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备课资料.docx
- 文档编号:1437857
- 上传时间:2022-10-22
- 格式:DOCX
- 页数:23
- 大小:32.33KB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备课资料.docx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备课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备课资料.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备课资料
年级:
三年级学科:
语文主备人:
颜丽娜朱良蕾张亚男时间:
2011、6
第八单元
单元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以“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为专题,选编了精读课文《古诗两首》《西门豹》《女娲补天》,略读课文《夸父追日》和一个语文园地。
《古诗两首》由《乞巧》和《嫦娥》两首古诗组成。
这是两首想象丰富、流传很广的古诗。
选编这两首古诗的意图:
一是通过阅读古诗,了解牛郎织女和嫦娥奔月这两个家喻户晓的神话传说故事。
二是从中感受牛郎、织女、嫦娥这三个神话中的人物。
三是通过本篇课文的学习,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的兴趣。
《西门豹》是学习运用抓住描写人物言行的词句,体会人物品质,使学生受到破除迷信、尊重科学的教育。
《女娲补天》这篇神话故事是了解神话传说的特点,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体会女娲为了拯救受苦受难的人们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
《夸父追日》选编目的是体会神话传说的神奇,增加中华传统文化的积累。
本单元主题内容浅显易懂,可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感受丰富的想象,培养学生想象的能力,增加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单元教学目标
1、认识16个生字,会写35个字;
2、通过复述和表演把握课文内容,积累生动的语句;
3、师生共同搜集相关的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开展故事会,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热爱之情。
4、与文本充分对话,通过朗读、讨论和复述课文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感受古人丰富的想象,逐步提升人文素养。
单元教学重点:
1.认识16个生字,会写35个生字,能读、记文中词语。
通过积累生动的语言,增加语言储存。
1.通过朗读、讨论和复述课文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感受神话中的人物,感受古人丰富的想象。
单元教学难点:
1、扩展开去,引导学生阅读其他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增强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热爱之情。
2、提高学生以“讲故事”为主的口语交际能力。
单元教学方法与措施:
对于这些民间故事和神话故事学生以前有所了解,但对于其中的一些自然现象和常识性知识理解上有些偏颇。
教师在教学时,要酌情给学生提示一点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的知识,特别是对神话传说,要让学生明白,它们并非现实生活的科学反映,而是过去人类不能科学解释世界和自然现象,以他们贫乏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借助想象和幻想把自然力和客观世界拟人化的结果。
单元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的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
单元教学关键:
1、引导学生朗读默读课文,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通过组内研讨,组际交流等方式,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感受古人丰富的想象力,在情感上受到熏陶。
2、通过复述、排演课本剧、故事会等语文活动,提高学生搜集处理信息及口语表达能力。
单元教学时间:
《古诗两首》2课时《西门豹》2课时
《女娲补天》2课时《夸父追日》2课时
《语文园地八》3课时
单元预习课:
一、预习课文,概括主要内容
《乞巧》的作者是,诗中描述了的美丽传说;《嫦娥》的作者是,诗中描述了的传说故事,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同嫦娥一样的处境和心情。
两首诗都是与有关。
《西门豹》这篇课文共有____自然段,讲的是西门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历史故事。
赞扬了他反对____________,尊重__________的品质。
《女娲补天》这篇课文讲了看到了,于是冒着生命的危险去,从而解救了的故事。
《夸父逐日》是一篇,讲了夸父的故事,表达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的向往,以及征服的雄壮壮志。
二、再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边读《古诗两首》边思考:
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你看到的景象或人物是什么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西门豹》1—9段,思考:
西门豹到邺这个地方了解到了哪些事?
他是怎样了解到的?
_____
_____
西门豹为什么不直接把巫婆和官绅头子抓起来杀掉呢?
他的办法妙在哪里?
_____
_____
3、《女娲补天》女娲为什么要补天?
此时女娲是什么心情呢?
从哪些词语中体现出这种心情?
想象一下,女娲为了寻找五彩石,会走到什么地方去,遇到什么困难呢?
想出什么办法呢?
4、《夸父逐日》读二至四自然段课文,把有关夸父追日的句子画出来,想一想你从这些句子中体会到了什么?
29.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掌握生字:
会认4个字,会写8个字。
2.背诵两首诗,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
3.复述牛郎织女和嫦娥奔月的故事。
4.拓展阅读关于神话传说或民间故事的诗歌,增强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入情入境诵,读古诗,了解两个神话传说
教学难点:
走进诗的意境,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
课文重点:
全文
感情朗读训练点:
全文
读说结合训练点:
尝试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预习设计:
1、认真读古诗,读准字音,并把古诗读通顺、读熟练
2、解释下面的词语。
乞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云母屏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准备:
1、收集关于《牛郎织女》和《嫦娥》的神话故事。
2、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乞巧》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祖国的文化源远流长,而古诗更是文化宝库里一颗璀璨的明珠。
这一年来,老师与你们共同诵读了许多经典的古诗名句。
那在你的“古诗积累”中,积累了哪些和中国传统节日有关的古诗呢?
找出来,读给大家听。
(学生诵读《清明》、《元日》、《寒食》、《九月九日亿山东兄弟》)。
今天我们再来学两首新的古诗。
二、成果展示
1、认读词语
乞巧碧霄蜡烛春晓
2、认读生字
3、指名读古诗,纠正字音,学生自由练读古诗三、感悟理解课文
三、感悟理解古诗《乞巧》
(一)初步感知古诗大意
1、简要介绍作者。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林杰所写的。
这是一位精通书法棋艺的诗人,而且非常的聪明,六岁的时候就能写诗。
2、指名读诗,提醒读准字音。
3、根据注释了解诗歌的大意。
4、小组交流;互相释疑,讨论难点。
(二)、朗读古诗,理解诗意,体会感情
1、要理解《乞巧》这首古诗的意思,得先了解我国四大民间传说神话故事之一的牛郎织女的故事,你们知道吗?
