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MOOC课题研究总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4397840
- 上传时间:2022-10-22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23.99KB
高职院校MOOC课题研究总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
《高职院校MOOC课题研究总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职院校MOOC课题研究总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作为在线教育的新发展,MOOC在整体结构上依然沿袭着在线教育的核心要素,包括网络环境、教学平台、网络课程、资源中心、应用服务、评价认证和质量保证等七方面。
这种多要素的融合最终以平台的形式展现在学习者面前,并提供了可操作的评价纬度。
然而一个确切的事实是,“中国式MOOC”尚处于起步阶段距离成功言之尚早,更谈不上模式的可移植性。
本课题以党的十八提出的现代职业教育创新思想为指导,在对高职院校MOOC的现状及发展情况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在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索以学习者为中心高职院校MOOC课程的教学模式、课程管理方式以及教学反馈评价模式。
2.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Googlescholar中以“MOOC”及“MassiveOpenOnlineCourse”为进行英文学术的检索,以获取关于MOOC的英文学术论文。
就英文的总体来看,与MOOC相关的总体数量并不算多:
以“MOOC”为获得英文5,680条;
以“MassiveOpenOnlineCourse”为获得英文39,200条”;
可以与之对照的是,以“e-learning”为获得的英文为314,000条。
分析Googlescholar检索结果,可发现关注MOOC的研究者主要来自高校。
从学术成果发表时间来看,大量的有质量的学术文章出现于2012年和2013年:
以“MOOC”为获得的英文有1,220条产生于2012年或之后;
以“MassiveOpenOnlineCourse”为获得的英文有20,700条产生于2012年或之后。
从研究主题来看,在Googlescholar检索结果中相关度排序靠前的文章大多集中在和MOOC有关的课程设计、开发、技术路线等方面,也有基于不同技术呈现形式的MOOC的比较研究;
对MOOC中的学习者、交互、学习评价等方面的关注虽然不多,但这些方面已经出现很多颇有深度的思考。
国内MOOC相关实践的数量在逐年攀升,有关MOOC的学术研讨活动也丰富多彩。
2012年10月27日至28日,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改革与发展规划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学术研讨会上,与会学者们围绕MOOC展开了热烈讨论。
2013年4月13日,第四届全国数字校园建设与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上,就有涉及MOOCs的研讨内容。
同年6月22日至23日召开的第九届全国教育技术学博士生论坛上,北京师范大学黄荣怀教授做了题为“MOOC助力重构学习方式”的报告。
北京大学汪琼教授在同一论坛上分享了优秀MOOC背后的教学原理。
2013年高等教育信息化创新论坛上,MOOC也是与会者关注的焦点之一。
2013年7月9日,在上海交大举行的在线教育发展国际论坛上,学者们均对MOOC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和前景持乐观、积极的态度。
2013年10月16日至18日,国际开放与远程教育理事会(ICDE)第25届世界大会上,来自各个国家的研究者就关于MOOC的不同理解展开了讨论。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北京大学、国家开放大学和北京开放大学于2013年11月3日合作举办了“信息技术发展与教育改革国际论坛”,MOOC相关的话题也受到关注,Coursera和EdX团队负责人分别在论坛上做了分享。
3.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
MOOC源于美国,主要用于本科院校,针对高职院校的比较少,尤其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研究视角探讨高职院校MOOC课程建设更是没有。
由于我省地理条件的限制,教学理念的落后,教学资金的匮乏等原因导致目前我省高职院校中并没有过多的开设MOOC课程,更没有深入到高职院校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去。
就针对我省高职院校,如何结合本土实际情况,根据MOOC教学活动特性,有效开展MOOC课程建设还存在大量的问题和盲区,还需要一个系统的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案。
本研究课题以我院高职计算机应用专业《办公自动化》MOOC课程建设为基本研究内容,在高职院校MOOC的现状及发展情况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充分考虑高职学生的特点,探索以学习者为中心高职院校MOOC课程的教学模式、课程管理方式以及教学反馈评价模式。
为教师建设优质MOOC资源提供依据,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可能。
二、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和拟创新点
1.研究目标
(1)根据相关教学理论,遵循职业教育教学规律,通过对现有MOOC平台中的课程的分析,研究以学习者为中心高职院校MOOC课程的教学模式、课程管理方式以及教学反馈评价模式。
(2)探索MOOC课程建设中的线上线下师生互动机制的建立,课堂内外立体化教学环境的构建。
(3)通过研究,提高高职院校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能力,总结并形成以学习者为中心的高职院校MOOC课程建设的创新模式。
2.研究内容
(1)分析研究MOOC平台中高职院校MOOC的现状及发展情况,参考其他研究者对MOOC课程的认识,探索以学习者为中心的MOOC教学模式、课程管理方式以及教学反馈评价模式。
(2)以高职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办公自动化》为例,建立兼顾本土学情和学生个性化差异的MOOC课程,创造以学习者为中心的MOOC教学模式。
(3)由于MOOC课程具有交互性强的特点,建立线上线下课堂内外高效率立体化的交流模式。
3.研究假设
(1)学生具备在线学习条件,有电脑、智能手机等终端,有一定的网络学习技能,可以在课余时间学习。
