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护理技术教案Word下载.doc
- 文档编号:14174237
- 上传时间:2022-10-19
- 格式:DOC
- 页数:58
- 大小:207.50KB
急救护理技术教案Word下载.doc
《急救护理技术教案Word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急救护理技术教案Word下载.doc(5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学重点
急救医疗服务体系
教学难点
完整的急救医疗服务体系
教学方法
引导式教学
课前提问
1、简述医院急诊科的任务。
(P5)2、急救护理学起源于:
A19世纪美国B19世纪法国C19世纪南丁格尔的年代D第二次世界大战E20世纪3、能使伤病人在最短的时间获得救治的保证是:
A有装备良好的救护车B有无线电通讯CICUD有高素质医务人员E急救服务体系的有效运行4、急救护理的目的是:
A抢救病人生命B提高抢救成功率C促进病人康复D减少伤残率和提高生命质量E以上都是
教学后记
急救护理技术
第一章绪论
急救护理学是以挽救病人生命、提高抢救成功率,促进病人康复,减少伤残率,提高生命质量为目的,以现代科学和护理专业理论为基础,研究急、危、重症病人抢救、护理和科学管理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
急救护理学的形成和发展
1、急诊医学的发源地:
美国
2、急诊医学的产生前提:
•
人类疾病谱的改变:
传染病下降,心脑血管意外等增加。
社会城市化:
人均占有小汽车量急剧增加,交通事业飞速发展。
人口老龄化:
社区医学发展,人们就医方式改变。
急救护理学始于19世纪南丁格尔的年代。
1854~1856年英、俄、土耳其在克里米亚交战时期,前线战伤的英国士兵死亡率高达42%以上,南丁格尔率领38名护土前往前线医院救护,使死亡率明显下降,达到2%左右。
说明有效的抢救及急救护理技术对伤病员的救护成功率是非常重要的。
20世纪50年代初期,北欧发生了脊髓灰质炎大流行,许多病人呼吸肌麻痹,不能自主呼吸,而辅以“铁肺”治疗,配合特殊护理技术,效果良好,这是世界上最早用于监护呼吸衰竭病人的“监护病房”。
到了60年代后期,现代监护仪器设备集中使用,促进了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careunit,ICU)的建立。
我国急救护理事业在早期只是将危重病人集中在靠近护士站的病房或急救室,以便于护士密切观察与护理;
将外科手术后病人,先送到术后复苏室,清醒后再转入病房。
以后相继成立了各专科或综合监护病房。
80年代,北京、上海等地正式成立了急救中心,促进了急诊医学与急救护理学的发展,开始了急救护理学发展的新阶段。
我国急诊医学发展情况
1980年10月,国家卫生部在北京召开了建国以来第一次十城市(北京、天津、上海、南京、杭州、哈尔滨、长春、重庆和西安)急救工作会议。
颁发了《关于加强城市急救工作的意见》,这是建国后正式颁发的第一个急救文件。
1980年成立中国急诊医学研究会。
加强了急诊医务人员的联系和学术交流。
1986年12月,中华医学会正式批准成立了“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
标志了急诊医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在我国正式确立。
开创了我国急诊医学事业发展的新阶段。
我国近年来急救医学发展迅速,在全国各城市普遍设立了“120”急救专线电话的情况下,部分地区已开始试行医疗急救电话“120”、公安报警电话“110”、火警电话“119”以及交通事故报警电话“122”等系统的联动机制,一些发达城市还积极探索海、陆、空立体救援新模式。
我国地处自然灾害高发区,随着经济发展,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灾害事故、突发事件时有发生,急性疾病的发生率也呈上升趋势,就此,卫生部副部长朱庆生说,我国各级医院已普遍设立了急诊科,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开通“绿色生命通道”,以急救中心及急救站为主体的院前急救网络也已建立,急救设备、车辆、通讯设施等得到改善,从业人员技术服务水平有了较大提高,逐步缩短反应时间,提供及时、便捷的院前急救服务,有效地降低了各种急慢性疾病以及意外伤害事故的死亡率和伤残率。
但他也认为,由于我国地域广阔,经济发展差异大,急救医学的发展尚不平衡,部分地区急救医疗网络不健全。
多年来,随着德州市医疗卫生事业突飞猛进的发展,全市院前急救事业也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跨越式发展。
德州市120急救调度指挥中心成立于2007年7月,是全市处理突发公共事件、重大灾害伤亡事故和日常医疗急救工作的调度指挥机构。
指挥中心不依附于某一家医院,不配备急救车辆,不直接接收和抢救病人,而是通过指挥全市各地急救站来完成院前急救工作。
目前,全市已建立急救站25家,覆盖全市13个县市区,院前急救从业人员500余人,急救车110辆。
平均每天调度急救车辆230次,接听各种呼入电话近2000个。
该中心设立了唯一急救电话120,取消了各种形式的自设急救电话,告别了以往急诊科各自为政,一部急救电话,一辆急救车的院前急救时代。
指挥中心进行了高标准的网络系统建设,中心系统主要由电话受理、录音、大屏幕、监控、电子地图、GPS导航定位、急救站终端、UPS电源8个子系统组成,集成了国内先进的计算机网络和通讯技术。
目前已率先在急救调度中实行急救档案管理,实现了移动电话报警定位功能,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数首例。