谁来说一说。
(指一个学生说)牛郎织女在什么时候才能相聚一次呢?
(每年的七月初七)
2、(指诗第一行)在七月七日这天晚上,人们看着“碧霄”,什么是“碧霄”?
你能想象出碧霄的样子吗?
出示课件:
夜空图。
看到这样的夜空,你能描述一下吗?
在点点繁星中,有两颗星星尤为耀眼,知道它的名字吗?
(牵牛星和织女星)
还记得老师曾经教你们积累的杜甫的《牛郎织女》吗?
请你们背一背!
根据这首诗,让我们到宇宙中去找找这两颗星星吧!
(课件天文图)
找到了吗?
(引导学生找,辨别方位)
原来古诗还能帮我们解决问题呢!
再来读读这首诗吧!
(学生齐读)
它们在银河的两边,遥遥相望,只有在七夕的晚上“渡河桥”来相聚啊!
在星空下,诗人林杰忍不住吟诵着:
(教师示范读):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你能读好这两行诗吗?
(指名读、男女赛读)
3、是啊,在这样一个新月当空的夜晚,人们又在做什么呢?
读读三、四行。
(学生读)(学生自由说)
可以看看课后资料袋里是怎么说的?
原来她们是在向织女乞巧啊!
同学们,你们对织女了解多少啊?
织女是天上的七仙女,她聪明、善良、美丽无比,更重要的是她心灵手巧,她织得锦缎又光又亮,光的像粼粼闪光的河水,亮的比天上的云霞还亮。
人们给她织的锦缎取了个很好听的名字,叫云锦。
织女在云锦上织的图案更是美不胜收啊!
她织的花,红似火,白似雪,娇艳欲滴,引来蝴蝶翩翩起舞。
她织的鸟,栩栩如生,真像活了一样,孩子们看见了,都想去捉呢!
人们都对织女织的云锦啧啧称奇啊!
少女们个个都羡慕,羡慕的不得了,它们羡慕什么呢?
(织女的巧手)
你们羡慕吗?
你们羡慕什么啊?
(织女的巧手)所以古时候的少女们便在牛郎织女相聚的这一天,向织女乞巧。
渐渐地便有了这样一个节日?
?
乞巧节。
4、乞巧节是古时候人们非常喜欢的一个节日。
同学们,你们最喜欢的是什么节日啊?
那古人在过乞巧节又会是怎么样的节日景象呢?
再读读三、四行。
(学生再次读)
5、反馈。
a、你怎么知道人很多?
读出诗句。
(家家乞巧望秋月)是啊,每家的少女们都在望着月亮,乞取智巧,瞧,在小院里,在家门口,在……(指学生说,在田野,在山坡,在河边,在花园……)课件在所有能够看到月亮的地方,少女们都在穿红丝线,哪怕夜深了,她们还在不停地穿,为什么啊?
(他们想象织女一样心灵手巧)
b、她们穿了多少条呢?
(几万条)真的有几万条吗?
(没有)那是多少条?
(很多很多)什么多?
(红丝多)在第四行里,还有哪个字可以看出少女们穿的红丝很多呢?
(穿尽)
c、数不清的红丝都穿完了,可见少女们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愿望是多么强烈而美好啊!
诗人林杰发出感慨: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你能像老师这样读吗?
(指名读,齐读)
四、限时作业:
背诵古诗,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古诗表达的意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嫦娥》
一、复习导入
指名背诵《乞巧》,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二、了解诗作,走进作者。
1.课件出示李商隐图
对于李商隐,课前同学们已经查阅了一些资料,谁来说一说?
学生汇报
2.师小结,读诗人简介(课件出示)。
3.下面让我们走进这一组诗,感受李商隐幽怨绵长的情怀。
出示悲情诗组,师生配乐吟诵。
三、学习《嫦娥》,感受诗意。
1.通读古诗。
反复读,将古诗读清爽、读流利,读出一定的节奏和韵律。
(1)请同学们先自由读诗,把诗句读通。
学生自由读
(2)读诗是三分意七分读,从读中可以听出你对诗的理解。
刚才,老师从大家读诗的表情看出了你的用心。
现在谁愿意来试一试?
(指名读;评读;指名读)
(3)老师也想把自己的感受读进诗里边,想听听吗?
师配乐范读。
(4)听出老师的一些感受了吗?
大家也用心来读一读吧,注意读出我们常有的节奏“前四后三”
(5)这一回,老师和大家一起再读一读,看谁再一次把自己的感受融入朗读中。
分角色,你们读前四个字,老师读后三个字。
换过来再读一遍。
2.整体感受诗歌的情绪。
(1)师:
读了李商隐的诗,你想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自己的感受?
(2)师:
诗中哪些字或词令你有这样的感受?
读诗要有一颗敏锐的心。
请你再静静地反复默读,用笔作上记号。
然后与同桌交流一下。
学生画、交流、汇报;齐读全诗
3.品读诗歌的意象,感受诗人心境(从字、词到句)。
(1)这个夜晚,作者睡着了吗?
哪句诗写出了他此刻看到的景象?
课件出示: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①他都看到了什么?
他的心情如何?
你从哪些字能读懂他的心情?
②讨论:
用自己的话说说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③读这两句诗(个别读、齐读)
(2)惆怅无眠的李商隐望着高挂夜空的明月,他仿佛看到了谁?
齐读诗句(课件出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三年级 语文 下册 第八 单元 备课 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