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Word下载.doc
- 文档编号:14273805
- 上传时间:2022-10-21
- 格式:DOC
- 页数:4
- 大小:165KB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Word下载.doc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Word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Word下载.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学习成绩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
B、为了健康,饭后忌不要进行剧烈运动。
C、由于竞争压力大,最近工厂效益很不好,导致他这个月的工资减少了两倍。
D、各种流行病的传染,使我们认识并改正了自己不良的卫生习惯。
5、填入横线的语句,与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____________。
父母对子女有抚养的义务,子女又对父母有赡养之责任;
个人对社会有奉献的责任,同时社会也有对个人的责任。
A.我们要做有责任的人B.人与人之间都要有责任
C.责任是无处不在的D.责任常常是双向的
6、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种种迹象都在警告人类,碳排放量若不能得到有效控制,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不仅无法维持,更将继续恶化。
②遏止这一趋势继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就是从我们每个人做起,节能减排,适应低碳生活。
③这绝非危言耸听。
④人类不良的生活习惯和现代化的生活方式,造成了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臭氧层受到严重破坏、全球气候变暖及温室效应等。
⑤科学研究表明,气候变暖将导致地球两极冰盖融化,海平面上升的速度也将快于预期。
A.④①③⑤②B.①④⑤③②C.①③④⑤②D.①②④⑤③
7、请按照《鲁滨逊漂流记》的内容,排列下面情节的先后顺序()
①发现野人②抗争病魔③重返故乡④海上冒险
A.④②①③B.④②③①C.④③②①D.④①②③
8、为上联“心平浪静,秋月芙蓉湘水碧”选择下联,最合适的一项是()
A.志远天高,春风杨柳麓山青B.情深海阔,夏日荷花潇江红
C.气壮山威,鲲鹏展翼楚云飞D.身正才气,冬雪松竹衡岳高
《春夜洛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9、诗中关于“笛”一词,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此诗写乡思,题作“春夜洛城闻笛”,明示诗人因闻笛声而感发。
题中“洛城”表明诗人的故乡是洛阳,“春夜”点出季节及具体时间。
B.诗歌起句即从笛声落笔。
诗人深夜难于成寐,忽而传来的几缕断续的笛声触动离了诗人的羁旅情怀。
C.诗中,诗人不说闻笛,而说笛声“暗飞”,变主体为客体。
“暗”字为一句关键。
D.因为不知笛声来自何处,更不见吹笛者为何人,这里“暗”字有多重意蕴。
可能是真实存在的笛声,可能是诗人睡梦中的情景。
10、诗歌《春夜洛城闻笛》用词精准,结合全诗,下列赏析不正确的是()
A.诗人用词准确形象,“谁”与“暗”照应,既表达了诗人客居他乡,没有亲友相伴的孤独,又表明了诗人深夜思乡难寐的情状。
B.“散(入春风)”与“满(洛城)”,两者密合无间,写出其城之静的同时,又仿佛笛声无处不在,无处不闻。
这自然是有心人的主观感觉的极度夸张,但却反衬出了诗人思乡之情至深。
C.诗中强调“此夜”,是面对所有客居洛阳城的人讲话,为结句“何人不起故园情”作势。
这是主观情感的推衍,不言“我”,却更见“我”感触之深,思乡之切。
D、诗中,“折柳”一词为全诗点睛,折柳谐音“留”,是诗人为缓解思乡之情,借折柳作为陪伴。
11、默写(8分)
(1),何人不起故园情。
(2),明月来相照。
(3)杨花榆荚无才思,。
(4)出自《木兰诗》的一个成语是:
。
(5)描写边塞夜景和军营中寒苦生活的句子是:
,。
(6)有诗云: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木兰诗中有相似的两句诗是:
,。
二、文言文阅读(17分)《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蒙曰: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2、下列句子节拍划分错误的是()(2分)
A、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B、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C、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D、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13、下列而字的用法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相同的是()(2分)
A、学而不思则罔B、学而时习之C、康肃笑而遣之D、人不知而不愠
14、下列与睨之久而不去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夫君子之行B、而两狼之并驱如故C、久之,目似瞑D、以我酌油知之
翻译下列句子:
(6分)
15、①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②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③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16、“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可以用一个成语概括。
文中与这句相照应的句子是“”。
(3分)
17、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
(2分)
三、现代文阅读(19分)
(一)《老王》节选(8分)
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
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
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
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
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我吃惊地说:
“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
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
我忙去接。
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
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
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
我强笑说:
“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他只说:
“我不吃。
”。
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
他赶忙止住我说:
“我不是要钱。
我也赶忙解释:
“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
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
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
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
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
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
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
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我不能想像他是怎么回家的。
过了十多天,我碰见老王同院的老李。
我问:
“老王怎么了?
