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心理学考试重点复习资料.doc
- 文档编号:1412500
- 上传时间:2022-10-22
- 格式:DOC
- 页数:9
- 大小:100KB
大学心理学考试重点复习资料.doc
《大学心理学考试重点复习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心理学考试重点复习资料.doc(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一章
心理学:
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心理现象划分为:
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个方面
心理过程1.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2.情感过程3.意志过程
个性心理1倾向性:
需要、动机、兴趣、世界观等。
2.心理特征:
能力、气质、性格。
我国古代的心理学思想1、管仲的心理学思想2、孔子的心理学思想3、荀况的心理学思想
4、朱熹的心理学思想
古希腊的心理学思想1、苏格拉底:
“产婆术”2、亚里斯多德:
《灵魂论》3、柏拉图:
《理想国》
科学心理学的建立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人类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科学心理学的诞生,正式从事有系统的心理学的实验工作。
冯特被誉为科学心理学之父
心理学的三大流派:
格式塔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精神分析学说
格式塔心理学(由德国心理学家魏特海默,柯夫卡和柯勃所创立):
在德文中意味着“整体”,他们主张人的心理应该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整体不能还原为各个部分、各种元素整体先于部分而存在,并且制约着部分的性质与意义;部分相加不等于整体,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行为主义心理学:
行为不是由遗传决定,而是在环境因素的影响下,经被动学习以后的结果
心理学所研究的对象是能够客观观察与测量的外显行为而不是意识经验
行为主义或称行为论和行为学派,系由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在1913年所创立,行为主义主张,心理学是一门科学,科学的研究只限于以客观的方法处理客观的资料
精神分析理论主要有三个部分组成:
1.用潜意识、生本能、死本能和力必多(Libido)等观念来解释人的行为动力2.用口腔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性征期以及恋父、恋母情结等来解释人格发展的不同阶段及其特征3.用本我、自我、超我来解释人格结构,并以焦虑和各种心理防御机制解释在三个“我”之间的矛盾冲突
基础心理学:
1.普通心理学2、实验心理学3、生理心理学4、发展心理学5、社会心理学
6、认知心理学7、人格心理学8、变态心理学9、动物心理学10、心理测量学
应用心理学:
1、教育心理学2、临床心理学3、咨询心理学4、工业心理学5、管理心理学
6、广告心理学7、消费心理学8、环境心理学9、法律心理学
主要的研究方法:
1.观察法2.调查法3.个案研究法4.实验法(0.1实验室实验0.2.自然实验)
观察法通过对人的外部表现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观察而收集研究资料的方法叫观察法。
优点:
资料真实缺点:
观察结果难以验证;难以进行精确分析;不能控制要研究现象的出现;观察结果易受无关因素影响;在质量上较多依赖于观察者的能力
自然观察法:
在自然的情景中(儿童心理)例:
“不同家庭儿童攻击性行为”的研究。
控制观察法:
在设置的情景中例:
“安全感”的研究。
△讨论:
“眼见为实”吗?
