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引领小组合作理实一体模块化教学模式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4063772
- 上传时间:2022-10-17
- 格式:DOCX
- 页数:5
- 大小:20.93KB
项目引领小组合作理实一体模块化教学模式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
《项目引领小组合作理实一体模块化教学模式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项目引领小组合作理实一体模块化教学模式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实训设备少,学生主动参与少。
随着近几年我校汽车专业学生人数的急剧增长,学校每年设备投入速度无法满足学生增长的需求,造成在实训过程中,因实训工位不足,一部分学生无所事事,学习氛围不浓。
(三)师资力量薄弱,教师不能兼顾每名学生。
汽车专业每个班级大约有40名学生,每个班级实训时配备两名教师。
因老师精力有限,无法在实训时兼顾到每一名学生。
(四)设备损坏严重,教学成本居高不下。
学生在实训操作时,教师只能进行巡视,无法对每一名学生进行指导,学生在操作时经常因操作步骤和工艺不熟导致实训设备损坏。
针对上述问题,学校专门成立了教学模式改革小组,由负责教学的副校长主抓。
通过深入企业、行业及各大院校调研,最终针对我校的实际情况,汽车专业制定出了”项目引领,小组合作,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
二、主要目标
汽车维修服务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最基本的民生服务业。
汽车维修业的服务范围、生产经营模式及作业方式在过去的30年中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汽车维修服务范围从为道路运输车辆服务、为企事业单位和政府工作用车服务变为为全社会民众服务;
汽车维修生产经营模式从过去的旧件加工修复为主变为以养护为主,配合更换配件零件;
维修作业方式从过去定期修理、大拆大卸式的生产作业模式变为以不解体检测诊断、视情维修为主。
最根本的变化是从过去重点对车服务变为对人、对车一体化服务。
尤其对于中职生来说,具备一些基础的汽车服务意识,学会一些实用的汽车美容、养护、零配件更换、装配及简单的汽车电气故障诊断的技能,就已经能达到现代汽车服务的要求,再培养学生职业发展的思维,基本能在广阔的汽车产业中生存下去。
三、实施过程
“项目引领,小组合作,理实一体”教学模式指的是实训课和理论课合二为一,理论和实践融合进行,仿真虚拟操作和实际操作结合在一起,直观和抽象交错出现,利用学校现有设备并结合市场需要设立实训项目,进行小组化分工教学,真正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的空间和时间的统一性、认识过程的同步性和认识形式的交错性的三个特性。
“项目引领,小组合作,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一)班级分组。
在班级实训前,任课教师首先和班主任联系沟通,了解学生的整体水平,将班级划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6至8名学生。
每个小组安排一位组长、一位安全员、一位过程记录员和一位展示员。
组长和安全员承担小组的管理、组织、协调工作、负责安全工作,负责小组工具、设备的借调、保管和检查;
过程记录员负责记录汇报小组工作过程;
展示员负责小组工作过程结果或成果展示。
小组的每个学生都安排了相应的任务,学生都参与其中,杜绝了学生上课无所事事的情况。
(二)项目引领。
由专业教研组组织专业教师对本地汽车产业服务市场进行调研,并与学校就业处衔接,掌握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作为第一手资料。
再参照学校实训场地设备,开发出能够开展的实训项目。
分年级,分阶段,由浅入深,由简入繁,每个实训项目一一过关、熟练。
走出校门,学生怀揣这些项目技能,就能很快上岗就职。
如《汽车美容》这一课程模块,我们开发出洗车、抛光打蜡、贴膜、改装等实训项目,学生掌握了这些项目技能,将来都能在汽车服务这个大产业中找到对应的职业岗位。
(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每个实训项目指导老师无疑都会示范操作一遍甚至几遍,但学生并不一定都能学会,这时,在学生当中选出动手能力强,悟性高的代表来作为小组的榜样就很重要,让学生来带动学生,效果更佳。
且我校汽车专业班级学生都在45人以上,这样更能提高教学效率。
企业中,班组长与组员的相互磨合与进步,也是职业文化的一种体现。
对各小组中的能手,让他们充分体现价值,及时表彰,有时,可以先组织这部分学生先上手,再分到各个小组中去,充当“小师傅”的角色,指导老师随时抽检,稍加点拨,保证项目顺利实施下去。
(四)全面跟踪学习进程。
每次实训项目结束后,教师指导学生填写好“实训手册”,要求搞好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制定好考核标准,并对学生进行技能考核。
及时查漏补缺,表现突出的小组及个人及时表彰,还没有掌握好的统计好,下次课堂上进行加强练习直至掌握好。
(五)理实一体化课堂在实训车间进行,一个班为半天。
课前,通过PPT或移动手写白板讲解相关知识,包括项目目标,项目重点难点的突出,工作情境的建立,操作步骤、评价标准等理论知识,特别注重呈现隐含在技能实训后面的相关技能。
然后由各组的技术能手跟着指导老师的示范先演练一遍,再分组训练。
(六)对学生技能学习开展综合评价。
主要体现在实际操作中。
首先每个小组的组长到老师处领取需要用的工量器具,然后根据设定的项目任务提取相关信息,在此过程中教师要进行引导和疏理。
接着由学生分组制定诊断计划的初案,经各组展示讨论、教师指导并作出决策,进行优化,确定最终的实施计划。
实施计划确定后,小组合作按已确定的诊断方案、实施检查诊断。
操作结束后,采用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对学习过程进行评判。
进行实际操作过程中,过程记录员要随时做好记录。
如果在操作过程中如果碰到操作步骤跳步或失误,此时“小师傅”可以利用之前老师为其培训的内容进行纠正并予以解决。
如果“小先生”无法解决,可以请老师来进行讲解,教师应尽量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有探究的愿望。
问题从学生中来,还应回到学生中去,从而加深学生的印象。
评价体系共分为三个部分,一是由各小组组员进行自我评价,占总评价的25%;
