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度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化学试题A卷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4221911
- 上传时间:2022-10-20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195.79KB
陕西省度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化学试题A卷Word格式.docx
《陕西省度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化学试题A卷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度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化学试题A卷Word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D.黄铜(铜与锌的合金)的硬度大于纯铜
3.做笔记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以下是小军同学整理的笔记,其中不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的微观实质:
化学反应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B.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原子的实际质量
C.分子、原子和离子都能直接构成物质
D.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4.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由多种物质组成。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氦气可用来填充探空气球
B.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防腐
C.二氧化碳可用于光合作用
D.氧气可用作火箭发射的燃料
5.下列说法或做法正确的是
A.人体缺少必需微量元素会得病,因此应尽可能多吃含有这些元素的营养补剂
B.房屋着火可以用水灭火,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C.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说明此时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变大了
D.质量和质量分数均相等的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充分反应,所得溶液呈碱性
6.下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反应,“→”表示在一定条件下丁可以转化为乙。
下面四组选项中,符合右下图要求的是
A.A
B.B
C.C
D.D
7.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氢气用作燃料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氮气用作保护气
D.焦炭用于工业炼铁
8.如图,甲是钠离子结构示意图,乙是氯原子结构示意图,丙是钛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钛属于非金属元素
B.钠离子符号是Na+
C.钛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2
D.氯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
9.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的常用方法,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A.物质和氧气发生的反应是氧化反应,所以发生氧化反应一定有氧气参加
B.溶液具有均一、稳定的特征,所以均一、稳定的物质一定是溶液
C.化合物是含有不同元素的纯净物,所以含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D.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微粒,所以物质一定都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10.龙岩市为创建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该市积极采取措施.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节日里禁止燃放鞭炮
B.将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C.推广使用共享单车
D.使用一次性木筷
11.化学学习中,我们要善于发现和总结一些规律性的知识。
李明同学总结的下列规律,正确的是()
A.复分解反应中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则有上述物质生成的反应就是复分解反应
B.酸的水溶液中都有氢离子,则稀盐酸和稀硫酸的化学性质肯定完全相同
C.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D.碱的溶液都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则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的溶液
12.正确操作是实验安全、成功的关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
B.加热试管里的液体,试管外壁应干燥
C.可以用手触摸药品
D.用托盘天平称量,左盘放称量物,右盘放砝码
13.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
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二氧化碳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能使燃着木条熄灭的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D.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要发生改变,分子种类发生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14.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红色火焰
C.白瓷板压蜡烛火焰上出现黑色固体
D.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白色固体
15.关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CO的含量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
B.CO和CO2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C.室内放一盆澄清石灰水可防止CO中毒
D.大气中CO2的消耗途径主要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16.用来判断镁带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A.放出大量的热
B.发出耀眼的白光
C.镁带减少
D.生成一种白色固体
17.下列物质的性质与应用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石墨质软,可用来做电池电极
B.铝合金熔点低,可用来制造航天飞机部件
C.稀盐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可用来除铁锈
D.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可用来做植物氮肥
18.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自然界中的水都是纯净物
B.电解水时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
1
C.肥皂水能区分硬水和软水
D.蒸馏是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软化水的方法
1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常喝碳酸饮料可治疗胃酸过多
B.酸雨就是指呈酸性的雨水
C.食醋可以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D.pH=0的溶液是中性溶液
20.下图是某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X的数值为5
B.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5
C.该粒子容易失去电子
D.该原子的化学性质和氯原子相似
二、填空题
21.如图是一种打火机的示意图.请根据有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构成打火机的材料中属于合成材料的是______(填标号).
(2)其燃料的主要成分丁烷(C4H10)属于______(填“有机”或“无机”)化合物,丁烷在通常状况下呈气态,请用分子的基本性质解释丁烷气体能被压缩成液体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
(3)打火机挡风罩通风孔的作用是使空气流通,说明燃料燃烧必须与______接触.若通风孔通气不良,可能造成燃料不完全燃烧而生成______有毒气体,既浪费了燃料又污染了环境.