魔术表演、特异功能(手掌识字、意念移物)、广场枪击案。
调查法:
就某一问题,要求被调查者自由表达其态度与想法,依此分析心理特性的研究方法
1、问卷法(含测验法)问卷法是指采用预先拟定好的问题表,由被试自行填写来搜集资料进行研究的方法。
2、谈话法:
谈话法是指研究者根据预先拟定好的问题向被调查者提出,在面对面的一问一答中搜集资料的方法。
实验法是在控制的条件下系统地操纵某种变量的变化,来研究此种变量的变化对其他变量的影响。
1.自变量(即实验者控制的剌激条件或实验条件。
(如:
照明))因变量(即反应变量。
它是实验者所要测定和研究的行为和心理活动,是实验者要研究的真正对象。
(如:
工作效率))无关变量(又称无关变量)。
即实验中除自变量外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变量(如:
设备、管理者、天气等)。
为了避免这些变量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需要设法予以控制。
)2.实验组与对照组3.自然实验与实验室实验
第二章
脑:
心理活动的器官,心理是脑对客观现实主观能动的反映
神经系统结构:
1、神经元2、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
周围神经系统分为躯体神经系统和植物性神经系统躯体神经系统由与骨骼肌和感受器相联接的神经组成由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把来自眼、耳、、鼻、舌以及皮肤、肌肉、关节等外部刺激的信息传递到中枢神经系统,使人感知光亮、声音、疼痛、温度等变化)
人脑包括大脑、间脑、中脑、脑桥、小脑和延脑等
脑的构造大体分为三个部分,即后脑、中脑和前脑
后脑包括小脑和延髓
中脑包括脑干的一部分,主要机能是视觉的皮层下反射中枢
前脑的主体是大脑,是中枢神经系统中最大的结构
额叶在人的心理活动中具有特殊的作用,控制着人的有目的、有意识的行为。
大脑:
从平面上看可分为:
左半球,右半球从立体上看可分为:
大脑皮层:
额叶、顶叶(灰质层)枕叶、颞叶白质层
脑的基本活动方式反射:
有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刺激作出的有规律的应答性的反应。
无条件反射:
先天固有的、不变的反射。
条件反射:
后天形成的、易变的反射。
心理是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反映
1、客观现实是心理产生的源泉(自然环境)。
包括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
其中自然环境包括天然的自然与人造的自然。
2、人的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能动反映(社会现实)
三、心理是在实践活动中发生发展的
(一)人的心理在社会实践中产生
(二)社会实践是人的心理发展的途径
第三章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通过感觉才可以进行复杂的知觉、记忆和思维等活动,从而更好地反映客观事物
感觉是维持人的正常心理活动的重要保障,如果把感觉剥夺,就会使人的思维过程发生混乱,导致注意力不能集中,甚至会产生严重的心理障碍
感觉的特点1..感觉反映的是当前直接面对的客观事物,而不是过去的或间接的事物
2.感觉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而不是事物的整体
感觉分为:
外部感觉(1.视觉2.听觉3.嗅觉4.味觉5.肤觉)
内部感觉(1.运动觉2.平衡觉3.机体觉)
感受性:
感觉的能力
感受性的变化和发展规律:
1.同一感觉中的相互作用
(1)感觉适应(视觉的明暗适应)
(2)感觉对比(对比现象)
2、不同感觉间的相互作用
(1)不同感觉间的相互影响,
(2)不同感觉间的相互补偿
(3)联觉
3、视觉后像
4、感受性与训练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对感觉信息整合后的反映
感觉和知觉的关系既相同又相异的心理活动过程
相同点:
都是人脑对当前客观事物的反映
存在的区别:
感觉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知觉则反映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
感觉是最简单的认知活动,知觉则是高于感觉的认知活动。
感觉是单个分析器活动的结果,知觉是多种分析器协同活动的结果
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总是在感觉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是感觉的深入和发展
知觉的基本特征:
1.知觉的选择性2.知觉的整体性3.知觉的理解性4.知觉的恒常性
知觉的种类:
视知觉、听知觉、嗅知觉和味知觉
依据知觉对象的不同,可以把知觉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
社会知觉就是指个人在社会环境中对他人(某个个体或某个群体)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社会特征和社会现象)做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社会知觉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1)对人的知觉(包括对他人和自我的知觉)。
(2)对社会事件因果关系的知觉。
