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文背景下会展专业的实习与实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 文档编号:13906382
- 上传时间:2022-10-14
- 格式:DOC
- 页数:5
- 大小:10.64KB
大人文背景下会展专业的实习与实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大人文背景下会展专业的实习与实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人文背景下会展专业的实习与实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实用”思想已成为人才市场的潜规则,用人单位重视实际工作能力。
然而会展教育与市场会展企业之间供需的脱节和错位;
高校会展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会展产业及企事业单位真正需求人才的目标还存在着很大差距;
高校重理论化的课堂教学不能适应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导致会展专业毕业的大学生,每年入职就业的比例偏低,如湖北经济学院2009、2010、2011及2012级共有会展专业151名学生毕业,实际就职于会展行业的学生仅有24人,占15.89%。
一方面会展专业毕业的学生供大于求,另一方面,会展企业抱怨学生缺乏实习、实践和实务经验,不愿聘用。
企业呼吁会展教育必须接地气,要培养实用、符合企业需求的专业人才。
(三)学生需求与理论化专业教学相矛盾
2011年6月9日,麦可思研究院(mycosinstitute)、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编写了关于中国大学生的就业报告(简称为2011就业蓝皮书)。
“蓝皮书”通过对大学毕业生进行采访发现,大多毕业生认为大学专业教学最大问题是缺乏实践。
结合对湖北经济学院会展专业2013、2014、2015、2016届毕业生的普查,有95.6%学生认为专业教学中应增加专业实习和实践环节,要改革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观念,以保证学生的培养质量,适应市场的需要,增强学生就业的竞争力。
(四)学生对实习、实践角色认识存有偏颇
初入社会的大学生还不能摆正自己的心态,对实习、实践的认识还较浅薄,有些学生将实习视为学习、或是获得学分、或是打工挣钱。
以至许多大学生不能摆正态度,结果造成达不到预期的实习目的。
根据零点公司在全国范围内的调查,参加过实习的大学生仅占11.7%。
而部分学生为了获得学分,只好杜撰假实习日志、假实习报告,滋生大量“假实习”、“假实践”。
将实习视为去工作的学生,浮于机械完成任务,而缺乏创新思维,以致怠慢实习,抱怨实习。
还有学生对自身认识不够,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也不知道自己专业知识的短板,眼高手低,结果造成实习结果不理想。
二、当前会展专业实习、实践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政府层面的原因
我国目前关于高校大学生实习的法规和政策几乎仍是空白。
欧美等发达国家针对大学生实习实践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法规,既能鼓励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等为学生社会实践提供工作岗位和经费方面的支持,又能保障实习生的权益。
除此之外,欧美等发达国家在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和商业秘密保守等方面的政策也较为完善。
(二)企业层面的原因
从企业发展的角度来看,一方面企业以实现利益最大化为目标,企业往往会采取控制成本,提高生产回报,实习生的工作效率往往比正式员工低等等,在没有政策鼓励和支持的条件下,因此,很少有企业愿意接纳实习生。
其次,企业对接纳学生实习存在较多的顾虑。
如实习期间存在各种风险(赔偿、诉讼风险等)会给实习企业、学校带来各种不利影响。
还有可能造成商业秘密泄漏和知识产权受到侵犯等。
因此,企业接纳学生实习的态度不够积极。
(三)高校层面的原因
我国会展教育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的积淀都尚浅。
首先,对实践教学的重视不够。
大多数本科高校仍还处在探索阶段,学校在认识和理念层面并没有真正地重视实践教学,表现在实践类课程设置较少,明显重理论轻实践。
与人文社会科学类本科专业实践教学比重不少于总学分(学时)的15%的标准还有一定的差距。
其次,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实习指导经验的双师型教师严重不足。
第三,校企合作不畅,产学研方面的合作不够深入,新办会展专业本身还在尝试校企合作,搭建的平台本身就少,不能形成良性互动,造成实习基地的运行效果并不尽人意。
第四,实习经费短缺。
多数高校对教学实习经费实行“限额分配,包干使用”。
第五,管理制度不健全。
首先,对实习、实践环节的考核制度上还缺乏足够的强制力。
其次,学校、学院不能从制度建设上保障学生实习的安全,而仅仅是将安全始终摆在首位,成为学生进入社会实习的一道门槛,致使有些实习、校企合作流于形式开展。
(四)学生层面的原因
首先,学生对会展行业及实习认识不够,会展业是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高校学生普遍存在专业理论掌握不扎实,缺乏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加之社会阅历不够,实习中可谓举步维艰,加之有些学生自身自主学习能力不强,很难适应实习,只好应付了之。
其次,实习中普遍存在的另一现象是:
学生不能正确对待会展项目中的销售、营销工作,甚至对销售有偏见,而自身又做不好销售,所谓“眼高手低”。
再者,学生对实习岗位的认识较肤浅,还有的学生甚至怕苦怕累,没有把实习当做检验知识,积累知识手段,更没有把实习当作提升能力的有效途径。
三、解决会展专业实习、实践的对策建议
(一)从国家层面入手,完善大学生实习制度
2006年至2016年10年间,从国家层面相继出台了一些政策,如2006年人事部等六部委联合颁发《关于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的通知》(国人部发[2006]17号)、2009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通知》(国办发[2009]3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7部委亦下发《关于印发三年百万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计划的通知》(人社部发[2009]38号)等从制度上为未就业大学生增强职业技能、社会实践能力及就业能力提供了机会和保障。
