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考点梳理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4235225
- 上传时间:2022-10-20
- 格式:DOCX
- 页数:52
- 大小:208.86KB
中考化学考点梳理Word格式.docx
《中考化学考点梳理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考点梳理Word格式.docx(5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④操作要迅速;
⑤反应后气体要冷却。
★考点2 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A)
1、氮气①性质:
氮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小的气体,沸点比氧气要低(工业上利用该性质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液氧);
常温下稳定,氮气不支持燃烧也不供给呼吸,氮气不参与人体的新陈代谢。
②用途:
合成氨制氮肥,制造硝酸,用作保护气(焊接、食品、白炽灯泡),医疗上用液氮冷冻麻醉,在液氮的低温环境下显示超导材料的超导性能等。
2、稀有气体的性质和用途 ①性质:
稀有气体是氦、氖、氩、氪、氙、氡等气体的总称,它们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通常情况下,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极难和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稀有气体在通电时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保护气(焊接、灯泡)(体现化学性质),多用途电光源(体现物理性质)、激光、低温、麻醉等。
★考点3 氧气的主要性质和用途(C)
1、物理性质 在通常状况下为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气略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液氧为淡蓝色,固态氧为淡蓝色雪花状。
2、化学性质 比较活泼,能与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具有氧化性、助燃性。
3、氧气的用途 ①供给呼吸——登山、潜水、航空、航天、医疗等;
②支持燃烧——炼钢、气焊、气割、航天等。
★考点4 氧气能跟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C)
类别
具体物质
实验现象
金
属
单
质
Mg在空气中燃烧
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放热,产物为白色粉末状固体
Fe在氧气中燃烧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固体。
(集气瓶预留少量水是为了防止溅落的生成物使集气瓶底炸裂。
)
Cu在空气中加热
红色固体逐渐变为黑色
非
C在氧气中燃烧
发出白光(在空气中发出红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S在氧气中燃烧
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在空气中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大量的热。
(集气瓶预留少量水是为了吸收SO2,防止空气污染。
P在空气中燃烧
黄色火焰,产生大量白烟,放出大量的热
H2在空气中燃烧
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在火焰上方放置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无色液滴产生
化
合
物
CO在空气中燃烧
发出蓝色火焰,放热,在火焰上方放置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无液滴产生,迅速倒转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并振荡,石灰水变浑浊
CH4在空气中燃烧
发出蓝色火焰,放热,在火焰上方放置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无色液滴产生,迅速倒转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并振荡,石灰水变浑浊
★考点5 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和用途(C)
1、碳的单质
①金刚石:
a.物理性质:
纯净的金刚石是无色、透明的正八面体形状的固体,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物质,不导电,导热,无润滑性。
b.用途:
用于划玻璃、切割金属、钻探机钻头、制装饰品等。
②石墨:
石墨是深灰色、有金属光泽、不透明的细鳞片状固体,质软,导电性优良,导热性良好,有润滑性。
用于电极、铅笔芯、润滑剂等。
③几种无定形碳的比较:
颜色、状态
用途
木炭
灰黑色的多孔性固体
作燃料、冶炼金属、制黑火药、制活性炭,有吸附作用。
活性炭
灰黑色的多孔颗粒状固体
净化多种气体和液体,作防毒面具,有吸附作用。
焦炭
浅灰色多孔性固体
冶炼金属
炭黑
极细的黑色粉末
制造墨、油墨、油漆、鞋油、颜料等,作橡胶制品的填料。
④其他碳单质:
a.C60分子:
是一种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分子,它形似足球,又名足球烯这种足球结构的碳分子很稳定。
b.纳米碳管:
由碳原子构成的管状大分子。
2、碳单质的化学性质
①在常温下,具有稳定性。
②碳跟氧气反应(可燃性):
a.C+O2CO2(氧气充足);
b.2C+O22CO(氧气不充足)。
③碳跟某些氧化物的反应(还原性):
a.常见的反应:
C+2CuO2Cu+CO2↑;
C+CO22CO。
(注意:
碳单质作还原剂一般需要吸收大量的热,属于吸热反应,所以条件是高温)。
b.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现象:
黑色粉末逐渐变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二氧化碳的性质
①物理性质:
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干冰易升华。
②化学性质:
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一般情况下也不支持燃烧,
不能供给呼吸,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能生成碳酸,
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4、二氧化碳的用途
①灭火:
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一般情况下也不支持燃烧,同时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因此常用二氧化碳灭火。
②干冰(固态二氧化碳):
可用作制冷剂和人工降雨。
③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作气体肥料,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5、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二氧化碳含量增大会导致温室效应
①概念: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能像温室的玻璃或塑料薄膜那样,使地面吸收太阳光的热量不易散失,从而使全球变暖,这种现象叫“温室效应”。
②导致温室效应的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其余的还有臭氧、甲烷、氟氯代烷(氟利昂)等。
③温室效应会使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没部分沿海城市,会使土地沙漠化加快,农业减产,全球气候异常。
④防止温室效应的措施:
减少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
更多的利用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清洁能源;
