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地理学导论》华东师大第三版读书笔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4311080
- 上传时间:2022-10-22
- 格式:DOCX
- 页数:18
- 大小:49.40KB
《经济地理学导论》华东师大第三版读书笔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经济地理学导论》华东师大第三版读书笔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地理学导论》华东师大第三版读书笔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一节产业结构演变规律
产业结构:
指各类产业及其内部各部门的比例关系与相互联系。
一、产业分类
三次产业分类法:
第一(次)产业的产品基本上是直接从自然界取得的;
第二(次)产业的产品是通过对自然物质资料(农产品和采掘业产品),及工业品原料进行加工而取得的;
第三(次)产业在本质上乃是服务性产业,即第一、第二(次)产业以外的非直接的物质生产部门。
二、产业结构演变
英国经济学家C.G.克拉克:
关于经济发展过程中,就业人口在三次产业间变化的理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库茨涅兹:
随着经济发展,农业部门(第一次产业)实现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和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都有不断下降的趋势;
工业部门(第二次产业)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一般呈上升趋势,在工业部门的劳动力比重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
而服务部门(第三次产业)的劳动力相对比重,几乎在所有国家都是上升的。
三、工业化过程与工业结构
工业化:
工业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以及工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
第一,以轻纺工业发展为主的时期。
第二,以重化工业发展为主导的时期。
第三,以高技术工业发展为主的时期。
第二节产业布局演变规律
一、产业布局模式
1.增长极模式:
主要是说明一国一地区的经济增长不可能均衡地同时在所有地点发生。
总是在一些条件较好的地点率先开始,通过集聚而发展成为城市,并且成为经济增长的极核,带动周围地区经济全面增长。
2.点轴(线)开发模式:
在一些中等发达国家或地区,一般已经具备一定的物质技术基础和较为丰富的资源,其工业和中小城镇往往围绕某一中心城市及交通路线交汇处形成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的区域,要使这类地区进一步发展,关键是选好重点开发轴线。
3.网络开发模式:
网络型开发模式一般应用于经济发达地区。
在这类地区,一方面要对老区进行整治,包括对传统工业的技术改造与扩散,国家亦可来取分散化的政策措施,以加强对落后地区的开发;
另一方面又要开发新区。
二、产业布局演变及其运行机制
从均质布局——点状布局——点轴布局——网络布局,是产业布局演变的一般规律。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引起产业结构变化是产业布局演变的根本原因。
第三节区域开发
区域开发:
是指以一定的区域为对象,依据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挥优势的原则,为实现区域发展目标,以社会、经济、生态三效益统一的观点,为综合开发利用自然、优化区域产业结构与空间布局、保护环境而进行的综合协调、统筹安排的工作。
一、区域间的平衡问题
切实可行的办法是,要从我国地区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现状出发,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要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分工、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原则,进一步改善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带的地区经济布局。
主要采取轴线发展方式,重点突出沿海、沿长江、沿黄河三条主轴线。
二、优化产业结构问题
科学地选择对国民经济发展起关键作用的主导产业是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核心所在。
三、空间结构合理化问题
在一些技术基础比较薄弱,经济发展相对比较落后地区,缺乏足以带动全区发展的经济中心,利用增长极模式;
在经济发达地区,一般采用网络型开发模式。
四、区域发展政策问题
区域发展政策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即区域产业政策、区域组织政策和区域调控政策。
区域产业政策就是在对区域产业结构演变阶段客观判断和区域发展条件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国家产业政策要求所确定的区域产业发展对策。
区域组织政策亦即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地域组织政策,是区域经济各方面协调发展的政策保证。
区域调控政策是推进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手段。
我国的宏观经济调控手段是直接调控与间接调控相结合,实行中央与各省、直辖市、自治区两级调控体系。
第三章产业布局条件
第一节自然条件
一、自然条件概述
(一)自然条件的涵义:
自然环境里对人类经济活动——产业发展与布局有影响的各个自然要素及其组成的自然综合体。
(二)自然条件的分类:
(1)资源型条件;
(2)非资源型条件。
(1)可再生的自然资源;
(2)可更新的自然资源;
(3)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
(三)自然条件的特征:
1.有限性;
2.区域性;
3.整体性
二、自然条件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一)为经济发展与产业布局提供必要自然前提
(二)为实行劳动地域分工(生产地区专业化)提供自然基础
(三)为制约地区产业结构的重要因素
(四)影响产业地理分布的地区界限
第二节技术条件
一、技术的涵义:
是指生产过程中所运用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生产工具等设备、工艺流程、作业方法和技能。
