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检验指标意义PPT推荐.ppt
- 文档编号:14090325
- 上传时间:2022-10-18
- 格式:PPT
- 页数:17
- 大小:1.08MB
常用检验指标意义PPT推荐.ppt
《常用检验指标意义PPT推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用检验指标意义PPT推荐.ppt(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025u/lCK主要存在于骨骼肌、脑、和心肌组织中,在骨骼肌、心肌和脑疾患时常明显升高主要临床意义:
1、用于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急性发病时2-4小时开始上升,12-48小时达到高峰,2-4日可恢复正常,且增高程度与心肌受损程度基本一致,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使梗死的血管恢复血流后,CK达高峰时间提前,故动态监测CK变化有助于病情观察和预后估计。
2、各种肌肉疾病。
例如:
病毒性心肌炎,多发性肌炎等。
3、脑血管疾病、急性脑外伤等。
4、其他在体检前熬夜、过度疲劳、剧烈运动等也会使CK增高。
同型半胱氨酸,2022/10/18,正常值:
515umol/L同型半胱氨酸是人体内含硫氨基酸的一个重要的代谢中的产物,可能是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发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子,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被认为是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独立的渐进性致病因素,血中同型半胱氨酸含量与遗传因素、营养因素、雌激素水平、年龄因素等有关。
前脑利尿钠肽,2022/10/18,正常值:
0300pg/ml利钠肽是心肌细胞产生的一类心血管肽类激素,其主要功能是增加尿钠排泄,降低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引起的血管收缩及血压升高。
临床意义:
是较好的心力衰竭的心脏标志物,鉴别充血性心力衰竭和肺功能不全,确立心力衰竭诊断。
增高与心衰严重性有关,用于判断病情。
对左心功能障碍或心肌梗死死亡率,心脏移植术等有预后价值。
用于评价心衰的治疗效果。
血沉,2022/10/18,正常值:
015mm/H血沉又称红细胞沉降率,将抗凝血放入血沉管中垂直静置,红细胞由于密度较大而下沉,通常以红细胞在第一小时末下沉的距离表示红细胞的沉降速度,是用来反应身体内部的某些疾病。
观察结核病和风湿热的病情变化和疗效。
某些疾病的鉴别诊断,例如:
心梗、胃癌、胃溃疡。
多发性骨髓病人。
糖化血红蛋白,2022/10/18,正常值:
4.85.9%糖化血红蛋白是人体血液中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与血糖结合的产物。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通常可以反映患者近8-12周的血糖控制情况,糖化血红蛋白是糖尿病诊断新标准和治疗监测的“重标准”,空腹和餐后2小时血糖是诊断糖尿病的标准,而衡量糖尿病控制水平的标准是糖化血红蛋白。
血脂,2022/10/18,血脂指标是临床实验室经常测定的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指标,主要包括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I、载脂蛋白B和脂蛋白a等。
胆固醇(3.355.2mmol/L):
高胆固醇血症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有密切关系,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常用作动脉粥样硬化预防,发病估计、治疗观察等的参考指标。
甘油三脂(0.481.7mmn/L):
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虽然继发性或遗传性因素可升高胆固醇水平,但临床大部分血清胆固醇升高见于糖尿病,代谢综合征。
2022/10/18,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0.91.7mmol/L):
能将外周组织如血管壁内胆固醇转运至肝脏进行分解代谢,提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值低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03.36mmol/L)水平随年龄增加而升高。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越高,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性越大。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的增加是缺血性心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也是血脂异常防治的首要靶标。
