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测绘师GPS课件斑点牛优质PPT.pptx
- 文档编号:14178914
- 上传时间:2022-10-19
- 格式:PPTX
- 页数:89
- 大小:3.92MB
注册测绘师GPS课件斑点牛优质PPT.pptx
《注册测绘师GPS课件斑点牛优质PPT.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注册测绘师GPS课件斑点牛优质PPT.pptx(8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有非同步或独立基线构成的闭合环。
7。
非独立基线:
除独立基线外的其他叫非独立基线,总基线数与独立基线之差为非独立基线数。
GNSS基线计算及高程联测要求,基线计算:
S=n*m/NGPS网特征条件参数GPS网特征条件计算公式总基线数(同步边)B总=SN(N-1)/2必要基线数B必=n-1独立基线数B独=S(N-1)多余基线数B多=B独-B必=S(N-1)-(n-1)(S测段数,n待定点数,m每点设站数,N接收机台数)联测高程要求:
A、B级应逐点联测高程,C级根据区域似大地水准面精化要求联测高程,D、E级可依具体情况联测高程。
由N台GPS接收机构成的同步图形中一个时段包含的基线数为:
JN*(N1)/2;
但其中仅有N1条是独立边,其余为非独立边。
当同步观测的GPS接收机数N3时,同步环T的最少个数应为:
TJ(N1)(N1)(N2)2n个点的GPS网需要T个同步环来完成观测,公式如下:
点连式:
T=INT(n-N)/(N-1)+1边连式:
T=INT(n-N)/(N-2)+1,GPS控制网布设的问题就是怎样将各同步环有机地连成一个整体,构成一定数量的同步观测环和异步观测环,也可采用线路形式,以较好地满足精度、可靠性、经费和后勤等限制条件。
GPS网观测时不要求点间通视,网形设计灵活。
根据不同的用途和不同的精度要求,GPS网的布设通常有四种方式:
星形,点连式、边连式和混合式。
点连式相邻同步图形间仅有一个公共点连接。
边连式同步图形之间由一条公共基线连接。
网连式相邻同步图形间有两个以上公共点。
混合连接形式既有点连接又有边连接(理想)。
或星形连接、附合导线连接、三角锁形连接等。
星形网特点:
几何图形简单,只需两台GPS接收机,是一种快速定位作业方式,但是,由于基线间不构成任何同步闭合图形因此抗粗差的能力差,一般适用于精度较低的工程测量。
两台接收机同步观测中,一台接收机A固定不动,另一台接收机B在A周围的一些点上进行相对定位。
如右图。
点连式相邻同步图形之间只有一个公共点连接。
这种布网方式几何强度较弱,抗粗差能力较差,一般可以加测几个时段以增强网的异步图形闭合条件的个数。
边连式相邻同步图形由一条公共基线连接。
这种布网方式几何强度较高,抗粗差能力较强,有较多的复测边和非同步图形闭合条件,在相同的仪器个数的条件下,观测时段将比点连接方式大大增加。
混连式该方式是把点连式和边连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种方式既可以提高网的几何强度和可靠性指标,有减少了外业工作量,式一种较为理想的布网方法。
三角锁形连接GPS网形,11条基线,5个异步环,12条基线,2条重复边,导线网式连接GPS网形,布设在高级已知点之间的GPS点构成附合导线网式的GPS网。
已知点可以是高级GPS点,也可以是高级国家点或地方点。
GPS测量实施,GPS网相邻同步图形之间的连接一般采用边、点混合连接方式;
网中闭合条件中基线个数不可过多。
每个点独立设站观测次数总和除以总点数,即“重复设站点数”一般应在1.6以上(点连接时一般达不到);
14,
(1)按工作原理分:
码相关型接收机平方型接收机混合型接收机
(2)按信号通道的类型分:
多通道接收机序贯通道接收机多路复用通道接收机,(3)根据接收信号的频率分:
单频接收机(L1)双频接收机(L1+L2)(4)根据接收机的用途分:
