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烈推荐小学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4262161
- 上传时间:2022-10-21
- 格式:DOCX
- 页数:25
- 大小:36.21KB
强烈推荐小学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Word文档格式.docx
《强烈推荐小学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强烈推荐小学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Word文档格式.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罗伯逊深切同情和支持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曾多次演唱《义勇军进行曲》并灌制唱片,使这首歌的影响遍及全世界。
1949年9月被定为代国歌,1982年12月被定为正式国歌。
歌中那号角式的音调激越高昂,鼓舞人心,催人前进。
层层推进的六个乐句一气呵成。
歌曲中的弱起节奏、四度跳进、同音反复以及三连音的运用很有特色,使乐曲产生了很大的推动力。
歌曲结尾连续三个上行四度音程构成的“前进”,音区虽低,却显得那么顽强有力,有如中华儿女勇往直前、坚定有力的壮阔步伐。
教学方法:
1.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已经在感性上积累了欣赏和演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初步经验,因此,他们都认为自己会唱《国歌》了,其实学生只是凭听觉上的经验进行哼唱而已,往往学生在演唱《国歌》时,歌词唱不清楚、节奏不准确、情绪懒散等等。
这些演唱中的问题在学校每周的升国旗、唱国歌活动中尤其明显。
本课是学生首次正式地学唱《国歌》。
因此老师可以开门见山地交待本课学习的主题——“我们的国歌”。
2.欣赏:
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让学生用语言相互交流心中对国歌的印象。
播放《国歌》,老师请学生仔细欣赏,再谈谈听后的感受。
3.议论:
了解国歌歌词及国歌的作者。
请学生参考课本或根据自己平时了解到的信息讲讲《国歌》的由来及创作花絮,老师也联系当今日本政党篡改历史教科书、否认侵略中国的丑行来引导学生有感情地诵读国歌歌词,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4.比较:
用比较法学唱歌曲,从幼儿园到小学四年级,学生都认为自己已经会唱国歌了,老师便可以先录下他们的声音,再与原音比较,让孩子们自己一句句找对错,找差距。
5.提高:
《国歌》的难点是要唱准歌曲中的三连音,附点节奏,弱起小节,重音记号,渐强记号。
教学中要提出更高的要求,引导学生在歌曲的节奏、情绪上下功夫,唱出坚定勇敢的气势,唱出中国人的精神。
6.鉴赏:
最后再次录音,并与开始的演唱录音进行比较,还可以请个别学生上台学做小指挥,指挥大家演唱。
让孩子们享受演唱能力提高后带来的自信与成功,把《国歌》唱得更好。
(二)欣赏军乐等多种形式唱(奏)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学习用打击乐器参与乐曲的演奏;
教法:
1.听:
老师提前收集各种形式的国歌资料,如:
军乐(吹管乐)、管弦乐、童声齐唱、成人齐唱、男声独唱等,能配上画面更好,让学生比较欣赏。
2.奏:
选择用大小军鼓、钹和合适的打击乐器为军乐《国歌》伴奏。
节奏型可按课本要求,也可由学生自己设计。
没乐器的同学可演唱。
3.创:
依照上面的谱例模拟一支鼓号队。
在我们的课堂上要做到人手一个军鼓、钹是不现实的,并且音响也不美。
所以老师要充分利用学生自身的资源,先用嘴巴、身体发出声响来代替乐器,这是一个十分可行的方法,也注重了人人参与的原则。
声响可让学生来设计。
比如:
ii5|i0|i3|i0|
小军号:
嘟嘟嘟|嘟0|嘟嘟|嘟0|……、
小军鼓:
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
钹:
咣咣咣|咣0|咣咣咣|咣0|……
大军鼓:
咚咚|咚0|咚咚|咚0|……、
4.练:
在节奏分声部练熟后,可挑选几位同学用以上几件乐器进行合奏,全体同学用自创的音响进行配合,自信而骄傲地进行本班的“鼓号队”表演。
5.演:
模拟学校的升国旗仪式。
鼓号队奏乐→学生出旗→全体起立→唱国歌→结束本课。
第2课秋天的联想
本课汇集了关于“秋天”的六首作品,引导学生在欣赏与歌唱活动中尽情感受秋天的美好。
与姊妹艺术相结合由秋天的色彩联想到乐器和人声的色彩,初步了解人声分类的音乐常识,感受人声的美妙音色,激发自己的歌唱兴趣。
能用不同的情绪、不同的音色唱歌曲《红叶》和《土风舞》,用歌声表达自己对秋天漫山遍野红叶的赞美之情,表现出捷克人民喜庆丰收的热闹景象。
教学目标四:
在不同的音乐作品中体验音色、情绪、速度、节奏、旋律等音乐要素的重要作用。
能完整地填充并创作《秋天》这首儿歌,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本课的主题是“秋天的联想”内容较多,建议整合成四部分来设计课堂教学。
(一)学唱并创作歌曲《秋天》
秋天是色彩斑斓的,是一个收获的季节,她会带给人们许多的喜悦和遐想。
《秋天》这首儿歌旋律短小精干,虽有七段歌词但都很简洁,十分上口。
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很容易。
因此建议本节课可以把学生在户外寻找到的代表秋天景色的素材带到课上,结合演唱和创作《秋天》的教学内容,将音乐知识的学习和生活现象、大自然的景象、美术色彩充分融为一体。
1.看一看、说一说:
学生们共同分享在户外寻找到的代表秋天景色的素材,如:
树叶、果实等,结合课本上的四幅色彩不同的图片,让学生把自己对大自然的感受用语言描述出来,比如说“金色的秋天稻麦飘香”即参与第八页的活动。
2.找一找、唱一唱:
有条件的学校可在老师提示下,走出课堂到教室的户外去找一找秋天。
老师带上自己的口琴或口风琴或竖笛或一只小铃鼓及“我们迎接秋天到,秋天来到了”的歌词卡片,带领学生在校园里观察秋景:
秋高气爽、树叶变黄了、风一吹满地落叶……积累创作素材。
然后师生围坐在草地上开始学唱《秋天》,老师以小乐器伴奏或清唱,十分简单的两句“同头异尾”的旋律,学生很容易上口。
注意最后两小节“4217|1—|”的音准。
3.编一编、演一演:
采取室内与室外结合的办法学习和编创歌曲。
后面几段歌词由学生自己分组填词演唱,再互相给予评价。
唱会后还可以借鉴“丢手绢”的游戏方法来做“找秋天”的游戏,巩固这首歌曲。
把“手绢”丢在同学身后,改成把“秋天”带到你的身边……
为拓展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还可以变换主题如“冬天”“春天”“夏天”进行创作。
这一练习可作为家庭作业来安排,请爸爸妈妈参与评价。
(二)学唱歌曲《红叶》、《土风舞》
这是两首异国风格完全不同的歌曲。
《红叶》是一首优美抒情的日本歌曲,降E大调44拍子。
歌曲结构为a+a’+b+a’,第二、四乐句为第一句的变化重复,而在对比句加上二部和声更加衬托出漫山遍野的枫树红叶的多姿多彩。
歌曲表达了人们对红叶的欣赏、对秋日美景的赞美和留恋。
歌曲演唱速度平稳,使人联想到身穿和服、脚穿木屐、典雅含蓄的日本女性在缓慢行走观赏美景的形象。
《土风舞》是一首热烈欢快的捷克民歌,F大调24拍子。
歌曲节奏规整、旋律流畅、音乐朗朗上口,表现了农民们载歌载舞庆丰收的热闹情景。
它由六个乐句组成,第一、二、三乐句是严格地向下模进;
第四、六乐句是完全重复;
第五乐句是歌曲的对比乐段。
歌曲中使用“特啦……”这一很有特点的衬词,把欢乐的情绪推向高潮。
1.听、想:
复习歌曲《秋天》引出这两首歌的教学。
倾听两首歌曲的录音或老师的范唱,划分乐句并大致明白演唱的内容。
2.议、填:
说说这两首歌曲唱的是什么,再比较歌曲的不同之处,把两首歌曲的情绪、速度、力度、节拍、节奏等填入下表。
歌曲
情绪
速度
力度
节拍
演唱形式
《红叶》
优美
慢
弱
44
合唱
《土风舞》
热烈
快
强
24
齐唱
3.唱、析:
建议用两到三课时来学唱这两首歌曲。
歌曲《红叶》:
