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5课海洋文明教案 上科版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4365504
- 上传时间:2022-10-22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28.17KB
高中历史 第5课海洋文明教案 上科版Word格式.docx
《高中历史 第5课海洋文明教案 上科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 第5课海洋文明教案 上科版Word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淡水的缺乏、土地的贫瘠,驱使着希腊人在爱琴海区域寻找生存空间,他们渡海到小亚细亚殖民,建立一个个子邦。
脱离了原有血缘关系的移民只能依靠法制进行统治。
引出古代希腊海洋文明的特征,可以看到希腊人自由开放的精神、民主法制的制度和丰富多彩的文化。
本课内容分殖民拓展和城邦政治两个子目。
殖民拓展一目分四段。
第一段叙述腓尼基的地理位置及其对海洋文明的影响。
腓尼基人曾建立过城邦。
由于位于海路和陆路商队贸易路线的交汇点,海上贸易是腓尼基人最重要的经济活动,他们的商业和航海业发达。
第二段讲述了古代希腊的地理位置和特点,公元前8至前6世纪对外的殖民拓展,以及海外殖民所带来的影响。
古希腊各城邦展开了大规模的海外殖民,其范围达黑海沿岸并扩展到地中海西部地区。
他们通过贸易、移民甚至武力征服,在海外建立殖民城邦。
这些城邦深受母邦影响,但在政治上完全独立。
第三段讲希腊海外殖民拓展的影响。
应该强调这种影响是双向的。
希腊人在海外殖民过程中,广泛接触到域外民族和文化,开阔了视野,并能融合吸收,特别是东方文明的成果。
他们同时又传播了希腊文化,促进了各地间经济文化的交流。
第四段谈到了罗马的对外扩张以及影响。
继希腊人之后,罗马人登上了地中海的历史舞台。
他们于公元前三世纪统一意大利半岛,此后依靠军事征服,不断对外殖民扩张,到公元前一世纪,建立起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并在殖民地设立行省,委派总督统治。
随着疆域的不断扩大,罗马的经济出现空前的繁荣。
在文化上,罗马深受外来文化、特别是希腊文化的影响。
第二个子目是城邦政治,主要有二段。
第一段讲海洋文明的城邦政治的形成的原因,以及希腊城邦政治体制的形式。
在古代广泛的航海、贸易和对外殖民过程中,人口和种族的不断流动,打破了原有地域关系,必须用一种法制的形式来构建政治体制。
在希腊,众多城邦遍及各地,呈现出城邦多中心的政治格局;
以一个城市为中心,人口不多,疆域不大,政治体制主要有贵族僭主政治、寡头政治和民主政治三种形式。
第二段叙述海洋文明古代希腊城邦政治的繁荣及其特点。
公元前六世纪初的梭伦改革,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
到伯里克利统治时期,雅典的民主政治发展到鼎盛阶段。
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由雅典全体公民参加,其职能是审议通过法律法令。
雅典一切公职人员皆由民主选举产生,取消终身制。
三、资料库
1、历史事实简介
古代腓尼基是指叙利亚巴勒斯坦的沿海地区,不是一个国家的名称,只是一个民族的名称。
它西临地中海,东倚黎巴嫩山,北连小亚细亚,南邻巴勒斯坦,其地理范围大约相当今日的黎巴嫩。
腓尼基境内多山,盛产驰名内外的各种珍贵木材。
坡地利于经济作物的种植,盛产橄榄、葡萄和椰枣。
沿海平原土质肥沃,极易农耕。
因地扼西亚海陆交通要冲,有利于商业和航海事业的发展。
最初的居民可能是胡里特人,公元前3000年代操塞姆语的迦南人迁入,同原来的居民混居。
塞姆语文献称此地为迦南,希腊人称之为腓尼基(意为紫红色,源于此地出产一种紫红色的染料),罗马人称之为布匿。
古代希腊地理位置地处地中海东部。
它的地理范围以希腊半岛为中心,包括爱琴海诸岛、小亚细亚西部沿海、爱奥尼亚群岛以及意大利南部和西西里岛的殖民地。
