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文化艺术资源的管理.docx
- 文档编号:1446971
- 上传时间:2022-10-22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35.95KB
浅谈文化艺术资源的管理.docx
《浅谈文化艺术资源的管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文化艺术资源的管理.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浅谈文化艺术资源的管理
浅谈文化艺术资源的管理
摘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科技的不创新,文化艺术在整个人类社会中的地位作用越来越显著,推动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成为国家增强综合实力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经济、科技等大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又创造出了一个“审美经济”的时代,对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然而,进入21世纪以来,城市化快速发展,城市建设以空前的规模展开,对文化艺术资源及其环境造成前所未有的冲击,成为文化艺术资源保护最关键的历史性阶段。
同时,伴随经济、文化的全球化趋势,强势文化消解着人们对本土文化、民族民间文化和民间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继承,地方文化、地方文化艺术资源、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资源、城市特色文化迅速消失,城市规划建设的科学性和城市文化及文化艺术资源危机的客观存在。
如何在这一背景下,推进文化艺术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的科学发展和城市发展的科学人性理念建设,已成为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现实性问题。
文章根据目前文化艺术资源在发展上面临的诸多问题,浅谈文化艺术资源在发展道路上的瓶颈和在保护、开发和利用中的管理性建议。
关键词:
文化艺术;资源;保护;开发;利用;管理对策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而文艺则是文化的根,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是人类历史的记忆,是一个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和谐程度的综合体现,是非常宝贵的不可再生资源。
对每一个城市来说,文化艺术是城市的根脉和记忆,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集中体现。
文艺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文艺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我国社会主义文艺以昂扬的精神、奔放的激情吸引和感染着亿万人民,对满足人民精神需求、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中华文化艺术事业的繁荣唱盛。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并指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时代和人民的呼唤,是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心愿。
要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一切优秀的产品,都离不开文化和艺术的指导,一切传世的精品力作,都是时代的产物。
我国的文化艺术事业正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的阶段,发展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同时也是巨大的挑战。
如今,波澜壮阔的改革进程,如火如荼的发展实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主旋律,既呼唤文化艺术事业有一个更大的繁荣发展,同时也为文化艺术事业繁荣发展提供了丰沛的动力源泉。
如今,很多经济较为发达的省区凭借特殊的自然风光、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资源和民族民间文艺等资源,打造文化旅游大省。
推出了“百节之乡,艺术之乡,文化之乡,歌舞之乡等”的建设口号;还提出了建设“生态博物馆,民族风情博物馆,民族民俗博物馆,原生态博物馆和露天博物馆”等要求。
