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2章声现象第2节声音的特性 教学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4063051
- 上传时间:2022-10-17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124.13KB
新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2章声现象第2节声音的特性 教学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
《新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2章声现象第2节声音的特性 教学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2章声现象第2节声音的特性 教学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振动会发出声音,可是,在生活中,你听到过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吗?
听到过蚊子发出的声音吗?
你猜想是什么原因呢?
鼓励学生对精彩回答掌声鼓励,然后乘势提出问题:
刚才为什么用力鼓掌比轻轻拍掌发出的声音大?
【导入新课】可见不同的声音有强弱、高低之分,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探究的内容。
板书课题:
§
2.2声音的特性
(设计意图:
从学生习以为常但又不能科学解释的生活现象入手,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点出本节课的学习主题。
)
学生对问题很感兴趣,积极说出自己的想法。
积极讨论,踊跃发言
听老师总结,步入本节课的学习之旅。
二、合作探究:
探究问题一:
音调
1、音调
2、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3、超声波与次声波
【创设情境】播放男低音演唱的《送别》和女高音发出的《海豚音》。
让学生感受两首歌曲中声音有什么差别?
【提出问题】我们接触到的各种声音有的高有的低,在物理学中,把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
声音为什么会有音调高低不同?
什么因素决定音调的高低呢?
【探究实验】如图,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再次拨动钢尺。
比较两种情况下钢尺振动的快慢和发声的音调,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强调:
两次实验要用相同大小的力)
教师巡视,对个别学生的实验过程进行指导,让学生代表对实验现象进行描述并填写记录表格(答案见附件1)
钢尺伸出长度
振动快慢
声音高低
伸出5cm
伸出10cm
伸出15cm
简单易操作,直观易感知,学生很容易将音调的高低与振动的快慢联系在一起,找到它们之间的关系。
【自主学习】指导学生自学,并思考下列问题:
1、物理学中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物理量是什么?
怎样定义的?
单位是什么?
2、如果一个物体的振动频率是100Hz,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3、你认为影响音调的因素是什么?
4、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是多少?
5、什么是超声波?
什么是次声波?
6、阅读小资料说明:
为什么有时在你认为很静、没有任何声音时,狗却突然表现得非常警觉?
【演示实验】为了很好地了解物体振动发声的情况,我们可以将声音的波形在示波器或计算机上展现出来。
分别把两个不同的音叉(256Hz、512Hz)发出的声音信号输入示波器,注意听音调上的差别以及观察声音在的波形上的区别。
形象,直观,通过观察波形图,易于把频率与音调关系密切联系起来,有助于学生的理解。
【回眸】蝴蝶飞行时,翅膀振动在2min内振动了600次,蚊子在飞行时,翅膀振动在1min内振动了21000次,则它们的发声频率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你能听到__________发出的声音。
欣赏音乐,说出感受:
男歌手的声音比较低沉、浑厚;
女歌手的声音比较尖细、清脆。
听讲,思考提出的问题。
在老师的指导下分组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并对实验现象进行描述:
——钢尺伸出桌面越长,振动的越慢,声音越低沉,音调越低。
——钢尺伸出桌面越短,钢尺振动越快,声音越尖锐,音调越高。
根据实验现象完成表格。
认真自学,回答问题:
1、物理学中用物体物体每秒振动的次数即频率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快慢。
单位:
Hz
2、表示这个物体在1s内振动了100次。
3、音调的高低与频率有关,频率越高则音调高,频率低则音调低。
4、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大约从20Hz到20000Hz;
5、高于20000Hz的声叫做超声波,低于20Hz的声叫做次声波。
6、狗的听觉范围比人的要大,能听到人所听不到的声音,如:
超声波、次声波。
仔细听不同频率声音音调的高低,同时观察不同频率声音波形图的疏密。
小组内讨论并总结:
频率低,波形图稀疏,频率高,波形图密集。
思考,回答:
5Hz350Hz蚊子
探究问题二:
响度
1、响度
2、影响响度的因素
3、音调与响度的区别
【教师演示】分别轻轻敲击鼓面和用力敲击鼓面。
请学生辨别声音的变化。
点拨:
物理学上把声音的强弱叫响度。
【提出问题】根据上面的实验,你猜想什么因素决定声音的响度呢?
鼓励学生大胆猜想。
【探究实验】你的如图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触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观察乒乓球弹开的幅度;
使音叉发出不同响度的声音,重做上面的实验。
提问:
你观察到什么现象?
乒乓球的作用是什么?
物理学中在用振幅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幅度。
音叉的振动的幅度不便于直接观察,通过乒乓球摆动的幅度可以间接反映出音叉振幅的大小,这样我们就把音叉微小的振动给放大了,也便于我们直接观察,这种方法叫做转换法。
【得出结论】现在你能说出响度和振幅之间的关系吗?
鼓励学生回答,总结出结论。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渗透转换法。
【情境演示】将手机铃声调到合适音量后,从讲台走到教室后面,再返回讲台。
同学们听到的声音会有什么变化?
【得出结论】上面实验说明了什么?
生活中如何增大声音的响度?
