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主义的彻底回归精选文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文档编号:13983023
- 上传时间:2022-10-16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27.21KB
现实主义的彻底回归精选文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现实主义的彻底回归精选文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实主义的彻底回归精选文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但是,如果我们冷静仔细地分析就会发现,这种现实主义是有局限的,是在某种或浓或淡的情绪和心态支配下的有强烈主观色彩的现实主义,在这种明显偏向个人情感的视角下,那段知青生活或多或少是变形扭曲了的,是不完整的,是主观选择了的,因而不是彻底的、真正的现实主义。
②从这个意义上说,孙立先生的长篇小说《远方的落日》,恰好弥补了这样的缺憾,在现实主义的真正回归上,作出了独到贡献。
一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知青文学现实主义精神受到这样的局限呢?
这是因为作者常常不能自觉地和亲身经历的生活保持冷静客观的距离,不能从更宏大的历史坐标看待那些过去了的梦魇般的生活。
在过于情绪化的心态下,对自己描绘的生活作了有意或者无意的取舍,其倾向性扭曲了客观性,因而对生活的真相有了程度不一的偏颇、夸张、剥离、模糊。
例如,在以《伤痕》为代表的“伤痕文学”时期,主要控诉“上山下乡”运动对一代知识青年造成的生理、心理上的巨大伤害,就如《伤痕》的标题一样。
其控诉、揭露、批判组成了这种文学的所有内容,从总体上看,非常丰富;
从实质上看,却异常单薄,所有内容都围绕一个指向:
伤痕,上山下乡给知识青年造成的生理尤其是心理的伤痕。
这一运动给知识青年的全部经历、体验、感受、思考,就在“伤痕”中被过滤了。
在以《今夜有暴风雪》为代表的“青春无悔文学”时期,又转向另一个方向,把所有的苦难,用文学的手段,包装成无悔的青春。
用理想主义、乌托邦思想的外衣,神化灾难的过去,以此自我麻醉,并期待麻醉后人。
这样的创作心理和感情导向,又用伪饰的理想和虚假的激情掩盖了真正的生活和生活中的苦难。
在以《中国知青部落》(郭小东)《中国知青梦》《孽债》为代表的“反思文学”阶段,虽然“知青作家已站在人类历史的高度,以理性的眼光来审视昔日的经历”,但预设道德判断,又使现实主义蒙上了虚幻的自我谴责的理想主义的色彩。
其中的批判、追悔、自我救赎,让读者感到作者是否足够真诚,是否足够真实,致使现实主义的力量遭到削弱。
能够用客观理性的态度描写知青生活,就成了登上彻底的真正的现实主义文学坦途的阶梯,而在这一点上,孙立先生站得非常踏实。
这是因为,经过三十多年的沉淀与思考,《远方的落日》已经从最初的强烈的感性认识上升为冷静的理性认识,能够用客观理性的态度勇敢面对当时的生活,当时的真正的、真实的世界,当时的“我”,当时“我”看见的那些人。
对于生活,诗歌需要敏锐而及时的感受、浓缩、创造、宣泄,但小说则不然,小说需要一段距离深入观察,需要一点时间深入思考,需要一点反思探究真相和奥秘。
特别的是,对于“上山下乡”这样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人类悲剧生活,更需要作者有足够的时间和足够的智慧反刍和体味,在浓缩原有的感性生活后之后用理性的刀刃一一剖析,从而看到五彩斑斓的生活现象后面更真实、更彻底的真相。
孙立先生在人生的中年时期,在二十一世纪的初年,回头描绘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末近十年的知青生活,显然具备了客观理性的条件。
