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草船借箭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文档编号:14390904
- 上传时间:2022-10-22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76.16KB
19草船借箭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19草船借箭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9草船借箭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用弓箭最好。
”周瑜说:
“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
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
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
”[②周瑜为什么强调“这是公事”?
“都督委托,当然照办。
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
”周瑜问:
“十天造得好吗?
”诸葛亮说:
“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
“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
“只要三天。
”[③一个“只”字,显示了什么?
]周瑜说:
“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
“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
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
”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
[④周瑜高兴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今天来不及了。
从明天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
”诸葛亮喝了几杯酒就走了。
[⑤最后一句话有什么表达效果?
]
第2自然段写诸葛亮立下三天造十万支箭的军令状,周瑜暗自高兴。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
写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设计十天造十万支箭来陷害他。
诸葛亮将计就计,立下军令状,答应三天造好十万支箭。
鲁肃对周瑜说:
“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
诸葛亮说的是假话吧?
“是他自己说的,我可没逼他。
我得吩咐军匠们,叫他们故意迟延,造箭用的材料,不给他准备齐全。
到时候造不成,定他的罪,他就没话可说了。
你去探听探听,看他怎么打算,回来报告我。
”[⑥从周瑜的话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第3自然段写周瑜让鲁肃去探听消息。
鲁肃见了诸葛亮。
诸葛亮说:
“三天之内要造十万支箭,得请你帮帮我的忙。
”鲁肃说:
“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
“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三十名军士。
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
我自有妙用。
第三天管保有十万支箭。
[⑦跟鲁肃要这些东西,说明了什么?
]不过不能让都督知道,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计划就完了。
”[⑧为什么诸葛亮特别叮嘱鲁肃呢?
第4自然段写诸葛亮向鲁肃借二十条船,并且不让周瑜知道。
鲁肃答应了。
他不知道诸葛亮借船有什么用,回来报告周瑜,果然不提借船的事,只说诸葛亮不用竹子、翎毛、胶漆这些材料。
[⑨从这里可以看出鲁肃是个怎样的人?
]周瑜疑惑起来,说:
“到了第三天,看他怎么办!
”
第5自然段写周瑜不明白诸葛亮怎么造箭。
第二部分(第3~5自然段):
写诸葛亮向鲁肃借二十条船,并要求对周瑜保密。
鲁肃私自拨了二十条快船,每条船上配三十名军士,照诸葛亮说的,布置好青布幔子和草把子,等诸葛亮调度。
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
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
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
[⑩为什么要等到四更时分?
]鲁肃问他:
“你叫我来做什么?
“请你一起去取箭。
”鲁肃问:
“哪里去取?
“不用问,去了就知道。
”诸葛亮吩咐把二十条船用绳索连接起来,朝北岸开去。
第6自然段写诸葛亮约鲁肃一起去取箭。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天还没亮,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
[这样的天气,说明了什么?
]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
[为什么要擂鼓呐喊?
]鲁肃吃惊地说:
“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
”诸葛亮笑着说:
“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
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诸葛亮为什么会这样自信?
第7自然段写诸葛亮制造进攻的假象,吸引曹操军队的注意力,引曹军出来射箭。
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
“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
只叫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不让他们近前。
”他派人去旱寨调来六千名弓弩手,到江边支援水军。
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
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
[为什么把船掉过来?
第8自然段写诸葛亮“借箭”的经过。
天渐渐亮了,雾还没有散。
这时候,船两边的草把子上都插满了箭。
诸葛亮吩咐军士们齐声高喊“谢谢曹丞相的箭”,接着叫二十条船驶回南岸。
曹操知道上了当,可是这边的船顺风顺水,已经驶出二十多里,要追也来不及了。
第9自然段写曹操上当,诸葛亮“借箭”成功。
第三部分(第6~9自然段):
写三天后,诸葛亮亲自率船,借大雾逼近曹营,“借”来十万多支箭。
二十条船靠岸的时候,周瑜派来的五百个军士正好来到江边搬箭。
每条船大约有五六千支箭,二十条船总共有十万多支。
鲁肃见了周瑜,告诉他借箭的经过。
周瑜长叹一声,说:
“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周瑜的话在文中有怎样的作用?
第四部分(第10自然段):
写周瑜知此内情,自叹不如。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借助字典和生字表自学生字。
3.采用查工具书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课文中的生词。
4.练习按事情的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
《草船借箭》的挂图。
一 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根据《三国演义》的有关章节改写的故事。
(出示课文题目后齐读。
)
2.出示挂图,简介背景:
东汉末年,曹操、刘备、孙权各据一方。
曹操打败了刘备,又派兵进攻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共同抵抗曹操。
诸葛亮奉命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草船借箭”的故事,就是在孙、刘联合抗曹的时候,也就是在赤壁之战之前发生的。
3.从《草船借箭》这个题目中,你可以知道什么?
你还想知道什么?
