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医学免疫学重点知识总结推荐文档Word文件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4099961
- 上传时间:2022-10-18
- 格式:DOCX
- 页数:46
- 大小:72.13KB
完整医学免疫学重点知识总结推荐文档Word文件下载.docx
《完整医学免疫学重点知识总结推荐文档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医学免疫学重点知识总结推荐文档Word文件下载.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分为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
⒈固有免疫(innateimmunity):
也称先天性免疫或非特异性免疫,是生物长期进化中逐步形成的,是机体抵御病原体入侵的第一道防线
特点:
先天具有,无免疫记忆,无特异性。
⒉适应性免疫(adaptiveimmunity):
亦称获得性免疫或特异性免疫。
由T、B淋巴细胞介导,通过其表面的抗原受体特异性识别抗原后,T、B淋巴细胞活化、增殖并发挥免疫效应、清除抗原;
须经历克隆增殖;
分为三个阶段:
①识别阶段②活化增殖阶段③效应阶段
三个主要特点①特异性
②耐受性
③记忆性
因需要细胞的活化、增殖等较复杂过程,故所需时间较长
第二章免疫组织与器官
免疫系统(ImmuneSystem):
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构成。
免
疫
系
统
免疫器官
中枢
胸腺
T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场所
骨髓
各种血细胞和免疫细胞发生及成熟的场所
外周
淋巴结
TB细胞定居,免疫应答,过滤作用
脾脏
粘膜相关
淋巴组织
⒈参与黏膜局部免疫应答
⒉(B细胞)产生分泌型IgA
免疫细胞
造血干细胞
产生红细胞及免疫细胞
淋巴细胞
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抗原提呈细胞
捕获、处理并递呈抗原
其他免疫细胞
免疫分子
抗体
补体
细胞因子
MHC分子、CD分子
第一节
中枢免疫器官和组织
中枢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发育和成熟的场所
一、骨髓
是各种血细胞和免疫细胞发生及成熟的场所
㈠骨髓的功能
⒈各类血细胞和免疫细胞发生的场所
⒉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⒊体液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
再次体液免疫应答的主要部位
二、胸腺
是T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场所
㈠胸腺的结构
胸腺分为皮质和髓质。
皮质又分为浅皮质区和深皮质区;
㈡胸腺微环境:
由胸腺基质细胞、细胞外基质及局部活性物质(如激素、细胞因子等)组成,其在胸腺细胞分化发育过程的不同环节均发挥作用。
㈢胸腺的功能
⒈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⒉免疫调节⒊自身耐受的建立与维持
第二节
外周免疫器官和组织
外周免疫器官是成熟淋巴细胞定居的场所,也是这些淋巴细胞针对外来抗原刺激启动初次免疫应答的主要部位
一、淋巴结
1.T、B细胞定居的场所⒉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
⒊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
⒋过滤作用(过滤淋巴液)
二、脾
人体最大的外周免疫器官
⒈T、B细胞定居的场所⒉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⒊合成某些生物活性物质
⒋过滤作用(过滤血液)
三、粘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
主要指呼吸道、胃肠道及泌尿生殖道粘膜固有层和上皮细胞下散在的无被膜淋巴组织,以及某些带有生发中心的器官化的淋巴组织
⒈参与黏膜局部免疫应答
⒉(B细胞)产生分泌型IgA
四、免疫细胞
免疫细胞(immunocyte):
是指所有参与免疫应答或与之有关的细胞。
根据免疫细胞在免疫应答中的作用可概括为四类:
①淋巴细胞:
包括T、B淋巴细胞,由于T、B细胞可以TCR、BCR特异识别抗原故也称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
其分别介导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②抗原递呈细胞(APC细胞):
包括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等。
能捕获、处理并递呈抗原的细胞,在免疫应答过程中具有重要的递呈抗原肽及免疫调节作用。
③吞噬细胞:
包括单核-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
具有吞噬和杀菌功能,在固有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
④自然杀伤细胞:
即NK细胞,可自发杀伤病毒感染细胞及肿瘤细胞,在固有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
第三节
淋巴细胞归巢与再循环
成熟淋巴细胞离开中枢免疫器官后,经血液循环趋向性迁移,并定居于外周免疫器官或组织的特定区域,称淋巴细胞归巢。
淋巴细胞在血液、淋巴液、淋巴器官或组织间反复循环的过程称为淋巴细胞再循环
淋巴细胞再循环及其生物学意义
①使体内淋巴细胞在外周免疫器官和组织分布的更趋合理
②淋巴细胞可不断从循环池中得到新的淋巴细胞得到补充
③增加了抗原和APC接触的机会
④使机体所有免疫器官和组织联系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并将免疫信息传递给全身各处的淋巴细胞和其他免疫细胞
第三章抗原
(1)
抗原(Antigen,Ag):
是指能与T细胞、B淋巴细胞的TCR(T细胞受体)或BCR(B细胞受体)结合,促使其增殖、分化,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并与之结合,进而发挥免疫效应的物质
