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催化复习资料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3969764
- 上传时间:2022-10-16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399.96KB
工业催化复习资料文档格式.docx
《工业催化复习资料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业催化复习资料文档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工业催化剂的四个基本指标:
选择性、稳定性、活性、成本
活性:
催化剂影响反应进程变化的程度。
选择性:
所消耗的原料转化成目的产物的分率。
稳定性:
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寿命:
在工业生产条件下,催化剂的活性能达到装置产能力和原料消耗定额的允许使用时间。
2.4均相催化剂的特征
催化剂与反应介质不可区分,与介质中的其他组分形成均匀物相的催化反应体系。
用于液相反应,溶于反应介质中,以独立自由的分子形态存在。
用于MNR/IR等分析手段。
液态酸碱催化剂,可溶性过渡金属化合物催化剂和碘、一氧化氮等气态分子催化剂的催化属于这一类。
均相催化剂与多相催化剂的比较各自优缺点
多相催化剂:
无需连续添加催化剂;
大大减少了腐蚀问题;
简化了产品的回收;
制造费用下降
选择性较高;
产品纯度很高;
安全性增加
均相催化过程有以下优缺点:
(1)反应条件温和,有利于节能。
(2)反应性能单一,具有特定的选择性。
(3)作用机理研究清楚明晰,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易于精心调配和设计。
(4)催化剂的稳定性差,且不易与产物分离。
将均相催化剂的活性组分锚定在某种高聚物上,使其固相化后再应用于相应的催化过程,从而克服了其稳定性差和难于分离的缺点。
3.2多相催化的反应步骤
①气体(液体)中反应物扩散到固体催化剂孔中
②反应物分子在催化剂表面活性位上发生化学吸附作用
③吸附态反应物分子在活性位上发生化学反应形成吸附态产物分子
④产物分子从催化剂表面脱附
⑤产物固体催化剂扩散到气体(液体)中
内外扩散如何消除?
3.3.1Langmuir吸附等温式
Langmuir吸附模型(理想吸附模型):
⑴吸附是单分子层的–每个吸附分子占据一个吸附位;
当固体表面铺满一个单分子层以后,吸附达到极限,V=Vm;
⑵表面是均匀的--固体表面各处吸附能力相同;
⑶表面上的吸附质分子间无相互作用--吸附质只与吸附剂间发生相互作用;
⑷吸附平衡是一动态平衡。
单分子吸附的Langmuir等温式
(A–吸附质分子;
σ--活性表面)
▪设表面覆盖率q=V/Vm,则空白表面为(1-q);
其中V为吸附体积,Vm为吸满单分子层的体积。
于是有:
则有:
--单分子吸附的Langmuir等温式;
其中,p为气体分压,K称为吸附平衡常数。
3.3.3BET吸附等温式
由Brunauer-Emmett-Teller三人提出的多分子层吸附公式。
建立在Langmuir吸附理论基础上的,基于两点假定:
①吸附为物理吸附,吸附力为分子间力,发生多层吸附;
第一层吸附与以后多层不同,后者与气体的凝聚相似;
②吸附达平衡时,每吸附层上的蒸发速度必等于凝聚速度。
式中,c是与吸附热有关的常数;
Vm为铺满单分子层所需气体的体积;
