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丁的《神曲》读书笔记5篇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4054600
- 上传时间:2022-10-17
- 格式:DOCX
- 页数:6
- 大小:23.08KB
但丁的《神曲》读书笔记5篇Word文档格式.docx
《但丁的《神曲》读书笔记5篇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但丁的《神曲》读书笔记5篇Word文档格式.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同样是被迫去国怀乡、忧国忧民的作者,同样是变幻莫测、天马行空的故事,同样是宇宙玄黄、神话历史的背景……这其中有太多的相像与巧合。
或许这不是巧合,因为那种超凡脱俗的想象力,那种能像XXX般压住你的心灵并使其震撼的想象力,注定只属于但丁和屈原、李白和苏轼,还有以毕加索和达利为代表的超现实主义……
但是在但丁的文中,有一点,必定使他远远超越其他的迁客骚人。
那就是博爱。
这也就是这本书为何能成为以人文主义为引导的文艺复兴开头的标志。
但丁将他毕生的心血倾注于对已故恋人那种十年生死两茫茫的博爱中,倾注于对惨遭蹂躏的家乡的博爱中,倾注于对历经苦难的世间人寰的博爱中,更倾注于对信仰和全人类的博爱中……倾注于博爱,那被后世如卢梭和孙XXX等巨人所广为传唱的博爱。
博爱,摈弃了所谓的阶级斗争,对与人斗,其乐无穷的荒谬不屑一顾。
它,溶化了民族与民族间的坚冰,将思想的光线播洒到这个布满战斗、火焰和鲜血等诸多苦难的世界和心灵的每一个角落……
《神曲》的最终一句正是:
是爱也,动太阳而移群星。
最终有幸拜读这部大书,我的灵魂也随着但丁的脚印一步一步地升华。
我知道,我并不能咀嚼并读透它,而且永久不能,哪怕是里面的一句话。
我只能整个吞枣。
但即使如此,我也已从中吸取了能量。
为但丁用他家乡意大利的咏叹调谱写的这部震撼人心的千古绝唱而高歌,为那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而拍案,为那种人文主义而击节,为它在历史上的地位而侧目,更为那种横贯天地间的力气而赞美!
但丁的《神曲》读书笔记2
《神曲》,原著:
[意]但丁,插图:
[法]杜雷,编译:
黄晓宏。
杜雷插图典藏名著,XXX出版社。
介绍中说这本书是:
史上最宏大的文图绝配,有史以来最宏大的诗歌巨著,历代画家创作的灵感来源。
但丁的不朽巨著,世界文学史的光辉篇章。
这自然是一部名著,惋惜,应当是翻译的问题,读来并不觉得特殊好。
它本是一部长篇诗歌,翻译过来之后却成了记叙文,一个人讲了一段神话故事而已。
不过更值得观赏的,是书中的众多插图,画得真美!
地狱中,除了诗人与他的老师,灵魂们都是赤裸裸的。
画家几笔将他们勾画出来,那身体、那表情,都给人一种如临其境的亲切感。
天堂之上,处处光荣夺目,每个天使都是美的化身。
既然不能把这本书当诗歌来观赏,而当成小说实在没有多少情节,因此我只好把它当作哲学来读。
特殊是地狱篇,总让人想起《地藏王菩萨本愿经》。
同样是讲地狱里的人生活得多么凄惨,不过中西方理解的角度略有不同。
相比较而言,地狱篇、炼狱篇和天堂篇中讲到的人物,我更喜爱地狱篇中的灵魂。
因为炼狱中的灵魂所求太明显,而天堂中的灵魂已失去人性,只有困在地狱中的灵魂,与世上的人有更多相像之处。
在天堂篇中,诗人见了每一位天使都要仰视,甚至频频下跪,将人性在神性面前压得特别渺小。
说真的,我很不喜爱这种感觉,因为我究竟还生活在人间。
其实地狱中的感受更适合于人类,而作者在地狱中表现出来的优越感也让人看了不舒适。
我理解的天堂和地狱,其实都是人类的内心世界。
内心欢乐,就是身在天堂,内伤心苦,无异困居地狱。
看了这本书,我认为作者也是以这种心态来写的,他所说的天堂与地狱与我理解的相差不远。
首先第一章幽暗森林,第一句作者这样写道:
我在人生旅途走过差不多一半时,有一天,无意间步入一座幽暗的森林中,而且迷失了方向。
迷惘之中,举步维艰之时,遇到象征淫欲、强权和贪欲的豹、狮、狼。
此时来解救他的,是他心目中最崇拜的一位诗人,而这位诗人受他已经失去的恋人所托,前来引导他游历地狱与天堂。
这个象征意义已经很明显了,人生旅途中,即将被欲望吞噬的灵魂,需要爱与诗来救助。
这与我现在的心情何其相像?
