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园林艺术构图法则.docx
- 文档编号:1433113
- 上传时间:2022-10-22
- 格式:DOCX
- 页数:19
- 大小:1.43MB
6园林艺术构图法则.docx
《6园林艺术构图法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园林艺术构图法则.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6园林艺术构图法则
《园林艺术原理》课程单元设计
授课标题
第四章园林建筑及小品
(二)
学时
2学时
地点
教313
授课班级
园林135
课次
第10次课
授课时间
2015年11月12日第7-8节
教学目标
能力(技能)目标
知识目标
能用园林美学和园林艺术的综合理论为不同的设计方案配设不同的园林小品,使设计达到整体与局部的和谐统一。
1掌握园林建筑的类型;
2掌握园椅、园凳、栏杆设计的设计要点及注意事项。
3了解雕塑及小品、照明设备类型及功用。
教学重点
园林建筑类型;
园椅、园凳、栏杆设计。
教学难点
园林建筑类型;
园椅、园凳、栏杆设计。
能力训练任务及案例
总任务:
教师选择几个公园,让学生分组,每组负责一个公园,进行实地考察某公园内园路的类型及铺装样式,并用PPT进行演示。
教学组织
导言(5分钟)
教师讲解(55分钟)
观看视频资料(20分钟)
教室布置任务(5分钟)
教师总结(5分钟)
预期成果
学生掌握园林建筑的基本类型,园林中园椅、园凳、栏杆等小品的设计要点
教学材料
《园林艺术》过元炯中国农业出版社
作业
学生考察沈阳市范围内的公园园林设计情况
参考资料
《园林设计》叶振启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
课后小结
教案
教案
教学前准备:
选取园林典型优秀设计案例以及相关视频资料提供给学生课上作为范例讲解和欣赏。
教学实施阶段:
导言:
(5分钟)
同学们好,前面我们讲解了园林道路的设计原则、园路铺装的类型、广场、台阶、蹬道的设计原则,请大家共同思考一下下面的问题:
1、园林园路的类型,各类型的宽度和作用?
2、园路设计的注意事项,请结合实例说明?
本节课我将学习园林造景四大要素中园林建筑的类型及各类小品的设计原则。
教师汇总讲解:
(55分钟)
第六章园林构图艺术法则
6.1比例与尺度
(1)比例
比例:
是研究物体(长宽高)三者之间的关系,使客观景象和人们的心理经验形成一定的比例关系,使人得到美,就合乎比例了。
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发明了“外中比”即“黄金分割”1:
0.618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物体符合“黄金分割”比例:
如,人身高各线之比,五角星、书报的对开、四开、八开、十六开、三十二开等。
比例有两方面的含义:
一是园林景物整体或某个局部构件本身的长、宽、高比例;
二是园林景物整体与局部或局部之间空间形体、体量大小的关系.
园林中的比例是指园林景物、各组成要素之间的空间、体形、体量的关系。
比例在园林上的应用
如:
建筑(广场)的体量,长宽;雕塑的高低及与周边景物的对比;景物与景物之间的对比及局部景物与整体的对比。
他们之间有一定的比例关系(但并不全是黄金分割)。
园林中的比例就是让景物与景物及景物与整体之间合乎人们的心理经验(感受),不一定是黄金分割。
(2)尺度
尺度:
是指人与物的对比关系。
物体、建筑物整体和局部构建与人或人所习惯的某些特定标准的大小关系
比例只能表明各种对比要素之间的相对数比关系,不涉及对比要素的真实尺寸,仿佛照片的放大和缩小一样,缺乏真实的尺度感。
对比要素给予人的视觉尺寸与真实尺寸之间的关系是一致的,这就是正常尺度;如果视觉尺寸小于或大于真实的尺寸就会产生特殊的感受。
在小于习惯尺度空间里有亲切、趣味感(日式园林)
A、单位尺度引进法
即应用人所熟悉的景物作为尺度标准,来确定群体景物的相关关系,从而得到合乎尺度规律的园林景观。
如:
苏州留园中的“冠云峰”。
