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单元教学计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 文档编号:14057233
- 上传时间:2022-10-17
- 格式:DOC
- 页数:9
- 大小:55.50KB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单元教学计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单元教学计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单元教学计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能根据已有的图形,用各种方法拼搭相应立体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3、通过拼搭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
4、通过选取熟悉的环境和物体作为观察对象,联系生活经验,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5、通过合作交流,养成学生互助、合作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交流和表达能力。
四、单元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会从不同的方向观察拼摆的立体图形,辨认物体的形状。
教学难点:
能正确辨认从正面、左面、上面所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五、教学措施:
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六、单元课时安排:
约2课时
观察物体2课时
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单元教学计划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整数的认识、整数的四则计算、小数、分数的认识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
本单元的内容主要包括因数和倍数,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等知识。
学生已经学过整数的认识、整数的四则计算、小数、分数的认识等知识,但本单元的知识属于“数论”的初步知识,概念比较多,有些概念比较抽象,概念的前后联系又很不骗你,部分学生学习时可能会有一定的困难。
1、使学生学握因数、倍数、合数等概念,知道相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学握2、3、5的倍数的特征。
3、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以及渗透分类的思想。
4、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
5、通过利用因数和倍数的相关知识来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概念,理解并学握2、5、3的倍数的特征及奇数、偶数的概念,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意义。
判断一个数是否为2、3、5的倍数的规律,找出100以内的所有质数。
约7课时
因数和倍数2课时
2、5、3的倍数的特征3课时
质数和合数2课时
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单元教学计划
长方体和正方体是最基本的立体图形,本单元将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这三个方面来系统地学习和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有关知识。
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一些简单的立体几何图形,能够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等进行正确的分类和识别,认识了一些常见平面几何图形的特征、周长与面积的计算,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1、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它们的展开图。
2、通过实例,了解体积(包括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升、毫升),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1升及1毫升的实际意义。
3、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学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初步形成空间观念,感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直观作用,学会独立思考,体会数学的基本思想。
5、能综合运用长方体、正方体的相关知识,提出并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6、在探索过程及“折一折”“算一算”等活动中,让学生发现学习数学的乐趣。
学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意义,建立表面积的概念。
理解长方体中长、宽、高的相对性,学握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
六、单元课时安排:
约12课时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2课时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2课时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6课时
整理和复习1课时
探索图形1课时
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教学计划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的初步认识,因数、倍数以及2、3、5的倍数特征的基础上开始对分数进行系统的学习。
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包括:
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数、真分数和假分数,分数的基本性质、最大公因数与约分、最小公倍数与通分、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学生在之前的学期中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知道分数各个部分的名称,会读、写简单的分数,会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以及同分母分数的大小,还学会了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在本学期又学习了因数,倍数等概念,掌握2、3、5的倍数的特征,为学习本单元打下了知识基础。
1、理解分数的意义,明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能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
2、理解和学握分数的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
3、理解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能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能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4、会进行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理解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的意义,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能理解最简分数的含义。
掌握真分数和假分数的特征,学握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的方法,理解并学握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多媒体课件、情境图等。
约16课时
分数的意义3课时真分数和假分数2课时
分数的基本性质1课时约分3课时
通分4课时分数和小数的互化2课时
整理和复习1课时
第五单元《图形的运动(三)》单元教学计划
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初步感知了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并且对对称、平移等现象有了较深入的了解。
通过本单元的教学,学生将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本单元安排了四个例题,每道例题的知识点各有侧重,层层递进。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可以进一步丰富学生对图形与变换内容的感性认识,发展空间观念,为之后深入探究图形与变换的内容打好基础。
由于本单元知识是在学生已有的关于对称和旋转的知识基础上,并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进行安排的,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观察、想象、分析和推理等过程,独立探究出来。
本单元教学的重、难点是能在方格上把简单图形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90度,并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这一单元的活动要让每一位学生亲自动手、亲自体验和独立思考。
这样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才能得以锻炼,空间观念才能得到发展。
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90度。
2、能清楚地描述图形旋转的过程和方法。
3、能灵活运用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简单图案。
4、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能利用已有知识探索和学握新知识,获得克服困难的成功体验,感知学习数学的价值,进一步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能在方格纸画出把图形旋转90度后的图形,感受并体会平移、对称、旋转在拼组鱼图中的应用。
能在方格纸画出把图形旋转90度后的图形,能利用平移、对称、旋转等方法拼组鱼图。
多媒体课件、利用学具等。
图形的运动(三)2课时
第六单元《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单元教学计划
本单元学习的内容是属于“数与代数”中的数的运算,它包括: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等。
这些内容是在学生学握了整数、小数加减法的意义与其计算方法,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在之前学过的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学生已经学习了整数加、减法的意义及其计算方法,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
学生的学习内容是通过解决实际的问题来理解和学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理解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学握分数加、减法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出结果;
理解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对分数加法同样适用,并能运用这些运算定律进行一些分数加法的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简算能力。
2、在观察、讨论、交流等活动中,发现合性推理能力;
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比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与结果,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3、尝试从日常生活中提出用分数加、减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在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的价值,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理解分数的加、减法的意义,能正确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一般计算方法,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方法。
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算理和计算方法,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一般计算方法,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多媒体课件、创设生活情境等。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2课时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2课时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2课时
打电话1课时
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单元教学计划
本单元主要教学简单的折线统计图,其中包括单式折线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
本单元集中安排了折线统计图及其在生活中运用的实例。
由天在前几册中学生对统计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本单元教科书的重点是学生对折线统计图的特点的感知以及读图与绘图。
在前面有关统计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多次从不同层面经历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数据分析的过程,对统计的过程和方法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初步学会了单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在关知识,本单元教材的编写是在学生已有的谁知的基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数学 年级 下册 单元 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