就此而言,《远方的落日》,在这方面的准备是极为充分的、厚实的。
二
“上山下乡”运动作为“文革”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从总体上看,“对于整个国家和人民来说,知青运动是一场灾难”。
“从人类文明的角度来评价知青运动。
它就不仅仅是一场浩劫,它是对人类文明的一种亵渎,因为它割裂了传统,中断了文明,完全违背了人性,是一种反人性,反人道主义,反人权,反人类进程的一个运动”。
③对这些亲历者而言,是从一个狂热的乌托邦到另一个冷酷的乌托邦,这个过程中,从灵魂到肉体,从情感到思想,从意志到品格,无一不是历经曲折、历经磨难、历经炼狱般的锻炼。
这种经历,无疑使这些亲历者在创作时带有浓烈的情感色彩,“虽然知青作家们的思想不同,风格各异,但是我们却能从那饱含感情的字里行间看到那充满了悲壮、苦痛、愤懑、忧郁、哀怨、孤独而又不放弃执著与忠诚的复杂的情感内涵,大部分作品呈现出了一种凝重深沉、慷慨悲悯、感伤隽永、苍凉雄旷的美学风格”。
“作为对十年“文革”历史的反映及其延续性影响的揭示,三十年的知青文学是耽误一代的冤怨,是失落一代的愤怒,是骄傲一代的悲歌,是觉醒一代心声。
知青们带着理性的批判,深刻地反思这段历史,用饱含感情的笔触,用近于自传的手法,给我们描绘了一代人的精神画卷,展现了一代人心灵的历史。
于是,知青文学就是一把开启“文革”历史的钥匙,是对文革控诉的状纸,是民众苦难的血书,是一代人精神永不萎缩的印痕,是良知、尊严永不泯灭的明证”④。
但是,正因为如此,在过于浓重的情感渲染下,对知青生活的真实、全面、深刻地反映,也造成了不可避免的损失。
孙立先生用时间的邈远,用思考的深邃,用回顾的冷静,避免一切情绪化的、片面的叙述、描写和抒情。
正是因为用这样的态度审视自己的知青生活,描绘已经过去了的往昔岁月,造就了《远方的落日》的现实主义文学的新境界,使得他描绘的“文化大革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宏大背景更全面、更真实、更典型,也使得作品中的人物更真切、更活泼、更多样、更亲切。
“文化大革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对于这些亲历者来说,是一个难以简单言说和评价的历史过程。
其间掺杂着无数个人化的经历和感受,呈现着斑驳迷离、五光十色、悲欣交织的心路历程,因而在文学表现上就各具特色。
孙立先生对这些宏大背景的描述和判断非常客观和理智,理性的色彩笼罩了整部小说。
在他看来,“回顾过去,重要的并不是一味地批判、讨伐,也不是仅仅追究少数人的责任,更多的是要了解国家与个人的发展轨迹,探讨出如何避免人类社会因为失误而导致灾难的根源”。
⑤所以,在对那个时代的背景描述中,我们很难看到一般知青文学中常有的各种“从狂热—失落—执著,到悲愤—骄傲—愧疚,再到怀念—回归—冲突”的情感历程⑥,相反,我们看到的是主人公林强与他年龄不相称的理智和无奈。
他并没有将这一切的不幸归之于某个具体的人,具体的团体,具体的政策,而是再现当时所有人的普遍的精神状态:
盲从、算计、麻木、恐惧。
孙立笔下的人物,不是先知先觉,也不是后知后觉,而是一群生活在那时的中国人,活生生的、被时代裹挟了的、无法自救也无法被救的人们,“他们的命运,掌握在无所不在而又无法确知的某个抽象的人物手里,无法选择,更无法逃避。
既随波逐流,又拼命挣扎,就像被困在一张巨网里的鱼群”⑦。
即使在几十年后写作的时候,作者也在压抑着自己的情绪,用理智客观的笔触,写下当时人们真实的精神状态,而没有像其他知青作家那样被情绪左右。
这样做的好处是,避免了简单的判断和过于主观化的、后知后觉式的觉悟,让读者根据自己看到的艺术形象作出判断,而不被作者的预先设定所限制和规范,以便对复杂的历史现象作出更为理智、更为客观的体验和分析,甚至判断。
尊重了读者,也尊重了历史。
当代人不评论当代史,这也许比较偏颇,但有可能避免了武断和短视。
