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社会学》课程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文档编号:14140016
- 上传时间:2022-10-19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24KB
《教育社会学》课程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教育社会学》课程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社会学》课程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根据教学大纲和复习内容要求,通过面授、课堂答疑等有重点的针对考试要求开展教学,使学员通过课程理论考试。
四、教学方法建议
1•为有利于学生完整、准确、全面、系统地掌握教育社会学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提倡主动、探究、合作的教学方法,以学生自主学习、教师精讲辅导、问题探究、合作互助的方式进行教学活动,力求在教学中启发引导、生动活泼。
2•本课程注重应用性,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既要结合社会学的理论和实践进行教学,也要从学生的生活、工作实际出发,引导学生运用相关理论分析自己身边的问题,总结实践中的经验
和教训,尽量高标准、严要求,使学生掌握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3•在传授科学知识的同时,要注意科学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培养,加强教学的教育性,要指导学生阅读有关的教学参考资料,以开阔视野。
总之,要根据本课程特点和学员具体情况,整合多种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五、课程教学环节设计
1•面授:
5次,精选与工作要求相一致以及与课程考试相关的内容重点讲授。
2•小组学习:
设计8-10个主题,学生分组开展讨论,在讨论交流中是学生掌握重点、难点理论性和实践性问题。
3•课外作业学习:
根据省电大作业要求,使学生在作业的学习中,掌握、理解课程理论知识。
4•个别化学习:
学生个别化学习的活动包括阅读文字材料、上网浏览(含下载)、参加BBS讨论、用电子邮件和电话咨询等方式与教师交流等。
以上内容的记录是考核学生个别化学习的依据。
六、课程的考核
本课程总成绩由期末考试成绩和平时作业两部份构成。
考试成绩占70%平
时作业成绩占20%其中小组活动成绩8%由省电大自主命题和布置作业。
作业共四次,每次3%同时要求各地电大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安排小组活动,做好记录工作,并评定成绩。
第一讲教育社会学的学科论与教育行为论
第一章教育社会学的学科论
本章重点:
根据省电大历年考试复习要求,重点掌握以下内容。
1•认识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了解当前教育社会学研究主题。
2•教育社会学研究的学科特点。
3•教育社会学的发展历史。
4•教育社会学的发展趋势。
5.教育社会学的三种主要理论:
本章难点:
教育的功能理论、教育的冲突理论、教育的互动理论。
教学内容:
一、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主题
1.教育社会学概念:
从社会学角度研究各种教育现象、教育问题及其与社
会制约关系的学科。
如教育社会现象:
教师的地位、学生的地位、学校组织性质、教育的公平问题等;
教育中的主要社会组织(1•学校,2.班级)、教育的基本社会角色(1•教师,2•学生)、教育中的特殊社会文化(课程)、教育中的核心社会活动(教学)等等。
例:
教育投入问题,我国计划教育投入占GTP4%,实际只有
2.9%,投入高等教育相对比较少,清华四年投入15个亿,建设国际一流大学,而香港大学一年就投入30亿,差距很大呀!
!
!
什么是社会学?
从社会整体出发,通过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的规律。
由法国实证主义者孔德创造“社会学”一词。
2.教育社会学研究对象:
社会化过程说、相互关系说、教育与社会相互关系说、特殊社会现象说(P5)。
(1)社会化过程说:
研究整个文化环境对个人影响的过程,个人经由此种过程获得并组织其经验。
如:
我校提出的“文厚技湛商慧”人才培养品牌,在营造人文环境的过程中对教师、学生的人文素质有着潜移默化影响。
教育在于使年轻一代系统的社会化。
研究路径:
社会结构制度-社会组织—行为规范—个体事实。
P8
(2)相互关系说:
教育制度与社会的相互关系、教育活动与社会的相互关系。
教育与社会相互关系说:
教育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包括教育制度与社会制度的关系、文化与教育的关系、学校与社会的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3)特殊社会现象说:
研究作为一种特殊社会现象的教育。
研究对象的特点:
既姓教”又姓社”姓教”必须是研究教育现象或教育问题;
姓社”必须是研究对象有社会学意味。
教师教学技能差,不会应用启发式教学,它是教育学问题,若对好的学生运用启发式,对另一部分学生运用填
鸭式”这个问题具有社会学意味,它涉及教育机会均等问题。
3.教育社会学研究主题:
20世纪80年代英、美教育社会学主要研究主题有12项(P6表)
二、教育社会学研究的学科特点
1•整体性:
教育社会学在研究教育现象时,始终采取整体的、有机联系的观点,注重把教育现象放在社会大系统中进行分析。
如研究高等教育大众化问题:
精英教育15%,15%以上大众化,50%以上普及化。