22.宋朝医书中明确记载了通过银针遇砒霜是否变黑判断食物是否有毒的案例。
砒霜是一种砷(As)的氧化物,传统方法生产的砒霜中含有少量硫化物。
银虽然化学性质稳定,但容易与硫化物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黑色的Ag2S,这就是通过银针变黑验毒的原理。
(1)砒霜中砷元素(As)的化合价为+3,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银的化学性质比铁活泼
B.银针变黑是因为发生了化学变化
C.Ag2S中银元素与硫元素的质量比是27:
4
23.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1)中考期间,某学校食堂为学生早餐定做的食谱:
馒头、米饭、红烧排骨、清蒸鱼、牛奶,为保证各种营养素的均衡摄入,你建议食谱中补充_______(填字母序号)。
A水煮豆腐
B红烧牛肉
C清炒白菜
D煎鸡蛋
(2)即将毕业的我们,会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炒菜时油锅着火,常用的灭火方法是_______;
购买衣服时,区分蚕丝面料和纯棉面料,通常是取样品用________的方法鉴别。
(3)小马家种植了杨梅树,杨梅树的施肥很讲究,已挂果的杨梅树只需施加有机肥和硫酸钾,硫酸钾属于_______(填“氨肥”、“钾肥”或“磷肥”)。
24.元素周期表中第35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1)上图中x=_______。
(2)该元素属于______________元素。
(填“金属”或“非金属”)
(3)下图表示的微粒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有____________(填序号),与第35号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_____(填序号)。
(4)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为Br,则该元素所形成的离子的符号为:
______________。
25.在H、O、C、Cl、Ca、Na六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组成物质,回答下列问题:
(1)选择适当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入空格中:
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的酸_____;
可做炉具清洁剂的碱_____;
(2)用上述六种元素组成适当的化合物,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方程式:
中和反应_____;
能生成沉淀的反应______________。
26.用化学用语填空:
(1)3个氧分子______;
(2)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_______;
(3)2个铁离子______;
(4)氧化镁的化学式_______;
(5)2个硫原子______;
(6)氯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
27.水库的水生产自来水的主要流程中。
(1)常用__________作为絮凝剂,对杂质进行吸附
(2)分离水中固体杂质的操作叫____________.
(3)消毒剂常采用二氧化氯(ClO2),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
28.请结合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
①________,②________。
(2)用高锰酸钾制取一瓶干燥的氧气,可选用装置A和______(选填序号)组合。
装入药品前要先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可选用发生装置________(选填序号),生成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装置C与B相比较,优点有______________。
(4)用甲酸溶液滴加到浓硫酸中制CO气体,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选填序号),用装置D收集CO时,气体应从_______(选填“a”或“b”)进入。
四、科学探究题
29.化学兴趣学习小组开展了如下有关碱的化学性质探究活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A滴入紫色石蕊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
(2)实验
A.C分别向两支试管中加入相同量(少量)的氢氧化钙粉末,然后各加入1mL水,振荡,再各滴入1-2滴酚酞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有:
固体没有完全溶解,_____,说明氢氧化钙微溶于水,其水溶液显_______,性:
继续在一支试管中加水使之溶解(实验C),在另一支试管中加入约1mL稀盐酸(实验B),振荡,观察到试管B中的现象是______。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实验C的目的是__________。
(4)实验D操作错误之处是_______,读数结果______(填“无影响”“偏大”或“偏小”)。
(5)由实验B、C得出的实验结论有:
_______。
五、计算题
30.将14.06g粗还原铁粉(假设粗还原铁粉中杂质仅含少量FexC)与足量稀硫酸反应,得到0.48gH2(FexC与稀硫酸反应不产生H2)。
若将相同质量的粗还原铁粉在氧气流中完全反应,得到0.22gCO2.试通过计算确定:
(1)此粗还原铁粉中单质铁的质量_____
(2)此粗还原铁粉中杂质FexC的化学式。
_____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陕西省 九年级 学期 中考 模拟 化学试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