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接受论(一):欣赏Word格式.doc
- 文档编号:14205338
- 上传时间:2022-10-20
- 格式:DOC
- 页数:17
- 大小:36.50KB
文学接受论(一):欣赏Word格式.doc
《文学接受论(一):欣赏Word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学接受论(一):欣赏Word格式.doc(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读者也应该有相当的程度,首先的识字,其次是有普通的大体的知识,而思想与情感,也须达到相当的水平。
否则,和文艺即不能发生关系。
”(鲁迅《文艺的大众化》,《鲁迅全集》v7p579)
2、一定的文学修养(指文学接受经验和文学理论知识)。
出于不同的需要,人类建立了不同类型的语言文化,它们各有自身的特点。
由此,对于不同的语言文化,接受者应以对于接受某种语言文化来说是合适的态度和模式去接受它,否则就会因为态度和模式的不合适而不能产生好的接受效果,甚至无法接受。
例如:
对于杜甫在《古柏行》一诗中对古柏的描写——“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宋代科学家沈括曾以科学家的眼光责怪道:
四十围是径七尺,高二千尺,“无乃太细长乎”。
再如:
对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一诗中的“误入尘网中,一去三十年”,我校编写大学语文教材的教师中居然也有人对其中的“三十年”作如此考证和解释:
“疑当为‘十三年’。
陶渊明从初仕到辞归前后约十三年。
”这种现象表明:
如果缺乏对文学这种语言文化的特点(如常用比喻、夸张、拟人等手法)的了解,那么,即使是文化水平高的人也可能不能以合适的态度和模式进行文学接受活动从而也无法产生良好的接受效果。
3、一定的人生经验
人对于事物的理解都是以一定的相关经验和原有看法为基础的,对于完全没有相关经验的(初次接触的)事物,人是无法理解的。
对于文学接受来说,没有或者缺乏相关的人生经验,人同样不能或不能很好地理解作者表现在作品中的内容的意义。
关于人生经验对语言作品的接受的影响,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说:
“同样一句格言,在完全理解它的青年人口中,总没有在阅历很深的成年人的精神中那样的作用和范围,要在这种成年人的阅历中,那句格言里所包含的内容的全部力量才会表达出来。
”文学接受同样如此。
明代诗文家、书画家陈继儒在谈及自己读杜甫诗的体会时说:
“少年莫漫轻吟味,五十方能读杜诗。
”这些事例都表明:
没有一定的人生经验,人是无法或至少不能很好地接受文学作品中的相应内容、尤其是深层次的人生体验的。
二、文学接受的心理机制
文学接受受诸多因素的影响,除了接受活动得以可能的前提条件——主体的相关能力、知识与经验及客体对主体是否有意义与吸引力外,读者的接受动机与期待视野对文学接受也有很大影响,它们决定着读者对作品的接受角度和接受深度及效果。
1、接受动机
生命活动都是有目的的。
文学接受活动同样如此。
常见的文学接受动机主要有以下几种:
(1)审美或娱乐动机,即希望通过文学接受获得审美或愉快体验或得到放松和休息的动机。
这是一种最基本、最常见的接受动机。
(2)求知与受教动机,即试图通过文学接受探求社会人生的真相和真理并从作品中受到相关教育(尤其是道德教育)的动机。
对于这类动机,不同职业、志向和生存状态的人又会有不同的偏向,如政治家会希望从文学作品中获得政治斗争的经验;
史学家会希望从文学作品中获得有史料价值的内容;
文化(人类)学家会关注一个社会或时代的制度、习俗和风土人情;
处于成长期或逆境中的人会希望从文学作品中找到能够激励自己、值得自己仿效的榜样。
(3)替代与补偿动机,即试图通过文学接受获得在现实生活中不能或不便得到满足的欲望的替代性满足从而补偿现实生活的不足的动机。
如阅读爱情或色情小说者常有借助想象来替代满足相应欲望的动机。