B、人们的习惯尺度法
是指以人体各部分尺寸及其活动习惯尺寸规律为准,来确定风景空间及各景物的具体尺度。
如:
亭子、花架、凳子、房屋等。
C、尺度与环境的相对关系
一件雕塑在展室内显得气魄非凡,移到大草坪、广场中则感到分量不足,尺度欠佳;相反一座大假山在大水边奇美无比,而放到小庭院则必然感到尺度过大,拥挤不堪。
这都是环境因素的相对关系在起作用,也就是说景物与环境尺度要协调和统一。
比例和尺度直接影响园林绿地的布局和造景。
美的东西就是要“恰到好处”。
正确的比例、尺度应该和功能、审美的要求相一致,并和环境相协调。
6.2多样统一规律在园林构图中的应用
多样统一:
把众多的事物,通过某种关系联系在一起,获得了和谐的效果,这就是多样统一,即有机的统一,or统一中求变化,在变化中求统一。
一件艺术品缺乏多样性和变化,就产生单调感;同样缺乏和谐和秩序,作品就产生杂乱无章的效果。
在园林中的指:
园林中各要素,他们的体形、色彩、线条、形式、风格等,要求有一定程度的相似形和一致性,给人以统一的感觉(十分相似的园林组成部分即产生整齐庄严肃穆的感觉,但过分一致又觉呆板郁闷单调。
)
多样统一规律
1、因地制宜、因情制宜、合理布局
根据园林绿地的性质、功能要求和景观要求,把各种内容和各种景物,因地制宜和因情制宜合理布局,是实现多样统一的前提。
2、调整好主从关系
俗话说“牡丹虽好,还需绿叶扶持”,这句话正好说明主配关系。
在传统画论中,既强调主景突出,又重视配景的烘托。
如元代《画论》所说“画有宾主,不可使宾胜于主”等等。
重视主景突出,具有压倒一切之势。
“众山拱伏,主山始尊;群山盘互,主峰乃厚”强调配景对主景所起的作用,主景须配景来扶持。
“主峰最宜高耸,客山须是奔趋”这些论点都说明了主景突出,客景烘托的主配关系。
就整个园林而言,主景是全园的重点和核心,他是园林空间构图的中心,是主体或主题所在,是全园视线的控制点,也是精华所在,具有压倒群芳的气势,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配景起陪衬主题的作用,使主景突出,主配相得益彰。
如:
西湖:
以西湖为主题,西湖中的孤山、小瀛洲、阮公墩、湖心亭及苏白二堤为配体。
如果没有配景就会显得单调;相反西湖的风景就有了高低、层次和深度,景观就丰富多了。
3、建立次要景物之间良好的协调关系
在众多的次要景物之间建立良好的协调关系,是构图达到统一的重要手段。
各次要景物之间应有一定的相关性,成为整体构图中不可缺少的成员。
4、调和与对比
构图中的各种景物之间的比较,差异小的景物组合在一起,即调和;差异大的景物组合在一起,即对比。
(一)调和
调和的景物是温和的、统一的。
在园林上主要通过构景要素中的岩石、水体、建筑、植物等的风格和色调一致获得的。
如植物间的调和。
(二)对比
对比:
要素之间显著的差异,使彼此不同特色更加明显。
提供给观赏者一种新鲜、兴奋的景象,是造型艺术中最基本的手法。
形象、体量、光影、方向、空间开合收放、明暗、虚实、色彩、质感、疏密、动静等等的量感到质感,都是从对比中得来的。
1、形象对比
有长宽、高低、大小、粗细、方圆等不同的形象对比。
通过对比使长者愈显其长,高者愈显其高,大者愈显其大,反之亦然。
如:
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与人民大会堂的对比;颐和园中的主题建筑佛香阁与山水和植物的对比;留园的冠云峰与周围建筑的对比等等。
2、体量对比
把体量大小不同的物体,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则大者愈显其大,小者愈显其小。
“大中见小和小中见大”。
把两个体量相同的物体分别放在两个大小不同的空间内进行比较,能给人不同的量感。
如:
两块体量相同的峰石,一块置于开阔的草坪上,一块置于闭合的天井里,则前者会感其小,而后者会感其大。
3、方向对比
(1)在规划设计中的主副轴线形成平面上方向的对比;
(2)山与水形成立面上方向的对比。
挺拔的雷锋塔矗立在开阔的水边,产生明显的方向对比,体现了空间的深远、开阔
4、空间开合收放的对比
颐和园中的苏州河的河道由东向西,随万寿山后山脚曲折蜿蜒,河道时窄时宽,两岸古树参天,影响到空间时开时合,时收时放,交替向前,通向昆明湖。