它的自然地理条件是多山环海,地势崎岖不平,仅有小块的平原又为难越的关山所阻隔。
土地多不适合种植粮食作物,而适合种值葡萄和橄榄。
海岸曲折、岛屿密布,多良港,航海条件极好。
古代希腊大殖民运动公元前8至公元前6世纪,希腊人除建成了自己的城邦,还进行了大规模的海外殖民活动,建立了许多新的殖民城市。
历史上称之为“大殖民”。
大殖民运动是由当时希腊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造成的。
罗马在意大利半岛的兴起罗马原本是第伯河畔的农业小邦。
经过一系列征服战争,罗马人成了意大利的主人,不久又继续向海外扩张,征服西西里、撒丁、科西嘉诸岛及地中海沿岸诸国。
与此同时,罗马人大量吸收希腊文化。
僭主政治“僭主”(希腊文为Tyrannos)一词可能起源于吕底亚,指一人独裁的统治者,初无贬意。
公元前4世纪以后,僭主才有了“暴君”的贬意。
僭主产生于平民与贵族斗争的过程中。
僭主是指那些通过非法律途径取得独裁统治权的人。
僭主依靠尚未成熟的平民意志,而不是法律。
他的权力不是来自神授或民选,而是来自特定的环境。
僭主一般都是以群众领袖的身份发迹起家的,不论他们出身破落贵族还是平民,总是靠反对贵族而博得大众的信任。
僭主所取代的政权一般都是贵族寡头政治,而继僭主政体之后,一般都会出现民主政治时代。
显然,僭主政治是从贵族寡头专政到民主政治的过渡形式。
雅典的民主政治雅典一切公职皆由民主选举,都要受公民大会的监督,只要公民大会认为他不称职,随时可以罢免。
公职人员如有渎职或犯罪行为,要受到追究,直到被判处死刑。
与公民切身利害相关的诸如战争与和平、祭祀、节庆、公民权、青少年教育等问题,大多要求全体公民积极参与讨论。
但这种民主仅局限于少数人,民主政治有时走上极端化。
罗马政治体制罗马共和国的政治制度中元老院和公民大会是重要的机构。
元老院在名义上咨询机构,拥有决定内外政策、审查和批准法案、控制和支配国家财力等权力,是罗马最高的行政和监督机构,掌握着国家的实权。
罗马共和的国家机构中还设立了相应的国家公职,最重要的是执政官。
2、文献资料释读
腓尼基据考古材料,公元前5000年代在腓尼基就有新石器的居民居住。
公元前三千年代末、二千年代初,在腓尼基地区先后出现一些城市国家。
每个国家都以某个港埠作为经济和行政的中心。
其中最有名的有毕布勒(即格巴尔)、乌伽里特、西顿和推罗。
这些小国除毕布勒(只有长老会议)外都有国王,但国王的权利受城邦长老会议的限制。
长老会议由富有的奴隶主把持,城邦的官吏也从富有的奴隶主中选出,实行贵族政治。
这些国家彼此间互争雄长,没有形成统一的局面。
腓尼基诸国兴起后,经常受到邻近诸强的侵略。
大约从公元前一千五百年起,腓尼基城市处在埃及和赫梯的统治之下,后来又遭海上民族的入侵,直到公元前十世纪左右才重新独立。
独立后占据主导地位的是推罗。
推罗在一个靠近海岸的岛上,被认为是一个难以攻破的堡垒。
推罗王希拉姆一世(前969—前936年)大肆对外用兵,进军塞浦路斯,几次远征非洲,并且将霸权扩张到毕布勒和西顿。
这时,推罗成为一个重要的政治和商业中心。
腓尼基的主要作物是粮食和葡萄。
农业中的主要劳动力是村社的农民。
城镇居民多半从事工商业。
他们利用从远方输入的象牙制造各种精美的日用品。
葡萄酒、玻璃制品和紫红颜料是腓尼基的著名特产。
腓尼基的商业特别发达,但具有居间贸易的特点。
商人们不仅以本国的商品(酒、木材及手工制品)进行交易,而且还转卖从别国买来的货物。
古代腓尼基人享有勇敢的航海家的盛名。
早在公元前三千年代末,他们就在东部地中海和爱琴海上航行。
据说,有一些腓尼基人受埃及法老奈科(前611年—前595年)的委托完成了历时三年的环绕非洲的航行。
腓尼基人在公元前二千年代已在东部地中海殖民,在小亚、塞浦路斯、爱琴海诸岛、黑海沿岸都建立了殖民据点。
这些居民点或殖民地都是多少能够保证经常提供重要货物的地方。
公元前一千年代前期,希腊人也开始向东部地中海殖民,并和腓尼基竞争,于是腓尼基便向西地中海沿岸及海上一些岛屿殖民,其中特别出名的是迦太基。
公元前六至五世纪,迦太基把西部地中海其他许多腓尼基殖民地并入自己的势力范围,从而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迦太基在名义上虽然依附于推罗,但实际上却享有完全的独立。
