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主要施工方案Word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4078822
- 上传时间:2022-10-18
- 格式:DOCX
- 页数:88
- 大小:987.12KB
工程主要施工方案Word下载.docx
《工程主要施工方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主要施工方案Word下载.docx(8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平盘:
2″
垂直:
6″
3
水准仪
DS3
1.0mm/公里
4
钢卷尺
50m
10mm
3把
5
5m
1.5mm
6
塔尺
注:
以上仪器均通过技术监督局计量测试单位检定合格。
4.1.3测量人员
组长由项目总工担任,组员包括项目工程师、专职质量员、测量员等。
4.1.4测量精度的标准及控制
4.1.4.1采用三测回,测角中误差±
5″以内,总误差±
10″以内;
4.1.4.2测距:
采用往返测法,取平均值;
4.1.4.3量距:
用鉴定过的钢尺进行量测;
4.1.4.4每层轴线之间的偏差在±
1mm以内,层高垂直偏差在±
2mm以内,总高度垂直偏差在±
10mm以内。
4.1.5定位放线
4.1.5.1本工程根据业主提供的城市坐标网中的坐标控制点,结合总平面定位图,主控轴线一次性测定完成,然后固定在建筑物的四周龙门桩上,形成现场测量控制网。
经业主、规划单位核验办妥定位验收记录后,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4.1.5.2本工程总体测量均根据建筑物的平面定位,遵循先整体后局部的控制原则,在施工现场设置矩形控制网,矩形控制网由建筑物的主要轴线组成,并根据建筑物的规模确定。
土方开挖前做好引桩,作为平面控制的依据,引桩应该设在距基桩开挖边线1-1.5m的地方,至轴线交点的距离应为1m的倍数。
根据本工程的现场实际情况,本工程±
0.000以上结构平面控制及垂直度控制决定采用内控法。
4.1.5.3采用内控法时,为了保证建筑物轴线位置正确,用J2经纬仪轴线投测到楼板边缘或柱顶上。
楼板中心线测设长(列)线、短(行)线各2-3条,其投点误差为±
2mm。
然后根据由下层测引上来的轴线,在楼板上分间弹线,投测时将基准面设在底层面上,把经纬仪安置在轴线控制桩上,后视原有轴线控制点,用正倒镜取中的方法,半轴线投测到楼层面边缘,在底面上投控制点,组成规则的几何图形,用钢卷尺实量其间距作为校核,其相对误差不得大于1/2000。
经校核后方可开始该层施工。
基坑内轴线的投测也可用以上方法,即将轴线测设到基坑的护壁上,后采用两点对线的方法进行控制测量。
4.1.6内控法定位做法
4.1.6.1采用内控法时,每个单体都在底层楼面上(由于本工程楼层有24层的,因此考虑到投点的准确性,预备每十层重新做一次内控点)预埋四块200×
200mm钢板,钢板中心刻痕或红三角标识。
各栋单体网点位置根据具体楼号情况选择4个相互通视点。
主体结构楼层水平放线时,可选用1、2、3、4中任意三点进行控制,然后再用剩余1个点进行复核。
4.1.6.2轴线沿高度传递:
2层以上楼层以内部测量控制网点为控制点,通过在楼面板上预留的俯视孔(200×
200mm),采用天底法垂直测量,逐层传递,并予以复测闭合后,据此进行楼层细部放样测量。
4.1.6.3垂直度控制:
外围墙柱分别挂2㎏线坠进行控制检查。
第2层以上采用J2经纬仪(带弯管目镜)通高检测一遍,减少误差积累。
4.1.7定位测量记录
控制网测完后,要经有关人员(监理单位、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现场复查验收。
定位记录要有技术负责人、建设单位代表审核签字。
做为施工档案归档保管。
以备复查和做为交工资料。
4.1.8标高控制及垂直传递
4.1.8.1采用四等水准测量,将建设单位给定的城市高程点引测至施工现场,经精测、复核准确无误后,在现场设置施工水准基准点,作为施工中高程的控制依据,基础完成后,将高程引测至柱、梁边缘。
