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由器及其配置分析可打印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4017770
- 上传时间:2022-10-16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102.34KB
路由器及其配置分析可打印文档格式.docx
《路由器及其配置分析可打印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路由器及其配置分析可打印文档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路由器的概述4
2.1路由器的概念及其发展历程5
2.1.1路由器的概念5
2.1.2路由器的发展历程5
2.2路由器的主要功能和工作模式.5
2.2.1路由器的主要功能5
2.2.2路由器的主要模式5
2.3OSI的七层网络模型6
2.4路由器的结构6
2.5路由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及选择协议的配置7
2.5.1路由器的选择协议的配置7
2.5.2路由器的基本工作原理7
2.5.3路由器的工作过程8
三配置与调试8
3.1路由器的基本操作及配置方法9
3.2路由器的基本操作及公用命令9
3.2.1路由器的接口配置9
3.2.2路由器的静态路由配置9
3.2.3路由器的动态路由配置10
3.3路由器DHCP的配置11
3.4路由器的IP访问控制列表的功能及其配置12
四路由器的选购12
4.1路由器的安全特性12
4.2路由器的控制软件13
4.3外型尺寸的选择13
五论文总结13
参考文献15
路由器及其配置分析
【摘要】
路由器是计算机网络的桥梁,是连接IP网的核心设备。
通过它不仅可以连通不同的网络,还能选择数据传送的路经,并能阻隔非法访问。
路由器的配置涉及复杂的广域网协议和路由协议的选择和配置,其配置的状态直接影响企业网络的运行的效率、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论文在以下几个方面对路由器及其配置进行分析:
首先,本文主要阐述OSI参考模型中的网络层设备路由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和路由器的管理及简单配置。
其次,介绍了路由器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
再次,给出了静态路由协议和动态路由协议。
最后探讨路由器基本选型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路由器,配置,路由协议
一绪论
我们为什么需要路由器?
二路由器的概述
2.1路由器的概念及其发展历程
路由器(Route)是一种负责寻径的系统,在互连网络中从多条路径中寻找通讯量最少的一条网络路径提供给用户通信。
它使用寻径协议来获得网络信息,采用基于"
寻径矩阵"
的寻径算法和准则来选择最优路径。
按照OSI参考模型,路由器是工作在OSI参考模型第三层——网络层的数据包转发设备,通过转发数据包来实现网络互连。
2.1.1路由器的概念
作为网络层的网络互连设备,路由器在网络互连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与物理层或数据链路层的网络互连设备相比,其具有一些物理层或数据链路层的网络互连设备所没有的重要功能。
它能实现异构网络的互连,在物理上拓展了网络的规模;
实现网络的逻辑划分;
实现VLAN之间的通信;
同时,还可以实现其他一些重要的网络功能,如提供访问控制功能、优先级服务和负载平衡等。
2.1.2路由器的发展历程
路由器技术体系的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五代:
(1)第一代路由器:
集中转发,总线交换。
(2)第二代路由器:
集中+分布转发,接口模块化,总线交换。
(3)第三代路由器:
分布转发,总线交换。
(4)第四代路由器:
ASIC分布转发,网络交换。
(5)第五代路由器技术:
网络处理器分布转发,网络交换。
2.2路由器的主要功能和工作模式.
