训练
接触过盲人的可能会注意到,他们的听觉很灵敏,能注意到常人觉察不到的细微声音,比如能分辨出人的脚步声的不同。
有人以为,盲人的这种能力是天生的。
其实不然,这种超常的听力是盲人在后天的实践中锻炼出来的。
触觉也是如此,盲童并非一下就能辨别盲字点符,而是通过触摸训练的实践才达到的。
人的各种器官技能都按照“用尽废退”的规律在发展,盲童的各种感觉能力通过生活学习的各种实践可以得到提高,以补偿视觉的缺失——这种感觉补偿作用的形成反过来对于盲童的生活、学习又起到很大作用。
由于这种补偿不是天生的,所以必须经过后天训练。
盲童入学前,在家里可能也通过自发的、没有计划的练习而获得了一定的感觉补偿能力。
入学后,教师要尽量指导他们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训练,以提高其补偿能力。
先来看听觉。
听觉对盲童十分重要。
首先听觉是仅次于视觉的重要器官,是接受外界信息的重要通道。
盲童失去视觉,自然更多的依赖听觉。
其次,盲童的听觉在学习中发挥重大作用。
盲童听老师讲课、听别人朗读教材或课外读物,听录音教材或广播都离不开听觉。
盲童通过听读,可以获得比摸读更多的知识。
盲童听觉训练的途径与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在游戏、教学、生活中,教师或家长都可以有目的的开展一些听觉训练。
如听声音捉迷藏的游戏,可以让健全儿童蒙上眼,和盲童一块玩儿;辨别各种实物被敲击或落地时的声音;听声音寻找物体的游戏;分组秘密传递口令;打电话游戏等。
再来看触觉。
触觉与视觉虽然是两种不同的感觉,但在感觉效果上有一部分是相同的。
如触觉也能辨别物体的长短、高矮、大小、形状等。
触觉的训练可分为五个阶段:
1、辨别材料的质地、软硬、光滑度、温度等。
2、辨别物体的基本结构、形状、轮廓、大小等。
3、通过拆、装的操作,认识事物的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促进形成空间概念。
4、从辨别立体图形过渡到平面凹凸图形。
5、能够辨别盲文字母、单词、句子。
训练时,也可采用各种游戏,如各种质地的布料、织物的配对,平面几何图形配对,螺丝螺母配对,各种各样的种子分类,穿针孔的比赛等等。
除以上两种重要的感觉,象嗅觉、味觉、动觉等对对盲童认识事物、定向行走也有很大帮助,也应在各种活动中充分训练这些感觉。
比如通过气味辨别各种食品、花草树木的种类,通过气味的不同确定厕所、牲口圈等的位置。
(三)障碍感觉和空间知觉
不少盲人在定向行走中,当遇到障碍物如墙壁、大树干时,常常能事先回避,以免受到伤害。
对此,有人曾经以为这是盲人的一种特殊感觉,例如认为是第六感觉、颜面视力、压觉、温度觉等。
后来通过实验研究,才弄清楚这种能力主要是听觉在起作用,有点类似蝙蝠利用超声波的反射避开障碍物。
实际上,常人也有这种感觉能力,不过因视觉健全,听觉的这种作用被忽略了;而盲人在大量的行走实践中,就学会了充分利用这种能力——那些缺乏行走实践的人同正常人一样也不能利用这种感觉。
不过,盲人依靠这种障碍感觉,并不能行走自如。
这是因为,环境中的嘈杂声,如交通、说话、风声雨声等,可能会干扰听觉,导致无法利用听觉。
另外,障碍感觉的产生需要盲童走路比较慢,才能有足够的时间做出反应。
所以盲童要安全有效的行走,主要不应依靠障碍感觉,而应借助辅助手段,依靠各种感官。
空间知觉是对事物的形状、大小、距离、方位等的知觉,比较复杂。
它的形成与视觉、听觉、触觉、动觉等都有联系,其中以视觉最为重要,因此盲童的空间知觉比较困难。
听觉虽然能为方向和距离提供信息,但往往不十分准确。
触觉对于距离、大小知觉的形成,局限性也很明显。
例如,有的盲童大小知觉很差,把世界说成几个学校大,有的距离知觉差,冒失的从而层楼跳到地面,等等。
但是,通过训练,盲童仍有可能形成较准确的空间知觉,如通过脚步声、掌声的回响来判断距离、障碍物、房间的大小等等。
二、记忆
人的记忆是受他在感知事物、现象时所采用的方式影响的。
先天全盲儿童完全不能通过视觉感知事物,头脑中没有视觉形象,其记忆表象是以听觉为主的。
他们对声音信号的记忆能力较强。
许多盲人能长时间地记住见过一面的人说话声音的特征,若干年后还能再认。
反映在教学中,一些盲童对于老师上课的口语、所学诗词、古文、数字的背诵,都显出较强的记忆能力。
他们有时即使不理解也能机械的记住某些词、句,所以一定要经常检查他们是否正理解,而不能只看到他们口头回答的正确。
当然,盲童听觉记忆的优势在学习中还是非常有利的,教师应充分利用这种优势,使他们多记住一些东西,有些内容他们既是不能理解或理解得不全面、不深入,也可以让他们记住以后在加深理解——特别是在语文教学中。
盲童对触摸过或闻过、嗅过的东西也能较好的记住。
苏联心理学家通过实验证明:
盲人通过触摸专用地图,能够相当准确地再现出某个局部的地图。
这说明盲人通过触摸能形成心理地图,在头脑中保持下来。
不过多数盲人要形成较大范围、较复杂的心理地图是有困难的。
后天失明的盲童,在头脑中能保留一些失明前曾看过的形象,失明后也能再现。
如谈到“高山、大海”,在头脑中能自然出现相应的视觉形象。
盲童视觉形象保留的质量(是否清楚、完整,颜色如何)和数量、种类取决于失明的早晚与程度。