对爱情美妙的记忆,对诗歌无尽的追求,是指引作者走上正确人生之路的两盏明灯。
我觉得作者并不是在虔诚地信奉上帝,他在书中写自己被上帝选择与感召,只不过是想表现诗人的自负。
而将来的方向,想信他不会完全付托给上帝来主宰。
地狱分成九圈,每圈中还分很多环,分别放置不同罪行的灵魂。
每种罪行按照程度不同,所受的惩处也不一样,越往下层惩处越重。
第一圈是无罪的灵魂,他们的错误只在于生在基督出世之前而没能受洗。
这看起来很不公正,不过宗教难免有排外心理,虽然后面天堂篇中讲到,圣洁的异教徒也能进入天堂,那也许只是想让大家心理平衡一下而已。
第二圈是色欲圈,一对对陷入情欲中的男女在狂风中无助地翻滚漂浮着,根本没法停下来。
他们被狂风卷裹着上下翻飞,忽左忽右,有些灵魂不行避开地撞到山壁上,无望的惨叫声与凄厉的哭声响彻山谷,让人不忍闻听。
作者在这里思考爱的问题,他说:
我真不知道爱情究竟有什么魔力能使这么多的人甘愿为之下地狱。
这个问题,生活在世上的人类不是也常常如此自问吗?
相恋的人心中的波澜,与地狱中的狂风一样,让两颗相爱的灵魂在苦痛中煎熬,却无怨无悔。
自杀者在地狱的第七圈第二环,他们的灵魂被囚在树中,碰一下叶子与枝条都会感觉到痛苦。
他们当时既然打算丢弃了自己的身体,就永久没有权利再收回来。
这种写法,是想劝世人不要轻生,放弃了,再想收回难上加难,不如活着,等待死亡自己来临。
最终一圈中,有的灵魂肉体还活着,因为犯了重罪,他的肉体被魔鬼掌握,灵魂却早已来到地狱中受罪。
正像世间那些做过坏事的人,内心受到苦痛的熬煎,早在死去之前就饱受了地狱之苦。
炼狱中的灵魂与地狱中不同,他们所犯的是可以原谅的罪过。
为了能上天堂,他们心甘情愿地接受惩处,承受重负,经受饥饿,沐浴烈火。
然后喝下忘川之水,遗忘全部罪恶的记忆,飞升天堂。
正象世人为修炼而自愿受戒,过一种苦行僧的生活,目的只是为了升入抱负的境界。
天堂也分为九层,依次为:
月球天、水星天、金星天、太阳天、火星天、木星天、土星天、恒星天、水晶天。
每一层的灵魂也有所不同,相同的是,他们都很欢乐。
不同的,是一层比一层更虔诚,更情愿侍奉上帝。
作者最终见到了上帝,可是上帝毕竟长得什么样,他却无法说得清晰,只感受到一种博大精深的爱。
因为上帝无处不在,不应当有一个详细的形象,而他又是照着自己的形象造了人,说明上帝应当跟人长得一样。
可是假如出现一位与人一模一样的上帝,那可就显得太不神奇了。
地狱、炼狱与天堂,都是人生,而地狱更接近人类的现实生活。
被欲望纠缠里着的人类,内心时常生活在地狱中。
地狱里的灵魂敢爱敢恨,比起炼狱中的苦行生活,并不见得更苦。
唯一的区分是,地狱里缺少盼望,而炼狱中的人随时可以升入天堂。
这样一来,反倒显得地狱中的灵魂没有那么多功利心,更加可爱了。
天堂上的灵魂已经不是人,他们是天使,只是美妙的象征而已。
人世中不肯定没有这种心态,但无欲无求,或盲目追求,没有任何个人欲望的人生还有什么意义?
所以,我宁愿选择生活在地狱中,把天堂当成幻想,把炼狱留给将来。
合上书,看到封底印着艺术体知己二字,下面有一句话:
一派书香做知己.人类能在书中学到的东西太多了!