这首歌要重点把握一个“美”字,歌曲用简单的旋律和节奏烘托出“秋风、夕阳、枫树、红叶、山坡、河流”这一美丽的画卷,可让学生在歌唱中找一找这些关键的词,体会美的意境。
生源差的学校也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降低演唱的要求,只唱单旋律不唱二声部,要以“情”感染学生,以“美”引领学生走进音乐。
歌曲《土风舞》:
这首歌曲和《红叶》恰恰形成鲜明对比,整个音乐充满了欢快火热的气氛,重点则是一个“舞”字。
(1)听歌曲,用手臂画出音的高低进行的线条,感受旋律进行的特点。
(2)找出行进规律完全相同的旋律唱一唱,即学生唱拍每一句的前两小节,老师接后两小节。
老师的接唱要清楚准确,重点突出切分节奏,如“粮食呀”、“愉快呀”、“跳舞呀”、“到处呀”,这样学生对歌曲的难点节奏XXX就很容易掌握了,再师生交换位置演唱。
(3)模唱对比乐句“3.1|5550|”和重复乐句,整首歌就很好掌握了。
4.想、动:
学会歌曲后,可让孩子们商量着完成课本中15-16页的活动练习。
先“动脑”想一想,这两首歌曲因选择怎样的速度、力度和情绪来更好地演唱;
再“动手”拍拍歌曲中不同的节奏带给自己不同的体验,自编动作随音乐跳起来唱起来。
第3课放牧歌谣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唱:
《牧童之歌》
2、听:
《牧童短笛》《牧童》
教学目标
1、通过演唱《牧童之歌》和欣赏钢琴独奏曲《牧童短笛》、斯洛伐克民歌《牧童》,了解牧童的生活,感受不同的音乐风格。
2、能用不同的方式参与到音乐活动中,并能客观地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表演活动。
教学难点
1、《牧童之歌》中的连续的附点的演唱。
2、听《牧童短笛》第一段,在每个乐句的长音处用恰当的动作参与。
教学重点
1、了解同一题材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
2、能创造性地表现歌曲《牧童之歌》。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学生听音乐《梦里水乡》,走进教室。
师:
音乐仿佛把我们带进了风景如画的江南水乡,耳边隐约响起了悠扬的笛声,现在就让我们跟随音乐,去那里寻找江南小牧童的身影吧!
二、欣赏教学
1、初听。
乐曲是由哪种乐器演奏的?
音乐可分为几段?
哪两段的音乐是相似的?
情绪是怎样变化的?
2、欣赏第一段。
出示A段谱例,在长音处暗示学生拍手。
刚才我们在每一句的长音处用拍手的方法表示,你们还能用哪些动作来表现呢?
3、复听第一段。
学生边听音乐边创造性地做动作。
4、出示童谣:
“小牧童,骑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启发学生为乐曲起名字。
5、揭题并介绍贺绿汀和《牧童短笛》的影响。
作曲家贺绿汀给这首乐曲起的名字叫《牧童短笛》。
它是一首钢琴小品,在1934年俄国作曲家齐尔品举办的“征求中国风味的钢琴曲”活动中获第一名,是第一首由中国音乐家创作的具有中国风格的钢琴独奏曲。
三、歌曲教学
1、导入。
钢琴独奏曲《牧童短笛》表现了小牧童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生活,有一首新疆民歌《牧童之歌》同样表现了这一主题。
你们想听吗?
2、欣赏歌曲范唱。
仔细听,歌中唱了哪些内容?
3、在《牧童之歌》伴奏音乐声中,教师简单介绍天山,学生欣赏天山的风景图片资料。
天山是新疆一座著名的雪山,山顶上的天池更是闻名于世。
传说中,王母娘娘曾在此沐浴,所以,它还有另外一个名字“瑶池”。
天山上的雪融化后成为甘甜的泉水流向山下的草原,滋润了美丽的草原,哺育了勤劳的牧民。
4、学生跟琴哼唱旋律。
5、教师带领学生按节奏朗读歌词。
6、填词唱歌。
你们觉得什么地方比较难唱(连续附点的地方)?
采用对比法,解决难点:
教师范唱第九至十二小节(没加附点和加了附点两种唱法),进行对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强烈推荐 小学 四年级 上册 音乐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