二、技术条件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一)技术条件对产业布局的一般影响:
1.影响利用、改造自然资源的广度和深度;
2.影响各国各地区经济结构的组成和发展;
3.影响产业布局对原料地、燃料地的地区指向;
4.促进地区生产专业化和劳动地域分工。
(二)新技术革命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1.知识、智力和科学技术因素将愈益成为影响产业布局的重要因素;
2.影响对自然优势的认识与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向;
3.影响地区产业结构的演变;
4.企业的小型化、分散化趋势,影响到在工业布局中对集聚因素作用的再估计;
5.引起产业布局出现向若干地区转移的趋势。
第三节社会经济条件
一、人口——劳动力资源
(一)人口的数量和增长速度
(二)人口构成:
1.人口性别构成;
2.人口年龄构成;
3.人口城乡构成;
4.人口文化构成;
5.人口民族构成
(三)人口的分布和迁移
二、产业布局的历史基础
三、生产力基础:
主要指一国一地区现有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包括原有经济基础、经济实力等。
四、生产关系
五、市场、政策及行为条件
六、经济地理位置
(一)经济地理位置的涵义:
是某一事物与具有经济意义的其他事物的空间关系。
(二)经济地理位置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城市的兴衰;
(三)距离衰减规律及在经济地理位置研究中的运用:
距离衰减规律的实质是地理客体间的相互影响与相互间的距离成反比,距离越大,影响越小。
第四节结语——评价产业布局条件的依据
(一)注重评价
(二)注重评价产业布局诸条件的地区组合
(三)运用全面、辩证的观点:
1.既要看到诸条件的有利面——地区优势方面,也必须指出其不利方面——限制因素;
2.既要注意资源的数量,更要重视资源的质量;
3.既要看资源的绝对量,又应注重其相对量;
(四)运用发展的观点:
1.影响产业布局的条件本身是有发展、变化的;
2.对诸条件开发利用的能力也是变化、发展的;
3.对各条件,尤其是自然条件被开发利用后可能引起的反馈。
第四章第一产业布局
第一产业包括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和矿业。
第一节农业生产与布局
一、农业生产的涵义与特点
(一)农业的涵义:
人们通过社会生产劳动,利用自然环境提供的条件,依靠动植物的生物机能,促进和控制生物与自然环境相互适应,将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能量转换成社会需要的农产品的生产,以及附属于这种生产的各部门的总称。
(二)农业生产的特点
1.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的有机结合
2.强烈的季节性、连续性和周期性
3.强烈的地域性
二、农业布局的概念与内容
(一)农业布局的概念:
是指各国各地区的农业各部门(农、林、牧、副、渔)及其各个生产门类、项目(农耕业中的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
粮食作物中的水稻、小麦、玉米、高粱、薯类等;
经济作物中的棉花、麻类、甘蔗、甜菜、油料等)的地域分布,以及农业各部门及其各门类、项目的生产在一定地域范围的组合。
(二)农业布局研究的基本内容
1.农业生产条件评价;
2.农业部门布局;
3.区域农业总体布局
三、影响农业生产布局的因素
(一)自然条件:
气候、地形、土壤
(二)技术条件
影响农业生产布局的技术条件主要包括农业工艺技术、农业技术装备和劳动素养等三方面。
世界农业科技领域正在酝酿着一系列重大变革。
其主要的趋势是:
1.由“平面式”向“立体式”发展;
2.由“石油型”向“生态型”发展;
3.由“自然式”向“设施式”发展;
4.由“机械化”向“自动化”发展;
5.由“农场式”向“公园式”发展;
6.由“化学化”向“生物化”发展;
7.由“单向性”向“综合性”发展
(三)社会经济条件
1.国民经济的需要及市场需求;
2.工业及城市条件;
3.交通运输条件;
4.劳动力条件;
5.农业生产与布局的原有基础。
四、农业生态系统与农业布局
(一)农业生态系统与农业资源的关系
1.农业生态系统的各种组成成分都是由农业资源构成的
2.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转化与物质循环运动是农业资源更新的重要条件
(二)农业生态系统的特征
1.农业生态系统是人类投入各种农业资源进行农业生产的产物
2.农业生态系统的功能由人类经济活动所决定:
(1)对环境的干预;
(2)对植物的干预;
(3)对动物的干预;
(4)对微生物的干预
3.农业生态系统的价值流:
价值流就是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过程中以潜在使用价值与实在使用价值的形式交替转化而成的。
4.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与物质的输出和输入
(三)合理布局农业生产,实现物质能量转化
1.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地区优势,优化生态环境,保持农业生态平衡。
2.实现农业生产地域结构合理化
第二节农业土地利用
一、土地的概念、属性和特点
概念:
土地是由地形、土壤、植被、岩石、水文和气候等因素组成的一个独立的自然综合体
属性:
1.土地在数量上是固定的,且具有不可破坏性。
2.土地具有自然物的属性。
3.土地是人类经济活动必不可少的生产要素。
4.土地具有位置的属性。
5.土地具有作为财产的属性;
6.土地具有资本的属性。
特点:
土地的特点可从自然特性和社会特性等方面进行分析。
二、土地资源评价
(一)土地类型的评价:
土地类型一般是指在一定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地貌—土壤—植被的集合体。
(二)土地利用类型评价:
土地利用类型是按土地的用途和利用方式的特征进行分类,并据以量算各类土地面积,它是土地利用现状的空间分布特征的反映
(三)土地资源质量评价
(四)土地潜力评价:
土地潜力分类是将一定区域的土地根据一般利用目的(主要是耕地利用)将土地分成由好到坏、潜力由高到低的几个等级,每一等级土地对于所
规定的若干利用方式或指定的管理措施及其潜力
(五)土地适宜性评价:
土地适宜性,是指一定地段的土地对特定的、持续的用途的适宜程度。
(六)土地的经济评价:
土地的经济评价,就是以土地经营投入产出为标准,评价土地利用及其适宜性。
三、土地资源利用
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研究大致包括下列几方面:
①土地资源分类;
②土
地资源普查、统计;
③调查土地资源的利用(并编制土地利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经济地理学导论 经济地理学 导论 华东师大 第三 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