施工水准基准点应设置在不受基础、土方工程施工变形影响及建筑物沉降影响范围以外。
水准基准点埋设深度应低于自然地面以下0.6m,其做法采用钢筋砼预制桩现场埋设。
水准基点的高程数据自高程基准点引测得到,为了水准基点间互相校核,考虑到本工程建筑规模,拟在建筑物周围布设6个水准基点,并对水准点定期进行高程闭合检测,以保证高程控制的准确及沉降观测成果的正确性。
4.1.8.2主体以上各层水平标记,按不同设计层高,计算后用钢卷尺丈量。
每层都应在周围外角主控制轴线处,先用水平仪复核每层丈量后的标记是否水平,经复核无误,然后再在其它轴线处或柱头处加密水平标记,包括中间柱头插筋处等,以便于各层标高的控制。
高程闭合差不得超过±
2mm,取其平均作为该楼层的标高控制点。
4.1.9沉降观测
4.1.9.1沉降观测点布设在建筑物四周。
沉降观测点设在室外-0.10m处,式样为六角形2cm对角线粗铜棒,具体在±
0.000m结构完成后设置。
基础施工完、主体施工时,每完成一层楼面后,进行沉降观测1次,装饰完成观测1次,在主体封顶、竣工后继续观测1次。
4.1.9.2观测时先从水准点开始,逐点观测,前后视使用同一支水准尺,每个测站上读完各沉降点读数后,再观测后视读数2次,后视读数之差不得大于1mm,沉降观测后再进行观测记录的整理,检查各项计算是否正确,精度是否合乎要求,然后计算各水准基点和沉降观测点的高程,再计算本次沉降量和累计沉降量,最后将荷载情况同时记入沉降观测成果表中。
4.1.9.3保证沉降观测正确性的措施:
1)观测和整理成果;
2)使用固定的水准仪及塔尺;
3)使用固定的水准点;
4)按规定的日期方法及路线进行沉降观测。
沉降观测计划表
施工完成部位
观测情况
基础砼完成
初始沉降点设置、第1次观测
1层楼面砼完成
第2次观测
结构阶段
每增加1层,观测1次
砖砌体阶段
每月观测1次
砖砌体完成
观测1次
结构验收前
装修阶段
每月测1次
竣工验收前
最后1次观测
竣工验收后
整理沉降资料交业主
4.2钢筋工程
4.2.1钢筋连接:
该工程为现浇框架筒体结构,水平钢筋d≥22mm剥肋直螺纹连接,竖向钢筋d≥16mm电渣压力焊,其它绑扎搭接。
4.2.2钢筋进场:
进入工地的钢筋品种、规格和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规定,并有出厂合格证及质保书,并由监理核对炉批号后方准许进场。
进入现场后按规格、型号堆放整齐,并按规定进行抽样复试,复试合格设置合格产品标识,钢筋操作人员见有合格标识,方可使用。
4.2.3钢筋加工:
4.2.3.1现场设置钢筋加工场,集中下料,钢筋下料严格按技术人员编制的下料单下料、制作。
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钢筋表面应洁净,无损伤,油渍、漆污和铁锈等,应在使用前清除干净,带有颗粒状或片状老锈钢筋不得使用。
4.2.3.2采用冷拉调直钢筋(圆盘)冷拉率控制在4%以内。
4.2.3.3纵向钢筋弯折:
按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要求,当d>
25mm,弯曲半径取6d,d<
25mm时,取4d。
4.2.3.4箍筋弯钩要求:
弯钩角度135。
,弯钩平直长度≥10d。
4.2.3.5板中Ⅰ级钢筋末端作180。
弯钩,其圆弧弯曲半径D不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平直部分长度不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
4.2.3.6必须按平法制图规则及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绘制的梁、板、柱平面标注法进行制作、绑扎。
4.2.4钢筋绑扎
4.2.4.1钢筋绑扎施工工序流程
1)柱、墙
外露筋调整钢筋附着物清除墙、柱根部清扫箍(水平)筋布置就位绑扎墙柱垫块验收。
2)梁、板
模板清扫梁柱交叉处柱箍筋就位主梁筋绑扎次梁筋绑扎板下层筋马镫、水电管预埋板上层筋验收。
4.2.4.2钢筋准确位置的保证
1)按梁、板、柱等预制相应厚度的砼垫块。
