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后中国经济发展走势Word文档格式.doc
- 文档编号:14049383
- 上传时间:2022-10-17
- 格式:DOC
- 页数:10
- 大小:61.50KB
金融危机后中国经济发展走势Word文档格式.doc
《金融危机后中国经济发展走势Word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融危机后中国经济发展走势Word文档格式.doc(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从中国的情况看,长期以来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体制改革滞后,使得我国的农业经济至今为止尚未纳入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轨道,还处于“小农经济”的范畴。
因此,要扩大内需,最大的市场潜力是在农村,最主要的经济结构问题是城乡的制度结构差异。
应致力于提高农业生产的集约化与市场化,改“农户”制为“农场”制,实现企业化经营。
把农民和农业融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要求,也是扩大内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举措。
同时,吴军提出,按科学发展观的思路,实现可持续发展,要求处理好稳定与增长的关系,减缓经济波动的幅度和频率,防止经济的大起大落。
考察我国30年来经济膨胀与衰退的循环,原因固然很多,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双松”、“双紧”的交替是主要因素之一。
目前,国家出台了一系列财政与货币的扩张政策,对于在短期内“扩内需、保增长”可能会产生显著效果,但由此而带来的负面影响到底有多大?
是否会引发新一轮剧烈的经济波动?
可以说,尽管目前通货膨胀不是经济的主要矛盾,但这方面的压力还很大。
如果政策的扩张力度过强,是否有可能会引致“滞胀”问题,这很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研究。
◎对2009年财政政策要领的认识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提出,展望2009年,国民经济将在继续下行的过程中得到国家扩张性宏观政策向上“托举”的调节,总体的经济运行政策导向鲜明地表现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同时亦应注意促进改革,把短期调控与中长期的发展、改革结合起来。
一是在总量上与货币政策配合呼应,适度扩张,给突遇寒流的经济增温供暖。
2009年的预算安排中,将较大幅度地增发长期建设国债和增加赤字规模,在这方面我们不论从名义指标来看,还是从实际公共部门负债的综合考量来看,都还具有足够运用的安全空间。
政府“反周期扩张”将在带来市场主体跟进、形成回暖的运行拐点之后,再“功成身退”。
同时考虑到我国财政收入增长态势已有明显转变,财政困难显现,我国财政已进入“过几年紧日子”的新阶段。
二是运用支出政策积极优化结构,区别对待,大力强化经济、社会的薄弱环节和增加有效供给。
对于与“三农”有关的基础设施、农业产业化的基础条件建设;
交通与能源、原材料方面的重点建设;
贯彻区域发展战略的重点建设;
支撑改进基本民生的各类事项;
支持走创新型国家道路的项目和投入;
以及灾后的重建,都会成为加大投入力度的重点。
这些将会以乘数效应扩大内需,改善企业预期,提升经济景气,消解“矛盾凸显期”的一些突出矛盾。
这种政府区别对待、突出重点的“供给管理”在我国需要长期注重。
三是实行结构性的减税和税制改革,为市场主体和社会成员提供宽松条件与结构导向,并服务于长期的市场建设和机制转换。
这方面已确定的代表性事项,减税首推增值税转型,消费型增值税可以更好地使企业积极承担市场投资主体角色,提高资本有机构成和加快企业技改、升级;
出口退税和房地产有关的税收,也会酌情向宽松方向作适当的动态调整。
“燃油消费税”已于1月1日平稳出台。
另应积极研究对资源税作出较大调整的可操作方案,因为PPI重回低位对此提供了时机,而这种举措可通过资源税杠杆促使各方更珍惜地使用资源,并开发有利于节能降耗、集约开发利用资源的工艺和技术,从而促进发展方式的转变。
四是将与多方协同配合,积极推进调动市场潜力的政策性融资。
这一轮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中,政策性融资工具除积极运用贴息外,还可以更加多样化,积极地更多运用BOT、信用担保、政策优惠贷款等方式,支持“三农”、中小企业、经济增长点和创新活动。
此外,贾康强调,在今后我国扩张性财政政策实施调控的同时,对于公共财政管理体制的进一步改革,也应积极推进。
金融危机带给中国经济的五点反思:
首先,我们外贸的依存度过大。
当前我国外贸总额约占GDP的68%,出口占了35%,净出口拉动GDP在20%以上。
这样的格局形成了中美经济的特殊关系,中国提供劳务和商品供美国人消费,美国支付信用美元,中国又用各种金融资产换回美元,这加大了我国货币的投放和通胀的压力。
巨额的外汇储备使我国丧失把资金用于发展生产的机会,一旦这一生产消费链出现问题,将严重影响我国国民经济的有序运行。
其次,我国出口商品结构、核心技术,以及出口地区结构必须调整。
我国出口企业仍有不少属于“三来一补”性质,产品出口附加值很低,没有核心技术、没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出口40%以上集中在美国、欧洲、日本等国家,这样的结构十分脆弱,必将影响对外贸易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
第三,“走出去”和“引进来”很不匹配。
目前我国的外商直接投资高达近8000亿美元,他们已经渗透到我国各个领域。
有的享受了超国民待遇,而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只有1000多亿美元。
而且本土化程度低,大型跨国公司的投资比例相对较弱。
不符合利用外资的双向流动,不利于实现国内外生产要素的最优配置。
第四,我国如何在经济全球化中发挥一个经济大国和强国应尽的责任和作用。
我国应在国际组织中扩大话语权,参与制定全球化的游戏规则,为建立一个公平、公开、透明的世界经济新秩序作出不懈的努力。
第五,金融机构市场开放是否有序,是否危及金融产业的安全。
当前大型银行引进的海外战略投资者纷纷套现。
我们应以平常心看待这一事件。
但我们也应认真总结战略投资者可以起到的作用和可能带来的弊端。
对外资持股中资金融机构有没有法律障碍,要不要制定法律障碍;
另外,我们如何扩大与完善资本市场,是否真正掌握了市场的定价权,这些问题需要谨慎对待。
现在扩大内需首先应改变城乡二元化结构,加大对农村的民生工程、生态环境的投入,加大对农村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科技等投入,使农民提高素质、增加收入,这才是实现拉动内需的根本。
