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体系考试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文档编号:14302182
- 上传时间:2022-10-21
- 格式:DOCX
- 页数:16
- 大小:21.65KB
双体系考试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双体系考试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体系考试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3.事故隐患排查类型主要包括日常隐患排查、综合性隐患排查、专业性隐患排查、专项或季节性隐患排查、专家诊断性检查和企业各级负责人履职检查等。
4.在制定与评审风险控制措施时应不考虑成本,只要将风险消除即可。
5.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后,应编制风险分级管控清单,逐级汇总、评审、修订、审核、发布、培训、实现信息有效传递。
6.隐患治理流程顺序:
1)下发隐患整改通知;
2)实施隐患治理;
3)通报隐患信息;
4)治理情况反馈;
5)验收。
7.安全检查表法(SCL)适用于对设备设施、作业区域、建构筑物等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辨识。
包括编制安全检查表、列出设备设施清单、进行危险源辨识等步骤。
8.以劳务派遣形式用工的,生产经营单位与劳务派遣单位应当在劳务派遣协议中明确各自承担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职责。
未明确职责的,由生产经营单位承担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责任。
9.企业三级重大危险源罐区在风险评价时,应直接判定为重大风险。
10.企业在双重预防体系运行过程中,要定期对体系运行的系统性和复杂性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纠偏、调整,做到持续改进、不断提升。
11.风险点划分应当遵循“大小适中、便于分类、功能独立、易于管理、范围清晰”的原则。
12.风险分级管控基本原则是:
风险越大,管控级别越高;
上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级可以不负责管控。
13.企业应根据实际建立由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牵头的组织领导机构,建立能够保障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全过程有效运行的管理制度。
14.企业应建立隐患排查治理目标责任考核机制,形成争先恐后排查隐患的鲜明导向。
15.危害程度和整改难度较大,一定时间得不到整改的隐患为特别重大事故隐患。
16.涉及液氨制冷、粉尘防爆、有限空间、冶金煤气和高温熔融金属等危害和整改难度大,无法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属于重大事故隐患。
17.企业应根据自身组织架构确定不同的隐患排查组织级别和频次。
排查组织级别一般包括公司级、部门级、车间级、班组级。
18.重大风险是不可接受风险,必须采取控制措施降低风险,其管控级别也随着风险的降低而降低。
19.生产经营单位未将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如实记录或者未向从业人员通报应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20.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的流程主要包括:
风险点排查、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风险告知。
21.综合性隐患排查是指以保障安全生产为目的,以安全责任制、各项专业管理制度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落实情况为重点,各有关专业和部门共同参与的全面排查。
22.风险点操作及作业活动涵盖生产经营全过程所有常规和非常规状态的作业活动,动火、进入受限空间等特殊作业活动不作考虑。
23.工贸企业开展风险评价时应先统计风险点、作业活动清单、设备设施清单,然后建立风险分级管控制度、作业指导书等。
24.风险控制措施评审时应充分考虑产生新的危险源或危险有害因素。
25.企业制作的安全风险告知卡,应涵盖主要安全风险、可能引发事故隐患类别、事故后果、管控措施、应急措施及报告方式等内容。
26.风险等级判定应遵循从严从高的原则,将评价级别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等风险级别,分别用“红黄蓝”三种颜色表示。
27.风险分级管控的目的是消除危险源。
28.具有能量或产生、释放能量的物理实体是根源危险源,即第一类危险源。
29.通过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建设其效果之一应是员工隐患排查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30.《山东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规定,生产经营单位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承担主体责任。
31.隐患排查项目清单包括生产现场类隐患排查清单和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清单。
32.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取得的明显效果是员工对所从事岗位的风险有更充分的认识,安全技能和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提高。
33.风险点可以是一项作业活动也可以是一台设备设施或是一个区域。
34.企业应根据自身组织架构确定不同的隐患排查组织级别和频次。
排查组织级别一般包括公司级、部门级、车间级、班组级,不得删减。
35.企业应加强应急管理,在隐患排查的基础上,编制与修订应急预案。
36.企业应当根据隐患类别,确定相应的治理责任单位和人员。
37.工贸企业安全管理机构应当保证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所需的资金,建立资金使用专项制度。
38.事故类比隐患排查是对企业内或同类企业发生事故后的举一反三的安全排查。
39.企业应将本单位等级最高的风险确定为重大风险并实施管控,其目的是明确自身安全的关注重点。
40.作业条件风险程度评价(MES)是危险源辨识的一种方法。
41.培育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标杆企业的目的是结合其积累形成的安全生产经验,总结形成一套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经验做法。
42.生产现场带班人员、班组长和调度人员,在遇到险情时第一时间向主要负责人汇报,不得下达停产撤人命令。
43.在危险源辨识时首先应该考虑根源危险源即第一类危险源。
44.风险分级管控的效果包括员工对所从事岗位的风险有更充分的认识,安全技能和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提高。
45.将识别的危险源按照风险矩阵法或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进行分级,将所有危险源按风险度分为I、II级。
46.涉及具有中毒、爆炸、火灾等危险且长期滞留人员在10人及以上的场所属于重大事故隐患。
47.作业活动类危险源的控制措施通常从以下方面考虑:
制度、操作规程的完备性、管理流程合理性、作业环境可控性、作业对象完好状态及作业人员技术能力等方面。
48.工贸企业应根据生产运行特点,制定隐患排查计划,明确各类型隐患排查的排查时间、排查目的、排查要求、排查范围、组织级别及排查人员等。
49.生产经营单位不得以任何形式与从业人员订立免除或者减轻其对从业人员因生产安全事故、职业病危害事故依法应当承担责任的协议。
50.风险矩阵分析法(LS)和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均是半定量的风险评价方法。
51.风险等级判定应遵循按从严从高原则。
52.隐患排查是企业安全管理的核心,风险分级管控过程中确定的典型控制措施是隐患排查的重要内容。
53.风险与危险源之间既有联系又有本质区别。
风险是危险源的载体,没有风险就没有危险源。
54.全员参与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是指企业从班组安全员到安全总监,应参与风险辨识、分析、评价和管控。
55.企业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制度设计、文件编制、组织实施和持续改进时可引进第三方服务机构为体系建设服务。
56.职业病危害风险点主要指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工种)。
57.风险控制措施的选择应考虑可行性、可靠性、先进性、安全性、经济合理性、经营运行情况及可靠的技术保证和服务。
58.《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第二十条规定:
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事故隐患,应当制定和落实治理方案及时予以消除,并将治理方案和治理结果向设区的市人民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
59.企业应建立不同职能和层级间的内部沟通和用于与相关方的外部风险管控沟通机制,及时有效传递风险信息,其目的是树立内外部风险管控信心,提高风险管控效果和效率。
60.工贸企业设备设施类危险源通常采用以下控制措施:
安全屏护、报警、联锁、限位、安全泄放等工艺设备本身固有的控制措施和检查、检测、维保等常规的管理措施。
61.隐患存在单位在实施隐患治理前应当对隐患存在的原因进行分析,参考治理建议制定可靠的治理措施和应急措施或预案,估算整改资金并按规定时限落实整改。
62.不同级别的风险其所需管控资源、管控能力是一样的。
63.管控分级通过采用科学、合理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划分等级。
64.重大风险是指发生事故可能性与事故后果二者结合后风险值被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体系 考试 试题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