导航型测量型授时型,接收机的分类,接收机的检验,接收机全面检验的内容,包括一般性检视、通电检验和实测检验。
(1)一般检验:
主要检查接收机设备各部件及其附件是否齐全、完好,紧固部分是否松动与脱落,使用手册及资料是否齐全等。
(2)通电检验:
接收机通电后有关信号灯、按键、显示系统和仪表的工作情况,以及自测试系统的工作情况,当自测正常后,按键作步骤检验仪器的工作情况(3)实测检验:
测试检验是GPS接收机检验的主要内容。
其检验方法有:
用标准基线检验;
已知坐标、边长检验;
零基线检验;
相位中心偏移量检验等。
(4)附件检验。
GPS点位要求,1.点位应设在易于安装接收设备。
视野开阔的较高点上。
2点位目标要显著,视场周围15以上不应有障碍物,以减少GPS信号被遮挡或障碍物吸收。
3点位应远离在功率无线电发射源其距离不少于200m;
远离高压输电线,其距离不得少于50m。
以避免电磁场对GPS信号的干扰。
4点位附近不应有在面积水域或不应有强烈干扰卫星信号接收的物体,以减弱多路径效应的影响。
5点位应选在交通方便有利于扩展与联测的地方。
6地面基础稳定,易于点的保存。
7测站附近局部环境应与周围大环境一致,以减少气象元素的代表性误差8充分利用已有控制点,当利用旧点时,应对旧点的稳定性、完好性,以及觇标是否安全可用作一检查,符合要求方可利用。
选点原则,一、选点原则:
1B级点必须选在一等水准路线结点或一等与二等水准结点处,应建于基岩上,如水准点3km内无基岩,可以建在土层上;
2C级点应建于基岩上,如无基岩可以选在土层上3均匀布设,满足gps观测条件和水准联测条件;
4应得到土地管理者同意。
二、选点要求:
1人员由测绘工程师和地质师组成,充分了解测区信息;
2实地勘察,选在能长期保存,满足观测拓展条件的地点,做好标记;
3避开环境变化大,地质不稳定地区,远离无线发射源,高压线至少200m;
4避开多路径影响,点位周围保持高度角15度以上无遮挡,点位附近有10障碍物时应绘制环视图,50米内固定与变化反射体应标注在环视图上;
5必须绘制水准联测示意图;
6提交选点图,点之记信息,实地选点情况说明,对埋石的建议。
GPS网点一般应埋设具有中心标志的标石,以精确标志点位,点的标石和标志必须稳定、坚固以利长久保存和利用。
在基岩露头地区,也可以直接在基岩上嵌入金属标志。
每个点标石埋设结束后,提交以下资料:
1.点之记2GPS网的选取点网图;
3土地占用批准文件与测量标志委托保管书;
4选点与埋石工作技术总结。
标志埋设,标石分类级个数要求,点的制作:
B级使用基岩标石;
C级使用基岩标石和土层标石;
DE级使用基岩标石、土层标石、楼顶标石。
标石类型分为:
天线墩、基本标石和普通标石,各种天线墩均应安置强制对中装置,且对中误差不应大于1mm。
B级应使用天线墩,CDE级根据需要选择。
标石中心中心点直径不大于0.5mm。
天线墩,基岩标石,基本标石应现场灌注。
BC级标石埋设后至少需要经过一个雨季,冻土区至少需要一个解冻期,基岩和岩层至少需要一个月后方可施测。
观测,架设天线严格整平对中,对中误差不大于1mm,B级网天线指正北,定向误差不大于5;
检查部件连接后开机,输入测站编号,天线高,天线高需要每隔120量取3次取平均;
每时段观测前后各量取天线高,取自1mm,两次量高差不大于3mm。
每时段前后要各记录测站数据一次,时段长超过2小时时每次UTC整点增加一次观测记录,夜间放宽到4小时;
观测期间不应于50m以内使用电台,10m以内使用对讲机;
手簿一律使用铅笔,应现场填写,不应涂改,如有记错应整齐划去,注明原因,其中天线高气象读数等不应连环涂改;
定时检查接收机信息,并在手簿记录;
认真操作,严防触碰遮挡;
避免过冷过热和阳光直晒,雷雨时关闭仪器,卸下天线。
GPS测量作业模式,静态相对定位:
适于大地测量、工程测量、变形监测等精密定位,精度高,观测时间长。
快速静态定位:
适于测图控制网的加密,点位密集,观测时间较短,精度较高。
实时动态定位(RTK):
观测时间短,适于测图中碎部点的测定、设计点的测设放样,精度cm级。
多基准站RTK技术是今后应用的发展趋势。
其余定位方式:
准动态、往返式重复设站、动态定位等方式。
