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版中考模拟语文试题三II卷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3992703
- 上传时间:2022-10-16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545.76KB
南京市版中考模拟语文试题三II卷Word格式.docx
《南京市版中考模拟语文试题三II卷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京市版中考模拟语文试题三II卷Word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3.选出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馈赠
懊恼
含辛如苦
原形必露
B.殉职
谄媚
按部就班
川流不息
C.阑珊
希翼
不屑置辨
销声匿迹
D.锤练
禀赋
满院狼藉
锐不可挡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有时我甚至还看到蝈蝈非常勇敢地纵身追捕蝉,而蝉则惊慌失措地飞起逃窜。
B.每一个舞姿都使人颤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C.鲤鱼细胞核和鲫鱼卵细胞质居然能和平共处,并开始了类似受精卵分裂发育的过程。
D.带着这么一张脸,你不管从事什么职业,不管穿什么服饰,也不管在俄国什么地方,都不会有一种鹤立鸡群、引人注目的可能。
5.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亘古(ɡè
nɡ)
憩息(qì
)
引吭(há
ng)
络绎不绝(yì
)
B.恫吓(hè
怒不可遏(è
怡然自得(yí
忏悔(chà
n)
C.亵玩(xì
鲜有人知(xiǎn)
案牍(dú
蛰伏(zhé
D.贻误战机(yí
譬如(bì
高瞻远瞩(zhú
愧怍(zuò
6.下列对名著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格列佛游记》讲述了英国船医格列佛因海难等原因先后流落到“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以及“慧骃国”等地的经历。
B.利立普特国人的写字方法很特别,从纸的一角斜着写到另一角。
C.《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第一次出游,发现利立普特国是用跳绳比赛来选拔官员的,他最后一次出游到了慧骃国。
D.作者笔下的“慧驷国”展示了人神颠倒的怪诞景象。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有此一间,不求广厦
①“室雅无须大,花香不在多”这句话常被写成楹联挂于书房。
对中国文人来说,书房不仅是个可以让人暂别柴米油盐的地方,更是与圣贤高朋为侣的精神家园。
②中国文化中,读书、藏书之风绵延不绝,因而中国文人的书房有着悠久的历史。
殷周时出现了“木牍”,藏书的需求使书房的出现成为一种可能。
春秋时期诸子百家大兴私家讲学之风,白天的课堂,到了晚上就变成读书,这应该就是书房的雏形吧。
西汉时的司马迁,在家中写就“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他的“工作室”相传是中国最早的文人书房。
到了唐代,科举制鼓舞了读书人的热情,书房作为夜读场所备受重视,书房文化由此兴起。
③考证中国建筑史不难发现,中国文人的书房常与风林竹泉相伴。
东晋末年,谢灵运在山林茂密处建造了“始宁墅”,专门留有一处书房,第一个将山水、园林、文人融于一体。
明代归有光的书房“项脊轩”,室小屋漏,但他在书房外栽种了兰桂竹木,“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④文人的书房为什么要讲究外部环境的清静雅致呢?
明代戏曲家高濂在《遵生八箋》中说:
“书斋宜明朗,清净。
”书房前,要有平阔的庭院,以使光线明亮,适于读书:
窗前围植修竹碧草,让屋中人可以养眼清心。
⑤书房内也颇为讲究。
书房的面积不宜大,“太宽敞反会损伤目力”。
陆游的小书房“仅可容几”,但他却相当满意,“窗几穷幽致,图书发古香”。
即使是皇家书房,也并非以大为好帝养心殿内的书房“三希堂”,就仅有八平方米,至于书房的内置,则是“宜简不宜繁”,一方几,一灯一人一卷书而已。
这方寸书房虽简洁,却承载着中国文人对学问和世界的思考,文化就在一间间书房里汩汩不绝地流淌出来。
⑥“书房”是现代的叫法,古代文人常取“堂”“馆”“阁”“庐”“山房”等字命名,雅致的命名彰显主人的志向和品格。
宋代卫泾,取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名句之意,将书房命名为“后乐堂”,托忧国忧民之心。
谭嗣同的书房名为“莽苍苍”,意为苍茫高远,显示了他慷慨豪迈的性格。
⑦书房是文人为静读、研修构筑的自我天地,联结着文人的内心世界。
不读有益之书,何以遣有涯之生?
