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联六自由度微动机器人机构设计毕业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4077708
- 上传时间:2022-10-18
- 格式:DOCX
- 页数:29
- 大小:415.03KB
并联六自由度微动机器人机构设计毕业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
《并联六自由度微动机器人机构设计毕业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并联六自由度微动机器人机构设计毕业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Inordertoimprovetheproductionefficiencyandweldingquality,tomeetthespecificrequirementsofthework,thedesignofthisthesisisusedforthewristofweldingarticulatedrobotandtheendoftheactuator.Accordingtotherequirementsoftherobots’work,wemakeoveralldesignoftherobot.Whendeterminingtheshapeoftherobot,drawingupthetransmissionpathofthewrist,selectingofDCmotor,arrangingthemotor,theshaftandthegearreasonable,andcheckingthestrength.Thetransmissionapplytoflexibleshafting,bellowscouplingandplanetarygearmechanism,achievingtoputthewrist,turnthewristandraisethewristtomentiontherequirementsofthesixdegreesoffreedom.Thedesignsmainlyusestandardpartsandcommonparts,reducingthecostsofdesignandmanufacturing.
Keywords:
degreeoffreedom;
welding;
wrist
CONTENTS
第1章前言
1.1机器人的概念
机器人是一个在三维空间中具有较多自由度,并能实现较多拟人动作和功能的机器,而工业机器人则是在工业生产上应用的机器人。
美国机器人工业协会提出的工业机器人定义为:
“机器人是一种可重复编程和多功能的,用来搬运材料、零件、工具的操作机”。
英国和日本机器人协会也采用了类似的定义。
我国的国家标准GB/T12643-90将工业机器人定义为:
“机器人是一种能自动定位控制、可重复编程的、多功能的、多自由度的操作机。
能搬运材料、零件或操持工具,用以完成各种作业”。
而将操作机定义为:
“具有和人手臂相似的动作功能,可在空间抓放物体或进行其它操作的机械装置”。
机器人系统一般由操作机、驱动单元、控制装置和为使机器人进行作业而要求的外部设备组成。
1.1.1操作机
操作机是机器人完成作业的实体,它具有和人手臂相似的动作功能。
通常由下列部分组成:
(1)末端执行器又称手部是机器人直接执行工作的装置,并可设置夹持器、工具、传感器等,是工业机器人直接与工作对象接触以完成作业的机构。
(2)手腕是支承和调整末端执行器姿态的部件,主要用来确定和改变末端执行器的方位和扩大手臂的动作范围,一般有2~3个回转自由度以调整末端执行器的姿态。
有些专用机器人可以没有手腕而直接将末端执行器安装在手臂的端部。
(3)手臂它由机器人的动力关节和连接杆件等构成,是用于支承和调整手腕和末端执行器位置的部件。
手臂有时包括肘关节和肩关节,即手臂与手臂间。
手臂与机座间用关节连接,因而扩大了末端执行器姿态的变化范围和运动范围。
(4)机座有时称为立柱,是工业机器人机构中相对固定并承受相应的力的基础部件。
可分固定式和移动式两类。
1.1.2驱动单元
它是由驱动器、检测单元等组成的部件,是用来为操作机各部件提供动力和运动的装置。
1.1.3控制装置
它是由人对机器人的启动、停机及示教进行操作的一种装置,它指挥机器人按规定的要求动作。
1.1.4人工智能系统
它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感觉系统,另一部分为决策-规划智能系统。
1.2题目来源
本题设计的是关节型机器人腕部结构,主要是整体方案设计和手腕的结构设计及其零件设计。
此课题来源于生产实际。
对于目前手工电弧焊接效率低,操作环境差,而且对操作员技术熟练程度要求高,因此采用机器人技术,实现焊接生产操作的柔性自动化,提高产品质量与劳动生产率、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改善劳动条件。
1.3技术要求
根据设计要达到以下要求;
(1)工作可靠,结构简单;
(2)装卸方便,便于维修、调整;
(3)尽量使用通用件,以便降低制造成本。
1.4本设计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及设计总体思路
本设计要解决的问题有以下三个:
(1)手腕处于手臂末端,需减轻手臂的载荷,力求手腕部件的结构紧凑,减少重量和体积;
(2)提高手腕动作的精确性;
(3)六个自由度的实现。
针对上述问题有了以下设计思路:
(1)腕部机构的驱动装置采用分离传动,将3个驱动器安置在小臂的后端。
(2)提高传动的刚度,尽量减少机械传动系统中由于间隙产生的反转误差,对于分离传动采用传动轴。
(3)驱动电机1经传动轴驱动一对圆柱齿轮和一对圆锥齿轮带动手腕在小臂壳体上作偏摆运动。
电机2经传动轴驱动一对圆柱齿轮和一对圆锥齿轮传动,实现手腕的上下摆动。
电机3经传动轴和两对圆锥齿轮带动轴回转,实现手腕上机械接口的回转运动。
第2章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状况
2.1研究现状
从机器人诞生到二十世纪80年代初,机器人技术经历了一个长期缓慢的发展过程。