作为文学作品,恐怕更需要真实呈现某个时代的风貌,让后人自己去体验和评判,这对于作者和后人都是有好处的。
这是判断《远方的落日》的价值的重要坐标。
在确定了这个坐标之后,就容易判断这部小说在现实主义的道路上走得是否足够彻底,足够扎实。
三
小说的最终任务,或者说最终价值,在于塑造出生动的人物形象。
这些人物形象是否生动,是否动人,甚至是否典型,是否具有永恒的文学价值,主要取决于达到现实主义的何种深度,尤其取决于这些人物的真实程度的高低。
这种真实,当然是指生活的真实与艺术的真实的统一。
孙立先生在这方面,恰恰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与大多数知青文学的作者一样,《远方的落日》也是一部自叙传,是作者几十年前插队生活的回忆和提炼。
“三十多年来,插队生活一直在我的脑海中萦绕,有时我都有些存疑,我是不是太过于沉湎于过去而不能自拔了。
然而,反观自己的人生经历,我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那段生活给人的印象太深刻了。
十年里,我由懵懂无知到不解、疑惑、反思,经历着身体、情感、心灵思想的种种嬗变,也真正认识清楚中国社会最底层人们——农民的生活,切实地感受到他们为了生存的需求所承受的艰辛与苦难。
”(《远方的落日——后记》孙立)自叙传体的作品,在反映生活的真实性上有天然的优势,因而许多伟大的作品都或多或少地存在自叙传的因素,长篇小说尤其如此。
小说的主人公林强,无疑具有强烈的作者的影子,是作者的经历、思想、感情、性格等方面的浓重的映射。
但是,文学作品的价值,不仅在于反映生活的真实,更在于反映艺术的真实,反映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矛盾统一。
这个主人公,不仅是作者自身刻板的拷贝,更是作者借助自己的想象和类推,概括了当时无数个“林强”、“插队落户”的悲欢离合故事,创造出了“这一个”“林强”。
他是一个性格复杂多变的人物形象,给我们留下了无法磨灭的印象。
他单纯,所以凭着一腔热血下了乡。
他世故,所以他和每个人保持距离。
他善良,所以他冒着风险资助逃亡的知青兄弟。
他冷酷,所以他拒绝了深爱他的农村姑娘春花。
他大度,所以不计较别人对他的深深伤害。
他狭隘,所以他无法原谅父亲的冷漠和固执。
他幼稚,所以相信了生活的谎言,导致生命的曲折和青春的残酷。
他精明,所以抓住了命运赐给他的大大小小的机会,特别是抓住了高考这个天外飞来的千载难逢的机会。
他聪明,所以他凭借初中的基础考出了全县文科状元的好成绩。
他愚蠢,放弃了近在咫尺的人生真幸福——无数截然相对的性格因素水乳交融地融会于一身,让读者产生更加复杂的情愫,是欣赏,还是厌恶?
是同情,还是憎恨?
是理解,还是贬斥?
是崇敬,还是鄙视?
似乎都是,又似乎都不是。
让读者迷惘、矛盾、痛苦、犹豫、深思,甚至废卷长叹,让读者悚然而惊、中夜不眠、流连踌躇。
作家的作品,往往有作家生活的影子,杰出的作品尤其如此。
我想,敢于写出如此复杂的人物内心变化,作者的确是有直面自我的果敢和勇气,这也是现实主义作品能够耸立于所有其他文学流派之上的最主要的支撑。
这又不仅仅是直面自我所能概括的,在这个生动的人物身上,其实也映射了那时许许多多知青的真实的面貌和精神。
作者的目的并不在于塑造一个时代英雄,而在于呈现一个被时代大潮裹挟的青年的心灵成长史,所以,他就有足够的胆识和勇气写出真实的自我体验,并期望今人和后人从中感受那个时代的青年的歌哭悲喜,并由此得到生活的启迪、艺术的享受和人生的哲理。
这就是孙立先生的现实主义写作所达到的新的高度,新的深度。
在这里,作者并没有像其他知青小说那样,将这个人物简单化、标签化、类型化、时代化,而是写出了在特殊年代里蕴含普遍意义的人物性格、气质、精神、禀赋,是这样一个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现实主义 彻底 回归 精选 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