合者,空间幽静深邃(使人沉静);
开者,空间宽敞明朗(使人兴奋)。
5、明暗的对比
由于光线的强弱造成空间明暗的对比,加强了景物的立体感和空间变化。
“明”——开朗活跃“暗”——幽深与沉静
明暗对比强烈的空间景物——振奋,
明暗对比弱的空间景物——宁谧。
游人从暗处看明处,景物愈显瑰丽灿烂;从明处看暗处则景物愈显深邃。
草坪和水体构成的开敞空间显得明,林木森森的闭合空间显得暗。
古典园林应用较普遍。
6、虚实对比
虚——轻松
实——厚重
在园林中,山是实,水是虚;建筑是实,庭院是虚;建筑四壁是实,内部空间是虚;墙是实,门窗是虚;岸上的景物是实,水中的倒影是虚。
虚实之间互相穿插而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相生,使园林的景观变化万千,玲珑生动。
虚实空间对比
7、色彩对比
园林中色彩要有主有次,有统一也应有变化。
园林各种要素之间都有色彩对比,植物,建筑,山石,道路广场的铺装,雕塑等等。
特别应注意色彩对比,万绿丛中一点红;牡丹虽好,还需绿叶扶持;在黑绿色松柏林的前面一株新绿的杨树,特别显出浓淡的对比。
8、质感对比
在园林绿地中,可利用植物、建筑、道路、广场、山石水体等不同的材料质感,造成对比,增强效果。
利用材料质感的对比,可造成雄厚、轻巧、庄严、活泼等不同的艺术效果。
不同材料质地给人不同的感觉,如粗面的石材、混凝土、粗木、建筑等给人感觉稳重,而细致光滑的石材、细木等给人感觉轻松。
苔藓与天然石材搭配,突出刚与柔的对比
9、疏密对比
如:
群林的林缘变化是由疏到密和由密到疏和疏密相间,给景物增加韵律感。
10、动静对比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动静对比在园林中表现在各个方面,动是绝对的,静是相对的。
树欲静而风不止。
树木本身的千姿百态就蕴藏着一种动态美。
亭、台、楼、阁等园林建筑原本是静止的,但它的飞檐翘角在静穆中有飞动之势,静态中有动势之美。
还有动势对比(拟对称均衡)等。
调和和对比的区别就在于差异的大小,前者是量变,后者是质变,因而成了矛盾的对立面,各以对方的存在为自己存在的前提。
因而在园林艺术构图中,如果只有调和,没有对比,则构图欠生动;如果过分强调对比而忽略了调和,又难以达到谧静安逸的效果。
所以,调和和对比在园林构图中是达到统一的两个对立面,而不是对立面的排斥和冲突。
5、渐变
渐变是按一定顺序发生、发展的、连续的、逐渐的变化。
通过渐变的形式,把两个对立因素统一在同一构图之中。
这种构图方式给人以既含蓄又富于变幻的情思。
在园林中的应用是由一个空间转向另一个空间,采用渐变手法,注重空间过渡,使景物之间容易协调统一。
不排斥园林空间的突变,如园中园的设计,封闭式庭院,风景结构自成体系,无须过渡。
圆明园中的西洋园就是采用这种手法。
6、节律
(一)韵律与节奏
韵律:
原是指诗歌中的声韵和节律。
在诗歌中音的高低、轻重以及长短的组合,匀称的间歇或停顿,一定地位上相同音色的反复出现以及句末或行末用同韵同调的音相合时,构成韵律。
节奏:
是音乐术语,音响运动的轻重缓急形成节奏,其中节拍强弱或长短交替出现而合乎一定的规律。
节奏与韵律的关系
相同之处:
是它们都能使人产生对音响的美感。
不同之处:
韵律是一种有规律的变化,重复是产生韵律的前提,简单有力,刚柔并济,而节奏变化复杂,通过强烈的节奏,能使人产生高山流水的意境。
节律是节奏与韵律所引起美感的总称。
在园林中的节律
1、行道树、花带、台阶、磴道、柱廊、围栏等都具有简单的节律感。
2、复杂一些的如地形地貌、林冠线、林缘线、水岸线、园路等的高低起伏和弯环曲折变化。
3、静水中的涟漪,飞瀑的轰鸣,溪流的低语,空间的开合收放和相互渗透和空间流动,景观的疏密虚实与藏露隐显等都能使人产生一种有声与无声交织在一起的节律感。
(2)韵律与节奏是风景连续构图中达到和谐统一的必要手段
以行道树为例,道路两旁各栽植一行树种、大小完全一致的行道树,缺乏变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园林艺术 构图 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