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税制》教案.doc
- 文档编号:1399776
- 上传时间:2022-10-22
- 格式:DOC
- 页数:29
- 大小:381.50KB
《中国税制》教案.doc
《《中国税制》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税制》教案.doc(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央财经大学本科课程教案
课程名称
中国税制
授课专业
财政、税务
年级
二、三年级
课程代码
课程类型
必修课
思想政治理论课();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
选修课
学科选修课();专业选修课();任选课()
授课方式
理论课(√);实验课();实践课()
考核方式
考试(√);考查()
课程教学
总学时数
54
学分数
3
学时分配
课堂讲授54学时;实验课学时;实践课学时。
教材名称
《中国税制》(第四版)
作者
马海涛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年4月
指定参考书
《税法》
作者
中国注册
会计师协会
经济科学
出版社
2009年4月
授课教师
刘桓、马海涛、黄桦、杨虹、高萍、樊勇、张广通等
职称
教授、副教授
授课时间
中央财经大学本科课程教案
周次
第1周,第1次课
备注
章节名称
第一章税收制度概述第一节税制度的概念
授课方式
理论课(√);实验课();实践课()
教学时数
2
教学目的
及要求
本章是《中国税制》课程的基础理论部分。
通过本次课的学习,要使学生准确理解和掌握税收、税制与税法、税收征纳关系与税收法律关系等概念的涵义及联系与区别
教学内容提要
时间分配
1.税收制度的基本概念(广义和狭义的理解)
2.税收制度与税法的关系
3.税收分配关系与税收法律关系的联系与区别
30分钟
40分钟
30分钟
教学重点
与难点
1.本次课的重点是税收制度的概念及与税法的关系
2.本次课的难点是税收分配关系与税收法律关系的联系与区别
讨论、练
习、作业
思考题:
1.什么叫税收制度?
它与税法有何联系与区别?
2.简述税收分配关系与税收法律关系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手段
课堂讲解,幻灯片,板书,课堂提问等。
本节内容较抽象,在讲解概念时,可多举一些形象生动的例子,便于学生理解。
参考资料
1.北京:
《中国税务》,月刊,中国税务杂志社编辑发行。
2.北京:
《中国税务报》,日报,中国税务杂志社编辑发行。
3.北京:
《税务研究》,月刊,中国税务学会会刊,中国税务杂志社编辑发行。
4.《税收理论研究》,郝如玉等编著,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6月。
5.《税法》,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编,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4月。
6.《税法》,全国注册税务师执业资格考试教材编写组编,中国税务出版社,2008年4月。
第2页
中央财经大学本科课程教案
周次
第1周,第2次课
备注
章节名称
第一章税收制度概述第二节税收制度的组成要素
授课方式
理论课(√);实验课();实践课()
教学时数
2
教学目的
及要求
通过本次课的学习,要使学生准确理解和掌握税收制度组成要素的涵义及各种具体表现形式,为具体税种法律制度的学习打好理论基础。
教学内容提要
时间分配
1.税收制度的三个基本组成要素:
纳税人,课税对象(包括税目和税基),税率
2.税收制度的其他组成要素:
征税主体,纳税期限,纳税环节,税收优惠,违章处理
60分钟
40分钟
教学重点
与难点
1.本次课的重点是税收制度的三个基本组成要素
2.本次课的难点是课税对象和税率,尤其是两种累进税率的运用方法
讨论、练
习、作业
思考题:
1.什么叫税收制度的组成要素?
它在税制构建和改革中有何重要意义?
2.税收制度的三个基本要素是什么?
它们有哪些具体表现形式?
3.如何理解税收制度要素间的关系?
练习题:
课堂演算1道累进税率的计算题。
教学手段
课堂讲解,幻灯片,板书,课堂提问等。
在讲解概念时,可多举一些现实生活中形象生动的例子,便于学生理解。
参考资料
1.北京:
《中国税务》,月刊,中国税务杂志社编辑发行。
2.北京:
《中国税务报》,日报,中国税务杂志社编辑发行。
3.北京:
《税务研究》,月刊,中国税务学会会刊,中国税务杂志社编辑发行。
4.《税收理论研究》,郝如玉等编著,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6月。
5.《税法》,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编,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4月。
6.《税法》,全国注册税务师执业资格考试教材编写组编,中国税务出版社,2008年4月。
第3页
中央财经大学本科课程教案
周次
第2周,第3次课
备注
章节名称
第一章税收制度概述第三节税收制度的分类第四节税制结构
授课方式
理论课(√);实验课();实践课()
教学时数
2
教学目的
及要求
通过本次课的学习,要使学生熟悉税收制度的基本分类方法;理解和掌握税制结构的概念、不同税制模式的基本特点及制约因素;了解我国税制结构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教学内容提要
时间分配
1.税收制度的分类
2.税制结构的概念及不同税制模式的特点。
3.影响税制结构的主要因素
4.我国税制结构的现状及改革趋势
30分钟
30分钟
20分钟
20分钟
教学重点
与难点
1.本次课的重点是税收制度的结构及税制模式
2.本次课的难点是税制模式的概念及其制约因素
讨论、练
习、作业
思考题:
1.税收制度有哪些基本分类方法?
它们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是什么?
2.什么是税制结构?
税制模式有哪些基本类型?
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制约税制模式形成及发展演变的制约因素有哪些?
3.我国税制结构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何?
