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概论》已整理精编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4200799
- 上传时间:2022-10-20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27.63KB
《自然辩证法概论》已整理精编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自然辩证法概论》已整理精编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辩证法概论》已整理精编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自然界不仅存在着,而且是自主演化着。
开放的非线性非平衡系统理论揭示了自然界演化是一个不可逆过程,存在着“时间之箭”。
耗散结构理论认为,自然界演化本身具有自身的时间尺度,这就是“内部时间”,这标志着自然科学从关注存在转向关注演化,自然界不仅是存在着,而且演化着。
自然界演化的基本方式表现为分叉和突现,演化的方向进化与退化并行。
自然演化方向的矛盾。
19世纪中叶,克劳修斯由热力学第二定律导出的“宇宙热寂说”与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所揭示的演化方向并不一致。
这一矛盾长期困扰着人们。
1969年,比利时科学家普利高津发现,在不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前提下,自然系统可以自发的从无序演化为有序。
他指出:
一个处于远离热平衡态的开放系统(无论是力学的、物理的、化学的,还是生物的),通过与外界环境交换物质、能量和信息,能够从原来的混乱无序的状态,转变为一种在时间、空间或功能上有序的结构。
自然界是线性与非线性作用的辩证统一。
近代科学的产生和发展是从研究线性系统开始的。
但线性模型仅是一大批现实自然系统的良好近似。
在这种线性自然观作用下,我们习惯性的把相互作用视为单向的,把线性系统视为自然界的正常状态,把非线性系统视为例外,仅是线性系统的外在干扰等。
事实上:
自然界是非线性的,而线性是非常少的,仅是在一定条件下的近似。
自然界是线性与非线性的辩证统一。
自然界是确定性与随机性的统一。
近代经典物理学建立以来,决定论、确定论的观点被视为自然科学的正统。
经典物理学的确定论是线性的确定论。
系统科学特别是混沌理论表明,对于那些原来看来完全确定的系统,自身也会内在地产生不可预测的随机性。
3>
特征:
系统性。
系统作为自然界的存在方式,凸显了自然界的整体性和普遍联系等特征。
复杂性。
自然界在本质上是复杂性的、非线性的和随机性的,是复杂性和简单性、生成性和构成性、线性和非线性、确定性和随机性的辩证统一。
演化性。
强调自然界在本质上是非稳定的、演化的,从历时性的维度来讲,过去、现在和未来不是等价的和同一的,而是非等价的和有差别的,时间是自然界演化的内在尺度。
广义性。
在研究天然自然系统存在和演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研究了人化自然和人工自然存在和演化的规律,并由此而形成了广义意义上的系统自然观。
4>
意义:
随着系统科学的发展,系统自然观将改变自己的形式去逐步完善和发展。
在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发展的当代形态中,系统自然观所处的地位是:
为认识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提供了理论和方法。
①发展马克思主义物质观、运动观和时空观。
②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认识论和方法论
③实现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历史观和价值观的辩证统一
2、试述当代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的科学基础、主要内容和特征,并阐述其对你的启示意义。
1>
科学基础——生态学
生态学直接奠定了生态自然观的科学基础。
它以生命系统与环境系统的相互作用机制为研究的主题,揭示在不同的时空尺度下不同生命层次演化与适应的具体过程和协同进化的机制与规律。
生态学克服了从个体出发的、孤立的思考方法,认识到一切有生命的物体都是某个整体中的一部分。
相互依存这一永恒主题在生态学中占统治地位。
技术基础——生态技术和生物技术等。
这些技术对于“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等都具有重要作用。
生态技术是指既可满足人们的需要,节约资源和能源,又能保护环境的一切手段和方法。
生物技术,是指人们以现代生命科学为基础,结合其他基础科学的科学原理,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按照预先的设计改造生物体或加工生物原料,为人类生产出所需产品或达到某种目的。
内容:
自然界以生态系统的形式存在。
生态系统是生物与环境之间进行能量转换和物质循环的基本功能单位,是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在各种生物之间以及生物群落与其无机环境之间,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而相互作用的一个统一整体。
(无机有机物质、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生态自然观体现了地球生命共同体的特征。
生态系统既然是一个由相互依赖的各部分组成的共同体,其目的是为了生命的存活;
人是这个共同体平等一员和公民,人类和大自然其他构成者在生态上是平等的;
人类不仅要尊重生命共同体中的其他伙伴,而且要尊重共同体本身;
任何一种行为,只有当他有助于保护生命共同体的和谐稳定和美丽时,才是正确的;
人和自然之间要协调发展,共同进化。
特征:
生态自然观具有批判性。
它从生态的角度对于迄今人类的理念及其指导下的行为及后果进行了反思和批判,它强调人类是整个生态自然界系统中的一部分,从而纠正了传统人类中心主义在认识和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方面所出现的偏激观念和行为,端正了人类及其人类社会生态系统的生态位。
生态自然观具有和谐性。
强调人与自然的协同进化,强调人与其它生物的生态位共性,有助于揭示人与其它生物生态位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和相互发展的事实,从而论证了人与环境协同发展的正当性。
意义
①丰富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生态思想。
②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生态文明奠定理论基础。
3、马克思主义对科学和技术本质的理解是怎样的?