2)墙、柱插筋按轴线、柱等确定位置,用辅加钢筋焊接于梁板筋上加以固定,保证稳固、不易顷斜、不移位。
3)浇筑砼时须有专职人员看守成品钢筋,测量工配合随验轴线位置,随时修复正位。
4)二排筋加垫铁,并多绑扣点绑扎牢固。
4.2.4.3钢筋绑扎要求如下:
1)钢筋的交叉点应扎牢。
绑扎时应根据下料单及施工图纸进行绑扎。
2)板的钢筋网,除靠近外围两行钢筋的相交点全部扎牢外,中间部分交叉点允许间隔交错扎牢,双向受力的钢筋,必须全部扎牢,且受力钢筋之间的接头应相互错开。
3)圈梁和构造柱的箍筋,应与受力钢筋垂直绑牢,箍筋弯钩叠和处,应沿受力钢筋方向错开设置。
4)钢筋施工除满足设计图纸要求外,尚应满足施工规范规定,当二者出现矛盾时,应征询业主工程师的意见后方可施工。
5)本工程梁、板、柱钢筋绑扎采用专用塑料垫块,板的垫块按梅花型设置,每个垫块间隔为一米,垫块垫置间距正确。
6)钢筋绑扎前,必须先进行弹线定位,柱子钢筋需要预先弹出柱子支模线,方可绑扎钢筋;
楼板钢筋绑扎必须预先弹出钢筋绑扎分线后方可进行。
4.2.5工艺规范要求
4.2.5.1本工程钢筋制作,在施工现场的钢筋制作场进行,钢筋加工场根据施工阶段流向施工期间有所变动,具体位置详见平面布置图。
钢筋制作前,由土建工程师编制钢筋制作方案和钢筋配料表,并向作业班组进行技术交底。
用于制作加工的钢筋表面洁净。
油渍、漆污、浮皮和铁锈在使用前清除干净。
钢筋除锈一般可以在钢筋冷拉调直过程中进行,或使用电动除锈机或钢丝刷进行。
钢筋调直可采用调直机或采用卷扬机拉伸调直的方法,其冷拉率:
HPB235级钢筋不大于4%,HRB335级钢筋不大于1%。
调直后的钢筋平直,无局部曲折。
钢筋下料切断采GQL—40B型钢筋切断机。
先制作钢筋下料平台,每种规格下料前,先将钢筋需要的下料长度标识在下料平台上,经复核无误后,设置断料尺寸栏板,再开始下料,以保证下料尺寸准确。
钢筋弯曲成型采用GWL—32型钢筋弯曲机,辅以手摇扳手、卡盘、扳头等手工工具。
对需要弯曲已安装在结构上的钢筋,采用TJC型手提式液压弯曲机,一般可弯曲φ10~32的钢筋。
不允许热弯曲,也不允许锤击弯曲或尖角弯折。
HPB235级钢筋末端需要作180°
弯钩,其圆弧弯曲直径不小于2.5d(注:
d为钢筋直径,下同)。
钢筋平直部分长度不宜小于3d;
HRB335级钢筋末端需作90°
或135°
弯折,弯曲直径不小于4d,平直长度按设计要求确定;
弯起钢筋末端弯钩按设计要求制作,设计无要求时,属抗震和受扭结构弯钩做成135°
,平直长度不小于10d。
(见钢筋弯钩图)
制作完成的钢筋构件按钢筋配料表分部位、规格、长度归类保护、保持洁净,并尽快使用。
制作完成的钢筋采用塔吊垂直运输,人工水平转运,并控制好下料长度,以免在运输过程中弯折。
4.2.5.2钢筋接头
本工程水平钢筋d≥22mm剥肋直螺纹连接,竖向钢筋d≥16mm电渣压力焊,其它绑扎搭接。
本工程钢筋焊接施工执行JGJ18-96《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和设计文件的有关规定。
所有焊接接点及焊接接头距钢筋弯曲处的距离不小于10d,也不得位于构件的最大弯距处。
不得在受力主筋上施焊,如必须施焊时,不能点焊,施焊的焊缝长度不小于5d。
所使用的焊条、焊剂符合设计要求,有出厂合格证,焊工均持证上岗,每批钢筋正式焊接前,按实际操作条件进行试焊,试焊检验合格后才可正式成批焊接。
焊筋焊接接头或焊接制品,按焊接规范的规定,分批进行质量检查与验收,检查验收包括外观检查和力学性能试验。
检查验收合格,经监理签收后再转入下一道工序施工。
钢筋采用焊接接头时,设置在同一构件内的接头相互错开。
在受力钢筋直径30倍的区段范围内,有接头的钢筋截面面积占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符合下列规定:
受拉区
不得超过25%
受压区和装配式结构节点
不限制
4.2.5.3钢筋的绑扎搭接
绑扎接头搭接长度的末端距钢筋弯曲处,不小于10d,接头不得位于构件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程 主要 施工 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