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部编版第一单元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教学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文档编号:14381608
- 上传时间:2022-10-22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18.38KB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部编版第一单元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教学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部编版第一单元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教学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部编版第一单元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教学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感受创造出我国原始农耕文化的先民们的智慧,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体会人类适应自然的艰辛。
教材分析
本课的板块结构为:
“半坡居民的生活”、“河姆渡人的生活”、“原始农业的发展”。
第一、第二个子目同第三个子目之间是从具体到抽象的归纳概括关系。
第一个子目与第二个子目之间是并列关系。
半坡人的生活和河姆渡人的生活分别是北方黄河流域、南方长江流域原始农耕文明的典型。
他们使用磨制石器种植农作物、饲养家畜,过着定居的生活。
我国原始农业逐渐形成与发展,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教材例举了大量文物图片,重视学生实证意识的培养。
同时,还配有《我国原始农耕时代主要遗址图》强化学生历史的时空概念。
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素养。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刚接触历史学科的学习,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原始农耕时代距今久远,许多知识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需要在课堂中展示考古发现的图片或文字资料、灵活多样地组织材料进行教学,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重点
了解半坡、河姆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及其特点。
难点
了解农业发展对中华文明产生的深远影响;
教学资源
(1)教育部组织编写:
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年6月版
(2)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地图出版社:
《中国历史地图册七年级上册》中国地图出版社2016年6月版
(3)卜宪群主编:
《中国通史》华夏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5月版
(4)[以色列]尤瓦尔﹒赫拉利:
《人类简史》中信出版社2014年11月版
(5)[美]斯塔夫里阿诺斯:
《全球通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2月版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联系旧知,导入新课
1、引导学生回忆所学知识,提出问题:
北京人究竟是如何获得食物的呢?
2、指出食物来源的不固定极大地限制了人类的发展。
当人类成为食物的生产者时,人们的生活有了新的变化。
由此导入新课。
联系上节课所学内容,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
(1)引导学生观察书本第七页《我国原始农耕时代主要遗址图》,找一找原始农耕时代遗址主要集中在哪些区域?
(2)提出问题:
黄河、长江等大河对原始农业的产生具有怎样的作用?
(3)引导学生思考原始农业起源的要素。
(4)指导学生在地图上找到并圈出两个典型的农耕时代遗址。
观察地图,回答问题。
思考问题并适当记录。
在地图中寻找信息并作标注。
一图一表,讲授新课;
观察地图,寻找信息。
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小组合作完成的情况。
此处环节可以采用生生互评、教师点评等多样评价方式,使学生在积极探究的过程中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交流越频繁,合作就越成功。
一、原始农耕生活的典型
(1)出示表格,介绍活动内容、规则及注意事项。
指导学生进行分工、自主阅读书本,寻找准确信息填入表内。
(2)鼓励学生挑战自我,领取任务纸条,阅读时间过半后,教师也可以随机发放任务纸条。
(3)请拿到任务纸条的同学上黑板填写对应表格的内容。
(4)教师就学生填写的内容进行逐一点评。
注意强化历史专有名词的读音和书写。
同座位每两人一张表格,自行分工。
自主阅读书本,寻找准确信息填入表内。
学生领取任务纸条,上黑板填写对应表格的内容。
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在书本上标注字音、勾画历史专有名词。
出示表格,自主学习
(1)完成表格内容后引导学生进行对比,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生活的差异。
(2)教师对小组代表的汇报进行点评。
(3)提示同学根据小组代表的发言用不同颜色的笔在表格上做标注。
观察表格,对比差异,小组合作探究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生活的差异。
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学习成果。
在表格中做标注。
对比差异,合作探究
1.北方:
黄河流域——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
2.南方:
长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活(板书)
通过考古发现,感受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各具特色的生活。
(1)指出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所生产的粮食作物不同。
讲述水稻和粟这两种农作物对环境的要求存在很大差异。
出示河姆渡遗址中发现的水稻稻谷颗粒,并指导学生阅读第八页书下注解,引导学生通过考古发现感知原始农耕时代居民们的生活并了解到我国是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是农业独立起源的地区。
指导学生在书本上勾画关键句。
联系我国南北方不同的饮食习惯。
组织过渡语。
(2)指出南北方原始农耕遗址的聚落建筑也存在差异。
解释历史专有名词:
聚落。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结合课本第六、第八页,说一说河姆渡原始居民的房屋和半坡原始居民的房屋有什么不同。
总结学生的回答。
进一步提出问题: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差异?
点评学生回答。
出示图片,介绍河姆渡聚落中的功能性建筑:
木结构水井。
结合书本第六页半坡聚落相关内容,介绍半坡聚落。
指出农业的出现,使人类的生存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3)介绍在聚落里,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还从事着畜牧业和手工业生产,创造出了各自独特的文化。
出示考古发现图片资料,了解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饲养家畜的证据。
出示考古发现图片资料,介绍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富有特色的手工制品。
在表格上做标注。
思考考古工作者在河姆渡遗址中发现的与水稻相关的遗迹能够证明什么。
在书本上勾画关键句。
观察图片,结合课本内容思考问题。
组织语言归纳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房屋的不同,并分析出现差异的原因。
通过考古发现感知先民生活。
观察半坡遗址聚落复原图,结合书本,了解半坡聚落。
观察图片,通过考古发现感知先民生活
阶段检测,课堂反馈
(1)出示考古发现图片资料,设置问题:
图片所示考古发现属于哪一原始农耕时代遗址,它是什么,能够证明该处的原始农耕居民掌握了哪一技能。
组织抢答,检测学生学习情况。
考古发现反映出河姆渡与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各具特色,请同学们分析出现差异的最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点评学生回答,指出地理自然环境因素是造成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差异的最根本原因。
抢答,检测所学知识。
分析河姆渡原始居民与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出现差异的最根本原因。
二、原始农业的发展
(1)提出问题:
作为食物的生产者,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与食物采集者相比有哪些进步呢?
引导学生在表格中寻找线索。
(2)教师总结学生发言,归纳原始农耕时代居民生活的共性。
(3)指出生产方式的进步带来了人类生活方式的进步。
(4)指导学生齐读并勾画书本第十页关键句:
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5)引导学生阅读材料,谈一谈原始农业发展对人类历史进步有何作用?
(6)点评学生答案,进行归纳总结。
指出农业使一定地区的食物供应量比过去更多更可靠,稳定的食物来源使人口大量增加,人类整体的活动范围扩大了。
(7)指导学生勾画第十页最后一句话:
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观察表格,寻找问题的线索。
归纳分析。
齐声朗读并勾画关键句。
阅读材料,分析问题。
归纳理解,分析共性。
总结提升。
(1)引导学生观察第七页地图,找一找除了河姆渡、半坡遗址外,还有哪些比较著名的原始农耕时代遗址。
(2)归纳小结,伴随着原始农业的发展,人类开始改造自然,种下了文明的种子。
农业滋养了大量的人口,人们不断探索,把文明的种子播种到中华各地,生根发芽。
观察地图,获取信息。
板书设计
长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原始农耕生活 人教版七 年级 上册 部编版 第一 单元 原始 农耕 生活 教学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