(2)学校已经实行学分制,老师可以将MOOC课程放在学校网站上,供学生学习获得学分。
(3)以学习者为中心的MOOC课程建设的应基于学生需求喜爱,对接岗位核心能力和贯穿高职育人全过程。
4.拟创新点
(1)以高职院校的学习者为中心的研究视角,根据学习者的喜好和体验,以及学习者的真实需求,设计和开发MOOC课程,研究其教学模式、课程管理方式以及教学反馈评价模式,具有较强的时代感和现实意义。
(2)高职院校的MOOC课程建设,应根据高职教育的特色,突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理念,紧密结合一线工作岗位需求,把培养学生实践操作技能作为MOOC课程建设内容。
三、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1.研究思路
(1)以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现代职业教育创新思想为指导,通过对网络中已有的高职院校MOOC课程的分析与研究,探索高职院校MOOC课程的设计原则及框架的搭建。
(2)依托学院网上学习平台,建设MOOC课程并组织学生开展MOOC课程学习,通过设计具体调查问卷、访谈和考试的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定性评价和定量分析。
通过对学习者学习情况和真实需求的分析,根据高职教育紧密结合一线工作岗位的特色,探索以学习者为中心的高职院校MOOC课程建设的教学模式、课程管理方式以及教学反馈评价模式。
2.研究方法
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调查问卷法、个案研究法、访谈法等多种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
查阅和学习MOOC教学的相关资料,使研究的开展建立在充实的理论基础上。
案例分析法:
对“中国大学MOOC”、“慕课网”、“超星慕课”网站的MOOC课程进行分析和总结,重点研究针对高职院校MOOC课程建设的设计思路和教学模式。
调查法:
在MOOC课程建立过程中,采用学生问卷调查、网络学习测验、考试卷等检查教学效果,对我院计算机专业学生展开调查,及时分析情况、研究数据。
个案研究法:
选取计算机专业某门课程建立MOOC,开展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进行合理化和可行性的科学评估,作为课题研究的依据。
访谈法:
通过与被访者的交谈获得一手的资料并且也有利于问题的深入,便于研究者全面深入的了解问题。
3.技术路线
(1)选取计算机专业课程《办公自动化》建立MOOC课程,开展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
(2)选取计算机应用专业2016级学生开展一学期的MOOC课程学习,通过调查问卷、学生交流和座谈等方式了解学生学习状况,根据具体情况制定阶段性考查方案,并对学生的学习和实践操作能力作出科学的评价,并以此来调整下一阶段MOOC的教学模式。
(3)记录MOOC课程实施过程,分析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课程实施的最终效果,定期组织课题组成员研讨,总结课题研究成果,发表论文。
4.实施步骤
(1)准备阶段(2016年4月—2016年8月):
课题申报,建立课题组,划分责任,开展研讨活动,形成课题研究方案。
(2)实施阶段(2016年8月—2017年6月):
根据我院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按照MOOC设计原则及框架,建成《办公自动化》MOOC课程,使用在教学中,并采用各种测量手段评价教学效果。
形成阶段性研究成果,形成主要阶段性成果,并发表相关论文。
(3)总结阶段(2017年6月—2017年8月)完成项目研究,汇集相关研究成果,撰写项目研究总结报告,形成最终研究成果。
四、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1.已取得相关研究成果的社会评价
(1)我院国家骨干校建设项目顺利通过教育部、财政部验收,正式成为全国百所国家骨干高职院校之一。
学院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实训条件建设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已在全国高职院校中形成示范。
(2)课题组成员对几大国内、国外的MOOC平台进行了探索式的学习和研究,并选择适合高职院校课堂教学的MOOC平台,熟悉其操作方法,掌握MOOC制作流程。
对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以及其他高职院校开设的MOOC课程认真观看、研究。
(3)课题组成员已经开始《办公自动化》MOOC课程的录像录制,部分微课的制作,这些能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高职院校MOOC课程的建设与研究提供良好的基础和素材。
2.主要参加者的学科教学背景和研究经验、组成结构
课题组包括一名副教授,四名讲师,均为中青年教师,思想意识新,具有多年的教育科研经验,在教育改革中做出一定成绩。
近三年来,课题组成员在省级刊物上发表多篇与课题相关的的学术论文。
3.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
(1)课题组成员所在的高职院校一直以教学为学院工作核心,重视课程资源建设,努力完善实践教学环境,大力鼓励专职教师运用各种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升课堂教学效果,鼓励年轻教师开拓思路,用于创新。
(2)课题组成员所在的高职院校是国家骨干高职院校。
为推进课程建设和教学模式改革,实现优质课程资源共享,学院决定在2016年开展MOOC课程建设工作,将支持建设重点的MOOC课程,2017年春季学期投入使用。
这一工作的开展为本课题提供良好的研究环境。
(3)学校重视科研工作,图书信息资源丰富,购买了大量期刊杂志和纸质版书籍、电子万册,期刊期刊杂志书籍以及网络资源,拥有图书资料81万册,期刊1100余种,学校和家里都可以随时下载和阅读网络资源,为项目顺利进展提供资料和设备保证。
(4)课题组成员均为计算机应用专业骨干教师,长期担任计算机专业课的教学工作,均有10年以上的教龄。
在课程建设、实践教学指导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完全能够胜任本课题的研究工作。
课题组成员没有其他正在研究的课题,在科研经历和时间上能够顺利保障本课题完成。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
1.准备阶段
综合分析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针对课题研究对我校高职学生使用MOOC现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职 院校 MOOC 课题 研究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