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4086429
- 上传时间:2022-10-18
- 格式:DOCX
- 页数:23
- 大小:28.26KB
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设
计
23、木兰从军
不同一般的女英雄
替父(2—5)勇于担当
从军(6)英勇善战
弃官回家(7)(淡泊名利)
作
业
1、划掉括号里不恰当的读音。
着(zhuó
zhāo)急燕(yānyà
n)山
沉着(zhuó
zhá
o)燕(yānyà
n)子
将(jiāngjià
ng)军曲折(zhé
shé
)
ng)领折(zhé
)本
(考察对多音字的掌握)
2、根据意思写词语
1.比喻非常着急。
()
2.战功非常显赫。
3.坚决地、毫不犹豫地。
4.形容路途非常遥远。
()
(考察对词语意思的理解)
3.你觉得花木兰是个怎样的人?
(引导学生感受花木兰形象)
课时
1、学会12个字,认识9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叙述故事。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花木兰爱家—勇于担当的品质。
环节
预设
学生学习活动
教师引导策略
批注、反思
一、谈话导入
看老师板书,(板书:
木兰)知道花木兰吗?
(生自由答,距现在有一千四百年了,她是个女孩子呀,去打仗,真不简单。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
(板书:
从军)
二、初读感知
1、打开书131页,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读好了?
课文中的这些词不好读,谁会?
(课件出示词语)
赫然在列焦急万分愁眉不展无可奈何
千里迢迢赫赫战功威风凛凛文静俊美
3、指名一生读。
相机正音。
4、还有谁愿意读?
5、知道了这些词的意思,我们就能读得更好,来,一起读。
三、理清课文层次
1、谁来帮我们读读课题?
读了这个课题,你会产生什么疑问?
(生答,教师归纳为:
从军的原因和从军后的情况)
2、带着这两个疑问,再去读读课文,找找答案。
3、找到答案了?
谁来说?
四、读中感悟2—5自然段
师:
木兰的故事流传至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了,木兰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
她与一般的女子有什么不同呢?
要想了解她,我们还得到文中一个个具体的事例中去体会。
我们先来看看她替父从军的原因吧。
1、自己读一读课文的2—5自然段,看看木兰不得不替父从军的原因有哪些?
2、谁来说说木兰替父从军有哪些原因?
(生答课件出示句子:
父亲年老多病,怎么能够去从军打仗呢?
这是一个反问句,谁来读一读,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生答课件出示:
父亲年老多病,不能去从军打仗。
第二个原因呢?
(课件出示:
弟弟又小,还不到当兵的年龄)
还有吗?
朝廷颁发的征兵令,谁又能违抗呢?
这也是一个反问句,什么意思?
(朝廷颁发的征兵令,没有谁能违抗。
3、这几句话都是木兰从军的原因,既然陈述句表达的更清楚,为什么这两个原因要用反问句,而不用陈述句呢?
(课件出示相关句子)读一读,比较一下。
父亲年老多病,怎么能够去从军打仗呢?
朝廷颁发的征兵令,没有谁能违抗。
(突出感情,语气更强烈)这里强调了什么情感?
(愁)能读出来吗?
试试。
(指名生读)我仿佛看见了木兰愁眉不展的样子。
(齐读)感受木兰的愁。
4、反问句的确能表达强烈的感情,为什么三个原因不都用反问句来说呢?
(课件出示)
弟弟又小,还不到当兵的年龄。
自己在下面读一读,比较一下。
(语言更丰富,不单一)我们祖国的语言是很丰富的,表达方式也很多,值得我们好好学习,来我们把这几个句子连起来读一读。
5、一面是朝廷的命令不可违抗,另一面是家中的实际情况无法遵从,难怪木兰愁眉不展,齐读第四自然段。
(师引读)
6、望着母亲忧愁的面容,她无暇自顾了,木兰说(指名生读,课件出示:
娘,就让我扮作男儿,替爹爹去当兵吧!
“就让我扮作男儿”你听出了什么?
(聪明)遇到困难能想出办法,真聪明!
来,女生一起读。
“替爹爹去当兵吧!
”你又听出了什么?
(爱自己的家人)
”要打仗呀,你又听出了什么?
(勇敢)多么勇敢地木兰,来,男生一起读。
她的这句话,就是她爱家人,勇于担当的表现,她打定主意,说,全班一起来。
木兰就是这样一个敢于担当、不同一般的女子。
敢于担当不同一般的女子)
指导重点词。
焦急万分:
做个样子,你们看,这时候人就会愁眉不展,把这两个词再读读。
千里迢迢:
什么意思?
那你再读。
这里有两个词都带有“赫”字,它们各是什么意思?
赫的三个选项,生选择字意再说词义)
你是从课文的哪些段落里知道的?
看来3、4、5自然段都在写木兰为什么要从军。
还要算上第2自然段,因为不发生战争怎么会征兵呢?
替父(2—5))
5、那么木兰从军后情况如何?
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第六自然段)(板书:
从军(6))
6、第七段写了什么?
回家(7))
7、我们不仅解答了疑问,还理清楚了文章的层次,其实这两个问题连起来,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谁能连起来说一说。
1、体会花木兰爱国—英勇善战的优秀品质。
2、初步了解《木兰辞》,对比阅读。
一、读中感悟6自然段
主意已定,木兰踏上了征程。
这个不同一般的女子,在从军的过程中又有什么不同于一般的表现呢?