教学手段
课堂讲授,幻灯片,板书,课堂提问。
在讲解概念时,可采用一些图表数据,便于学生理解。
参考资料
1.北京:
《中国税务》,月刊,中国税务杂志社编辑发行。
2.北京:
《中国税务报》,日报,中国税务杂志社编辑发行。
3.北京:
《税务研究》,月刊,中国税务学会会刊,中国税务杂志社编辑发行。
4.《税收理论研究》,郝如玉等编著,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6月。
5.《税法》,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编,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4月。
6.《税法》,全国注册税务师执业资格考试教材编写组编,中国税务出版社,2008年4月。
第4页
中央财经大学本科课程教案
周次
第3周,第4次课
备注
章节名称
第二章增值税第一节增值税概述第二节增值税的征收范围
授课方式
理论课(√);实验课();实践课()
教学时数
2
教学目的
及要求
增值税是我国的第一大税源,在税制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通过本次课的学习,要使学生在与传统流转税进行比较的基础上,理解和掌握增值税的概念、类型、特点、意义和发展历史,熟悉增值税征收范围的一般规定和特殊规定。
教学内容提要
时间分配
1.增值税的概念
2.增值税的产生和发展
3.增值税的类型
4.增值税的特点和意义
5.增值税的征收范围
15分钟
10分钟
20分钟
15分钟
40分钟
教学重点
与难点
1.本次课的重点是增值额的概念、类型、特点、意义和征收范围的规定
2.本次课的难点是对增值额、重复征税、中性税收和消费型增值税、视同销售、混合销售及兼营销售等概念涵义的理解
讨论、练
习、作业
思考题:
1.如何理解增值额和重复征税的概念?
2.生产型、收入型和消费型增值税在筹集财政收入、避免重复征税和支持投资的力度上有何差异?
3.规范的增值税有哪些特点和作用?
4.我国现行增值税制度对征税范围是如何规定的?
教学手段
课堂讲解,幻灯片,板书及课堂提问等。
可适当介绍我国增值税转型的背景情况。
参考资料
1.北京:
《中国税务》,月刊,中国税务杂志社编辑发行。
2.北京:
《中国税务报》,日报,中国税务杂志社编辑发行。
3.北京:
《税务研究》,月刊,中国税务学会会刊,中国税务杂志社编辑发行。
4.《税收理论研究》,郝如玉等编著,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6月。
5.《税法》,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编,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4月。
6.《税法》,全国注册税务师执业资格考试教材编写组编,中国税务出版社,2008年4月。
第5页
中央财经大学本科课程教案
周次
第3周,第5次课
备注
章节名称
第二章增值税第三节增值税的纳税人第四节税率和征收率第五节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销项税额的计算)
授课方式
理论课(√);实验课();实践课()
教学时数
2
教学目的
及要求
通过本次课的学习,要使学生熟悉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划分标准;熟悉增值税税率和征收率的规定;理解和掌握增值税计税销售额的确定及销项税额的计算方法。
教学内容提要
时间分配
1.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划分标准
2.适用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税率:
17%、13%和出口货物零税率;适用于小规模纳税人的3%的征收率。
3.增值税计税销售额核算的一般规定及特殊规定。
4.增值税销项税额的计算方法
15分钟
15分钟
50分钟
20分钟
教学重点
与难点
1.本次课的重点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划分标准;增值税计税销售额的确定和销项税额的计算方法。
2.本次课的难点是视同销售、混合销售、兼营销售等特殊销售方式计税销售额的确定。
讨论、练
习、作业
思考题:
1.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是如何划分的?
2.增值税的税率和征收率是怎样规定的?
3.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与小规模纳税人在税收制度及其管理上有何差异?
4.视同销售、混合销售和兼营销售等特殊销售方式计税销售额是如何确定的?
教学手段
课堂讲解,幻灯片,板书及课堂提问等。
在介绍税法规定的同时,可多举一些现实生活中的例子,以加深学生对有关规定的理解。
参考资料
1.北京:
《中国税务》,月刊,中国税务杂志社编辑发行。
2.北京:
《中国税务报》,日报,中国税务杂志社编辑发行。
3.北京:
《税务研究》,月刊,中国税务学会会刊,中国税务杂志社编辑发行。
4.《税收理论研究》,郝如玉等编著,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6月。
5.《税法》,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编,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4月。
6.《税法》,全国注册税务师执业资格考试教材编写组编,中国税务出版社,2008年4月。
第6页
中央财经大学本科课程教案
周次
第4周,第6次课
备注
章节名称
第二章增值税第五节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进项税额的抵扣范围和抵扣方法;应纳税额的计算)
授课方式
理论课(√);实验课();实践课()
教学时数
2
教学目的
及要求
通过本次课的学习,要使学生准确理解和掌握增值税进项税额的抵扣范围和抵扣方法;熟练掌握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
教学内容提要
时间分配
1.增值税进项税额的抵扣范围和抵扣方法
2.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应纳税额=销项税额-允许抵扣的进项税额)
40分钟
60分钟
教学重点
与难点
1.本次课的重点是增值税进项税额的抵扣范围及抵扣方法的确定;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
2.本次课的难点是进项税额的抵扣范围和抵扣方法
讨论、练
习、作业
思考题:
1.增值税进项税额的抵扣范围和抵扣方法是如何规定的?
2.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小规模纳税人和进口货物的应纳税额是如何计算的?
教学手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税制 中国 税制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