人与人之间也有知己,但时常难以把握。
而书籍永久忠诚地为我们奉献着一切,它们才是我们一生中最牢靠的知己。
但丁的《神曲》读书笔记3
《神曲》从头至尾都布满象征的意义。
一般认为:
开头的黑森林象征着中世纪政局的黑暗。
狮子象征残暴的封建统治者,豹指逸乐好财的政治野心家,母狼指贪欲的教会,也是罗马教皇的象征。
维吉尔对但丁说:
“你应当另寻一条出路;
因为那只母狼决不让一个人经过那里,除非把它杀掉。
它的性质特别残酷,肚子从来没有饱足的时候,愈加吃得多,反而愈加饥饿。
”这和但丁一贯反教皇的思想是全都的。
同时母狼是罗马城徽的标志(相传罗马城始祖罗姆鲁斯是母狼乳大的),加上教皇住在罗马,但丁用母狼暗指罗马不无道理。
维吉尔是人智(理性)的代表,贝亚德为神智(信仰)的化身。
“地狱”象征黑暗社会,“天堂”为抱负境界,“净界”是人类由黑暗走向光明必经的苦痛历程。
幽明三界的旅行是“人类精神”由罪恶到净化直至幸福之境的发展过程。
至于作品中详细人物象征更多。
如《净界》第一篇中看管大海的伽东是“意志”的象征,因为他生前宁可牺牲生命,也不愿失去自由。
第29篇中半鹰半狮的怪物象征耶稣,言其“人而神”也;
他拉的“车子”象征教堂。
在车子右边起舞的三位贵妇象征神学上的三种美德:
白色为信仰,绿色为盼望,红色为慈祥。
在车子左边起舞的四个贵妇象征行为的四种美德:
谨慎、正义、英勇、节制。
其中一女子有三只眼睛在前面作引导,代表过去、现在、将来。
诗中幽明三界颜色和情调截然不同,象征着人处于不同的精神境界。
《地狱》黑暗阴森,精神苦痛;
《净界》柔XXX静,心情舒坦;
《天堂》绚烂明丽,使人赏心悦目。
谁能想到这样一部被称为宏大的作品的写作初衷竟然是为了一位心仪的女子,还是单相思。
一开头会被他那份感情打动,可是又不禁会想,但丁一生都在喜爱着思念着那位叫贝雅特丽齐的女子,颂扬她的文学作品那么的多,对他那位从未在作品中提到过的妻子来说,她又是否知晓,又是否会觉得难受。
假如当时他能够和心爱的贝雅特丽齐在一起,是不是还会有这种浓重的爱意敬意,是不是还会有这部旷世之作。
或许得不到的才是最美的,或许也就是这种浪漫、这种冲突的因子才能使得他写出这样的作品吧。
《神曲·
地狱篇》是好读的,一是因为田德望先生的译本是更通俗易懂的散文体,二是因为每一曲(章)的篇幅其实不长,而且简单跟着但丁的描写来想象他笔下的那个地狱,想象全部的情景和人物。
但《神曲》又是不好读的,究竟但丁有着丰富的地理、历史、宗教学问,每曲(章)虽短,却要求你有充分的学问储备,还有甚至比正文还大篇幅的注释,看着看着真的会忍不住停下来喘口气,甚至要打开XX在旁边以便随时长学问,也是让人醉了。
但丁的《神曲》读书笔记4
有一种说法是,一本书的序几乎就提炼了这本书的中心思想,写读后感最好就是先看序。
抱着这样的想法于是我翻开了《神曲·
地狱篇》译本序,却发觉其实这篇长达27页的序更着重于刻画一个立体形象的但丁。
现在脑海中的但丁,应当是一个眼神坚决,有硬朗的脸部轮廓,却又有因当骑士而留下的伤疤的迷人意大利男子吧。
他有政治抱负,对黑暗现实不满,对理性的初识,确定意大利俗语的作用,用文学作品来揭露现实、唤醒人心等等,这种形容怎么似乎很熟识,让人怎么能不想起我们更为熟识的鲁迅先生。
他们同样处于黑暗混乱的时代背景之下,他们同样探讨民族的命运,探讨时代的发展,两个人在时空上虽相差了好几百年,但思想上却有特别的全都性。
鲁迅先生应当是多少有受到但丁的影响吧,虽然他曾说:
“在年轻时候,读了宏大的文学者的作品,虽然敬服那作者,然而总不能爱的,一共有两个人,一个是陀斯妥耶夫斯基,还有一个,就是但丁。
”在当时黑暗的时代背景下,他肯定也想起了《神曲》中所提到的地狱。
传奇中的“地狱”、“净界”、“天堂”是个什么外形?
住着什么样子的灵魂?
过着什么样的生活?
谁也不明白,但丁则通过自己的想象作出了回答。
诗中的“地狱”,形似一个上宽下窄的漏斗,内分九圈,罪恶的灵魂便分布在九圈中受苦,越向下,罪孽越深。
在但丁想象中地狱入口处在北半球,以耶路撒冷为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神曲 但丁 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