2.2.1路由器的主要功能
路由器的主要功能就是“路由”的作用,通俗地讲就是“向导”作用,主要用来为数据包转发指明一个方向的作用。
路由器的主要基本功能即为路由选择和分组转发。
但如要细分的话,路由器的“路由”功能可以细分为如以下几个方面:
(1)路由选择,路由选择就是路由器依据目的IP地址的网络地址部分,通过路由选择算法确定一条从源结点到达目的结点的最佳路由。
(2)分组转发,分组转发通常也称为分组交换,它主要完成按照路由选择所指出的路由器将数据分组从源结点转发到目的结点。
(3)防火墙功能(可配置独立IP地址的网管型路由器),它能够起到基本的防火墙功能,也就是它能够屏蔽内部网络的IP地址,自由设定IP地址、通信端口过滤,使网络更加安全。
2.2.2路由器的主要模式
路由器有多种工作模式,其中包括:
用户模式、特权模式、全局配置模式、其他配置模式和RXBOOT模式。
在不同的工作模式下,服务器可以通过不同的命令实现不同的功能。
1、用户模式(Usermode):
通常用来查看路由器的状态。
在该状态下,无法更改路由器的配置。
在用户模式下可执行的命令有ping、telnet、showversion等。
2、特权模式(Privilegedmode):
通常用来更改路由器的配置。
3、设置模式:
该模式下,允许用户真正修改路由器的配置。
它可以协助用户对路由器进行初始化设置。
这种交互式对话的系统会提示是否进入这个模式。
进入后,用户可以在系统的提示下逐步进行路由器的设置。
4、全局配置模式:
作用于整个配置系统。
5、其它配置模式:
其它模式设置包括端口配置模式、虚拟终端配置模式、路由配置模式等。
6、RXBOOT模式:
它是路由器的维护模式,当路由器出现问题时可以进入RXBOOT模式下解决。
2.3OSI的七层网络模型
路由器就工作在以上网络模型中的第三层------网络层,该层传送数据包。
网络层:
负责管理网络地址,定位设备,决定路由。
IP地址是在网络上分配给每台计算机或网络设备的32位数字标识。
在Internet上,每台计算机或网络设备的IP地址是全世界唯一的。
IP地址的格式是xxx.xxx.xxx.xxx,其中xxx是0到255之间的任意整数。
一般将IP地址按节点计算机所在网络规模的大小分为A,B,C三类,默认的网络掩码是根据IP地址中的第一个字段确定的。
A类地址的表示范围为:
0.0.0.0~126.255.255.255,默认网络掩码为:
255.0.0.0;
A类地址分配给规模特别大的网络使用。
A类网络用第一组数字表示网络本身的地址,后面三组数字作为连接于网络上的主机的地址。
B类地址的表示范围为:
128.0.0.0~191.255.255.255,默认网络掩码为:
255.255.0.0;
B类地址分配给一般的中型网络。
B类网络用第一、二组数字表示网络的地址,后面两组数字代表网络上的主机地址。
C类地址的表示范围为:
192.0.0.0~223.255.255.255,默认网络掩码为:
255.255.255.0;
C类地址分配给小型网络,如一般的局域网和校园网,它可连接的主机数量是最少的,采用把所属的用户分为若干的网段进行管理。
C类网络用前三组数字表示网络的地址,最后一组数字作为网络上的主机地址。
实际上,还存在着D类地址和E类地址。
但这两类地址用途比较特殊,在这里只是简单介绍一下:
D类地址称为广播地址,供特殊协议向选定的节点发送信息时用;
E类地址保留给将来使用。
2.4路由器的结构
中央处理器(CPU)。
CPU是路由器的中央处理器,它负责执行处理数据报所需的工作。
如实现路由协议,选择计算路径,交换路由信息,查找、分发以及维护路由表和转发数据包等功能。
只读存储器(ROM)ROM存放引导程序,路由器启动时通过引导程序启动IOS。
随机存储器(RAM)RAM是路由器的工作存储器,它存放的是路由器当前使用的内容,包括操作系统、运行配置文件、路由表等。
非易失性随机存储器(NVRAM)NVRAM主要用来存放配置文件,它在断电时内容不会丢失。
闪存(Flash)Flash是可擦除、可编程的ROM,主要用来存放路由器操作系统IOS。
接口,路由器有多种不同的接口,有的路由器只提供固定接口,有的可通过模块改变接口的种类和数量。
2.5路由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及选择协议的配置
2.5.1路由器的选择协议的配置
1、RIP协议。
RIP(RoutinginformationProtocol)是应用较早、使用较普遍的内部网关协议(InteriorGatewayProtocol,简称IGP),适用于小型同类网络,
2、IGRP协议。
IGRP(InteriorGatewayRoutingProtocol)是一种动态距离向量路由协议,它由Cisco公司八十年代中期设计。
3、OSPF协议OSPF(OpenShortestPathFirst)是一个内部网关协议(InteriorGatewayProtocol,简称IGP),用于在单一自治系统(autonomoussystem,AS)内决策路由。
2.5.2路由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路由器工作在OSI参考模型的第三层,即网络层。
已知路由器的两个基本功能是路由选择和分组转发,路由器接受到数据包后,通过路由选择获得将该数据包转发到目的端口的路径,并沿着这个路径将数据包从源主机跳地经过若干个路由发送到目的主机。
路由器的工作原理如下图(图2-1)所示,设主机1的ip地址为222.205.20.12,设主机2的ip地址为222.205.24.8,主机1要向主机2发送一个数据包。
主机1所配置的默认网关地址是router1的端口port1,其ip地址为222.205.24.1。
这时主机1含有主机2的ip地址的数据分组传给rout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路由器 及其 配置 分析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