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数学二年级下册课程纲要文档格式.doc
- 文档编号:14075392
- 上传时间:2022-10-18
- 格式:DOC
- 页数:8
- 大小:120KB
青岛版数学二年级下册课程纲要文档格式.doc
《青岛版数学二年级下册课程纲要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版数学二年级下册课程纲要文档格式.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青岛版二年级下册
授课时间:
58课时
备课组:
二数
二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
一、课程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主要让学生认识万以内的数,掌握万以内数以及时分秒的计算方法。
2、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3、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并会进行单位间的换算。
4、会用合适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学会分段统计。
数学思考:
1、主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2、在认识万以内数的过程中,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
3、在探索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中,形成估算意识。
4、在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中,发展空间观念。
5、在收集和整理数据的过程中,培养统计意识。
解决问题:
1、主要是让学生学会用万以内数的加减法解决问题。
2、会用统计的知识解决问题。
3、在数学活动中体会策略的多样性。
情感与态度:
1、主要是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在数学活动中克服困难、体验成功、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3、能在他人指导下,发现错误并及时改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课程内容:
一、数与代数
1、有余数的除法:
⑴、有余数除法的认识;
⑵、有余数除法的笔算
2、万以内数的认识:
⑴、千以内数的认识;
⑵、万以内数的认识;
⑶、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近似数;
⑷、估算;
⑸、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几千几百加减几百。
3、万以内数的加减法
(一):
⑴、百以内数的加减法口算;
⑵、简朴的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的笔算、估算;
⑶、稍复杂的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的笔算;
⑷、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的验算。
4、万以内加减法
(二):
⑴、较复杂的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的笔算;
⑵、估算;
⑶、应用万以内数的加减法解决问题;
⑷、回忆整理。
5、混合运算:
⑴、两步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
⑵、带小括号的两步加减混合运算;
⑶、应用加减运算解决问题。
6、时、分、秒的认识:
认识时、分、秒。
二、空间与图形
1、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
⑴、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分米、毫米
⑵、长度单位的进率和简朴的换算。
2、对称:
认识对称现象。
3、图形与拼组:
⑴、平面图形的认识①、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②、五边形、六边形的初步认识;
⑵、图形的拼组。
三、统计与概率
统计:
分段统计。
四、实践与综合应用
1、奇妙的动物世界:
加深对长度单位的认识。
2、户外活动:
加深对统计过程的体验,巩固分段统计的方法。
五、回忆与整理:
回忆整理全册内容。
本册教材重点内容分析:
有余数的除法,认识万以内数及这些数的大小比较;
、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及方法的多样性是重点教学内容。
本册教学难点分析:
给学生创设良好的生活情境,使他们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体会出“万以内数的意义及在生活中的应用广泛性和万以内数的加减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必要性”,在这个基础上,让学生会结合具体情境,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即计算方法和算理的掌握。
在教学“空间与图形”这部分内容时,认识千米、分米和毫米的空间观念和单位之间的换算是教学的难点。
在时、分、秒之间的换算是教学上的一大难点知识。
下面,我就本册重点单元展开阐述。
三、课程实施
1、引导学生经历数学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地转变观念,充分利用教科书提供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经历“做数学”的过程,真正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方面全面发展。
2、教学过程要体现开放性。
应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允许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采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提倡算法多样化和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让学生在宽松开放的情境中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实现既长知识又长智慧的目标。
3、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教学中要注意改变由教师为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传统教学模式,努力激发学生主动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寻找策略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觉主动地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的意识。
4、注意学习过程的构建性。
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信息窗创设情境,让学生运用已有经验,在动手、动脑和相互交流的活动中,通过“做数学”获得再创造的机会,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思考现实中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发展对数学的理解,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
5、保证必要的练习量。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基础。
要进行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练习,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逐步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
评价时,要关注个体差异,允许一部分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随着知识与技能的积累,逐步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目标。
6、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学习数学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参与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特别是数学学习还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进而奠定发展更高素质的基础。
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能力是数学教学要达到的重要目标之一。
7、注意评价的改革。
对学生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
既要关注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更要关注学习过程中情感体验和学习态度的发展。
评价手段要多样化,应以鼓励为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8、发挥教研群体作用
积极开展学校教研组活动,做到教研活动经常化、专题化和系列化。
做到教研与科研相结合,新的理念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培训青年教师与教研活动相结合。
①、教研活动经常化。
根据教研组的具体情况制订切实有效的实施措施,教研活动的重点应该放在课堂教学。
②、教研活动专题化。
针对教研组的具体问题,善于发现数学教学实际中的薄弱环节,研讨在实际教学中的解决办法,集思广益、交流探讨,促使广大参与教师有所收获。
③、教研活动系列化。
开展活动要有系列,如围绕某个专题组织理论学习,明确目标开课研讨,并进行下一轮开课的集体研讨。
集体备课要确保实效,注意发挥每个教师的智慧,也唯有此,才能使更多的教师有参与的机会、锻炼的机会,真正把教研活动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结合起来,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与教师成长结合起来。
本学期我们确定的教研主题是“培养学生的数感和推理能力”。
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并通过多种方法进行研究。
四、课程评价
评价指标:
1.参与学习的情况
一看参与的广度,是否每个学生都能平等,民主,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参与的时间是否充分,方式是否多样,做到全程参与,全员参与.
二看参与的深度,学生要有参与学习的兴趣和欲望,精神振奋,专注持久,能提出有意义的问题,独立发表个人见解.
2.交往合作的情况
一看课堂上是否有民主和谐的交往氛围;
师生是否交往合作的伙伴关系,学生不因学习困难和认识错误受到歧视,学生只有在受到尊重和鼓励时才愿与人交往合作。
二看交往合作是否有效,应该是实质上的交往而不是形式上的交往。
3.智力活动的情况
一看智力活动是否有适当的强度。
学生要经历皱着眉头思考的过程、激烈争论的过程,才能取得成功的愉悦感。
二看智力活动的结果。
学生能否自主地提出问题,发表见解,问题和见解是否有挑战性。
4.情感体验的情况
一看课堂上学生是否对学习发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看课堂上的情绪是否积极而强烈
5获得发展的情况
一看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以及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获得的情况
二看学生参与过程,掌握方法的情况
三看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的情况。
评价的方式
(一)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
(1)课堂上教师注重观察学生学习动态。
(2)学习态度生自评、互评、师评、家长评价相结合。
(二)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评价
(1)作业评定:
师评、生互评、自评。
(2)进行一次作业展览,对作业的错误率加以控制;
(3)试卷评定:
学一部分知识之后出题进行一次检测,每单元学完之后检测,及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以便补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青岛 数学 年级 下册 课程 纲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