对读书人而言,平生愿得书房一间,不求广厦万千。
(选自《中华遗产》2019年第3期,有删改
7.阅读全文,简要概括“书房”都有哪些特点?
8.阅读第②段,分析下面句中加线词语的表达作用。
春秋时期诸子百家大兴私家讲学之风,白天的课堂,到了晚上就变成读书,这应该就是书房的雏形吧
9.从说明方法的角度,简要分析第⑥段画线句的表达作用。
宋代卫泾,取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名句之意,将书房命名为“后乐堂”,寄托忧国忧民之心谭嗣同的书房名为“莽苍苍”,意为苍茫高远,显示了他慷慨豪迈的性格。
①整整的三年,他凑足了一百块钱!
②他不能再等了。
原来的计划是买辆最完全最新式最可心的车,现在只好按着一百块钱说了。
不能再等:
万一出点什么事再丢失几块呢!
恰巧有辆刚打好的车(定作而没钱取货的)跟他所期望的车差不甚多;
本来值一百多,可是因为定钱放弃了,车铺愿意少要一点。
祥子的脸通红,手哆嗦着,拍出九十六块钱来:
“我要这辆车!
”铺主打算挤到个整数,说了不知多少话,把他的车拉出去又拉进来,支开棚子,又放下,按按喇叭,每一个动作都伴着一大串最好的形容词;
最后还在钢轮条上踢了两脚,“听听声儿吧,铃铛似的!
拉去吧,你就是把车拉碎了,要是钢条软了一根,你拿回来,把它摔在我脸上!
一百块,少一分咱们吹!
”祥子把钱又数了一遍:
“我要这辆车,九十六!
”铺主知道是遇见了一个死心眼的人,看看钱,看看祥子,叹了口气:
“交个朋友,车算你的了;
保六个月:
除非你把大箱碰碎,我都白给修理。
保单,拿着!
”
③祥子的手哆嗦得更厉害了,揣起保单,拉起车,几乎要哭出来。
拉到个僻静地方,细细端详自己的车,在漆板上试着照照自己的脸!
越看越可爱,就是那不尽合自己的理想的地方也都可以原谅了,因为已经是自己的车了。
把车看得似乎暂时可以休息会儿了,他坐在了水簸箕的新脚垫儿上,看着车把上的发亮的黄铜喇叭。
他忽然想起来,今年是二十二岁。
因为父母死得早,他忘了生日是在哪一天。
自从到城里来,他没过一次生日。
好吧,今天买上了新车,就算是生日吧,人的也是车的,好记,而且车既是自己的心血,简直没什么不可以把人与车算在一块的地方。
④怎样过这个“双寿”呢?
祥子有主意:
头一个买卖必须拉个穿得体面的人,绝对不能是个女的。
最好是拉到前门,其次是东安市场。
拉到了,他应当在最好的饭摊上吃顿饭,如热烧饼夹爆羊肉之类的东西。
吃完,有好买卖呢就再拉一两个;
没有呢,就收车;
这是生日!
⑤自从有了这辆车,他的生活过得越来越起劲了。
拉包月也好,拉散座也好,他天天用不着为“车份儿”着急,拉多少钱全是自己的。
心里舒服,对人就更和气,买卖也就更顺心。
拉了半年,他的希望更大了:
照这样下去,干上两年,至多两年,他就又可以买辆车,一辆,两辆……他也可以开车厂子了!
⑥可是,希望多半落空,祥子的也非例外。
10.选文节选自________(作者名)《_________》(作品名)
11.文中画线句子体现了祥子怎样的心情?
12.第⑥段中的“希望”是指什么?