二是由展示员汇报在实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整改的措施由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占总评价的25%;
三是由教师在小组展示讨论等教学过程中及教学环节结束后进行评价,占总评价的50%。
四、条件保障
(一)购置汽车实训设备、仿真软件。
学校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保证了教学模式改革的运行,使得实训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通过招标购买了大量的实训设备,包括整车、台架等。
在建设示范性特色专业群期间,又购买了景格实训软件来充实教学设备。
项目
序号
名称
建设前数量
建设后数量
软件
1
校本教材
1本
4本
2
虚拟教学软件
2套
3
精品课程
4门
4
资源库
3套
硬件
5
一体化教室(含虚拟实训计算机)
1个
3个
6
模拟机房
2个
7
实训设备
50万元
300万元
(二)建设一体化教室。
我校在改革初期就形成了一体化教室建设方案的初稿,后聘请企业专家成立专家委员会并对其进行了论证,最终形成了《一体化教室建设方案》。
后根据一体化建设方案对原来的实训场地进行了改建,目前建设完成的一体化教室有:
发动机一体化教室,底盘一体化教室,发动机电控一体化教室。
(三)加强师资队伍的培训。
首先,是每学期选派1至2名的教师到企业进行下厂锻炼,加强技能训练。
其次,由学校划拨专款作为教师培训费用,鼓励教师提高学历层次。
在老师的技能提升的同时更要注重老师理论文化的水平提升,只有不断提高理论水平,老师才能把握专业前沿知识,才能够将未来专业的发展与创新融入到教学中,来促进我们的专业发展。
第三,是从企业引进一批有丰富经验的技术人员充实到教师队伍中。
专业团队的构成将不单单再以学校的专职教师为主,还要采取特聘、兼职等形式去请企业中的一线工作人员来到学校,这样既可以把一线的经验带到学校,也可以让学生了解的企业的情况。
第四是培养转岗教师。
因汽车专业的快速发展,原先的师资队伍已满足不了教学需求,学校通过层层选拔,从机械大类专业选拔了8名教师充实到教师队伍中来。
通过校内培训、企业培训及院校培训,使得转岗教师尽快熟悉自己的业务,走上工作岗位。
五、主要成果和成效
(一)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学得懂,学以致用。
有效地解决汽修专业传统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弊端,使学生易接受、掌握汽车各系统工作原理和进行汽车各部分模拟拆装、故障诊断及排除,能变教师费力地教为学生主动地学,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兴致盎然地参与教学、实践活动,从而从根本上切实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提高学生的能力。
(二)建立了具有专业特色和独创性的”小组合作,理实一体,虚实融合”的教学模式。
通过研究,逐步建立了汽车维修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方案,逐步建成了与课程体系配套的一体化教学实训室,编写了汽车维修专业实施性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一体化教学指导书,培养了一支高素质的具有扎实专业理论基础,又有熟练实际操作能力的“双师型”一体化专业师资队伍,实现了教学目标、教学大纲、教学指导书和教学实训设备等密切衔接的具有独创性的教学模式,建设了独具特色的符合教学实际的汽车专业一体化教学一体化中心。
(三)创新了专业课教学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理实一体,虚实融合”的教学模式具有鲜明的职业特色。
该教学模式的教学理念既体现了行业和专业特色,又具有教育教学的功能和环节,同时在课程体系和教学过程中及时引入行业发展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方法,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企业生产需要和产业发展趋势。
(四)有效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取得了显著的教育教学成果。
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实施新的教学模式以来,学生的技能水平与职业能力显著提高。
每年学生参加汽车维修中级工考证通过率达到100%,毕业学生就业率达到98%,一批往届毕业生已经成为企业骨干。
(五)培养了一支“双师型”一体化专业师资队伍。
在开展研究过程中,不定期邀请企业专家到学校上课,组织教师到企业参观实践学生实习,及时了解企业的需求,使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大大提高,使汽车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一出校门就能上岗,一上岗就能干活,一干活就能创造经济效益,深受企业的欢迎。
此外,教师通过不定期到企业实践,不仅提高了教师的实际操作能力,也使教师对学生的工作性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提高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使教师的教学教研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六)建立了汽车专业技能教学课程评价体系和标准。
在进行教学模式研究过程中,汽车专业根据职业能力评价标准和行业特点,引入企业管理文化,在教学过程中实施6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自律、自强)的管理模式,建立了多维度的管理体系和评价标准,建立了教学过程有监控、有管理,实训过程有任务、有指导,工作过程有规范、有要求,教学结果有反馈的评价体系。
在学生评价上,采用多维评价方法全面评价学生。
学生的学习成绩按模块考核,考核主要采用面试、笔试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采用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改变了传统的以考为纲的课程评价体系。
六、体会与思考
“项目引领,小组合作,理实一体”的教学理念首先从实训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项目 引领 小组 合作 一体 模块化 教学 模式 研究 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