p和V分别为吸附时的压力和体积;
p0是实验温度下吸附质的饱和蒸气压。
▪[适用范围]:
相对压力为0.05~0.30。
相对压力太小,小于0.05时建立不起多层物理吸附平衡;
相对压力大于0.30时,毛细凝结变得显著,能破坏多层物理吸附平衡。
▪[应用]:
固体吸附剂、催化剂的表面积测定
[例]标准BET法测定催化剂比表面积的步骤:
①测定在0.05<p/p0<0.35范围内吸附物N2(基准物质)的吸附等温线;
②以p/V(p0-p)对p/p0作图得一条直线,可以得到:
③由直线的斜率和截距计算Vm;
④计算表面积;
其中,Am(N2)=0.162nm2
3.4.3分子在金属表面上的活化及其吸附强度
--在催化反应中,金属特别是过渡金属的重要功能之一,是能将双原子分子解离活化,为其他反应分子或反应中间物提供活化原子。
金属对气体分子化学吸附强度的顺序为:
1)O2最易吸附,N2最难吸附。
2)有的金属能够吸附所有这些气体分子,有的只能吸附O2,多数是居中间的,只能吸附从O2到H2。
3)金是所有金属中唯一的例外,甚至对O2也不发生化学吸附。
非解离吸附:
乙烯、乙炔、苯、CO等。
特点:
具孤对电子,π–电子分子。
分子轨道杂化态:
SP2SP3;
SPSP2。
多位吸附:
苯。
σ—π键合:
CO/线性;
孤对电子/桥式π-电子
3.4.4金属表面上化学吸附的应用
金属负载型的催化剂和多组分的金属催化剂,常借用气体化学吸附方法测量金属的表面积。
常用的化学吸附气体是H2、CO、O2和N2O。
用这种方法测量金属的表面积,最主要的特点是测试易于实施,结果有良好的重复性,金属原子与吸收物种间的化学计量关系能够准确确定。
可用这种实测数据推算金属表面原子数目和金属表面积。
9.1.1沉淀法制备工业催化剂
沉淀法是借助沉淀反应,用沉淀剂(如碱类物质)将可溶性的催化剂组分(金属盐类的水溶液)转化为难溶化合物,再经过滤、洗涤、干燥、焙烧、成型等工序制得成品催化剂。
❑沉淀剂的选择
1)生产中常用的沉淀剂有:
碱类:
NH3·
H2O、NaOH、KOH碳酸盐:
Na2CO3、(NH4)2CO3、CO2
有机酸:
乙酸、草酸(比较理想但贵)最常用的是NH3·
H2O和(NH4)2CO3
2)沉淀剂的溶解度要大
提高阴离子的浓度,使金属离子沉淀完全;
被沉淀物吸附的量少,洗涤脱除容易
3)形成的沉淀物溶解度要小
沉淀反应更完全,可节省贵金属用量
4)形成的沉淀物必须便于过滤和洗涤
尽量选用能生成晶型沉淀的沉淀剂
5)沉淀剂必须无毒,不应造成环境污染
均匀沉淀法与共沉淀法
1.均匀沉淀法
使待沉淀溶液与沉淀剂母体充分混合,造成均匀的体系,再调节温度,使沉淀剂母体加热分解为沉淀剂,从而使金属离子产生均匀沉淀
2.共沉淀法
指将含有两种可两种以上金属离子的混合溶液与一种沉淀剂作用,同时形成含有几种金属组分的沉淀物的沉淀法
共沉淀的特点
1)几个组分同时沉淀
2)各组分间达到分子级的均匀混合
3)在热处理(煅烧)时可加速组分间的固相反应
9.1.2浸渍法制备工业催化剂
浸渍法是将载体浸泡在活性组分(主、助催化剂组分)的可溶性化合物溶液中,接触一定的时间后除去过剩(如果有)的溶液,再经干燥、焙烧和活化,即可制得催化剂
浸渍法的一般原理
i.活性组份在载体表面上的吸附
ii.毛细管压力使液体渗透到载体空隙内部
9.1.3混合法制备工业催化剂
❑混合法原理
将组成催化剂的各种组分(活性组分、助催化剂、载体或黏结剂、润滑剂、造孔剂等)以粉状粒子的形态在球磨机或碾合机内边磨细边混合,使各组分粒子尽可能均匀分散,再成型为成品催化剂
干混法实例,锌锰系脱硫催化剂(合成氨厂的原料气净化,脱除其中所含的有机硫化物