(用选文中原文回答)。
“祥子的也非例外”在小说中是指哪一件事情?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老不死的贼
①孔子有个老相识叫原壤,有一次他叉开双腿坐着等孔子。
孔子见他这么没礼仪,很是不高兴,用手杖敲着他的小腿说:
“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
”这句话的意思是:
“小时候不孝悌,长大了无成就,老而不死,你这就是害人虫。
”其中最为人们熟知的,便是最后一句。
只是这样一句用来骂“老而无德”之人的话,时至今日,却常常成为“少而无德”之人的标配言辞。
不少时候,老人步履蹒跚、言辞不清、反应缓慢,都有可能招至一声“老不死”的咒骂。
②孔子冤枉极了,明明一生都在强调礼,却莫名其妙成了这句无礼言语的始作俑者,更何况这句话本身是孔子在骂对方无礼。
不过,孔老夫子并不孤独。
唐代元稹悼念亡妻的组诗《遣悲怀》中,有一句“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原本的意思,是夫妻间终有生死一别,但共过贫贱的患难夫妻,在诀别时更感哀痛。
这么情深痛绝的一句“贫贱夫妻百事哀”,现在却常被等同于“家里没钱烦恼多”。
倘若泉下有灵,恐怕元情圣要找到孔圣人抱头痛哭吧。
③这些情形在我们生活中屡见不鲜。
生活中的语言,通常为了表达的简洁牺牲了字面语意的清晰,而大众则不一定有相应的知识积累,理解和运用的偏差自然不可避免。
我们固然知道“今天真热”不是“天真”这个词的正确用法,并引之为笑谈,但我们未必清楚“空穴来风”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宋玉的《风赋》,本义是“消息和传说不是完全没有根据”,和现在的意义恰好相反。
生活中,我们往往“空穴来风”,乃至于“今天真热”而不自知。
④如果只有这一个原因,也不见得是坏事。
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变成了路。
像大家几乎全都误用“空穴来风”,而没多少人知道它的本义,如今权威词典便采纳了它的新义。
反而,如果人人都在说话写作时按部就班、丁卯分明,那么汉语恐怕会逐渐凋零。
因为最严格的规范意味着最稳定、最没有变化,也就意味着我们要借助十年、百年、千年前人们对语言的认知和创造,来涵盖无穷远的未来中,人们需要用语言表达的无限的可能性。
⑤很多人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不约而同踩出路是一回事;
没几个人走却硬是要开辟新路又是一回事。
既不是语言字面含义的模糊带来了理解的偏差,也不是长久地被误用以至于约定俗成,不少人就是觉得说话和写作是自己的事,完全可以随心所欲。
“活水清渠”不等同于“开闸泄洪”。
语言一方面需要变化,另一方面必须稳定,这两者存在微妙的博弈关系。
不变的语言当然是死语言,满足不了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需求,肆意变化的语言却更糟糕,它失去了语言的根本作用——沟通。
不说那些哗众取宠的生造词句,哪怕是最热门的网络词汇、最新鲜的字母缩写、最前沿的科学名词,它们虽必不可少,但也绝不能泛滥。
好比长期缓慢的演化让我们适应自然,短期大量的突变则是致命的疾病。
⑥值得一提的是,忽视传统文学底蕴造成的误用,毕竟还是越少越好。
语言有工具性,但绝不仅仅是一个工具,特别是汉语这种有着几千年历史文化沉淀的语言,自有它的厚重。
当我们为了表达的新鲜和方便,或者仅仅因为无知而抛弃了一分厚重,也就斩断了一根文化传承的链条。
长期以往,“贫贱夫妻”便永远失去了那一份深情,“老不死的贼”便永远只能是无德之人口中的粗鄙之言,岂不痛哉?
13.文章①②段举例写出了怎样的社会现象?
14.文章第③段第一句话,“屡见不鲜”的原因有哪些?
15.请解释下面加点部分在文中的意思。
(1)生活中我们往往“空穴来风”,乃至于“今天真热”而不自知。
(2)“活水清渠”不等同于“开闸泄洪”。
16.阅读④~⑥段,说说语言有哪些作用?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南京市 中考 模拟 语文试题 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