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荣成民俗旅游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3905641
- 上传时间:2022-10-14
- 格式:DOCX
- 页数:5
- 大小:24.41KB
关于荣成民俗旅游Word文档格式.docx
《关于荣成民俗旅游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荣成民俗旅游Word文档格式.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于是直奔赤山…..到了门口,小雨依然下着,天气倒是蛮凉爽的,但是景区静雅幽美,让我们感觉真是爽透了。
环境:
赤山有容山纳海之势,山上是赤山神灵所在,山下即是喧闹温暖的渔民生活。
有了赤山的守护,这方港湾更显温馨脉脉。
居山眺海,再没有比这更美好的大境界。
荣成民俗馆则是赤山上的渔家风情,被搜罗来放置在青山之间,完好保留,如同是保存了上百年的旧时光。
在这里,荣成当地的风物民俗、礼仪节庆、海边人家的生活都沉寂了下来,还原着历史面目。
独具特色的海草房上挂着串串红辣椒,几十年前的马车、农具朴实憨厚,人们都仔细地在这里观看着,手中也不闲着,指指点点,细数久违多时的海边岁月。
大明神是中国第一海神,专门赐人福、禄、寿、喜。
我们要握来事业的运道,从此称心如意。
我们要握来仕途的顺利,今后平步青云。
我们要握来青春的健康,长寿而又滋润。
我们要握来心情的欢喜,不再忧郁沉沦。
神明庄重肃穆,神明的眷顾与亲近?
高高在上的大明神,居然却如此平易近人!
在这个夏天里,握手大明神。
极乐菩萨界上的两道神奇彩虹:
赤山的极乐菩萨界世界闻名,世界最大的青铜观音雕像就坐落在这里!
在庄严的佛乐里,喷泉起舞,观音转身!
在阳光下,观音的身上会生成两道神奇的彩虹!
日本天台宗尊奉的佛教圣寺赤山禅院:
赤山禅院的大名在日本名满天,禅院纪念着鉴真的弟子圆仁,禅院里的晨钟暮鼓那么洗涤人心!
被中韩日三国人民都深爱着的法华院:
法华院是中韩日三国人民友谊的一个象征,在赤山禅院可以回味韩国伟大的航海家张保皋的历史,赤山的海也在这个夏天最为美丽迷人!
中国最大的海洋文明博物馆荣成民俗馆:
荣成民俗馆是中国青少年海洋文化学习基地,荣成民俗馆内藏3000多件海洋文化珍品,荣成民俗馆可以令我想起很多古老的生活!
不过,可惜的是,我们是自助游,所以上山下山时交通不怎么方便。
还好,有个好心的司机把我们带下山来,很感谢他的热情,让我们感受到社会的互助友善。
我们安营扎寨在黄海宾馆,客房是标准的双人间,160元/天,有卫生间和热水,挺干净的。
累了,就和朋友一起去吃招牌的小吃,感觉惬意的很!
夜色来临,赤山迎来一天中最神秘的时刻。
寂寂无人的山里,照明灯一点一点亮起来,温柔的夜里透出昏黄颜色,安静得想要立刻睡去。
在浪漫者的心里,小夜曲就这样奏起来了。
海上的风穿过密林吹过来,在此时留下格外清晰的风声,细碎低语,沉沉地沁入人心里,将一天的嘈杂都洗去了.
关于荣成民俗的散文
三进“赤山”
上世纪70年代我到过赤山,那是一个只有几十户人家的小山村,顺山势而建的海草房像棋子般零星散落在山坡上。
俗有:
“抬头就见山,出门就爬坡,晴天一把刀,落雨一团糟”一说。
那时人们连饭都吃不饱,哪有心思去建什么寺庙呢。
进入80年代,赤山的文化底蕴被释放出来,使寂寞的赤山从沉睡中苏醒,初露端倪。
我想一睹赤山那渲染的风采,山还是那座山,路还是那条路,水还是那点水,游人稀稀拉拉。
赤山没大变,只是多了一座寺庙及和尚尼姑而已,没有新奇可称道,无“回头看”的念头了。
近几年,听说斥山渔业总公司持巨资要把赤山装扮一番。
我想还不是修修补补,东一榔头西一榔头,还能有啥高招。
现实和我的想法恰恰相反。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我再次触摸赤山,原来的模样没了,那羊肠小路那座座海草房,由宽阔沥青路和庙宇楼阁所替代。
已彰显它的魅力。
这对赤山有点陌生。
盘山路弯弯曲曲,远眺高大的树木丛中隐隐约约些庙宇亭阁小榭。
车爬上一个山坡,忽见一清潭,名曰:
青龙潭,水是山的“动脉”,“山不在高有水则名”。
青龙潭似宝葫芦状。
车渐行,耳畔响起阵阵似骏马奔驰的声响,寻声望去见青龙潭上的瀑布顺势而下,青山寂静,水声如涛,忽然想起太平天国冯云山瀑布诗:
“穿山透地不辞劳,到底方知出处高,溪涧焉能留得住,终须大海作波涛。
”那瀑布并不高大,倒有些粗狂,张扬,阳刚之气,可与著名的黄河壶口瀑布相抗衡。
水流来势之猛,水声之嘹亮,景色之壮观叹为观止。
水来自何方?