湿混法实例,固体磷酸催化剂(促进烯烃聚合、异构化、水合、烯烃烷基化、醇类脱水)
9.1.4离子交换法制备工业催化剂
离子交换法,利用载体表面可进行交换的离子,通过离子交换将活性组分(通常是阳离子交换)交换到载体上,再经过洗涤、干燥、焙烧、还原等,最后成型为产品催化剂
催化剂的使用、失活与再生
.1催化剂在使用中的变化
2催化剂的失活
1)中毒
2)积碳
催化剂在使用过程中,逐渐在表面上沉积一层炭质化合物,减少了可利用的表面积,引起催化剂活性衰退的现象;
也可看作是副产物的毒化作用
3)烧结、挥发与剥落
3.催化剂的再生
工业上常用的再生方法有以下几种:
⑴蒸汽处理
⑵空气处理
⑶通入H2或不含毒物的还原性气体
⑷用酸或碱溶液处理
11.1催化剂活性测试的基本概念
1.评价催化剂活性的一般参量
①在给定的反应温度下原料达到的转化率;
②原料达到给定转化程度所需的温度;
③在给定条件下的总反应速率;
④在特定温度下对于给定转化率所需的空速;
⑤由体系的试验研究所推导的动力学参数
影响催化剂活性测定的因素
❑催化剂颗粒直径与反应管直径的关系
为消除气流的管壁效应和床层的过热,反应管直径(dT)和催化剂颗粒直径(dg)之比应为:
管壁效应,指靠近器壁的空间结构与其他部分有很大差别,器壁处的流动状况、传质、传热状况与主流体中也有很大差别(通常近反应器壁除的局部空隙率大,造成流速分布不均。
特别是对小管径反应器而言)
外扩散限制的消除:
1.检查是否存在外扩散影响的试验(p249,图11-14
2.避免外扩散影响的措施,使流体处于湍流状态(搅拌,增大流体流速等)
内表面利用率与内扩散限制的消除
❑内表面利用率或效率因子η
❑Thiele模数(hs),描述反应速率与扩散速率的相对关系,也揭示催化剂颗粒大小、颗粒密度、比表面积等宏观物性对扩散速率的影响的物理参量
d大、小、ks大,hs大,内表面利用率低,内扩散限制显著;
d小、大、ks小,hs小,内表面利用率高,内扩散限制微弱
❑消除内扩散影响的措施,减小催化剂颗粒的粒径,或增大催化剂颗粒的内径
催化剂的表面积及其测定
1表面积与活性
一般而言,表面积愈大,催化剂的活性愈高,故常把催化剂做粉末或分散在表面积较大的载体上
2.比表面积及其测定原理
比表面积(SpecificSurfaceArea),指单位质量或单位体积固体的表面积,常用1g固体的总表面积表示;
其大小与颗粒的粒径及形状、表面缺陷及孔结构密切相关;
常用测定方法有化学吸附法和物理吸附法
单点法比表面积和Langmuir比表面积
1)以N2作吸附质时,BET公式中的常数c值在50~200之间,截距1/(Vmc)很小,斜率(c-1)/(Vmc)近似等于1/Vm,把p/p0=0.2~0.25的一实验点和原点连成直线,由斜率的倒数计算Vm,称单点法,测出的比表面积称为单点比表面积
2)对于微孔(d<
2.5nm)的物理吸附,可使用Langmuir等温方程式来描述,利用Langmuir方程式
求出单层饱和吸附量Vm,再根据
求出该微孔的比表面积,即为Langmuir比表面积
催化剂的密度测定
其大小反映出催化剂的孔结构与活性组成、晶相组成之间的关系;
一般催化剂的空体积越大,密度越小;
催化剂组分中重金属含量越高,则密度越大;
载体的晶相组成不同,密度也不同。
11堆密度,用量筒测量催化剂的体积时,所得到的密度
②颗粒密度,单粒催化剂的质(重)量与其几何体积之比;
单粒催化剂的几何体积很难准确地测定,常取一定堆体积V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业 催化 复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