这些举措对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和文化艺术事业的协调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然而,在当今中国快速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在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大改革、大开放、大发展中,那些表面陈旧、破烂的古建筑、古民居、古桥梁、古水道正面临着很大的危机。
在许多城市,被歪曲片面理解的GDP成了导致许多文化艺术类遗产毁灭性破坏的罪魁祸首,城市的广告和高楼大厦被某些地方政府看成是政府政绩的主要表现。
于是,加快城市化建设和工业园区的建设成了政府的重中之重,出现了排山倒海的大量征地和成片住宅的大量撤迁,在政策扶持下大大小小的企业蜂拥而出。
由于体制机制的不健全、不完善,法律上的漏洞和空白,管理的滞后,监督的不到位,教育的跟不上,宣传力度不够等导致城市化建设中的规划不科学,不切实际至上而下的盲目跟风和整齐划一的重复建设,这样的城市创新口号,难以想像其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及人类进步的主宰力量正确与否,其科学人性理念很难定夺,值得商榷,难免出现诸多问题。
如城市热岛效应、城市内涝、交通堵塞、文化遗产毁灭、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等。
其实,社会的畸型发展是发展的不平衡导致链条上出现的连锁反应。
根据文化艺术资源在保护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笔者根据实际情况,谈几点文化艺术资源在管理中的保护、开发和利用的对策性建议。
一、我国文化艺术资源的管理现状和对策建议
文化艺术资源的管理作为一个新兴课题,文化艺术资源是管理对象。
所谓管理即以保护、保存为前提,以可持续利用为条件,以发展为目的。
保护是第一位的,有了保护才谈得上利用和开发。
实践证明,一个民族要不断创造新的文化,自身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非常重要。
正因如此,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世界各国都在全力保护自己的传统文化,使其保持多样性。
目前在世界各国不断重视文化艺术资源保护和利用的背景下,我国长久以来形成的深厚的传统文化艺术资源,需要合理的保护、开发和利用。
艺术管理为正确认识和发展文化艺术资源提供了最为合理的广阔平台,使得文化艺术资源经济价值、人文价值及社会价值得到充分显现和合理保护,大大增加了文化艺术资源的活力。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社会步入知识经济的时代,以科技发展、文化提高为物质和精神进步标志的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人的需求从单一的物质需求转变为物质、精神文化艺术复合式需求,且精神文化需求更加突出。
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类需求的提高,时代的变化,这等等的一切必然造就了一个“审美经济”时代的到来。
文化艺术资源是一种特殊的资源,是指在人们从事文化艺术生产、生活或文化艺术活动中等所创造、利用或可资利用的各种资源,包括一切有文化价值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
然而,在这样的背景下,文化艺术资源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却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其实,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得益于管理,得益于时代的造就,文化艺术的发展也不例外。
如今,正是文化艺术兴起和发展的最佳时期,既然有它的存在,必然就存在着一定的管理,科学的管理是决定文化艺术兴盛和衰败的重要因素。
文化艺术存在着多样性、复杂性和差距性等特性,对其管理迫在眉睫。
谈及文化艺术资源的管理,不得不从文化艺术资源与管理的基础说起。
文化艺术资源作为一种不可取代的无价之宝,有它不同于一般经济资源的特点;它主要以精神文化、艺术为载体,显现在教育、科学、文艺、道德、风俗、信仰等方面,其物质形态最终服务于其精神形态。
因此,对于文化艺术资源深的管理、保护、开发和利用,不仅要注意其物质形态,还主要看它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程度。
文化艺术需要管理,历史以来也是无可争议的事实。
自有文化艺术活动开始,就存在着文化艺术的管理。
但由于文化艺术资源的种种特殊性,它在当今的发展和利用现状也与其它资源有较大的不同。
第一,文化艺术资源作为影响人们生产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的特殊资源,在推动社会进步的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第二,文化艺术资源对人们审美心理塑造的重要作用是其它资源所不可替代的,是构建当今新型和谐人类社会关系的重要手段。
第三,当今人们对保护和发展文化艺术资源的关注日益增强,但是如何有理、有效地对文化艺术资源进行保护、开发、利用和发展是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新的国际性课题。