第二节急救护理学的范畴
急救护理学研究包括:
①院外急救,负责现场急救(暂时性,应急性);
②急诊科抢救;
③院内危重症监护医学,负责院内救护(完整的诊断和治疗);
④急救服务体系的完善;
⑤急救护理人才的培训和科研工作等内容。
一、院外急救
院外(前)急救(包括灾害医学及医学监护运输),是指急、危、重症病人进入医院前的医疗救护。
院外救护的主要原则是:
立即使病人脱离危险区;
先复苏后固定;
先止血后包扎;
先重伤后轻伤,先救命后治病;
先救治后运送;
急救与呼救并重;
加强途中医学监护与救治。
二、急诊科抢救
合格的急诊急救装备,足够固定的编制和高素质的医护人员;
树立“时间就是生命”的强烈观念,以提高急诊抢救水平及应急应变能力。
三、院内危重症监护医学
主要研究范围有:
危重病人的监护与治疗;
重症监护病房人员、设备的配备及管理;
重症监护技术与设备的使用技术。
四、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完善五、急救护理的人才培养和科研工作
第三节急救医疗服务体系
急救医疗服务体系(emergencymedicalservicesystem,EMSS)是由院外急救、院内急诊科诊治、重症监护病房救治和各专科的“生命绿色通道”为一体的急救网络,实践证明,该体系的建立在抢救病人的生命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目前我国一些城市已经成立了急救医疗中心,普遍设立了“120”急救呼救电话与指挥系统网络。
二、建立建全急救组织、形成急救网
(一)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的组织的主要任务
(二)急救中心(站)的主要任务
(三)医院急诊科的任务
1.承担急救站转送的急、危、重症病人的诊治、抢救和留院观察工作。
2.有些城市的医院急诊科同时承担急救站的急救工作。
三、EMSS的管理
急救医疗服务的主要参与人员
1.第一目击者是参与实施初步急救,并能正确进行呼救的人员。
2.急救医务人员救护车上配备1~2名合格急救人员,参与现场和途中救护工作。
3.医院急诊科的医务人员。
课后作业:
第二章院外急救及护理
全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卫生部规划教材《急救护理技术》第2版《急危重症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1、了解我国院外急救的组织形式
2、熟悉院外急救服务系统设置与管理
3、掌握院外急救的重要性与特点
4、掌握院外急救的任务与原则
5、掌握院外急救护理
院外急救的原则院外急救护理
院外急救护理
1何谓院外急救?
2.院外急救的原则是什么?
3.病人在发病或受伤时最好由谁来进行最初的救护?
A第一目击者B医疗单位赶赴现场C交通警察D家属E红十字卫生员赶赴现场4.急救医疗服务体系中第一个重要环节是:
A院外急救B心肺脑复苏C止血D救护车送医院E途中监护5.猝死病人抢救的最佳时间是A4分钟B8分钟C10分钟D30分钟E60分钟6.动脉出血的特点是A血色鲜红B血流急C呈喷射状D出血在断裂血管的近心端E以上都是
7.下列那项不符合院外急救原则()
A.先止血后包扎B.先复苏后固定C.先重伤后轻伤
D.先运送后救治E.急救与呼救同时进行
院外(前)急救是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首要环节。
也是我国急诊医学中最为薄弱部分。
院前急救的成功率不仅取决于院前的医疗救护水平,还与公众的自我保护意识、自救与互救能力密切相关。
院前急救(prehospitalemergencymedicalcare)是指急、重、危伤病员进入医院以前的医疗救护,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其主要区别在于是否有公众参与。
院外(前)急救主要包括四层含义:
患者发病地点在医院以外,急救的时间是在进入医院以前;
患者的病情紧急、严重,必须进行及时抢救;
院前急救是患者进入医院以前的初期救治,而不是救治的全过程;
经抢救的患者需要及时、安全地输送到医院进行延续、系统救治。
一、现场评估
院外急救的基本原则是先救命,后治病,医护人员达到现场时,应立即果断地判断、处理直接威胁病人的伤情或症状,同时迅速进行护理评估和全身体检。
首先向病人或目击者问清有无有关疾病,如心、脑血管病等,以及发病或创伤有关情况,并立即进行护理体检,特别注意生命体征变化及发现护理方法解决的问题。
体检顺序是:
①生命体征,意识状态;
②一般状态、言语表达、四肢活动;
③以物理检查为基本方法有重点地进行系统检查。
(一)生命体征
1.体温:
2.脉搏常规触桡动脉,猝死者触颈动脉或股动脉。
3.呼吸
4.血压
(二)一般状态及神经反射检查
主要包括意识状态、瞳孔大小及对光反射、压眶反射、面容表情、精神状态等。
(三)头部(四)颈部
(五)脊柱(六)胸部
(七)腹部(八)骨盆(九)四肢
二、现场救护
(一)常规急救护理措施
1.体位的放置一般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保暖。
2.建立有效静脉通道
3.暴露-去除或松解病人衣服
迅速初步处理。
(二)常用现场救护技术
1.通气让病人仰卧于硬质平面上,须改变体位时,急救人员用双手在病人头、肩、臀部同时施力,以保证身体以脊柱做一直线转动,切勿使身体扭曲,以免脊柱损伤造成截瘫。
将病人置于远离有害气体、通风良好的地方。
2.止血
(1)出血种类
据损伤血管分为:
1)动脉出血:
血色鲜红,血流急,呈喷射状,随心搏动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急救 护理 技术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