脂蛋白(03.13ml/L)浓度主要与遗传有关,是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病的一项独立危险因素,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或冠脉介入治疗后,高脂蛋白易引起血管再狭窄。
D二聚体,2022/10/18,临床意义(正常值:
00.55mg/L)D二聚体是纤维蛋白单体经活化因子交联后,再经纤溶酶水解所产生的一种特异性降解产物,是一个特异性的纤溶过程标记物,D二聚体来源于纤溶酶溶解的交联纤维蛋白凝块。
测定纤溶系统主要因子,对于诊断与治疗纤溶系统疾病及与纤溶系统有关疾病,以及溶栓治疗监视有着重要的意义。
纤维蛋白降解产物D的水平升高,表明体内存在着频繁的纤维蛋白降解过程。
因此,纤维D二聚体是深静脉血栓,肺栓塞,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关键指标。
24小时尿蛋白定量,2022/10/18,临床意义在正常情况下,肾小球虑过膜只能通过分子量较小的物质。
正常人每天尿中蛋白质一般为40-80mg,这一含量用蛋白质定性试验的方法一般不能检出。
患某些疾病时,蛋白质漏出增加,就可被检出尿蛋白阳性。
所以尿蛋白定性报告的结果是粗略的,如要精确的测出小便中排出的蛋白量,便需采用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验。
2022/10/18,判断肾病发生与否,多通过尿常规检查中的尿蛋白定量和定性两个指标进行综合判定。
尿蛋白定性指标就是常说的尿蛋白时阳性还是阴性。
如果尿蛋白检查为阳性,反应肾病的病情程度看其带有几个+号,而尿蛋白定量判定则更能准确的反应受检查者的肾脏功能,常用诊断指标即为24小时尿蛋白定量。
24小时尿蛋白定量增高常见于以下一些疾病:
肾脏疾病:
急性肾炎、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肾盂肾炎、红斑狼疮性肾炎、肾结核、肾结核、肾结石、肾动脉硬化等。
肾循环障碍,如充血、贫血、心功能不全等。
其他疾病:
如休克、失水、感染、中毒、白血病及肾脏移植等。
2022/10/18,但24小时尿蛋白定量增高,并不一定是病理性的,还有一种生理性蛋白尿,又称功能性蛋白尿,系指泌尿系统并无器质性病变,尿内暂时出现蛋白而言。
如剧烈运动、长期的直立或仰卧、过于激动、高热、高温或受冷等,此种蛋白定量不超过每日500mg,且为一过性,几天后可恢复正常。
餐后2h血糖,2022/10/18,正常值:
3.97.8mmol/L餐后2h血糖反应了胰岛B细胞的储备功能,即进行餐后食物对胰岛B细胞刺激,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能力,若用于诊断和发现糖尿病的另一种重要方法。
意义:
1、容易抓住可能存在的餐后高血糖。
(不少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病人空腹血糖不高,而餐后血糖则高,往往以为血糖控制良好而耽误病情)2、餐后2h血糖较好地反映吃饭及服药是不是合适。
3、餐后2h血糖不影响正常服药和打针,不影响进餐,血糖波动,凝血,2022/10/18,临床检验适用范围:
1、出血性疾病血栓性疾病,血液高凝状态。
静脉栓塞、肺栓塞、心肌梗塞、脑梗死、不稳定心绞痛、肾病综合征、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2、口服抗凝药,口服避孕药,溶栓治疗。
3、DIC、白血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抗磷脂抗体综合征、急性传染病、急性感染、恶性肿瘤、多发性骨髓瘤、肝炎、肝硬化等。
4、外科手术前、损伤性穿刺前、硬膜外麻醉前。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正常值24.0-36.0s。
2022/10/18,APTT延长纤维蛋白溶解活力亢进,如DIC、继(原)发性纤溶症以及血循环中有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等。
APTT缩短血栓性疾病,如心肌梗塞、静脉血栓形成、不稳定心绞痛、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和肾病综合征等。
临床使用肝素抗凝治疗监测,一般维持在正常APTT值的1.5-2.5倍,被认为是安全有效的,但低分子肝素APTT不敏感,溶栓治疗时,APTT、PT应将值控制在正常值的2倍。
2022/10/18,谢谢聆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常用 检验 指标 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