试由此来分析现代社会科学技术一体化的特征。
科学本质:
马克思主义科学观是基于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科学的理解和认识,是对科学的本质特征、发展规律及社会功能的概括总结,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的本体论和认识论。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科学在本质上体现了“人对自然界的理论关系”,是一般生产力。
人类自古以来就在与自然接触的过程中获得了对自然界的认识,并随着实践的发展将这些经验知识理论化,从而最终形成了科学知识。
与此同时,从近代科学兴起之后,人类就将这些科学知识用来进一步地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使科学知识获得了实际的价值。
马克思指出,科学也是一种劳动,是属于社会和精神领域的劳动。
科学作为一般的劳动,属于“精神生产领域”,而科学作为一种社会劳动,是“一切科学工作,一切发现,一切发明”。
这就是科学的社会实践本质。
科学的基本特征
(1)理性化的实证知识体系
科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实证知识体系。
马克思提出科学是“真正实证的科学”,“是真正的知识”。
(2)以感性基础的生产知识的活动
科学的任务就是发现客观事实,揭示客观事物的规律性。
因此,科学是具有探索性的、创造性的生产知识的社会劳动。
科学是属于精神生产领域的活动,是生产知识的活动。
(3)推动历史发展的革命性力量
科学是属于精神生产领域的活动,科学作为理性化的实证知识体系,是一般生产力。
科学也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革命的力量”。
(4)作为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具有双刃剑作用
科学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作为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的科学,一旦与资本结合起来,就发挥为资产阶级的统治服务而与劳动相对抗的作用。
技术方面:
本质:
马克思、恩格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从总体上考察技术,提出了重要的技术思想,包括对技术的理解、技术与哲学的关系、技术是生产力、技术与社会生产的关系,技术的历史作用等。
马克思、恩格斯立足于实践考察技术,反对仅仅从外在有用性和工具这些方面来理解技术,认为技术在本质上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生成的对象性的存在,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是感性地摆在我们面前的人的心理学。
”
技术在本质上体现了“人对自然的实践关系”,“工艺学揭示出人对自然的能动关系,人的生活的直接生产过程,从而人的社会生活关系和由此产生的精神观念的直接生产过程。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机器的利用方式必然是与资本主义制度结合在一起的。
资本家掌握着机器,也就同时掌握着压迫工人的条件。
这种结合不仅控制了工人,也控制了资本家,导致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科技异化现象。
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基本特征包括:
鲜明的时代特色、立足现实的实践性、显著的创新性、坚持自力更生的自主性和为民、利民的人本性等。
1、鲜明的时代特色,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科学技术思想的理论精髓,是对当代科学技术及其发展规律的概括和总结。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的科学技术思想是对时代背景实事求是的体现,因此他们的科技思想都不可避免地镌刻了时代的烙印,紧密地反映了当时时代的需求。
2、立足于现实的实践性,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科学技术思想的理论精髓,是对当代科学技术及其发展规律的概括和总结。
3、显著的创新性,在指导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方针上,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都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但更强调创新。
毛泽东在主张发展科学技术要坚持继承的原则时,更侧重的是强调创新。
邓小平科技思想的创新性十分明确,他一方面强调大胆的吸收引进,一方面强调自主创新。
江泽民同志站在时代的峰巅,把创新提到了关系国家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
4、试述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与模式。
科学动力和模式:
动力:
科学发展的外部动力和内部动力。
科学的发展是社会需求等外部动力和科学实验条件及理论论争等内部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科学发展的外部动力,表现为科学系统外部的社会生产对科学研究的推动和提供条件。
社会生产需要为科学研究指明课题方向并要求应用成果,工业发展也为科学研究提供研究对象和研究手段。
科学发展的内部动力,表现在科学实验水平的提高引发了科学内部理论上的争论,以及理论与科学实验发展之间的不平衡,促进科学理论上的进一步完善。
模式:
1.在纵向上,科学发展表现为渐进与飞跃的统一
科学发展的渐进形式是同一学科体系的进化形式,主要指在原有科学规范和理论框架之内,科学理论的推广、局部新规律新原理的发现、原有理论的局部修正和深化等。
科学发展的飞跃形式是科学革命形式,主要指科学基础规律的新发现,科学新的大综合,原有理论框架的突破,核心理论体系的建立等。
从自然科学发展史来看,每一学科都经历了渐进的累积发展和飞跃的革命阶段,而且是两种形式交替发生。
2.在横向上,科学发展表现为分化与综合的统一
分化是指同类事物向不同的方向变化、发展,或统一的事物演变成有差异的不同部分的事物。
综合是指不同种类、不同性质的事物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或体系。
自然科学研究最初是以自然界整体为对象,探讨自然界的普遍特性和普遍法则,第一个成熟的学科是普遍(机械)力学,即牛顿力学。
以后又逐渐分化出流体力学、热力学、电磁力学、量子力学等学科。
光学最初是以光的微粒说为基本理论,后来又分化出光的波动说,最后综合为光的波粒二象性理论。
后来,光学与电磁学也实现了综合统一。
3.在总体趋势上,科学发展表现为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继承是科学发展中的量变,它使科学知识延续、扩大和加深。
科学是个开放系统,它在时间上有继承性,在空间上有累积性。
只有继承已经发现的科学事实和已有理论中正确的成分,科学才能不断完善、发展、继续前进。
但同时,只有在继承基础上进一步创新,才能使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出现新的飞跃,引起科学发展中的质变。
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自然辩证法概论 自然 辩证法 概论 整理 精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