(4)批评与研究动机,是在其他较为基础和常见的动机之外试图通过对文学作品的深入细致的解读把握和揭示作品的深层意蕴、艺术特色以及成就和缺陷等的动机。
这种动机通常发生在职业批评家和文学研究者的身上。
(5)借鉴动机,即希望通过文学接受学习和借鉴他人(作品中)的结构方式和表现技法的动机。
这种动机通常发生在初学写作者和作家身上。
2、期待视野
“期待视野(expectationhorizon)”是德国接受美学(ReceptionAesthetics)家姚斯(HansRobertJauss)提出的重要概念。
期待视野是指在阅读之前或阅读过程中,读者基于以往的接受经验、自己的审美理想与当前的接受动机而形成的对于将被接受的作品或作品部分在内容与形式以及接受效果上的预期和接受视角的预置。
文学接受期待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即:
形象期待、意蕴期待、文体期待。
形象期待是指读者对于可能从作品中看到的符合自己的需要或审美趣味的人或物的形象的期待。
一位准备看武打或战争小说的人通常都会希望在书中看到自己心目中的英雄;
一位少女看言情小说通常都会有想要在书中发现自己心目中的“白马王子”的欲望。
这种想要在作品中寻找自己所需要、喜欢或效法的人物或其他事物的期待就是形象期待。
意蕴期待是指读者对于可能从作品中接受到的思想、情感、理想等非感性意识内容的期待。
正在思考人生问题的人在阅读作品时通常都会期待着能在作品中看到有关人生的哲理;
一个正在经历或期待着爱情的人在阅读作品时通常都会期待着能在作品中看到并体验别人的相关体验。
文体期待是指读者对于可能从作品中读出的与文体有关的内容、形式和表现技巧等方面的期待(希望通过阅读学习写作的人经常抱有这种期待)。
例如,面对一部小说,读者一般总是期待着能看到曲折动人的故事和丰满的人物形象以及结构和表现技巧等;
面对一首诗歌,读者一般总是希望读到自己所喜爱的或优美或崇高或富于哲理等的意象和具有情感表现力的韵律及表现技巧等。
3、接受方式:
同化与顺应
接受美学家姚斯认为:
阅读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期待视野的引导下进行的。
读者带着一定期待视野进行的文学接受活动有两种方式,即“同化”和“顺应”。
同化是指读者在接受过程中接受到的作品信息正好与自己的期待相符合,因而,读者可以按照自己的期待顺利地接受作品中的信息并由此使自己的期待得到巩固和强化。
在以这种方式进行的接受活动中,被接受的作品信息是主体按自己原有的接受模式来吸收和接纳的,因而,对于接受主体来说,这是一种主体按自己原有的接受模式来同化(吸收和接纳)外来信息的活动,所以,这种接受方式是同化式的。
与此相反,如果作品的内容与读者的期待视野大相径庭,那么,读者的期待指向就会受挫;
这时,读者就不能顺利进行甚至可能随时中断接受活动。
由此可见,作品中的信息与接受者的期待视野相一致从而能被接受主体所同化是接受活动得以进行的前提。
然而,主体的接受活动如果只有同化式的,那么,就会造成主体接受模式的僵化与接受范围的狭隘。
所以,为了扩大接受范围、丰富接受活动及其成果,主体有必要改变原有的接受模式。
这种改变原来的期待视野和接受模式以适应主体所接受的作品信息的性质的接受方式就叫做“顺应”。
换而言之,所谓“顺应”是指当主体碰上与自己的期待视野不相符合、与自己原有的接受模式不相适应的作品信息时主体主动改变自己原来的期待视野和原有的接受模式从而以新的期待视野和接受模式接受作品信息的活动。
顺应使接受者能够接受新事物或新的作品内容、形式与表现技法,由此,顺应意味着接受者的接受能力的丰富、发展和提高。
在实际的接受活动中,同化与顺应两种接受方式实际上都是同时起作用的,只不过在不同的接受活动中,两种接受方式所占据的地位、比例不同而已。
一般说来,作品的创新性越强就越是需要读者以顺应的方式去接受,反之,就越是适合读者以同化的方式去接受。
三、文学接受(欣赏)的性质
这里讨论的是作为狭义的文学接受的欣赏活动的性质。
1、文学接受(欣赏)的再创造性
文学接受(欣赏)的再创造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想象性:
文学欣赏的基础是读者借助对于语言文字的意义的解读将作者表现在语言文字作品中的各种信息——人或物的形象以及思想、情感、愿望等)在自己的头脑中的再度显现。
其中,人或物的形象的重新构造是读者借助想象力来进行的。
这种借助想象进行的事物形象的重新构造活动就已具有一定的再创造性。
此外,读者对于作品中所表现的情感的再度体验、对于作品中所表现的思想的复现或复活等实际上也已具有一定的再创造性。
(2)增补性:
根据英伽登(RomanIngaden)、伊瑟尔(WolfgangIser)等接受学者的研究,作者借助语言所创作的文本实际上只相当于旅行者手中的一张大致而简略地标出了某个旅游地区的道路和景点的导游图;
就像真正的风景要靠旅游者自己去(实地)踏看(才能看到)而导游图实际上只是起到了引导作用一样,真正的在读者的现时意识中活生生地现实存在的作品内容也是要靠读者动用自己的各种心理能力、尤其是想象力和生活经验去自己建构起来的,而作者所提供的文本也不过是起到了像导游图那样的引导作用。
德国接受美学家伊瑟尔认为:
作者所创作的文本是一种具有召唤结构(Appellstruktur/Appeal-structure)因而可以引导读者自己去重构一个精神世界的符号产品,也就是说:
文本所能提供的信息都是兼具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而且,文本所能提供的关于某种事物的信息与人们在实际接触这种事物时所能掌握的信息相比不可能是完全的也即留有大量空白之处的;
然而,文本所具有的信息的不确定性和空白又对读者构成了一种“召唤”或“吁请”,它们召唤或吁请着读者去动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各种心理能力去给那些具有不确定性的信息以确定性并补上那些信息空白之处。
由此,阅读实际上是读者在具有召唤结构的文本的引导下的一次再创作过程。
由于不同读者乃至不同时空中的同一读者在期待视野、生活经验、心理能力上的差异性,不同读者乃至不同时空中的同一读者对于同一文本的阅读所重新创作出来的作品或其中的事物形象就会有所不同。
这也就是西方谚语“有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中所说的(接受)现象的根源。
(3)融合性:
根据伽达默尔等解释学家的研究,接受活动是一个接受者与表现者的“视界”互相“融合”的过程。
所谓“视界”是指一个人从他所可能有的各种视角看到或得到的关于某个事物的各种意识或信息。
所谓“视界融合”(Horizontverschmelzung,Horizonfusion)是指接受活动必然具有的一个(根本)性质,即:
接受总是接受者以自己的相关视界与表现者(表现在文本中)的视界互相融合从而形成一个既不同于表现者的原有视界也不同于接受者的原有视界的新视界即“(作为接受之)效果(的真正)作品”也即表现者与接受者双方的精神融合物的过程。
由此,接受必然是接受者在表现者所创造的文本的基础上的再创造活动,接受所形成的“真正作品”必然是一种“效果作品”也即作为接受效果的表现者与接受者双方(共同创造)的精神融合物。
2、文学接受(欣赏)的综合性
除了再创造性外,我们还可以找出文学接受(欣赏)活动的其他多种性质,在此仅仅讨论文学接受(欣赏)活动在活动方式上所具有的性质。
人的心理活动,有相对单纯的感性的或理性的或情感的。
但对于以意象的方式存在的惯例文学作品(文本)的接受只能是感性、理性与情感及认识、实践与评价相结合的综合性意识活动。
这就是文学接受(欣赏)活动的综合性。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将文学接受(欣赏)活动的主要性质概括如下:
文学接受(欣赏)是读者在作者所提供的文本基础上和引导下进行的再创造性的综合性意识活动。
四、文学接受(欣赏)活动的过程
如果要给文学欣赏活动分分阶段的话,那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学 接受 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