好些没有?
”“早埋了。
”“呀,他什么时候……”“
什么时候死的?
就是到您那儿的第二天。
他还讲老王身上缠了多少尺全新的白布——因为老王是回民,埋在什么沟里。
我也不懂,没多问。
我回家看着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捉摸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
我想他是知道的。
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
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
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
都不是。
几年过去了。
我渐渐明白:
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18.选文第一段运用了什么描写?
有什么作用?
(3分)
19.老王送油和鸡蛋的目的是什么?
你认为我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2分)
20、当我得知老王死后,总觉得心上不安,为什么?
请用原句回答。
(1分)
21.文章选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二)不要对那个人叫嚷(11分)
周末,是家长来学校看孩子的日子,每逢这时,学校门口涌满人。
那些家长,无一不是手提肩背的,里面塞满父母对儿女的牵挂和怜爱。
⑵有一幕,总遇见:
驼背的母亲,无比艰难地在人群中挪着步。
A.那背,可真叫驼,已弯曲成一把弓。
她的头,努力朝上昂着,鸭子一样的,伸向前去。
即便这样的母亲,亦是要在背上背一个大包裹。
里面塞着她儿子爱吃的小菜和换洗的衣裳。
⑶做儿子的,与母亲恰恰相反,生得高大挺拔。
他在人群里,早已看到母亲了,并不叫唤,而是一阵风似的冲出校门,路过母亲身边时,用胳膊肘捅捅母亲,算作招呼。
表面上却装作不认识,脚步匆匆,继续前行。
⑷母亲见到儿子,焦急的神情,立即换上欢喜,笑容绽放,使她脸上的每一条纹路里,都仿佛游弋着一条欢乐的鱼。
她一叠声唤着儿子的小名,踩着碎步,艰难地跟在儿子后面跑。
⑸她的叫声,以及她奇怪的走姿,引来一些人张望。
儿子急,在人少的地方停下来,回头,眉头紧皱,对母亲跺脚。
等母亲气喘吁吁赶到他跟前,他俯视着母亲,低声呵斥:
“你叫什么叫,生怕别人听不见?
”一把拽过母亲背上的包裹,恨恨道:
“跟你说过多少回了,不要来,不要来,你为什么还要来?
”
⑹母亲不恼,母亲仰着头看着儿子,杨树一样的儿子,多么让她骄傲。
她轻言慢语说道:
“我不来,谁给你送吃的穿的啊?
⑺“我会自己请假回去拿的。
”儿子的眼睛,不看母亲,他扫视周围的人,那眼神,明显有些躲闪。
⑻母亲还是宽容地笑:
“你这来来回回的,多浪费时间哪,我给你送来,省得你来回跑。
⑼儿子一听,恼了,跺脚叫:
“谁要你送!
”话说完,提了东西要走。
母亲赶紧拉住儿子,细细叮嘱,煮的鸡蛋要趁早吃掉,不然会坏的;
鱼吃完了不要把装它的瓶子扔掉,下次好再装了带来;
被子要时常拿出来晒……
⑽儿子哪里耐烦听,他打断她的话:
“好了好了,你少啰嗦,下次你不要再来了!
”他挣脱母亲的手,甩开大步,往学校跑去,一路之上,头也没回。
做母亲的站在原地,目送着儿子,直到儿子的背影消失。
她又站了很久,这才恋恋不舍地转身,挪着步走了。
⑾在校园里,我亦曾碰见过另一个女学生,对着前来看她的父亲发火,是嫌父亲给她买的外套不好,女学生冲着父亲叫嚷:
“谁让你买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版七 年级 语文 下册 第一次 月考 试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