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第六单元导学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文档编号:14350622
- 上传时间:2022-10-22
- 格式:DOCX
- 页数:18
- 大小:25.23KB
六年级语文第六单元导学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六年级语文第六单元导学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语文第六单元导学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4.比较现代诗和古诗的异同;
了解现代诗的特点。
单元课时安排:
《诗海拾贝阅读材料》3课时
《诗海拾贝活动一搜集诗歌》1课时
《诗海拾贝活动二自己动手写诗》1课时
《诗海拾贝活动三综合性活动》3课时
诗海拾贝
《诗经·
采薇》《春夜喜雨》
教学内容:
《诗经·
教学目标:
1.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
2.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重点:
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难点:
培养再造想象和创新思维能力。
学生活动单
教师导学案
【学习目标】
3.养成自主、合作的学习品质和习惯。
4.培养再造想像、创新思维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
【活动方案】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活动一:
交流谈话
1.你对诗歌有哪些认识?
2.你知道哪些著名的诗人?
3.回顾一下中国诗歌从古至今的变化。
4.交流、汇报。
活动二:
初读古诗
1.学习“薇、矣、霏”三个生字。
2.自由读古诗,在书上标出不懂的地方。
3.质疑。
活动三:
学生根据搜集的资料自学
1.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问题,说明大家读书认真,善于思考。
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呢
2.检查学习效果、组织讨论交流。
【检测反馈】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下面的古诗,并与同学交流古诗的大致意思。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一、导入
同学们,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诗歌就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已经有两千多年诗歌的历史了。
从古至今涌现出屈原、李白、杜甫、郭沫若等许多问答的诗人。
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欣赏先人们给我们留下来的文化瑰宝。
二、活动过程
预设如下交流点:
1.什么是古代诗歌:
按音律分,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
①古体诗的发展轨迹:
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学生稍作了解。
②近体诗:
与古体诗相对的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格律体诗。
2.什么是现代诗:
①按照作品内容的表达方式划分:
叙事诗和抒情诗。
②按照作品语言的音韵格律和结构形式分:
格律诗、自由诗和散文诗。
1.通过自学与讨论,你们有了哪些收获?
谁愿意来和大家说一说?
2.指名讲解诗句的意思,简单介绍《诗经》。
3.教师相机提问重点词“昔、矣、依依、思、霏霏”。
4.抽生谈谈诗的大体意思。
5.小结方法:
结合注释,查找资料,上网等。
6.根据刚才总结的学习方法自主合作学习唐诗《春夜喜雨》,师引导学生重点体会“喜”字。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遨游在诗海之中,你了解了哪些学习诗歌的方法?
4、布置作业
1.背诵自己收集的古诗。
2.与同学交流古诗的意思。
教学反思: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天净沙·
秋思》
教学内容:
1.引导学生凭借注释,借助工具书有感情地朗读这两首诗歌。
2.了解古诗的特点。
3.引导学生把握诗歌大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4.通过阅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
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大体把握诗歌大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体会诗人的情感,感受诗歌的魅力。
1.引导凭借注释,借助工具书有感情地朗读这两首诗歌。
3.引导把握诗歌大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大体把握诗歌大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交流展示。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西江月·
秋思》两首词。
2.比一比谁朗诵的最好。
3.交流、评价。
初读诗歌
1.自由地读诗歌,遇到不认识的字,自已查字典解决,把诗歌读通顺。
2.合作读,比比谁读得流利,有节奏,优美,并读出古诗的韵味来,读出这首词的节奏。
3.交流、评价。
读中悟意,悟中会情。
1.合作学习,结合注释、词典理解诗歌大意。
2.说说诗歌大意,体会两首诗歌的异同。