4.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用十天造十万支箭的任务来为难诸葛亮,诸葛亮接受了这个任务,并保证三天造好。
第二部分(第3~5自然段):
周瑜不提供造箭材料,进一步陷害诸葛亮。
诸葛亮不需要造箭材料,巧妙地做好“借箭”准备。
第三部分(第6~9自然段):
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箭”。
第四部分(第10自然段):
诸葛亮如期交箭,周瑜不得不佩服诸葛亮神机妙算,自叹不如。
(2)本文的中心事物是“箭”,周瑜借造箭来刁难诸葛亮,诸葛亮因“借箭”而显示其才干。
通过学习,同学们对课文内容基本把握了。
请大家以“箭”来总结段意。
第一部分:
写周瑜让诸葛亮造箭。
第二部分:
写诸葛亮准备造箭。
第三部分:
写诸葛亮“借箭”。
第四部分:
写诸葛亮“借箭”成功。
学生归纳之后,老师充分肯定,并及时指出:
这是按照事情的“起因、发展、高潮、结果”的顺序写的。
二 借助字典和生字表自学生字
1.指导学生读准字音。
督:
读dū,不要错读成dù
。
惩:
读ché
ng,不要错读成chěng。
寨:
读zhà
i,不要错读成zà
i。
饮:
读yǐn,不要错读成yì
n。
2.指导学生区分字的结构。
(1)加一加。
“督”由“叔”和“目”组成,且记住这个字是上下结构。
“惩”由“征”和“心”组成,这个字也是上下结构。
“饮”就是“饣”加上一个“欠”字,这个字是左右结构。
(2)换一换。
“寨”与“赛”的字形相近,它们上半部分相同,下半部分不同,注意区分。
(3)组一组。
“罚”是由三部分组成的,上面是“罒”,下面由“讠”和“刂”组成。
3.指导学生理解词义。
(1)让学生从文中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2)查工具书理解词义,要求学生掌握下列词语。
妒忌:
对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比自己好的人心怀怨恨。
迟延:
耽搁;
拖延。
才干:
办事的能力。
甘受:
心甘情愿地接受。
惩罚:
严厉地处罚。
自有妙用:
自然有巧妙的用处。
疑惑:
指心里不明白。
调度:
管理并安排(工作、人力、车辆等)。
本课指调用。
虚实:
虚和实,泛指实际情况或内部情况。
本课指曹操因江面雾大,不了解诸葛亮的情况。
军令状:
戏曲和旧小说中所说的接受军令后写的保证书,表示如不能完成任务,愿依军法处罪。
弓弩手:
古代军队中负责射箭的兵士。
弩,古代兵器,一种利用机械力量射箭的弓。
丞相:
古代辅佐君主的职位最高的大臣。
神机妙算:
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谋划。
形容有预见性,善于估计客观形势,决定策略。
1.这篇课文主要是围绕“借”字展开的。
因此,在刚开始上课的时候可以围绕“借”字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
“借箭”的原因是什么?
“借箭”的经过怎么样?
“借箭”的结果如何?
2.本文是一个脍炙人口的历史故事,人物形象刻画得生动逼真。
为了让学生深刻领会中心思想,准确地把握人物形象,上课时要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尽量让学生通过模拟文中各个人物的表情、语气,读出各自的心理情态。
1.深入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认识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有知识、有计谋、有度量、有胆略。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录音磁带。
一 检查复习
1.检查读生词。
妒忌 商议 负责 推却 都督 委托 既然 迟延
胶漆 疑惑 调度 水寨 轻易 支援 甘受惩罚
大雾漫天 饮酒取乐 神机妙算
2.了解分段的掌握情况。
请学生说一说分段情况。
二 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周瑜由于妒忌诸葛亮的才干,假借商议军事急于造十万支箭而有意为难和陷害诸葛亮,诸葛亮巧妙地用草船向曹操“借”得十万支箭,挫败了周瑜的阴谋,使周瑜不得不羞愧、叹服。
那么,诸葛亮是怎样成功的呢?
这节课我们来具体学习。
三 学习课文内容
1.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指名读第一部分,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思考以下问题。
①周瑜是怎样“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要他负责造箭的?
他的企图是什么?
你是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出来的?
(因为文章一开始,就直接点出周瑜看到诸葛亮有才干,心里很妒忌。
第2自然段就写出周瑜要诸葛亮在十天内赶造十万支箭。
设计这个问题,就是让同学们通过读书,了解周瑜嫉贤妒能的狭隘胸襟。
周瑜开始以“公事”为由,要诸葛亮“不要推却”,接着又以“十天”为期来刁难他,最后当诸葛亮同意三天造好后,又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以便抓到字据口实,日后好堂而皇之地加害于他。
因此,当他以为诸葛亮中计时便显得很“高兴”。
)
②诸葛亮知不知道这是周瑜的阴谋?
为什么不当面揭穿他,反而主动立下军令状?
A.这个问题老师要引导学生联系当时的历史背景来谈。
当时曹操率军南下,企图攻打东吴,之后再攻打刘备,以便一统天下。
孙刘两家看清了曹操的阴谋,因此才会联合起来抗击曹操。
正是基于这个原因,所以诸葛亮才没有揭穿周瑜的阴谋,怕的是伤了和气,孙刘联合战线破裂,导致被曹军各个击破。
以上只是没有揭穿周瑜阴谋的一个原因,学生要充分体会到诸葛亮不逞一时之能,以大局为重,有着广阔的胸襟。
B.学生自读这段内容,要抓住诸葛亮的言行体会,看出诸葛亮知己知彼,胸有成竹,有把握完成任务,想用实际行动挫败周瑜的阴谋。
C.既然诸葛亮看出了周瑜的阴谋,他为什么还主动立下军令状?
(周瑜也是个非常聪明的人,如果诸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9 草船借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