(3)对人际关系的知觉。
社会知觉效应:
1.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例:
恶人先告状、第一印象)2.晕轮效应(例:
情人眼里出西施、爱屋及乌)
3.社会刻板效应(:
男人豪爽,女人细腻)
错觉是错误的知觉,是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对客观事物歪曲的知觉。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思维参加的比较持久的知觉。
影响观察效率的因素分析
(1)目的明确
(2)计划缜密(3)知识准备与经验基础4)及时记录与分析概括
二、观察力的培养
1.要有明确的目的与计划性。
2.成功的观察有赖于一定的知识、经验与技能。
3.多角度、多层次的观察。
4.教会学生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
5.观察时做好记录。
第四章
记忆:
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
基本过程:
识记、保持、回忆现代信息加工理论:
输入、储存、提取
记忆内容分:
形象记忆运动记忆情绪记忆逻辑记忆
记忆保持的时间分:
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记忆的容量有限,为7+2个组块信息在记忆中的储存超过1分钟以上的记忆
识记是通过对事物反复感知而获得事物的信息和编码,并在头脑中留下映象的过程
识记可分为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
识记的规律1.识记的目的:
有意识记优于无意识记。
2.对材料理解:
意义识记优于机械识记。
3.材料的数量:
材料数量越多,平均用的时间就越多。
4.材料的性质:
直观的优于词语,视觉的优于听觉的。
5.主体的情绪:
积极状态的效果优于消极情绪状态的效果。
保持是经历过的事物在头脑中储存和巩固的过程。
识记过的事物在头脑中的变化质的变化:
内容加工、改造。
量的变化:
记忆的内容随着时间间隔的延长而减少。
遗忘是对识记过的事物不能回忆和错误回忆的现象。
遗忘和保持是相对立的心理过程。
遗忘种类:
暂时性遗忘:
暂时的,可恢复。
永久性遗忘:
永久的,须重新学习。
遗忘的原因衰退说:
得不到强化。
干扰说:
倒摄抑制和前摄抑制。
动机性遗忘说:
压抑
遗忘规律:
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遗忘速度先快后慢,遗忘数量先多后少。
倒摄抑制:
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前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
前摄抑制:
先前学习的材料对后学习材料回忆的干扰作用
影响保持的因素:
1、时间因素的制约2、识记材料的重要性3、识记材料的性质4、识记的数量和学习程度5、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
合理组织复习
(1)复习要及时。
(2)复习的方式要多样化。
(3)复习的分量要适当,既要避免过度疲劳,又要适度提倡“过度学习”。
(4)复习时要对学过的知识进一步加工,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形成知识网络。
再认:
经验过的事物再度出现时能把它重新辨认出来的过程。
再认的条件:
1.识记的准确性和保持的巩固性2.再认的事物与识记所留下事物映象之间的一致性3.再认时的环境与识记时的环境相类似
回忆:
经验过的事物不在面前而能把它重新回想起来的过程。
能回忆的一定能再认,能再认的不一定能回忆。
因此,再认容易,回忆困难。
影响回忆效果的因素:
1.信息储存的组织水平2.联想线索3.干扰的影响4.主体的情绪状态
联想线索分为
(1)接近联想
(2)相似联想(3)对比联想(4)因果联想
有效地组织复述与复习:
1.科学地组织和安排复习时间2.复习要适量3.适当的超额复习——150%
科学地组织和安排复习时间1.及时复习(依据“先快后慢”规律)和经常复习;2.复习方式多样化;3.采用阅读与尝试重现交替进行的方法;4.集中复习与分散复习相结合
记忆品质:
敏捷性持久性准确性准备性
第五章
思维:
人脑对客观现实的间接和概括的反映,它所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的特性和内在联系
思维的基本特性:
间接性(月晕而风,础润而雨)概括性(玩具是可以供儿童玩耍的东西)
根据思维过程凭借物的不同分:
1.动作思维2.形象思维3.抽象思维
根据思维过程指向性分:
1.集中思维:
求同2.发散思维:
求异与创
思维的过程(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抽象概括具体化)其分析和综合的思维的基本过程
问题解决的过程1.提出问题2.分析问题3.提出假设4.检验假设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知觉的情意功能固着的影响问题解决策略的影响原型启发定势的作用情绪与动机迁移的作用
第六章
情绪与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态度的体验。
1.情绪情感是人的主观体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学 心理学 考试 重点 复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