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课时同步训练21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4281877
- 上传时间:2022-10-21
- 格式:DOCX
- 页数:6
- 大小:22.10KB
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课时同步训练21文档格式.docx
《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课时同步训练21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课时同步训练21文档格式.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C、使手工业品缺乏市场D、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4.《旧唐书•郑注传》记载:
“上(文宗)访以富人之术,(郑注)乃以榷茶(茶叶专卖制度)为对。
其法,欲以江湖百姓茶园,官自造作,量给值分,命使者主之。
”材料直接反映
A、唐朝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B、封建官府与百姓争夺茶利
C、唐朝已放弃重农抑商政策D、唐朝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
5.北魏均田制实行后,文献中出现了“庄园”一词,指被圈占的成片土地。
唐代均田制实行后,“庄园”一词的使用更普遍。
这反映了均田制实施后
A、井田制得以恢复B、不存在土地私有现象
C、仍存在土地集中现象D、庄园由中央直接管理
6.《礼记》有“天子为籍千亩”“天子亲耕于南郊,以供斋盛”的记载,《礼经》有仲春“后率外内命妇始蚕于北郊”的记载。
汉朝以后逐步形成一种国家礼仪,皇帝和皇后常常在春季举行“籍田礼”和“亲蚕礼”。
这表明
A、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B、统治者关心百姓疾苦
C、统治者常能与民同乐D、统治者“以民为本”
7.古代广州曾开设了市舶使和十三行来管理中国的对外贸易,分别是哪两个朝代开设的
A、汉朝、唐朝B、唐朝、明朝C、唐朝、清朝D、汉朝、清朝
8.1656年,清廷“严禁商民船只私自出海”,并“不许片帆入口”,同时颁布了“迁海令”,在沿海制造无人区。
该政策的最大影响是
A、打击了中国航海业B、脱离了世界发展大势
C、影响了商民的收入D、丧失了外贸主动权
9.1651年英国政府颁布《航海条例》,1656年清政府颁布《禁海令》。
两者都
A、取决于其经济基础B、禁止国民进行海外贸易
C、推行重商主义D、以贸易保护主义为指导思想
10.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政府限定中外贸易只准在广州一处进行。
还规定,“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违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
这反映了清政府实行
A、重农抑商政策B、闭关锁国政策C、贸易保护政策D、工商食官政策
11.明清统治者推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其主要影响有
①保护了民族工业发展②失去了开拓海外市场的契机③避免了西方殖民侵略④妨碍中国与世界的正常往来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12.下列关于清朝推行的闭关自守政策含义的表述,正确的是
A、关闭国门,封锁海关 B、禁止对外贸易
C、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D、严厉打击外国的侵犯和沿海人民的反抗
13.孙立群在《怎样走好人生路》中谈到:
“在一个重农抑商的社会,商人社会地位低下,经商只富不贵,从政才能既富又贵。
”下列言论中均体现重农抑商思想的是
①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②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
③“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
④“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14.(2018年.江苏)唐人写淮北多有“稻垄泻泉声”之类的诗句,北宋仍有“水阔人间熟稻天”的描写。
但1678年,河道总督的奏疏已是“田地皆成沙土,止产粟米”,两年后就有人感叹是“沟洫之制,水陆失宜”。
淮北农耕变化表明古代农业
A、注重作物品种选择B、需要政府合理作为
C、重视农田生态保护D、全凭兴修水利工程
15.《史记•货殖列传》记载,“(江南)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不待贾而足……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这说明汉代江南的经济状况是①人烟稀少②耕作技术落后③商品交换不发达④贫富分化的程度较低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D、③④
二、非选择题
材料一
《唐律》中……对地主官僚“占田过限”、“妄认盗卖公私田”、“在官侵夺私田”等不法行为,也定有惩治律条。
州、县、里正地方官须依均田令进行土地还授,“若应受而不授,应还而不收”,也要依法治罪。
地方官“诸差科赋役法及不均平,杖六十”,擅自加重赋敛的,以坐脏或枉法论罪。
材料二
唐代均田令对贵族官僚业田的规定不仅全面,而且数额很高,对土地买卖的限制也比较松弛,……皇帝对贵族官僚无限制的赐田,……到玄宗时期,一方面因为商品经济空前发展,从事兼并的富商大贾愈来愈多,另一方面,官僚集团也空前膨胀。
……“兼并之弊,有愈于汉成(帝)、哀(帝)之间。
”
材料三
安史之乱以后,贫富分化更加悬殊,“富者兼地数万亩,贫者无容足之居。
”大地主的土地多阡陌相连,他们把相连在一块的土地组成一个生产单位,当时通称为田庄。
……在唐后期,官府、皇室、官僚、豪富以至寺院,都拥有大小不一、数量不等的田庄。
——摘自《中国古代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唐律》为保证均田制的顺利实施作了哪些具体规定?
(2)综合材料二和材料三,说明唐均田制不能长久维持的原因。
(3)《唐律》虽然对均田制的实施提供了法律保障,但最终均田制还是遭到了破坏,你怎样看待这一现象?
必修二第1单元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解析】
一、选择题
1.【答案】A【分析】“地荒民逃”“各州县以劝民耕之多寡”可以得出由于明末清初战乱而使大片土地荒废,清政府下令地方官招揽流民、鼓励垦荒。
B不对,清政府仍然征税;
C不对,“抑商”在题干中无从体现;
D更没有显现出来;
故选A。
【点评】如果题干主体就是材料,那么不言而喻,“题眼”就在材料中,所以读懂题干材料的显性和隐性信息非常必要。
显性信息自然一读便可得,至于隐性信息,顾名思义则需要我们的“火眼金睛”去深挖发掘。
2.【答案】C【分析】由“可谓中国不缺耶”、“绝之则内外隔而构之衅无由生矣,夷虽欲窥伺我也,何可得哉!
