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一剪梅》文化特色浅析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4366806
- 上传时间:2022-10-22
- 格式:DOCX
- 页数:4
- 大小:19.44KB
李清照《一剪梅》文化特色浅析文档格式.docx
《李清照《一剪梅》文化特色浅析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清照《一剪梅》文化特色浅析文档格式.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李清照早年生活优裕、富足。
她出身在有文化教养的仕宦家庭,父亲李格非是当时著名的学者。
少女时代的李清照的身上到处充溢着青春的活力与对生活的热情,那个时候的她无忧无虑、天真浪漫。
李清照于18岁时嫁给赵明诚,丈夫赵明诚历任州郡行政长官,是金石收藏和考据家。
她与丈夫志同道合、感情深笃,常一起唱和诗词、鉴赏书画、校勘金石,生活美满幸福。
然而,结婚不久,赵明诚就外出游学,由于非常不愿分别,李清照就找来一方锦帕,写了此首《一剪梅》词送给丈夫赵明诚。
这首词写出了他们分别的相思之情,坦率大方,不轻佻、不妖艳、不忸怩作态,具体而真实。
其中,我们可见一个少妇在真挚地剖白内心的纯真而又无计排遣的爱情,方知其爱之深、思之切、愁之苦、情之痴,真可谓“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这首《一剪梅》表现了李清照对丈夫的深切思念之情,词作的语言有很多家常语,没有那么多深奥难懂的词语,词人以白描的创作手法、极富韵律美的艺术风格使这首词在当时的诗词歌赋中独具魅力。
三、《一剪梅》的艺术特色
1感情特色
(1)清新、自然
此词首句起得自然,有如行云流水,由红荷香残、玉簟清凉,稍作铺垫,迅速呼出女主人公“独上兰舟”的行态形象,文笔轻灵、飘逸。
如“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为了不惊动别人,作者李清照采用了“轻解罗裳”的做法,而正因为是“轻解”的巧妙做法,才得以独上兰舟。
词中“独”字回应着“轻”字,反映出初婚少妇沉溺在情思别恨中那细腻缠绵的心灵,宛似涓涓溪流,清新而又悠长,淡极却属韵味深长;
平实之语却感人尤深。
又如“花自飘零水自流”一句,“花自飘零”,是说她的青春像花那样空自凋残;
“水自流”,是说她丈夫远行了,像悠悠江水空自流。
“自”字,是“空自”或“自然”的意思,将自然之景的发展过渡得清新自然、层次井然,且字声与情感相协、声情并茂。
词人在欣赏自然美的同时,抒写自己的审美理想,表达自身的情感追求,读来毫无雕琢之感,生动自然、浑然天成。
(2)含蓄、隽永
在男性文学世界里,李清照一枝独放,并且成为婉约词派的集大成者。
她含蓄、隽永的风格让无数读者为之痴迷。
在她的作品《一剪梅》中,如“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两句,勾画出月下西楼凝望的动人倩影。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由己及人,见出两心相知。
“才下”与“却上”、“眉头”与“心头”,勾连起伏,会心传神,表达出女词人刻骨铭心的相思和无限消除的离愁。
词作以浅近之语含蓄地写出了深挚浓郁之情,发清新飘逸之思,清俊婉丽。
李词正是通过这种自由素雅的文学语言所创造的优美的艺术形象,使读者体会到真挚的人类情感和含蓄不尽的意境,更让人领略到其词清新含蓄的自然之美。
李清照的愁是“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才下了眉头,同时也占了心头;
李清照的相思与闲愁不仅仅是身体上的,更重要的是心灵上的难以排遣的、不能消除的绵绵的相思之愁;
李清照的相思之愁是婉转而悠长的,她所表现的忧愁没有“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的无奈,没有“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的慨叹,更没有“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绝望无边。
她的相思之愁是因爱而生,是因爱而起,读者在欣赏这首诗词的时候虽然感受到了李清照的相思之苦,但正是这种愁苦才让读者从侧面感受到了她对丈夫最真挚的爱。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是将情绪物理化、空间化,充分地表现出李清照对她丈夫深切的相思之情。
(3)真挚、深情
李清照的词章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充满了真挚动人的感情,具有极为感人的艺术魅力。
少女时代的李清照是个活泼俏皮、不知忧虑的孩子,但在《一剪梅》中她却改变了这种天真烂漫的形象,而成了终日思念丈夫、渴望与之团聚并在等待云中寄来锦书的少妇。
整首词一开始便排出一系列浸润着浓郁的色彩的景物:
日渐凋残的红藕,独自漂流的水面上的兰舟,写满雁字的、遍洒银色月光的西楼。
词人满腔怀念之情,通过鸿雁传书的浪漫想象,以曲笔写衷情,把相思的情景写得委婉曲折、凄楚动人,奠定了全词真实而深沉的感情基调。
同时,也为表达下篇的“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愁闲独处、寂寞无聊的愁苦造成一种极为融洽和谐的抒情气氛,展现了他们虽然身处异地却彼此牵挂的感人画面,这种发自内心的自然情感的流露,也让读者深深感受到作者的情真意切。
词作的自然天成、深挚的感情跃然纸上。
在李清照之前,很多婉约词人大部分是男性,他们主要是写艳情幽怀,而李清照却另辟蹊径,她从女性的视角来写爱情悲欢和亲历的家国巨变,她的这种细腻而真实的表达方式和文笔不仅没有让读者感到讨厌,反而获得空前成功。