自己读读第六自然段,画出相关的句子。
(课件出示第六自然段)
1、(生自由读,画出句子)谁来说说你的感受?
从哪儿感受到的?
(生答,相机出示第二句话)(课件出示:
她渡黄河,过燕山,千里迢迢来到了前线。
读,说说你的体会。
看来你读懂了“千里迢迢”,再来读这个句子,让我们感受木兰的英勇。
这么难,木兰是怎么走的呀?
书上用的什么词?
“渡”“过”,你感受到什么?
(毫不犹豫,坚决,英勇)
2、离家时,她是依依不舍的,披上战袍,跨上骏马。
而现在,她是渡黄河,过燕山,你能体会到木兰心情的变化吗?
(急)为什么急?
联系当时前线的情况想想。
出征是无可奈何,出门还依依不舍,一旦踏上征途,想到自己肩上的使命,她就毅然决然了。
此时的木兰已经由一位哀叹的弱女子变成了坚定的战士。
再读句子。
(指名三生读,齐读)评:
千山万水,她都有决心去克服;
既然已经出发,她就义无反顾。
3、还从哪些句子也能看出她很英勇?
(生答,课件出示第三句话:
在征战中,她像男儿一样英勇,立下了赫赫战功。
那你来读一读,夸夸她吧!
征战是危险的也是辛苦的,在征战中,她可能要面对的是些什么呢?
(课件音乐《十面埋伏》)你来想象一下。
谁来说说,你想到了些什么?
生答,师评价。
让学生有画面感。
分小组读2、3句。
此时的木兰,不仅仅是一位坚定的战士,更是一位英勇善战的女英雄。
一起来读这两句。
英勇善战女英雄)
4、战争结束了,朝廷要封她做大官,木兰怎么说的?
----不邀功请赏,不居功自傲,这也是英雄本色。
齐读第六自然段,再次感受木兰的英勇善战。
二、小结。
木兰为什么要弃官回家呢?
对木兰的认识还没有结束。
三、与《木兰辞》对比读。
指导理解千里迢迢
岂止是远呀,看看,她走的都是些什么地方呀?
(黄河、燕山)
知道黄河是怎样的情形吗?
(生答)来,看看图片,记得刘禹锡的诗句吗?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多么险呀。
古代的燕山又是怎样的?
看图,想到了一句诗,“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那时的燕山人烟稀少,气候恶劣。
想象一下,木兰过燕山的时候,会遇到哪些困难?
(生合理想象)
指导想象:
作战条件恶劣,那她怎么办?
敌人凭借着人高马大,来势汹汹,木兰他们这么办?
(生答)看见战友倒下了,木兰--,(生答)箭射到了木兰的手臂,她--,(生答)这样的日子,只是一、两天吗?
是呀,“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
这一战就是十年。
(课件播放图片)师述:
十年的征战,有的是刀光剑影,铁马金戈,有的是剑拔弩张,破釜沉舟,有的是横尸遍野,孤军奋战。
在这样的环境中,不是敌死,就是我亡,为了倒下的弟兄,为了身后的国土,她怎能不英勇?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她身先士卒,顽强拼杀,立下了赫赫战功,她比男儿更英勇!
来,夸夸她!
24、军神
1、学会本课的12个生字,认识9个生字。
注意多音字“强”的读音。
2、理解刘伯承是“军神”的含义,体会刘伯承坚强的意志和遇事从容冷静的品质,感受沃克医生对刘伯承的敬佩之情。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理解刘伯承是军神的含义。
教学难点:
理解描写人物神态、情绪变化的句子,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1、形近字组词。
(考察对生字的掌握)
2、说一说为什么称刘伯承是“军神”?
(考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
3、读语段,然后填写。
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他擦了一次又一次。
最后他忍不住对病人说:
“你挺不住可以哼叫。
”
1、“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额上汗珠滚滚”是因为
他为什么会忍不住对病人说:
“你挺不住可以哼叫?
”这段话主要是表现
1、能正确认读、书写12个字,会运用;
准确认读9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描述课文内容。
一.引入教学
通过以前的阅读,我们认识了许多英雄人物,如英勇的狼牙山五壮士、视死如归的刘胡兰、舍身炸暗堡的董存瑞……他们都是普通战士,但他们都具有坚强的意志、崇高的信念。
今天,我们要了解的,也是一名军人的故事。
他,堪称“军神”。
二.初步感知
1.课题让你想到什么?
2.浏览课文,想一想,谁是“军神”,文中讲了他的什么事?
三.讨论自学
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用你聪明的头脑去分析,用你的心灵去感知,自学课文。
A.通过人物神态、情绪变化从整体把握事件脉络
刘伯承:
微笑平静一声不吭一笑
沃克医生:
惊疑冷冷柔和生气愣住颤抖由衷惊呆慈祥肃然起敬
B.从每个细节体会文章所传达的思想感情,与作者产生共鸣
如:
“他愣住了,蓝色的眼睛里闪出惊疑的神情”“惊疑”反映出来人伤势严重。
“平静”说明这位军人此刻没有丝毫怯意。
“病人一声不吭……居然被抓破了”说明手术过程对病人来说是痛苦的,而他却一直坚持着,更反映出病人的钢铁意志。
“七十二刀”准确地数出刀数说明了军人的冷静,更衬托出他的惊人毅力。
“你堪称军神”充分流露出沃克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年级 上册 第八 单元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