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公布的《第二批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国家级示范单位名单的通知》(人社厅发[2013]83号),上榜名单中无一家与会展有关的公司。
随着会展教育规模的扩大,提升会展专业就业及人才质量迫切需要从政府入手建立符合当下教育及市场经济特点的实习制度,保障高校大学生的实习、实践机会。
国外关于大学生实习、实践的经验做法可为我国完善大学生实习制度提供借鉴。
例如,英国和德国等发达国家政府采用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保障大学生实习实践。
其经济手段主要体现在:
对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进行财政支持,部分减免教育税,以激励企业为大学生提供实习岗位。
其行政手段主要体现在:
成立大学生实习专门委员会,对大学生的实习实践进行统一指导,并进行监督。
我国部分地区也针对大学生实习实践制定了相关法律政策。
例如,杭州市于2011年出台了《大学生见习训练实施办法》,一方面对实习学生进行激励,规定市财政给予见习学员发放生活补贴,市劳动保障部门帮见习学员购买综合商业保险;
另一方面对见习基地进行激励,规定接受见习学生的基地能获得一定奖励。
无独有偶,广东省也制定了《广东省高等学校学生实习与毕业生就业见习条例》,对接受实习学生并支付报酬的基地给予税收优惠,减免相关行政事业性收费。
鉴于此,为保障大学生实习、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我国应借鉴国内外经验,制定相关的法律、行政法规及与之配套的部门规章、政策等,并通过采取一系列经济和行政措施,将大学生实习列入政府财政补贴的范围,建立中央和地方两级联合的激励制度,鼓励政府和企事业单位为大学生提供实习岗位。
通过制定《大学生实习法/实习条例》,明确政府、高等院校、企业、学生在实习方面的责任、权利、义务、奖惩机制等,培养“大学生实习是全社会共同责任”的意识。
(二)从社会层面入手,强化舆论引导,提供公共服务
大学生实习是全社会共同责任,企业应主动参与人才培养的“生产过程”。
强化舆论引导,提供公共服务。
有关部门要采取措施,健全人才市场制度建设,探索开展规范的大学生实习中介服务业务,鼓励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人才市场、媒体、专门网站等有关中介机构借鉴成熟的做法,免费向大学生提供实习政策咨询、实习供求信息等方面的服务;
为弱势群体提供实习救济;
建设“中国大学生实习信息网”,为大学生实习搭建公共平台。
为大学生提供真实有效的实习机会,对于为大学生实习提供相关中介与服务的企业,应予以相应免税。
(三)从企业层面入手,提高企业接收大学生实习的积极性
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关乎行业命脉,企业应当有责任和义务参与高校人才培养。
1.完善法律制度,明确法律责任,促使企业接纳实习生
德国在推进大学生实习制度建设方面做出很多努力,通过一系列法律制度,对政府、社会、企业、高校等各方的责任和义务做出规定,从而有效推进大学生实习工作。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大中型企业对大学生实习实践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只有高校和企业配合,共同承担人才培养的社会责任,才能更好的完成大学生的人才培养工作。
因此,尽快出台实习就业的相关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在《就业促进法》的基础上,制定《就业促进条例》,通过法律制度明确大中型企业的责任义务,并规范实习中的双方权益和安全问题,是合适的选择。
2.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提高企业接收大学生实习的积极性
要提高企业接受实习生的积极性,仅凭行政手段是不够的。
采用财政手段,通过补贴、税收优惠、贴息等形式,对接受实习生的企业进行补贴,是行之有效的。
一是制定和完善专门的税收优惠办法。
在当前法律制度下,加大税收减免力度,企业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合理安排实习岗位,接受实习学生的企业也能切实减少相关的成本,从而提高积极性。
二是借鉴韩、法等国的经验,针对大学生实习活动制定财政补贴办法。
接受实习生的企业可接受国家教育财政支出中专列的“大学生实习补贴”,从而减少企业相关成本。
三是根据财政部等部门印发的《关于企业职工教育经费提取与使用管理的意见》,将大学生实习纳入企业职工教育培训,大学生实习的费用可从企业职工教育经费中提取。
3.完善实习期间学生和企业权益保护制度,解决企业的后顾之忧
高校实习学生不是企业正式职工,没有购买相关保险,如果在实习过程中发生人身伤害,其权益很难保障,也容易与企业产生矛盾,造成企业损失。
因此,在实习之前,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之间应签订正式的实习协作协议,在协议中明确各方应承担的权利和义务。
通过协议,既能保障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正常权益,也免除企业因实习事故造成生产延误的后顾之忧。
(四)从高校层面入手,提供经费保障和制度支撑
学校方面的经费保障和积极性是影响大学生实习问题的重要因素。
积极寻求与企业的合作提供经费支持和制度保障,是解决大学生实习问题的内生性的政策选择。
高校应承担大学生实习实践活动的主要责任,对大学生实习实践给以充分的经费支持和制度保障。
此外,从学校层面积极寻求校企合作,给学生提供更多实习机会,也十分重要。
一是在现行制度下加以约束和规范大学生实习的制度。
学校不能把学生送去实习之后就不管不顾,学校在学生实习实践中也应承担相关责任和义务。
二是提供经费保障。
重视学生的校内和校外实习教学环节,规范化教学,让学生能收获更多。
三是参照美国高校的高校企合作教育,以基金或者立项的形式,将学生实习实践纳入国家教育体制,从根本上保障大学生实习实践的效果。
四是与企业共建校内仿真实训实践环境。
通过仿真模拟,呈现与现实类似的工作环境,既省去了学生往返企业的时间,又免去了理论脱离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文 背景 会展 专业 实习 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