静态相对定位,1作业方式:
采用两台(或两台以上)接收设备,分别安置在一条或数条基线的两个端点,同步观测4颗以上卫星,每时段长45分钟至2个小时或更多。
作业布置如图8-10所示。
2适用范围:
建立全球性或国家级大地控制网,建立地壳运动监测网、建立长距离检校基线、进行岛屿与大陆联测、钻井定位及精密工程控制网建立等。
3注意事项:
所有已观测基线应组成一系列封闭图形,以利于外业检核,提高成果可靠度。
并且可以通过平差,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定位精度。
快速静态定位,1作业方法在测区中部选择一个基准站,并安置一台接收设备连续跟踪所有可见卫星;
另一台接收机依次到各点流动设站,每点观测数分钟。
2应用范围控制网的建立及其加密、工程测量、地籍测量、大批相距百米左右的点位定位。
3注意事项在测量时段内应确保有5颗以上卫星可供观测;
流动点与基准点相距应不超过20km;
流动站上的接收机在转移时,不必保持对所测卫星连续跟踪,可关闭电源以降低能耗。
4优缺点优点:
作业速度快、精度高、能耗低;
缺点:
二台接收机工作时,构不成闭合图形,可靠性差。
准动态定位,1作业方法在测区选择一个基准点,安置接收机工连续跟踪所有可见卫星;
将另一台流动接收机先置于1号站(如图8-12)观测;
在保持对所测卫星连续跟踪而不失锁的情况下,将流动接收机分别在2,3,4各点观测数秒钟。
2应用范围开阔地区的加密控制测量、工程测量及碎部测量及线路测量等。
注意事项应确保在观测时断上有5颗以上卫星可供观测;
流动点与基准点距离不超过20km;
观测过程中流动接收机不能失锁,否则应在失锁的流动点上延长观测时间12min。
往返式重复设站,1作业方法建立一个基准点安置接收机连续跟踪所有可见卫星;
流动接收机依次到每点观测12min;
1h后逆序返测各流动点12min。
设站布置如图8-13所示。
2应用范围控制测量及控制网加密、取代导线测量及三角测量、工程测量机地籍测量。
3注意事项流动点与基准点距离不超过15km;
基准点上空开阔,能正常跟踪3颗及以上卫星。
动态定位,1作业方法建立一个基准点安置接收机连续跟踪所有可见卫星;
流动接收机先在出发点上静态观测数分钟;
然后流动接收机从出发点开始连续运动;
按指定的时间间隔自动运动载体的实时位置。
作业布置如图8-14所示,2应用范围精密测定运动目标的轨迹、测定道路的中心线、剖面测量、航道测量等。
3注意事项需同步观测5颗卫星,其中至少4颗卫星要连续跟踪;
流动点与基准点距离不超过20km。
实时动态测量,1实时动态(RTK)定位技术简介实时动态(RealTimeKinematic-RTB)测量技术,是以载波相位观测量为根据的实时差分GPS(RTDGPS)测量技术,它是GPS测量技术发展中的一个新突破。
实时动态测量的基本思想是:
在基线上安置一台GPS接收机,对所有可见GPS卫星进行连续地测量,并将其观测数据,通过无线电传输设备,实时地发送给用户观测站。
在用户站上,GPS接收机在接收GPS卫星信号的同时,通过无线电接收设备,接收基准站传输的观测数据,然后根据相对定位的原理,实时地计算并显示用户站的三维坐标及其精度。
GNSS网,GPS控制网:
A级由卫星定位连续运行基准站构成,用于建立国家一等大地网,全球性的地球动力学研究,地壳形变测量,卫星精密定轨测量B级用于建立国家二等大地网,建立地方或城市坐标基准框架,区域性的地球动力学研究、地壳形变测量,精密工程测量。
C级用于建立国家三等大地网,以及区域,城市及工程测量控制网。
D级用于建立四等大地控制网。
E级用于测图,建立施工控制网。
大地控制网:
一等由卫星定位连续运行基准站构成,实现三维动态地心坐标的现势性和精度。
应布设在一等水准点结点处。
二等对一二等水准进行稳定性监测,精化似大地水准面,为三四等大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注册 测绘 GPS 课件 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