希腊地理位置的特点蔚蓝色的海洋不仅决定了希腊的经济、政治、文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为关山所阻隔的小块平原,有助于形成古希腊天然的政治单位——小国寡民的城邦。
其次,平原少,土地贫瘠,利于种值葡萄、橄榄,决定了希腊人只有通过商业贸易才能维持生存和发展。
而对希腊来说,这种贸易只能是海外贸易,这就决定了古希腊民族从整体上看,决不是1个东方式的农业民族,而是一个工商航海业居主导地位的民族。
古希腊曲折的海岸,众多的海湾良港,晴朗的天空,风平浪静的海洋,又为这种工商航海贸易提供了最为便利的条件。
第三,商业航海贸易须以平等交换的原则,商业贸易的发展要求自由的环境,以及顾及商业贸易者整体利益的政策,这一切都有助于古希腊人平等观念的形成和民主政治的建立。
第四,小国寡民的城邦一旦由于人口的增加而无法负荷时,希腊人就到海外去建立殖民地,加之频繁的航海贸易活动,希腊人练就了勇于开拓,善于求索的民族性格。
最后,繁荣的商品经济,健全的民主政治,加上开拓、求索的民族精神,使希腊人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并成为西方文明的摇篮。
而这一切,皆与希腊的自然地理环境有着密切关系。
希腊殖民的原因及其特点:
1.人口的增长超出了城邦所能承受的极限。
土地问题是殖民运动的根本原因。
山多地薄的希腊,一旦人口增加或遇自然灾害,城邦就难以承担,唯一的出路就是强迫移民。
公元前7世纪后期,锡拉岛大旱,7年无雨,居民被迫抽签,从两兄弟中选出一人,殖民海外。
2.欠债、失地的农民无法维持生存,出外谋生。
3.在政治斗争中失败的政治集团被迫出走海外,以谋发展。
4.一些工商业者为扩大经营范围,到海外开拓新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希腊人殖民的范围遍及地中海大部分地区和整个黑海沿岸。
据统计,当时希腊参加殖民的城邦共有44个,在各地建立殖民城邦至少在139座以上。
用希腊人的话说,这些新的殖民城邦,犹如雨后池塘周围彼此呼应的青蛙。
这些殖民城邦的特点是:
分布广泛,一般都建立在海岸;
殖民城邦一般都沿袭母邦的制度和习惯,但又是独立的,不依附母邦。
大殖民运动的后果和影响是深远的。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殖民运动缓解了希腊城邦发展过程中的内在矛盾,大大促进了整个希腊世界的商品经济发展。
2.大规模的殖民运动使希腊同地中海周边的西亚、北非及中欧和西欧地区连接起来,构成了1个海洋与大陆交错、东方与西方联结的、前所未有的地中海经济贸易圈。
3.殖民运动壮大和增强了希腊工商业者的力量,有助于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和民主政治的建设。
4.促进了希腊对东方文明成果的吸收,公元前7世纪,希腊史上出现了“东方文化时期”。
这有助于他们探索一条获得智慧的科学之路。
5.大范围的海外殖民活动造就了希腊勇于开拓、善于求索的民族精神。
罗马扩张的过程及其特点到公元前1世纪,罗马一跃成为囊括地中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地中海遂成为罗马的“内海”,海上交通空前发达,海上贸易日趋兴盛。
地中海周边各被征服地区人民所缴纳的贡赋(粮食、牲畜、木材、黄金、宝石、奴隶等)源源不断地通过海路运抵意大利和帝国的首都罗马,或按照罗马统治者的旨意调运到帝国各地。
由罗马附近的奥斯提亚港向外辐射的7条海上通道将罗马与地中海各地联系起来。
罗马人还建立了强大的海军,依靠强大的海上力量,罗马人牢牢控制了地中海地区的制海权,直到罗马帝国的衰亡。
整个意大利半岛与希腊半岛相比起来,希腊半岛是面朝东背朝西的,而意大利则是面朝西背朝东的。
地理条件上的这种特点很明显地影响了两个地区的历史发展:
希腊各国主要以爱琴海为中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历史 第5课海洋文明教案 上科版 海洋 文明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