到9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网络技术等的快速发展,机器人技术也得到了飞速发展[1]。
除了工业机器人水平不断提高之外,各种用于非制造业的先进机器人系统也有了长足的进展。
下面将按工业机器人和先进机器人两条技术发展路线分述机器人的最新进展情况[2]。
2.1.1工业机器人
工业机器人技术是以机械、电机、电子计算机和自动控制等学科领域的技术为基础融合而成的一种系统技术[3]。
(1)机器人操作机:
通过有限元分析、模态分析及仿真设计等现代设计方法的运用,机器人操作机已实现了优化设计。
以德国KUKA公司为代表的机器人公司,已将机器人并联平行四边形结构改为开链结构,拓展了机器人的工作范围,加之轻质铝合金材料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机器人的性能。
此外采用先进的RV减速器及交流伺服电机,使机器人操作机几乎成为免维护系统。
(2)并联机器人:
采用并联机构,利用机器人技术,实现高精度测量及加工,这是机器人技术向数控技术的拓展,为将来实现机器人和数控技术一体化奠定了基础。
意大利COMAU公司,日本FANUC等公司已开发出了此类产品。
(3)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的性能进一步提高,已由过去控制标准的6轴机器人发展到现在能够控制21轴甚至27轴,并且实现了软件伺服和全数字控制。
人机界面更加友好,基于图形操作的界面也已问世。
编程方式仍以示教编程为主,但在某些领域的离线编程已实现实用化。
(4)传感系统:
激光传感器、视觉传感器和力传感器在机器人系统中已得到成功应用,并实现了焊缝自动跟踪和自动化生产线上物体的自动定位以及精密装配作业等,大大提高了机器人的作业性能和对环境的适应性。
日本KAWASAKI、YASKAWA、FANUC和瑞典ABB、德国KUKA、REIS等公司皆推出了此类产品。
(5)网络通信功能:
日本YASKAWA和德国KUKA公司的最新机器人控制器已实现了与Canbus、Profibus总线及一些网络的联接,使机器人由过去的独立应用向网络化应用迈进了一大步,也使机器人由过去的专用设备向标准化设备发展。
(6)可靠性:
由于微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应用,使机器人系统的可靠性有了很大提高。
过去机器人系统的可靠性MTBF一般为几千小时,而现在已达到5万小时,几乎可以满足任何场合的需求[4]。
2.1.2先进机器人
近年来,人类的活动领域不断扩大,机器人应用也从制造领域向非制造领域发展。
像海洋开发、宇宙探测、采掘、建筑、医疗、农林业、服务、娱乐等行业都提出了自动化和机器人化的要求。
这些行业与制造业相比,其主要特点是工作环境的非结构化和不确定性,因而对机器人的要求更高,需要机器人具有行走功能,对外感知能力以及局部的自主规划能力等,是机器人技术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5]。
(1)水下机器人:
美国的AUSS、俄罗斯的MT-88、法国的EPAVLARD等水下机器人已用于海洋石油开采,海底勘查、救捞作业、管道敷设和检查、电缆敷设和维护、以及大坝检查等方面,形成了有缆水下机器人(remoteoperatedvehicle)和无缆水下机器人(autonomousunderwatervehicle)两大类。
(2)空间机器人:
空间机器人一直是先进机器人的重要研究领域。
目前美、俄、加拿大等国已研制出各种空间机器人。
如美国NASA的空间机器人Sojanor等。
Sljanor是一辆自主移动车,重量为11.5kg,尺寸630~48mm,有6个车轮,它在火星上的成功应用,引起了全球的广泛关注。
(3)核工业用机器人:
国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机构灵巧,动作准确可靠、反应快、重量轻、刚度好、便于装卸与维修的高性能伺服手,以及半自主和自主移动机器人。
已完成的典型系统,如美国ORML基于机器人的放射性储罐清理系统、反应堆用双臂操作器,加拿来大研制成功的辐射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德国的C7灵巧手等
(4)地下机器人:
地下机器人主要包括采掘机器人和地下管道检修机器人两大类。
主要研究内容为:
机械结构、行走系统、传感器及定位系统、控制系统、通信及遥控技术。
目前日、美、德等发达国家已研制出了地下管道和石油、天然气等大型管道检修用的机器人,各种采机器人及自动化系统正在研制中。
(5)医用机器人:
医用机器人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医疗外科手术的规划与仿真、机器人辅助外科手术、最小损伤外科、临场感外科手术等。
美国已开展临场感外科(telepresencesurgery)的研究,用于战场模拟、手术培训、解剖教学等。
法、英、意、德等国家联合开展了图像引导型矫形外科(telematics)计划、袖珍机器人(biomed)计划以及用于外科手术的机电手术工具等项目的研究,并已取得一些卓有成效的结果。
(6)建筑机器人:
日本已研制出20多种建筑机器人。
如高层建筑抹灰机器人、预制件安装机器人、室内装修机器人、地面抛光机器人、擦玻璃机器人等,并已实际应用。
美国卡内基梅隆重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都在进行管道挖掘和埋设机器人、内墙安装机器人等型号的研制、并开展了传感器、移动技术和系统自动化施工方法等基础研究。
英、德、法等国也在开展这方面的研究。
(7)军用机器人:
近年来,美、英、法、德等国已研制出第二代军用智能机器人。
其特点是采用自主控制方式,能完成侦察、作战和后勤支援等任务,在战场上具有看、嗅和触摸能力,能够自动跟踪地形和选择道路,并且具有自动搜索、识别和消灭敌方目标的功能。
如美国的Navplab自主导航车、SSV半自主地面战车,法国的自主式快速运动侦察车(DARDS),德国MV4爆炸物处理机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并联 自由度 微动 机器人 机构 设计 毕业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