“青龙潭”不是扑扑通通的一个潭,而是极别致的,且不说喷流急,但看青龙潭周围用巨大的金黄大卵石砌的就非同一般,每块卵石重达两吨,砌得似狼牙齿状,像是给青龙潭挂上一串金项链,真是巧夺天工,别具匠心啊,象这样大大小小的“潭”有10多处,大小不同,形态各异。
潭的周围由树木花草环抱,姹紫嫣红的花朵引来小鸟的鸣唱,绿茸茸的小草泛绿肥美,碧绿的苔藓似乎也都散发出诱人的清香。
潭里有荷花还有金黄的鲤鱼,只要拍拍手鱼们就成群结队而来,张口和你寒暄。
娇嫩的荷花有袅娜地开着有羞涩地打着朵儿,唐代诗人储光羲的诗:
“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正应验此情此景。
水绿得像翠玉色,蓝得像晴明的天空,鱼游得越发滋润。
拱桥穿潭而过,人在泉上过,水在脚边流。
正应验了王维的诗“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之句。
“山脉”的气派在大明神脚下更是一景,一边观赏大明神像,耳闻一阵紧似一阵极有节奏的如卵石滚动的嘈杂声,以为是山下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公园的风在呼啸,细辨却是潺潺的流水声。
深奥的密林只见云气氤氲来,却不见水的影子。
疑虑间,忽见山顶巨大的“和尚”石上波光濂濂,清泉石上流,一条条白练顺石而下,日光下闪着耀眼的光芒,不是几条是上千条这样的白练,这些“山脉”共同汇聚在山坳里,最终流入青龙潭。
恍惚间,林木丛中若隐若现闪光的水流,原来那美妙的乐章发自这里。
水在鸣奏着一曲无休止符的乐章,似乎正在叙说着“赤山人”的胆略和气魄。
这里的植被保护的如此完好,枝繁叶茂的松树如龙如凤,矫健多姿,它们盘根入岩缝,与花岗石一般颜色,一般坚贞。
这正是“赤山人”的性格所在……
一路观光,一路思考。
是啊,赤山风景区既增加了新的靓丽的景点,又富裕山村百姓。
点滴都值得回味。
赤山行
浪漫仙迹赤山行,
云缠雾绕松涛鸣。
峭壁陡削抱梵宇,
亭台观海心潮涌。
举步凌空逶迤上,
莲花顶上谒英灵。
纵思保皋①济世志,
追慕千秋中韩情。
荣成文化生活
荣成成“中国楹联第一村”。
活动中,100多位将军书法家与中国楹联学会名家,根据西霞口村500多户的村民姓名、工作情况、性格爱好等特点,撰写对联1000余副。
"
中国楹联第一村联墨展"
展览的500余幅楹联,汇集国内名家名品,极大地提升了群众的艺术欣赏水平,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荣成市西霞口村是一个村企合一、实行企业化管理的村庄。
改革开放以来,西霞口村确立了以村民为本、以发展共富的立村理念,依靠雄厚的集体经济,该村实现了免费供粮、供水、供电和免费医疗保障制度,建立了完善的退休、养老和社会救助等社会保障体系。
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村里逐步建立了涵盖医、食、住、学等各个方面的保障体系,每名村民每月可以领取400元生活补助,水、电费、暖气费、医疗费、闭路电视费全免。
从幼儿园至研究生提供每年150元至15000元不等的奖学金,使九年制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100%。
对病灾户等困难家庭,实行最低生活保障线,每人每年7000元。
60岁以上的老人每月发放200元至600元不等的养老金、退休金,先后获得"
全国文明村"
、"
全国十佳小康村"
全国十大名村"
全国十大幸福村"
中国十个最有魅力的休闲乡村"
等荣誉称号。
多年来,西霞口村坚持以文化引领前进方向,积极争当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先后投资2000万元,建起了老年宫、妇女之家、娱乐场和文体广场,每周放两场电影,组织两次广场晚会,并定期请艺术团来演出,用健康的文化活动来引导教育群众,成为荣成地域文化的一张闪亮名片。