抗原有两个重要特性:
免疫原性、抗原性
免疫原性:
抗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诱导产生抗体或效应淋巴细胞的能力
抗原性:
即抗原与其所诱导产生的抗体或效应淋巴细胞特异性相结合的能力
半抗原/不完全抗原:
仅具备抗原性而不具备免疫原性的物质。
TCR:
Tcellreceptor,T细胞受体;
BCR就不用解释了吧,要记住哦,后面就这么叫了
抗原的异物性与特异性
一、异物性
异物即非“己”的物质。
一般来说,抗原与机体之间的亲缘关系越远,组织结构差异越大,异物性越强,其免疫原性就越强。
①异物性不仅存在于不同种属之间;
②也存在于同种异体之间,如同种异体移植物是异物,也有免疫原性;
自身成份也可被机体视为异物。
(如发生改变;
在胚胎期未与免疫活性细胞充分接触。
)
二、特异性
是指抗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及其与应答产物发生反应所显示的专一性,即某一特定抗原只能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且仅能与该抗体或对该抗原应答的淋巴细胞有特异性结合。
1.抗原表位
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结构基础是存在于抗原分子中的抗原表位。
抗原表位(epitope)、又称抗原决定簇(antigenicdeterminant)
①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
②它是与TCR/BCR及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基本结构单位
2.抗原表位的类型:
构象表位:
前者指短肽或多糖残基在空间上形成的特定的构象,也称非线性表位
顺序表位:
又称线性表位,由连续性线性排列的短肽构
抗原结合价(antigenicvalence):
指一个抗原分子上能与相应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的抗原决定簇的总数
T细胞抗原表位和B细胞抗原表位的概念及区别:
T细胞表位
B细胞表位
识别表位受体
TCR
BCR
MHC分子参与
必需
无需
表位性质
主要为线性短肽
天然多肽、多糖、脂多糖、有机化合物
表位类型
线性表位
构象表位或线性表位
表位位置
抗原分子任意部位
抗原分子表面
3.表位-载体效应(carriereffect)
B细胞应答产生抗体需要Th细胞的辅助。
半抗原为简单分子,只能提供B细胞表位;
载体则提供Th细胞识别的T细胞表位。
在免疫应答中,B细胞识别半抗原,并提呈载体表位给CD4+T细胞,Th细胞识别载体表位,这样载体就可把特异T-B细胞连接起来(T-B桥联),T细胞才能激活B细胞。
4.共同抗原表位(commonepitope)
①某些抗原分子中常带有多种抗原表位,不同抗原之间含有的相同或相似的抗原表位。
②某些抗原不仅可与其诱生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反应,还可与其他抗原诱生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反应。
、
5.交叉反应(cross-reaction):
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对具有相同和相似表位的不同抗原的反应。
第二节影响抗原免疫应答的因素
一、抗原分子的理化性质
1.化学性质:
:
大分子有机物,如蛋白质、糖蛋白脂蛋白和多糖类、脂多糖等都有免疫原性。
2.分子量大小:
分子量越大,含有抗原表位越多,结构越复杂,免疫原性越强。
大于100kD的为强抗原,小于10kD的通常免疫原性较弱,甚至无免疫原性。
3.结构的复杂性
4.分子构象(conformation):
某些抗原分子在天然状态下可诱生特异性抗体,但抗原分子构象发生改变,可以影响其抗原特异性甚至免疫原性。
此因素主要影响B细胞免疫。
5.易接近性(accessibility):
是指抗原表位能否被淋巴细胞抗原受体所接近的程度。
6.物理状态:
一般聚合状态的蛋白质较其单体有更强的免疫原性;
颗粒性抗原的免疫原性强于可溶性抗原。
因此常将免疫原性弱的物质吸附在某些大颗粒表面,可增强其免疫原性。
二、宿主方面的因素:
①遗传因素
②年龄、性别与健康状态
三、抗原进入机体方式的影响:
①抗原剂量要适中,太低和太高则诱导免疫耐受;
②免疫途径:
皮内免疫>
皮下免疫>
腹腔注射/静脉注射>
口服易诱导耐受;
③注射间隔时间要适当,次数不要太频;
④要选择好免疫佐剂,弗氏佐剂主要诱导IgG类抗体产生,明矾佐剂易诱导IgE类抗体产生。
第三节抗原的种类
一、根据诱生抗体时需否Th细胞参与分类
1.胸腺依赖性抗原(thymus
dependentantigen,TD-Ag):
需在T细胞辅助才能激活B细胞产生Ab,由T细胞表位和B细胞表位组成。
绝大多数Ag属此类。
2.胸腺非依赖性抗原(thymusindependentantigen,TI-Ag):
需T细胞辅助或依赖程度较低即可刺激机体产生抗体,由多个重复的B表位组成。
少数Ag属此类。
如细菌多糖、聚合鞭毛蛋白等。
3.TD-Ag与TI-Ag的特性比较
胸腺依赖性抗原
胸腺非依赖性抗原
组成
B、T细胞表位
重复B细胞表位
T细胞辅助
免疫应答类型
体液、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
抗体类型
多种
IgM
免疫记忆
有
无
化学组分
蛋白质
多糖
二、根据抗原与机体的亲缘关系分类
1.异嗜性抗原(heterophilicantigen)(Forssman抗原):
为一类与种属无关,存在于人、动物及微生物之间的共同抗原。
如:
溶血性链球菌的表面成分与人肾小球基底膜及心肌组织。
2.异种抗原(xenogenicantigen):
来自不同种属的抗原。
3.同种异型抗原(allogenicantigen):
HLA;
ABO系统和Rh系统等。
4.自身抗原(autoantigen):
在感染、外伤、服用某些药物等影响下,使免疫隔离部位的抗原释放,或改变和修饰了的自身组织细胞,可诱发对自身成分的免疫应答,这些可诱导特异性免疫应答的自身成分称为自身抗原,例如晶状体抗原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完整 医学 免疫学 重点 知识 总结 推荐 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