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
6、一氧化碳的性质及用途
通常情况下,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小。
a.可燃性:
2CO+O22CO2;
b.还原性:
CO+CuOCu+CO2;
3CO+Fe2O32Fe+3CO2;
c.毒性:
煤气中毒由一氧化碳引起。
③用途:
①用作气体燃料;
②冶炼金属。
★考点6 实验室制取氧气(C/B*)
1、实验步骤 ①连接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添加药品;
③预热并用酒精灯外焰加热;
④收集气体;
⑤(用排水法收集时)先取出导管,再停止加热。
2、注意事项 ①要用酒精灯外焰加热;
②试管口要略微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导致试管炸裂;
③用高锰酸钾时要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④导管口不能伸入试管内过长,防止气体不易导出;
⑤试管外壁要保持干燥;
⑥加热前要先预热;
⑦待气泡均匀连续地冒出时才能收集,防止收集到的气体不纯(空气无法排尽);
⑧实验结束应先取出导管,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至试管,导致试管炸裂。
★考点7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C/B*)
1、反应药品 稀盐酸跟大理石或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反应。
2、反应原理 CaCO3+2HCl=CaCl2+H2O+CO2↑
3、发生装置 由于反应物是块状的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且反应不需要加热,生成的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因此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与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的装置相似。
一般情况下,由于制取二氧化碳时所需反应物的量较多,反应容器常用锥形瓶、广口瓶、平底烧瓶等。
4、收集装置 收集二氧化碳可根据它的性质考虑:
因为二氧化碳可溶于水,并且部分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故不宜用排水法。
又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故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5、实验步骤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装块状药品大理石或石灰石;
③塞紧双孔胶塞;
④由长颈漏斗加液体;
⑤收集气体。
6、注意事项 ①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应伸入到接近锥形瓶底部,以便形成液封,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口逸散;
②反应器内的导管稍露出胶塞即可,不宜太长,否则不利于气体导出;
③不加热;
④集气瓶内的导管应伸入到接近集气瓶底部,以利于排净空气。
7、验满、检验及净化 ①验满:
把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火焰熄灭,证明瓶内已充满二氧化碳。
②检验:
把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如果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是二氧化碳气体。
③净化:
若制得的二氧化碳中混有少量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可先将气体通过盛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与氯化氢反应,生成CO2,但不与CO2反应)的洗气瓶(除去氯化氢气体),再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除去水蒸气,进行干燥)。
8、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
①原理:
高温煅烧石灰石,生成生石灰,副产品是二氧化碳。
②化学方程式:
CaCO3CaO+CO2↑
★考点8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B)
1、氧循环
①生物圈中氧气的消耗:
生物的呼吸作用与生物圈中的各种燃烧、腐败现象都会消耗氧气。
②生物圈中氧气的来源: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氧气,释放到大气中,反应表达式为:
CO2+H2O淀粉+O2。
2、碳循环
①生物圈中二氧化碳的产生:
a、生物的呼吸作用及腐败现象;
b、化石燃料及其制品的燃烧与火山爆发。
②生物圈中二氧化碳的消耗:
a、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b、海洋中碳酸钙沉积形成新的岩石,从而使一部分碳元素较长时间贮藏在地层中;
c、二氧化碳溶解在水中。
二级主题二、水与常见的溶液
★考点9 水的组成(B)
1、水的组成实验探究(水的电解实验)
①实验现象:
两极产生气泡(正极上有气泡缓慢产生,负极上有气泡较快产生);
一段时间后正负两极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为1:
2,质量比为8:
1。
②气体检验(正氧负氢):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正极产生的气体中,发现木条燃烧的更旺,则说明气体是氧气;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负极产生的气体中,发现气体能燃烧,火焰呈淡蓝色,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则说明气体是氢气。
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解反应):
2H2O2H2↑+O2↑。
2、实验结论
①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两种元素组成的;
②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③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的破裂,原子的重新组合;
④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3、实验注意事项
①所用电源为直流电源(如电池、蓄电池等);
②水的导电性很弱,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可在水中加入少量的硫酸钠或稀氢氧化钠溶液等。
★考点10 纯水与某些天然水(海水、硬水、矿泉水等)的区别(A)
1、纯水与矿泉水
①矿泉水是取自地下深处的天然矿水,含有一定量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对人体有保健作用。
②纯净水不含任何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短时间饮用不会造成大的影响,如果长期饮用,就会减少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摄入,不利于人体健康。
2、软水和硬水
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软水;
含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硬水。
其根本区别在于水中所含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含量的多少。
②软水和硬水的区分方法:
a.将肥皂水分别加入盛有水样的烧杯中,搅拌,产生大量泡沫的是软水,没有泡沫或泡沫较少的是硬水。
b.将烧杯中的软水和硬水加热煮沸,冷却后,杯底有明显沉淀物的为硬水,没有明显沉淀物的为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考 化学 考点 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