近年来,荣成市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全力打造统筹城乡一体化和半岛蓝色经济区先行区的同时,深入挖掘海洋文化内涵,大力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和群众文化建设,目前荣成市已形成以文体中心、博物馆、图书馆、文物馆、文化馆、书画院、艺术团等专业文化机构为龙头,以各类群众文化团体为骨干,以花村、画村、戏村等特色文化村为补充的千里海疆文化长廊,拥有各类文化专业人才560多人,创立书法、美术、演艺等文化类协会13个,组建庄户剧团、秧歌队等群众性文化团体426个,先后荣获全国文化先进市、中国魅力城市、中国民间文化艺术(剪纸)之乡等多项荣誉称号。
荣成名字的由来及其演变
荣成,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设县,是雍正帝“钦赐嘉名”命名的。
为什么要称“荣成”而不沿袭前朝的“成山”呢?
是因为“始皇尝射大鱼于荣成山,山在邑境内,故命名因之”。
县治设在原明朝建的卫城,即今日成山镇驻地。
现存的古城门是当年县城的北门。
这座座落在祖国版图东陲的城池,是荣成建县后第一任知县罗克昌在任时奏请皇上用国库拨银修复的。
此前的成山卫卫城是明朝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建筑,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文登知县韩士俊会同当时成山卫指挥使姬肇年、唐文享重修,当时就是一座很坚固的城池,但在清康熙七年(1668年)阴历六月十七日因地震而坍塌(那次地震可能在六级以上,城垣、民居倒塌半数)六十七年之后,便是罗克昌的重修。
先从成山卫建卫城说起。
明朝以后,威胁国家安全的敌人不仅来自陆上,海上也经常告急,特别是日本武士(称为倭寇)成群结队从海上骚扰明帝国的海疆,沿海居民苦不堪言。
明政府于是便在沿海设置了保家卫国的军事设施“卫”、所、寨、墩、堡。
1380年(明洪武十三年)那次设卫共三个,即威海卫、成山卫、靖海卫。
当年的成山卫下领所、墩、堡共19座,置指挥使3人,指挥同知4人,指挥佥事10人,下辖镇抚4人,经历1人,以及卫学教授、训守、千户20人,军队1851人,屯22处,可见其规模之宏大。
成山就是在这以后才显示出其重要性。
为什么卫称“成山”?
据说有以下解释:
在现在龙须地面上东西横贯一群起伏的山峦绵延入海,主要山峰有三个,最西的叫锥山,形似一锥尖陡峭地直立刺天;
中间的是一座秃山,不高,周围一片平地,恰似一个盆里盛着的馒头,人们便叫它“盛山”,再东是青山。
后来,人们把“盛山”写作“成山”,把山脉入海的部分叫作“成山头”,并把这一山脉统称“成山”了。
看来,这个解释不无道理。
这个名称在秦朝以前便有了,又与秦始皇这一历史名人挂上了勾,山因人而闻名,于是明朝设卫时使命名为“成山卫”了。
“成山卫”到了清朝为什么改名“荣成”呢?
说法不同,但可信的还是民国初年一位叫孙德耕的老先生的解释。
这位曾为小学生编写过课本的老先生说,司马迁在《史记》中曾明确记载秦始皇两次到过成山头,有“始皇尝射大鱼于荣成山,山在邑境内”的句子,而荣成境内自古没有一座山叫“荣成山”或“荣山”。
他说,秦始皇第二次到成山头,走的是南路,当路过今青岛一带的崂山,“崂山”古写“劳山”,“劳”与“荣”又仅“力”与“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关于 荣成 民俗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