”分析可知,统治者认为国内物产丰盈,不需与外国交易,海防政策制定的目的是维护统治,因此,这一政策是闭关锁国政策,C项正确。
【点评】闭关锁国政策常考其含义的正确理解及其最大的危害。
3.【答案】D【分析】题干反映清代富商世贾致富后把资金用于置办田地的历史现象。
富商巨贾这一行为致使他们未能把资金用于扩大规模再生产中去,不利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D项正确;
本题AC项由上述可以较容易的排除,但B项很容易误选,注意“手工业”。
正确选项为D项。
【点评】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
解答本题须知识题干现象的产生是重农抑商政策使然,其最大的危害则是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4.【答案】B【分析】“上(文宗)访以富人之术,(郑注)乃以榷茶(茶叶专卖制度)为对。
”反映的现象是,政府要实行茶叶专卖制度,把老百姓的茶园都征用,官府管理采收,制作,贩卖茶叶。
茶农只能赚到卖苦力的钱。
故此题应选B项。
【点评】中国古代经济命题预测。
从题型上看,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均有可能出现;
从内容看,古代统治者对待农业、手工业的相关政策及对人民生活、生产产生的影响,将会成为命题的切入点。
此外,关注社会的公平公正已成为当前社会的热点,从民生、平等、市场、开放、交通、文明等崭新视角审视古代经济的发展。
5.【答案】C【分析】封建时代皇室、贵族、大官、富豪、寺院等占有并经营的大片土地,称为“庄园”,实际上是地主所有的一个农业生产单位。
这反映了均田制实行后,地主依旧圈占的成片土地,存在土地集中现象。
A、B、D均不符合史实,故选C。
【点评】在中国封建社会,由于土地私有并允许自由买卖,这就导致了皇室、贵族、官僚、地主可以通过经济的或非经济的手段兼并土地,土地高度集中成为中国古代经济生活中普遍的现象。
土地过度集中,导致无数小农经济破产,严重破坏了农耕生产秩序,阻碍农业经济的发展,并且往往激起民众暴动。
历代的封建统治者都采取措施抑制土地兼并。
如北魏至唐实行的均田制,明朝政府丈量全国土地,按人丁和田亩收税等。
由于土地兼并的根源是封建土地私有制,这些措施起到鼓励农民垦荒的作用,但不能真正阻止土地兼并。
6.【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分析材料可知,无论天子、诸侯还是王后都亲自从事农耕,统治者通过这种国家礼仪形式来体现对农业的重视。
7.【答案】C【分析】市舶使是在唐代设立的,因为是对外贸易繁荣,设立官员管理对外贸易;
十三行是在清朝设立的,主要是严格限制对外贸易,把对外贸易的地方限制在十三行;
因此本题选C。
【点评】广州身处我国的沿海,一直以来就是对外贸易繁荣的地方。
在唐朝实行全面开放的政策,广州是对外贸易的枢纽,政府设置官员管理;
但是在清朝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对外贸易限制在广州一口,同时广州处于对外开放的前沿,环境已发生根本的不同。
8.【答案】B【分析】材料体现的是闭关锁国政策,四个选项的叙述均是该政策产生的影响,但最大的影响是B项。
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游离于世界发展的大趋势之外,开始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导致了近代的落后挨打,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发展方向。
因此本题选B。
【点评】评价闭关锁国政策。
①积极作用:
清政府试图通过“闭关政策”,对内加固自身的统治,对外进行民族“自卫”。
这种消极防御手段,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对外侵略的日益迫近和愈加狂暴,曾起到过一定的民族自卫作用。
②消极作用:
它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中国长期与世界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使封建自然经济长期延续,从而助长了封建统治者固步自封、夜郎自大。
9.【答案】A【分析】1651年英国政府颁布《航海条例》是为了适应本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要求,打击竞争对手荷兰;
1656年清政府颁布《禁海令》是为了保护自然经济和维护封建统治;
C、D两项适合英国;
B说法错误,即便清政府颁布《禁海令》,也是严格限制而非禁止国民进行海外贸易;
因此本题选A。
10.【答案】B【分析】从材料可以看出,清政府严格限制对外贸易,这体现的是闭关锁国的政策;
故选B。
A项错误,材料很明显可以看出不是重农抑商的政策,重农体现不出;
C项说法与材料意思相反;
D项是西周时期实行的工商业政策。
【点评】为了防止外国列强的骚扰,明清以来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目的是为了防止海外势力的骚扰。
这种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维护国家主权的作用,但是也使中国逐渐的脱离了世界发展的大势,造成中国近代发展的缓慢,被动挨打局面的出现。
11.【答案】D【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明清统治者推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不利于中国原有商品经济的发展,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正常生长,也妨碍中国与世界的正常往来,最终导致了中国的落后和挨打,所以②④两项说法正确,①③表述错误不符合史实;
因此本题答案选D。
12.【答案】C【分析】“闭关政策”是明清政府实行的严格限制对外交通、贸易的外交政策,包括对来华外人的商务活动、居留期限、华夷交往等作出限制,实行“禁海”。
但是仍留有广州一带同外国通商,因此,要注意这里的“严格限制”不等于“绝对禁止”。
故选C。
【点评】清政府试图通过“闭关政策”,对内加固自身的统治,对外进行民族“自卫”。
这种政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年 历史 下学 课时 同步 训练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