2•综合性:
广义的教育下的学校教育分析;
研究视角的综合性;
研究方法的综合性。
3.现实性:
面对现实生活中的教育事实开展研究。
女口:
中小学的减负问题、择校的问题、民办教育等。
4.实证性:
通过观察、调查、实验研究等方法获取教育事实资料,进行分析研究(P10)。
三、教育社会学的发展历史
要求:
掌握各时期典型代表人物的代表作或地位
1.孔德:
1798-1857年,法国实证主义者,创造社会学一词,在西方被誉为社会学之父”,主要著作《实证哲学教程》。
2.韦伯:
1864-1920年,德国著名社会学家、哲学家,德国社会学创始人之一,主要著作《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1905年,《经济与社会》1910年。
3.涂尔干:
1858-1917年,法国社会学家和教育家,被认为教育社会学真正的奠基人,代表作《社会劳动分工论》,《社会学方法的规则》
4•杜威:
1859-1952年,美国哲学家和教育学家,主要著作《学习与社会》1899年、《民主主义与教育》1916年,后者论述教育的社会功能。
5•布鲁克弗:
美国教育社会学者,1949年发表《教育社会学的定义问题》,被看成现代教育社会学正式确立的标志。
主要观点:
把教育社会学归纳七个方面:
(1)研究教育如何引导社会进步;
(2)研究教育目标以促成理想社会;
(3)研究社会学知识如何在教育上的应用;
(4)研究人的社会化过程;
(5)研究教师的社会地位;
(6)研究教育在社区或社会中的地位;
(7)研究学校内部或学校与社区的关系。
P24
四、教育社会学的发展趋势
20世纪60年代后的特点
日本学者新崛通归纳五个方面(P32):
1•教育社会学的研究更多地体现政策研究,社会学者参与教育政策、教育制度、教育计划的制定。
2.更多地使用比较研究,国际比较研究。
在比较中吸取先进经验。
3•使用跨学科研究的方法,运用人类、学政治学、心理学、经济学等方法研究教育问题。
4.研究范围的扩大,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初等――高等教育等。
5.成为国际性探讨的领域
我国教育社会学的发展(一般了解)
分三个阶段:
1.1922—1949创建时期,1922年我国教育社会学者陶孟所著第一部《社会与教育》专著。
2.1949—1979停滞阶段,教育社会学基本是空白。
3.1979年以后重建阶段,主要有教育社会学的历史与现状研究、重要理论流派、出版重要文件、编写有关专著词典等。
90年代后的新趋向
1•教育社会学与社会教育学的结合,与社会发展出现的高龄化、信息化、国际化、学习化和价值的多元化结合,关注终身教育问题;
2.在国际比较研究基础上重视国际教育的交流与理解;
3•关注生态环境的研究。
教育社会学强调社会外部环境对人的社会化、人的行为方式的影响。
五、教育社会学的三种主要理论
(一)教育的功能理论(P34)
1.功能理论基本内容
认为社会是由许多不同部分构成的相对稳定、相对持久的结构;
社会结构
中的每一部分都对社会整体生存发挥各自不同的功能;
社会因价值的共识而整合;
社会系统始终处于稳定、和谐的平稳运行状态,除非有外在的因素破坏。
一一适合于研究稳定、小型的社会系统(学校、工厂、乡镇)。
功能论者认为,学校组织是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包括学生、教师、管理人员工勤人员等,还包括校长办公室、教务处、班级等组织结构,并相互联系为正常运行做出贡献,任何一个部分出现动荡都会出现暂时的失衡,如食堂问题、教师课时津贴问题等,但是这种暂时的失衡会迅速向整体好的方向发展。
2.功能主义理论在教育上的观点
――教育具有实现个体社会化和形成个体集体意识的功能(涂尔干)
――家庭也是一种社会体系(帕森斯)
――有四种功能:
维护其模式、统合其体系、达到其目标、适应其变化。
学校有两项主要功能:
社会化功能和选择功能。
3.功能主义优缺点
优点:
重视教育与社会机构的关系,最主要的是政治制度与经济制度。
缺点:
在于建立在共同价值之上的社会统合是从个人行为的调适角度分析很难应用于高度工业化的社会,适合小型的社会系统。
(二)教育的冲突理论
认为社会系统中的冲突是客观存在的;
社会变迁是一种普遍现象,是群体间冲突与斗争的结果;
社会关系存在强制性,优势团体总是通过采取强制手段迫使其他群体与之合作,以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
(P36)如:
教师为课时问题,学生为教学质量问题都会引起冲突,但是冲突是暂时的,社会正是在这种冲突、磋商、协调、再冲突中循环往复中不断发展的。
(三)教育的互动理论
源于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中的互动论”有时也称之为解释学。
认为对具体情况的一切分析都是解释性的,强调对现实本身的剖析,重视探讨日常现实的过程和存在于这一过程中的主观目的性交互作用。
对一学校生活的解释,关注学校生活、教育过程,强调对学校生活中的人际互动和个体行为的研究。
在研究方法上强调定性方法,主张以解释和理解的方式来探索人们的动机、目的、目标和他
们理解学校生活的方式。
师生互动、班级学生互动、寝室中的互动是如何发生发展的(P37)
第二章教育社会学的研究过程
1•教育社会学研究方法论的三个层次
2•教育社会学研究方法范式
3•教育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及应用
一、教育社会学研究方法论的三个层次是:
1•哲学方法论。
在教育社会学研究过程中以哲学理论为指导,用历史唯物
论中的三个原理进行研究,强调实际出发、用联系的、辩证的和发展的观点研究教育(四个原则:
从实际出发、用联系的、辩证的、发展的观点研究教育)。
P50
2•学科方法论。
即研究范式,用教育社会学发现、解释各种教育事实和教育现象。
如教育公平问题。
3•具体方法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社会学 教育 社会学 课程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