我们从李清照的《一剪梅》中可以看出,无论是写景、叙事还是抒情,其词不是靠浮艳辞采来做装饰,也不是无病呻吟,而是根据词人自己的亲身感受,直言不讳地把自己的感情表现出来,充分地流露出了自己最真实的情感。
"用计算器计算稍复杂的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3—55页
[教学目标]:
1、会用计算器进行一些稍复杂的小数加、减法计算。
2、让学生体验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方便与快捷,进一步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感受计算器在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价值。
[教材简析]:
例题通过相对复杂的问题情境,引入用计算器计算小数加、减法,教给学生在计算器上按出整数部分是0的小数的简便按法,再用计算器解决小数加法的实际问题。
“试一试”继续通过例4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借助计算器解决小数减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谈话:
同学们都有去超市购物的经验,购完物,营业员都能借助计算器准确、快速地算出应付的价钱,今天我们也来用计算器解决一些计算问题。
二、创设情境,解决问题
1、教学例4
(1)出示例题,理解题意。
怎样用计算器算出她一共用了多少元?
(2)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指名回答。
在全班交流中达成共识:
只要把“金额”一栏的数据加起来。
(3)提问:
那在计算器上,怎样才能按出买铅笔的钱呢?
先让学生自己试着按一按,再交流方法。
学生的方法可能有:
①按照“0”、“·
”、“8”、“0”的`次序按键。
②先按“·
”再按“8”,显示“0·
8”,就是买铅笔的钱数。
(4)尝试计算。
(5)集体校对。
提问:
怎样才能计算得又对又快?
学生的想法可能有:
①先记牢这个数,然后再按。
②看到零点几的小数,可以直接按小数点和小数部分,这样能节省计算时间。
③按好一个数,还要看看显示屏,核对一下。
④算完还可以用计算器再算一遍。
2、完成“试一试”
(1)提问:
如果李芸付出100元,应找回多少元?
请你用计算器算一算。
(2)学生尝试用计算器计算。
(3)小结:
用计算器计算这些比较复杂的小数加减法(出示课题),确实非常快捷,正确率也高。
[设计意图:
用计算器进行计算时,为确保计算的快捷和正确,核对和验算很重要,通过学生的讨论和交流使学生获得准确灵活的计算方法。
学生已经有了用计算器计算的基础,因此这个环节以尝试使用、相互交流为主要学习方式,顺应了学生使用计算器的需要,也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相互启发、相互学习的机会。
]
三、巩固练习,应用拓展
1、完成“练一练”
(1)让学生用计算器独立计算,在书上记下每题的得数。
(2)交流计算的注意点。
在讨论交流中使学生明确:
先记牢一个数,然后再按,按好后注意核对,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2、完成练习九第6题
你是怎样列式的,结果是多少?
(2)学生各自用计算器计算这四题。
(3)同桌互相出题并借助计算器解答。
3、练习九第8题
(1)理解题意。
先让学生观察这张收支情况统计表,说说每栏表示什么含义。
(2)思考:
怎样算“小明开学缴费”后的余额?
先让学生独自思考,再指名回答。
在交流中明确:
只要用上月的余额1203·
5元减去支出的100元,就能算出小明开学缴费后的余额。
(3)明确各项余额的算法。
让学生挑选一栏和同桌说说怎样算它的余额?
重点解决“合计收入”“合计支出”的算法。
(4)学生独立用计算器算出每次收支后的余额,集体校对答案。
(5)拓展延伸。
我们也能像小明一样,学记自己的经济小帐本。
设想一下,如果要你来统计每月零花钱的收支情况,你准备怎样来设计这张统计表?
希望同学们持之以恒记好经济帐,合理支配自己的零花钱。
通过用计算器计算开支情况,使学生感受到计算器在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价值。
并且联系生活用数学,让学生学记经济帐,从而不断增强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自觉性。
4、练习九第9题
(1)学生先用计算器计算前三题。
(2)汇报结果。
前三题的答案依次是1·
89、2·
889、3·
8889。
观察一下,这三题的答案有什么规律?
①个位上的数一个比一个多1。
每个数的末尾都是9。
②小数中间“8”的个数和个位上的数一样。
(4)根据这些规律填出最后一题的得数。
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来探索一些计算中的规律,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问题结论的意识能力,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发现计算过程中的一些“有趣”的现象,从而使学生初步体会到数学是一门有规律的科学,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好奇心,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用计算器计算了一些比较复杂的小数加减法。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体会?
五、课堂作业
练习九第7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一剪梅 李清照 文化 特色 浅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