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选择题正确选项的变形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安乡一中 龚德国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文档编号:14065419
- 上传时间:2022-10-17
- 格式:DOCX
- 页数:24
- 大小:25.41KB
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选择题正确选项的变形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安乡一中 龚德国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选择题正确选项的变形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安乡一中 龚德国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选择题正确选项的变形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安乡一中 龚德国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因为命题需要,原文往往有所删改,字数在1000左右。
(2)内容典范,学术性强
从选文的具体内容看,思想观点具有典型性和社会认同感;
学术性强既指内容的专业性也指其系统性。
(3)层次清晰,语言规范
高考论述类文本,必须中规中矩:
文题关系、段间关系、句间关系、词语关系要清晰明确;
虽为学术类文章,但毕竟要考虑高中学生的认知特点,语言要简明精练,通俗易懂,虽然有些文章涉及一些专有名词,会给考生阅读带来一定的障碍,但语文试卷毕竟是考查语言文字,所以,考生完全不必在意不太了解的专业术语,而只需关注语言文字。
2.考查内容特点
(1)考查全面,重点突出
知识要点
词义理解
句意理解
文意理解
信息筛选
据文推断
能级要求
理解B
分析综合C
从考查能力看,论述类文本阅读考查面相当广泛。
《考试大纲》规定的两个能力层级(B理解;
C分析综合)、六个能力点在近五年的试题中都有所体现。
其中又以分析综合能力层级为考查重点。
所谓分析就是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部分,把整体的个别特征、个别方面分解出来的思维过程。
所谓综合是把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或各种特征、各个方面联系起来的思维过程。
(2)题型稳定,分值固定
从题型设置和赋分情况看,试题题型稳定,分值多年不变,三道选择题,每题3分,大都是选出“不正确(不符合或不属于)的一项”,但2019年高考题已增设一项正确选项。
每道题的题干与选项合起来的字数在200-300字之间,每个选项的字数在45-75字之间,且依行文的先后顺序排列。
3、命题特点
(1)思维考查侧重批判性思维的技能考查
“批判性思维的技能主要包括澄清意义、分析论证、评估证据、判断推导合理、得出可靠的结论。
”
“在今后的高考试题中,可以考查检验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可以考查辨识有缺陷的推理,可以考查是否能有效构建论辩。
”
——(赵静宇《高考语文与批判性思维考查》
(2)设题选项以“信息转述”为核心
论述类文本阅读的设题清晰明确,考查考生对“高浓度信息”的快速阅读理解与分析综合、概括提炼的思维能力,设题选项是以“信息转述”为核心。
这里所谓“转述”,是指将文本中的信息转化为选择项(客观题)的语言变化形式。
信息转述:
①信息等值转述:
信息等值转述—虽然语言形式发生变化,但文本信息并没有发生变化,只是“换了一种说法”。
等值转述形式有等值概念替换、单复句互变、长句与短句互变、因果倒置、条件与结果转换等。
②信息整合转述:
信息整合转述就是概括性的转述,从选择项的语言形式上看,是从文本中一大段文字或一个长句子中抽取关键词语,重新组织,整合成一个相对短小的句子。
是一种化繁为简的转述方式。
③信息阐释转述:
所谓阐释,就是化简为繁,就是将文本中抽象概括的内容用具体的事例加以转述,换一句话说,选择项中的“阐释”能否扣住文本的观点展开,观点和材料是否统一,是设置选项的一种角度。
小结:
由上述分析可知,高考全国新课标卷论述类文本阅读能力考查偏重分析综合能力层级;
思维考查侧重批判性思维的技能考查;
强调选项信息转述正确与否的判断;
也就是选项表述的信息,与原文表述的是否等值;
选项表述的信息点之间的逻辑关系,与原文表述的是否一致。
(四)命题人设置干扰项常用的六种方法
1.删:
删减定语、状语
2.添:
添加定语或状语
3.调:
调换词语或句子顺序
4.改:
改变说法。
因果颠倒、主客体颠倒、部分涵盖全体、整体替代局部、现实代替猜测
5.漏:
有意遗漏某一方面。
6.凑:
拼凑词语(句子)。
二.学情分析
1.整体情况不容乐观。
由于我县经济基础很差,优秀教师和学生流失很严重,新进大学生的数量和质量不能得到保障。
家长外出打工的多,单亲子女多,给教学带来了严重的困难。
近几年,我县整体教学质量急速滑坡。
本届学生高一新生录取分数线比我市同类学校最高录取分数线低近200分。
我校教师教学压力很大。
2.执教班级(1713班)为我校高三文科平行班,全班54人,基础较好的在15人左右,其他很难考取二本及以上学校。
语文教学的压力也很大。
3.学生能力调查
在15分钟内,让学生完成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卷1卷和2卷的论述类文本的阅读。
然后进行统计。
2019年高三第一次月考前20名得分情况统计
姓名
全国卷1
全国卷2
1
2
3
庞志芩
√
A
唐倩
B
刘灿
周佳
叶子馨
罗旋
熊颖
D
刘鑫瑶
潘长江
郭子翼
邓洁
周琴
比干亚洲
陈宇杰
周珊
龚冯玲
黄磊
廖爽
周颖
曾小宇
做题时存在的主要问题:
1.做题时心不静。