3.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诗品读,体会诗歌所蕴含的意境及作者的情感。
4.交流、评价。
朗读下面的古词,并与同学交流词的大致意思。
采桑子·
重阳
人生易老天难老,
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
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
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
廖廓江天万里霜。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欣赏了《诗经•采薇》《春夜喜雨》,相信同学们已感受到了诗歌的美妙了,同学们还想不想继续去了解诗歌,去感受诗歌的魅力呢?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欣赏欣赏《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天净沙•秋》,跟随诗人一起到诗歌的王国去继续遨游吧。
2、活动过程
预设如下交流点:
指导学生朗读。
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现在有专家说,读书是与作家对话。
总之,读书是走进作家的内心世界,下面就让我们以朗读来走进马致远。
下面请大家听一遍朗读,划出节奏。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师:
这首小令一、三、五句押尾韵“a”,二、四句押尾韵“ia”,读来琅琅上口。
前三句是典型的整句排列,结构相同、字数相等、句式工整。
要读出一气呵成、淋漓痛快的酣畅美和明快的节奏感。
试一试。
最后一句是散句,要读得曲折跌宕,读出落拓无助的生存境遇。
再一起把整首小令朗读一遍。
这样朗读我们感受到了它整散相间,长短结合的形式美。
再读诗歌
1.从语言入手,再现画面。
2.从画面感受意境。
3.结合作者背景从意境中体会情感。
1.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诗品读,体会诗歌所蕴含的意境及作者的情感。
2.在小组内交流自己品读的收获:
①选择自己喜欢的诗,说说你在阅读时仿佛看到了什么?
又听到了什么?
眼前出了怎样的一幅画面。
②通过阅读,你从中会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三、课堂小结
夜行黄沙道中》,整首词体现了词人对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天净沙·
秋思》,在这一片宁静的秋景当中,突然掠过一只大雁,飞下地面。
曲中,静中有动,动静结合。
四、布置作业
背诵课外的古诗词。
教学反思
《太阳的话》《白桦》
1.有感情地朗读这两首诗。
2.感受诗歌的意境美,体会诗人的情感。
3.了解现代诗的特点。
通过阅读,比较现代诗和古诗的不同。
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及诗人的情感。
比较现代诗和古诗的异同;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听配乐朗诵冰心的《纸船儿》。
2.展示朗诵。
3.体会这首诗和上节课学的诗有什么不同。
4.小组交流、评价。
初读两首诗,了解大致内容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可以小组合作读,自读,赛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
2.小组赛读,男女同学赛读。
3.小组交流、评价。
品读诗歌,感悟意境
1.自由地读诗歌,并边读边想象。
2.体会现代诗和古诗的区别。
3.体会诗歌的特点。
4.交流、评价。
朗读下面的诗歌。
湖畔之梦
我是山
你有我的倒影
绿树是我的秀发
白云从我的头上飘过
鸟儿在我身上跳跃
我是雄伟的山
1、导入
1.师配乐朗诵冰心的《纸船儿》。
2.让生体会这首诗和上节课学的诗有什么不同。
3.师小结导入:
老师刚才朗读的是一首现代诗,它和古诗有些不同,那它到底有哪些不同呢,下面,我们就来读读《太阳的话》《白桦》这两首诗,相信通过同学们的学习,就会明白的。
1.自读《诗经·
采薇》《春夜喜雨》《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天净沙·
秋》《天上的街市》《白桦》
2.小组内交流你的发现。
3.班上交流,师相机指点古诗与现代诗的不同:
古诗,一般讲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
现代诗不像古诗那样在字数和押韵上要求那么严格,它的写法比较自由,句子长短自由,分为若干小节。
诗歌的特点:
第一,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生活;
第二,抒情言志,饱含丰富的思想感情;
第三,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
第四,语言具有音乐美。
初读两首诗,了解大致内容。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可以小组合作读,自读,赛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
2.小组赛读,男女同学赛读。
3.小组交流:
通过朗读两首诗,再看看前面的四首诗,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1.生自由地读诗歌,并边读边想象:
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什么画面?
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想到了什么?
体会到作者什么情感?
2.小组内讨论交流。
3.班上交流,师相机引导:
《白桦》以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六年级 语文 第六 单元 导学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