如今,我国的文化艺术在管理上面临诸多难题,如何破解这一难题,使我国的文化艺术事业管理朝着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和健康化的方向发展,真正让文化艺术资源在保护、开发和利用中为人民服务,为现代化建设服务,为社会和谐服务。
下面笔者根据国内实际,浅析文化艺术资源在管理上的现状和今后的管理对策建议。
(一)文化艺术资源当前的管理现状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除汉族外,共有55个少数民族,各个民族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和当代的文化艺术,这些艺术特色是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展现了各民族在不同时期的社会生活,表达了各民族在不同时期的思想感情,体现了各民族在不同时期的艺术智慧理念。
然而,纵观我国文化艺术的发展历程,虽然在历史的前进中、社会的进步中和经济的发展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之下,其发展现状总体上不容乐观。
从目前来看,我国的文化遗产、艺术遗产、民族文化的管理工作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
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摆脱了过去“破四旧”的思想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对保护我国优秀的文化艺术等遗产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且近年来对文化遗产、艺术资源、民族文化的保护工作也较之过去有了长足进步。
但我们应看到,面对突如其来的文化资源巨大的经济属性,有些文化艺术资源的开发者和管理者并不能从市场的角度、从保护艺术和保护文化的角度对其进行合理开发。
对文化艺术资源和民族文化的过度开发、滥用造成的恶劣作用正在凸现,这种过犹不及的做法使得这些文化资源变异、流失甚至消亡。
一些文化艺术资源由于缺乏系统规划难以形成集中的文化遗产品牌,最终因为缺少资金整理和挽救而流失、消亡;而一些文化艺术资源则由于缺乏认识,被附加了其它许多额外的属性而丧失原有特色。
从目前来看,文化艺术资源的管理现状主要体现在:
1、许多传统技能和民间艺术濒临失传甚至绝迹。
比如制作技能和表演技艺的掌握者,大多是老年人,普遍面临技艺失传、徒弟来源短缺的境地。
其中部分文化艺术已处于濒危状态,即将失传,大多数民族民间艺术处于自生自灭的“瘫痪”状态。
2、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生存的空间日渐萎缩,逐步变小。
比如解放前,道士做道场时能演出傩戏,演奏《须江古乐》,现傩戏已经快绝迹了。
3、城市“建设性”破坏和旅游“开发性”对文化艺术资源的严重破坏,尤其是民族民间艺术类的东西。
旧城改造的推土机把大量老城民居中附着有文化艺术精华的遗产轰然推倒并碾碎。
比如砖雕、木雕、石雕、壁画等。
农村中一些具有历史、科学和文化艺术价值的古村落、古街区、古建筑群在集镇建设中遭到破坏。
民族民间的文化艺术资源陷入经济越发展、破坏越严重的沼泽之中。
有些部门看到文化艺术中蕴含的巨大商机,纷纷打着保护民族民间艺术的旗号,进行大张旗鼓所谓开发的“旅游文化资源”。
这种开发行为,要么是不懂文化艺术的“拍脑袋工程”,要么是把文化艺术资源当成摇钱树的唯利是图之举,往往成为变相破坏和摧残。
4、大量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珍贵实物和资料惨遭损毁,因为缺乏民间和民俗文化保护机构,缺乏对民俗和民间文化市场的管理,大量民间艺术的珍贵实物和历史资料流失到域外甚至境外。
一些散落在民间的珍贵遗产,由于保护不力或保护方法不当造成破坏、濒危甚至灭绝。
一些独特的民间习俗和民俗事象,因受到外界风俗的同化和影响,也在慢慢淡化中走向逐步湮灭。
5、研究人员少和经费短缺制约文化艺术资源的管理工作,尤其是民间文化艺术保护经费不足,造成缺乏现代科技手段和载体,无法开展紧急抢救而带来湮灭的危险。
缺乏研究人员和特殊人才,文化艺术既不能科学有效地进行保护和开发,也难以形成精品,直接影响文化艺术资源的后续开发和合理利用。
6、统一、规范、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艺术市场体系尚未建立,制约了文化艺术产业的正常发展。
健全的文化艺术市场能够促进各类文化艺术产品和市场要素的自由流动,实现文化艺术资源的优化配置,拓展文化艺术产业的发展空间。
当前我国文化艺术市场的发育还不够完善,文化艺术产品市场、文化艺术服务市场不够发达,文化艺术要素市场的发展就更为滞后。
比如:
资金市场、设施市场、人才劳务市场、中介市场、产权交易市场等急需建设和发展。
这种状况无疑阻碍了文化艺术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和流通,限制了我国文化市场、文化艺术事业的深入发展。
7、文化艺术产业法律法规建设滞后。
比如:
在1993年时就有全国人大代表联名提出议案,建议制定文化市场管理法,以解决当时存在的文化管理跟不上,文化市场立法滞后的问题。
但由于部门利益纷争、职能严重交叉等原因,文化市场管理至今尚未得到完善,在文化艺术资源的管理上更是一片空白。
8、文化艺术产业发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浅谈 文化艺术 资源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