引导学生发言,得出结论。
紧密联系生活,让学生把物理知识和生活实践相结合,也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思想。
【反馈练习】牛的叫声与蚊子的叫声相比较,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牛叫的声音音调高,响度大
B、牛叫的声音音调低,响度小
C、牛叫的声音音调高,响度小
D、牛叫的声音音调低,响度大
剖析:
音调取决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而响度取决于发声体的振幅。
牛叫的声音较低沉,即振动频率低,音调较低;
蚊子声音尖细,即振动频率高,音调较高,但牛的叫声明显比蚊子大,即响度大。
说出声音的特征变化:
强弱发生变化
学生讨论,提出猜想:
——可能与用力的大小有关
——可能与振动的幅度有关
分组实验,仔细观察发生的现象,小组对实验现象进行描述:
用力越大,响度越大,乒乓球被弹起得越高。
倾听老师的讲述,理解记忆。
组内讨论,回答:
物体的振幅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大;
振幅越小,响度越小。
注意倾听声音的变化,回答:
声音的响度会变化,
思考,组内讨论回答:
说明声音的大小还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生活中经常用喇叭减少声音的分撒。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D
探究问题三:
音色
1、音色
2、与音色相关的因素
【播放声音】多媒体播放钢琴、二胡、笛子等一些乐器的声音,让学生判断是什么乐器发出的。
你是是怎样分辨出不同声音的?
仅仅是根据音调和响度吗?
音色就是指声音的品质。
紧密联系生活,让学生把物理知识和生活实践相结合,容易形成音色的概念,同时体现课堂的趣味性,也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的理念。
【教师演示】下面分别是音叉、钢琴与长笛发出的C调1(do)的波形图,用计算机播放这几个声音片段,边听边比较它们的波形有何异同。
音叉波形图钢琴波形图长笛波形图
【提出问题】针对上图,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
1.从波形图上能得出哪些信息?
2.让同学总结音色与哪些因素有关?
3.能否举出在生活中利用音色来辨别不同物体发声的例子。
【互动小游戏】全体同学闭上眼睛,找三名同学分别说一句话,让学生猜分别是哪位同学的声音,并说明依据。
在增加课堂愉快气氛的同时,增强对银音色的理解。
聆听声音,判断是何种乐器,并说出依据:
是根据它们音色的不同来分辨的。
仔细观察三个波形图,讨论,交流,回答问题:
1、音调相同的不同乐器发出的波形总体上的疏密程度是相同的,即频率相同;
但是波的形状不同,即音色不同。
2、不同发声体的材料不同、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就不同。
3、根据生活经验,回答音色在生活中的应用:
用手拍西瓜,利用音色来判断西瓜熟不熟;
轻轻敲打瓷器,利用音色来判断瓷器是否有裂纹……
做互动游戏,并说出分辨理由:
不同人说话的音色不同,所以能“闻其声而知其人”。
探究问题四:
科学世界:
乐音和乐器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36“科学世界---乐音和乐器”。
(有条件的教师和学校可演示这些乐器。
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
1、什么是乐音?
2、乐器的主要有哪几种类型,它们是怎样来改变音调和响度的?
扩大学生的视野,了解声音的三个特性与乐器的完美结合,了解物理知识在更广泛领域的应用)
认真阅读科学世界,讨论交流,回答下列问题:
1、许多声音悠扬、悦耳,听到时感觉非常舒服,人们把这类声音叫乐音
2、乐器主要分成打击乐器、弦乐器和管乐器
-----改变用力程度,可以改变各种乐器的响度。
------改变发声体的长短、粗细、松紧等可以改变乐器的音调。
三、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回忆、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解决学生疑惑:
1、什么是音调?
影响音调的因素是什么?
2、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是多少?
什么是超声波?
什么是次声波?
3、什么是响度?
影响响度的因素是什么?
4、什么是音色?
影响音色的因素是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梳理本节知识要点。
四、课堂检测
老师巡视、点拨
完成检测题
见附件2
五、布置作业
出示作业,见附件3
课后完成,
【板书设计】
含义
决定因素
相关知识
声音的高低
发声体振动的频率
频率:
物体每秒内振动的次数。
赫兹(HZ)
人的听觉频率范围:
20HZ-20000HZ
超声波与次声波
声音的大小
发声体振动的振幅
距离发声体的远近
振幅:
物体振动的幅度。
声音的品质
发声体本身的材料、结构
音色是辨别不同发声体的依据。
【教学反思】
一、亮点之处:
1、本课设计了两条主线,一是以问题为主线,在新课导入和引导学生探究“音调”、“响度”和“音色”三个知识点时,都是首先创设问题情景,进而提出探究的问题,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二是以活动为主线,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之后,引导学生围绕问题设计探究方案,并积极参与、实际操作,在合作交流中相互启发,深化对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2、本节的名词、术语比较多且比较抽象,教学时以听声为导引,以生活为背景,让学生直观感受,根据生活经验熟悉声音的三种不同特征,易于学生理解,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就在身边,体现课堂的趣味性和从生活走向物理的理念。
二、不足之处:
1.学生对日常生活的关注不够多,缺乏对物理现象观察的针对性和敏锐性,如笛子、吉他的声音,有的学生根本没听过,生活经验的薄弱与物理知识的脱节会对本节教学有影响。
2、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不够强,又由于本节课物理概念比较多,导致某些学生对物理概念的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2章声现象第2节声音的特性 教学设计 新版 人教版八 年级 物理 上册 现象 声音 特性 教学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