2008年,次贷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冲击加深,国内出现突如其来的重特大自然灾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经受了多方面严峻考验。
在灵活审慎的宏观调控下,我国克服了特大自然灾害和世界经济金融形势急剧变化造成的冲击,保持了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基本态势。
展望2009年,国际经济环境更趋严峻,我国经济面临着周期性调整和结构性调整双重压力,更具备抵御风险的能力和强劲活力。
建议宏观调控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作为基本取向,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快生产要素价格形成机制的市场化改革,加大对企业技术进步、创业创新的政策支持力度,促进经济结构在调整中转型升级。
充分估计2009年国内外经济环境严峻性
国际经济环境更趋严峻对我国形成较大的周期性调整压力,我国企业还面临生产要素价格上升、市场需求结构变化和节能减排等政策性导向所形成的结构性调整压力,2009年国内外经济环境中不利因素和不确定因素增多。
1.次贷危机的恶化使世界经济复苏艰难。
世界性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扩散,世界经济衰退的可能性增大。
次贷危机继续向纵深发展,正在严重破坏国际金融体系的运行秩序。
这场金融危机到底会发展到什么程度和什么时候充满不确定性。
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继续扩散,由于发达国家金融领域普遍出现信用和信心危机,资本市场、信贷市场的活力减弱,商业银行普遍惜贷,对工商业实体经济活动的金融支持力度大减,金融危机的风险逐步向实体经济蔓延。
美国、欧盟和日本三大经济体经济增长前景黯淡,经济全球化造成的世界各国经济周期同步性将放大次贷危机对全世界实体经济的拖累。
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资产价格大调整严重打击经济信心。
世界经济复苏缺乏新的增长点,2009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和贸易增长率将低于2008年。
IMF最新预测,2008年世界经济增长3.9%,大大低于前五年平均5%左右水平;
2009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将进一步放缓至3%,接近衰退的边缘。
2008年8月份以来,全球经济降温使国际油价连续下降,相比最高点水平跌幅超过50%,带动粮食、有色金属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不同程度的下降,近期各国通胀率纷纷呈现见顶回落迹象,预计2009年随着世界经济进一步降温,通胀压力较2008年减弱。
2.国际经济低迷将进一步收缩我国外部需求。
2005-2007年我国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平均超过20%,2007年我国净出口率高达8.9%,经济增长中有2.6个百分点靠外需拉动。
一个经济大国将如此高的需求比重放在国际市场,具有较大的不稳定性,一旦国际环境风吹草动,必然造成经济运行的大幅波动。
在2008年前三季度GDP增速下滑2.3个百分点中,有1.2个百分点是净出口贡献率下降引起的。
2008年,美国经济陷入低迷状态,消费需求增长乏力,进口增速明显减慢,再加上人民币对美元明显升值,我国对美国出口增速大幅放缓,1-9月份仅增长11.2%,比去年同期回落4.6个百分点;
但前9个月,欧盟继续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中欧双边贸易总值为3225亿美元,增长25.9%,分别高于同期中美、中日双边贸易增速12.1个和8.1个百分点。
随着次贷危机负面影响从美国向欧洲、日本和新兴国家传导,欧盟和日本二季度经济出现环比负增长;
同时,8月份以后美元汇率反弹使人民币对欧元、日元升值加快,2009年我国对美、欧、日等主要经济体出口可能全面放缓,外贸顺差规模进一步缩小,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下拉影响可能比2008年更加严重,使我国2009年产能过剩矛盾更加突出。
3.房地产开发投资降温,带动相关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减速。
2008年1-9月份,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21278亿元,增长26.5%,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21%。
但房地产成交量大幅萎缩,房价调整迹象明显。
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一季度上涨11.0%,二季度上涨9.2%,三季度上涨5.3%,部分城市房价开始回调。
房地产市场成交量的调整幅度远远超过房价调整幅度。
1-9月份,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4.0亿平方米,下降14.9%,降幅比上半年扩大7.7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增幅下降48.8个百分点。
房地产开发商资金链紧张,前三季度房地产投资资金到位增长10.7%,比上年同期回落27.2个百分点,落后于施工量增长进度15.8个百分点。
房地产市场可能由前一阶段“量跌价滞”进一步发展为“量价齐跌”。
初步预计,在2008年高基数的台阶上,2009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将下滑到10%以下,房地产投资增量从2008年的6800亿元减少为2009年的3200亿元,这将导致固定资产投资明显减速。
由于房地产是产业链较长的支柱产业,也是这一轮经济扩张的龙头产业,它的周期性调整将拖累一连串行业景气度下降,钢铁、建材等相关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可能随之减速。
地方政府基础设施投资资金来源主要来自土地出让金收入,2008年以来各地土地出让金收入增幅明显下降将影响明年的基础设施建设规模。
1-9月份固定资产投资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61310亿元,同比增长1.7%,考虑到投资价格上涨因素,实际增速为负。
2009年固定资产投资形势不容乐观。
4.城乡居民收入增幅下降,保持消费需求快速增长难度加大。
2008年支撑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重要支柱是居民消费的快速增长。
但农民进一步增收面临许多制约因素,股市和房市调整使城镇居民财产性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金融危机 中国 经济发展 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