一般来说,失明越早、越严重,视觉形象保留越差。
就年龄而言,五岁是个关键期。
五岁以前失明的,视觉形象极易消失;五岁以后失明,视觉形象有可能保留。
盲童视觉形象保留的质量与数量,对其学习与生活非常重要。
保留良好的视觉形象,可以为认知事物提供比较具体的参考框架。
老师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经常激发起其记忆中的视觉形象,一方面有助于理解知识,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使这些视觉形象长期保持,以免淡化、模糊、消失。
三、想象
想象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前者是人们根据别人的言语叙述、文字描述或声音、图形示意,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后者是指不依据现成的描述而独立的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盲童虽然没有或缺乏视觉形象的想象,但在触觉、听觉等形象的基础上,也能进行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盲童能根据课文、老师的语言描述,再造课文的意境或人物形象,也能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在头脑里形成某种境界。
创造想象的成功例子也有很多,象法国盲人布莱尔创造盲文,俄罗斯盲人埃罗先科写出许多美丽的、充满丰富想象的童话,等等。
但是,不能否认,盲童的想象是有缺陷的。
由于许多想象要以视觉形象想做基础,盲童形成再造想象比较困难,如难以想象出彩虹、闪电到底是什么样子。
盲童的想象有时还带有个人的愿望和情绪色彩,甚至歪曲,例如把说话语气比较强硬的、要求严格的老师想象的面目可憎。
教师应当理解他们想象的缺陷,注意帮助他们丰富积累各种形象,采用多种直观教学手段培养其想象力。
四、思维
还是由于缺乏视觉形象,盲童在形成概念时,难以通过比较各种具体形象找出其共同特征。
例如“角”的概念,要通过对锐角、直角、钝角等大小形状不同的各种角抽象出“角”的本质特征,对盲童来说就比较困难。
盲童对一些概念的含义也理解得不准确,有时会把不同类事物概括在一起或把同类事物排斥在外。
例如,有的盲童把蜜蜂和苍蝇当成与鸟是一类的东西,以为会飞的都是鸟类。
有的盲童吃过苹果,知道是圆形,于是把其他圆的能吃得也说成是苹果。
要他们列举蔬菜的种类,仅能说出有限的几种,知道白菜、萝卜是,可能不知道黄瓜、西红柿也是蔬菜。
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盲童的基本常识太少,不能像健全儿童那样很方便、无意的获得一些常识——比如通过电视、电影、图片等。
因此,在对盲童进行常识的教学时,就不能仅限于书本而忽略那些最基本的、对正常儿童来说很熟悉的知识。
由于缺乏基本的尝试和经验,盲童在推理时,也可能没有根据,凭想当然,得出常人看来错的结论。
例如有的盲童听说云是会动的,就推力得出结论“云是有脚的”,因为他凭自己的经验,以为会动的东西就长着脚。
针对这种情况,除了丰富盲童的知识,还要培养其合理的进行逻辑思维的能力和习惯,如认识正确的因果关系、类属关系等。
五、语言
盲童在语言理解和表达方面的问题,首先是语意不符,即不能正确理解和运用词语的真正含义,如有的盲童能说“电话、汽车”等词,而接触到这些物体时则可能不知为何物。
造成这种现象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许多视觉性词语所表达的概念,如月光、彩云等盲童无法亲身体会,造成误解误用;另一方面,盲童在学习语言时,较少能同时直接感知事物,从而未能真正理解语义。
针对这种情况,只要家长和老师注意把教给盲童的词语与事物联系起来,是能改进的。
盲童在使用语言时,经常要用一些与他们的失明状态不相符的词,如说“再见”,实际是“见不着”的。
那么,是否把这种情形看成是语言不真实的现象,因而禁止使用这样的词呢?
不能,因为语言是用来交流的,盲童的语言也要为社会交往服务,如果为了真实而要求他们把“再见”说成“再听”或“再摸”等,那就不利于他们适应社会了。
当然在不妨碍交流的情况下,我们还是鼓励盲童在日常交谈和作文中尽量表达自己的真实体会。
盲童在语言交往中另一个可能存在的问题是,说话时表情、动作不合适,如身子或头扭向一边,不直接面对交谈者等等。
因为他们没能模仿、学会人们常用的表情、动作。
对此,一是要教给他们合适的动作、表情,二是培养他们养成与人交谈时注意自己形象的习惯。
盲童在语言发展中有个有利条件,他们通过语言获得信息的需要比较迫切,比较注意倾听别人的谈话,包括广播、收音机、电视等。
因此,他们词汇的掌握、口语的发展,有可能比正常儿童优越。
如果盲童具备了这种优势,教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盲童 认知 特点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