心不静则神不凝。
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做题的最大障碍是浮躁。
只有平心静气,总揽全局,方能洞悉秋毫,明辨是非,否则你连文章写的是什么都云里雾里,结果只能雾里看花,越看越花,误入陷阱,不能自拔。
2.比时不细心。
将选项与阅读材料中的句子比较时对“形同意同”的判断失误较少,但对“形异意同”和“形似意异”的判断失误较多。
失误主要下面几种情况:
(1)对选项中摘抄原文语句多、结构形式类似、上下文能找到某些词语的选项,盲目认同。
(2)对那些改换了说法,改换了表达形式,找不到相应词语和句子的选项,轻易否定。
(3)流于形式的对比,实际上并没真正读懂文章。
有些概括性较强的选项,原文根本没这句话,简单地与原文去对比造成判断失误。
三.教学目标
1.语言的建构和运用
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语言表达时的三大类中的十一种变化。
即:
同义替换;
变换主体,重组句子;
化繁为简或化简为繁
;
化具体为抽象或化抽象为具体;
喻体变换成本体;
由分散到集中或前后句子顺序调换;
并提分述;
文言转化为白话;
因果关系明确化;
附加成分转换成句子,肯定变否定;
指示代词具体化等等。
第一课时主要掌握前6种变形(信息转换)。
2.思维发展与提升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阅读时细心谨慎的思考习惯,提高学生的观察水平和判断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审美鉴赏与创造
通过学习,让学生感知汉语的变化之美,激发学生理解和创造语言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文化传承与理解
通过学习,让学生传承汉语表达多样化的传统并在现实生活中根据情况自觉地进行多样化的语言表达。
四.教学重难点
揣摩命题者的出题意图,掌握选择题正确选项的“变形”三大类中的11种“变形”类型,提高论述类文本阅读答题的准确率。
五.教学方法
教师引导合作探究讲评结合
六.课时安排
两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教学策略
(一)读图导入
看图观察,说出两图五处不同的地方。
教师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后回答。
检验学生的观察能力。
(二)温故知新
问题设计:
1.论述类文本阅读答题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读审定抓
一读:
读文本知大意
二读:
审题目做圈点定范围细比较抓关键定答案
2.论述类文本阅读坚持的一个原则是什么?
在答题时要用好哪两个方法?
主要的方法是什么?
坚持一个原则(答案一定在原文中)
用好两个方法(比对法和排除法。
重点是比对法)
3.论述类文本阅读选择题,在设置错误选项时的“十大雷区”是什么?
颠倒主次,故意歪曲,或然必然,已然未然,过于武断,强加因果,无中生有,故意夸大,肯定否定,以偏概全等。
板书设计
解题方略(黑板左边)
1.答题步骤:
读审定抓
2.答题技巧:
原则方法
3.错项选择:
十大“雷区”
过渡语:
命题人常常通过删、添、调、改、漏、凑等六种常用的方法来设置干扰项,但这些干扰项并不都是错误的。
那么,这些干扰项在什么情况下是正确的呢?
请看学案。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通过回顾,让学生对论述类文本阅读解题要求有全面的认识。
(三)合作探究
1、从同一个意思多种表达看:
同义替换
原文出处
题干
为了解决这类问题,在高度发达的纸币和印刷技术保障下,通过民间自发力量的作用和官府的强制推行,宋代社会陆续出现了诸如茶引、盐引、交子、关子和会子等新型纸质信用工具。
(2015年全国卷I)
D.宋代的造纸术和印刷术高度发达,这为交子、关子和会子等新型信用工具的产生提供了技术条件。
2、从叙述焦点的转移看:
变换主体
由此可见,文本的召唤性需要接受者呼应和配合,完成艺术品的第二次创作,正如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含蓄与简洁,其有限的文字常常引发出读者脑海中的丰富意象。
(2015年高考全国卷II)
A.中国古典美学中强调的含蓄和简洁可以说是艺术作品召唤性的体现,含蓄的美在于从有限中表现无限,简洁的美在于以少胜多,以简驭繁。
3、从表达的繁简看:
(1)化繁为简
(2)化简为繁
(1)原文出处
中国的陶瓷之所以精美,是因为它和制作者的情感是一一对应的,是带着性情、带着神韵的。
中国之所以有精致的刺绣,也是因为其中蕴涵有中国人精致的情感。
(安乡一中2016届高三第四次月考语文试卷《论中国文化的魅力》)
B.中国的陶瓷精美,是因为陶瓷和制作者的情感是一一对应的;
中国有精致的刺绣,也是因为其中蕴涵有中国人精致的情感。
(2)原文出处
过去,通常只是从艺术家的立场出发,将创作看作艺术家审美经验的结晶过程,作品完成就意味着创作完成。
(2015年高考全国卷II)
B.
在接受美学诞生以前,人们一般的认识是:
整个创作过程就是艺术家的审美经验
不断结晶的过程,艺术品一旦形成,创作也就大功告成。
4、从思维变化的过程看:
(1)化具体为抽象
(2)化抽象为具体
在个体道德记忆的框架内,个人主导着所有的道德记忆思维活动。
在集体道德记忆的框架内,集体主导着所有的道德记忆思维活动。
(安乡一中2016届高三第四次月考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选择题正确选项的变形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安乡一中 龚德国 高考 论述 文本 阅读 选择题 正确 选项 变形 第一 课时 教学 设计 安乡 一中 德国
链接地址:https://www.bdocx.com/doc/140654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