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传复习资料古代汉语docx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3895830
- 上传时间:2022-10-14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65.70KB
汉传复习资料古代汉语docx文档格式.docx
《汉传复习资料古代汉语docx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传复习资料古代汉语docx文档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篆书:
战国文字:
六国古文+秦国大篆(籀文,石鼓文,粗矿质朴。
)秦统一之后:
小篆(婉转清丽)
四、隶书:
秦下机官员仓促写的,把小篆的笔画写直。
汉代获得官方认可,改造。
五、章草:
通行于东汉章帝年间,由隶书而来。
六、今草:
去掉隶书的波折条法,创于东汉末年。
七、楷书:
在今草的基础上连笔断开,横竖写直,汉魏时期定型。
(钟繇)
八、行书:
创立者,王羲之。
六书
一、六书的由来
《周礼•地官•保氏》:
“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
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
班固《汉书•艺文志》:
“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以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
六书是汉代学者提出的分析汉字形体结构的条例。
映了对汉字起源的不同认识。
班固一派认为最早产生的是象形字,许慎一派认为最早产生的是指事字。
唐兰在30年代主张中国文字起源于图画,而不是指事系统的文字,中国文字起源是一元的,郭沫若在70年代提出:
“中国文字的起源应当归纳为指事与象形两个系统,指事系统发生于象形系统之前。
”“指事先于象形也就是随意刻划先于图画。
”象形一指事一会意一形声一转注一假借
二、六书性质
1、造字之木
先有汉字,后有六书,六书是先民造字吋不自觉遵循的方法和原则。
2、四体二用
戴震、段玉裁:
“指事、象形、形声、会意四者,字之体也;
转注、假借二者,字之用也。
”(《说文•叙》注)
3.《说文解字》的贡献与价值
文与字:
“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彖形,故谓之文;
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
”(《说文•叙》)
“文”含指事、象形两类,“字”含会意、形声两类。
1、保留了完备的小篆资料(字形);
2、解释了字的本义;
3、用“六书”分析了汉字的构形理据(理论的第一次完备);
4、创立了部首检字法(450部),是文字学原则的检字法;
清代说文四大家:
段玉裁一一《说文解字注》朱骏声一一《说文通训定声》王筠一一《说文释例》、《说文句读》桂馥一一《说文解字义证》四、六书的内容
1、象形画成其物,随体诘讹,日月是也。
(1)完整象形虎、犬、豕
(2)画出轮廓或某个突出的特征牛、羊
(3)带有辅助性符号瓜、果、眉
2、指事“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段玉裁:
“指事亦得称象形……形谓一物,事该众物。
高明:
“过于笼统,并与象形、会意的界限含混不清。
唐兰《古文字学导论》:
“指事这个名目,只是前人因一部分文字无法解释而立的。
其实这种文字大都是象形或象意,在文字上根本就没有发生过指事文字。
(1)纯粹符号性质一二三四、五六七八(过去认为“互入切别”的假借)、十,上、下,(九为曲钩之形,假借)
(2)在象形字的基础上添加指示符号
3、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挥,武信是也。
兵:
《说文》:
“械也。
从卄,持斤,并力之兒。
戒:
“警也。
从卄,持戈,以戒不虞。
隻:
“鸟一枚也。
从又,持隹。
持一隹曰隻,二隹曰双。
”按:
“隻”是获的古字,甲文象一手抓获飞鸟。
(1)图形式会意何、涉、伐、戍
(2)意合式会意信、尖、齋
会意字的特点:
字体上是?
合结构;
会意字所表示的意义一般是几个单字组合在—起后所产生的新义;
没有表甘成分
4、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
江河是也。
”形声字的特点可以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
(1)形体上是复合结构,即由形符和声符两部分组成。
(2)形符表示意义范畴。
(3)声符表示形声字的读音(造字时期的读音)。
(一)特殊部位:
雖雜騰新聽疆強徙奉青穎旗更年風鳳春到雅祁視
(二)省形:
考(从老省,万声)省声:
桌(从木,卓省声)珊(删省声)
(三)声符表义:
亭一一停成一一城合一一裕縣一一悬石一一祐君——郡含一一于含郭一一槨版一一板牍一一读梳一一疏篦一一比頭__豆颠一_巅椅__倚桌卓鎧登橙__登郊一一交
(四)《说文》中的“亦声”字
一部
1.[吏]“治人者也。
从一从史,史亦声。
”(徐错曰:
吏Z治人,心主于一,故从一。
)
示部
2.[禮]“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
从示从豊,豊亦声。
3.[祐]“宗庙主也。
周礼有郊宗石室。
一曰大夫以石为主。
从示从石,石亦声。
4.[袍]“会福祭也。
从示从會,會亦声。
玉部
5.[琥]“发兵瑞玉,为虎文。
从玉从虎,虎亦声。
春秋传曰'
赐子家双琥'
。
6.[瓏]“祷旱玉,龙文。
从玉从龙,龙亦声。
7.[瑁]“诸侯执圭朝天子,天子执玉以冒之,似犁冠。
周礼F1:
'
天子执瑁四寸。
’从玉冒,冒亦声。
8.[珥]“頊也,从玉耳,耳亦声。
”(頊,以玉充耳也。
从玉真声)
9.任含]“送死口中玉也。
从玉从含,含亦声。
5、转注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6、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以声托事,令长是也。
把为甲词造的字,用到与之同音的乙词上去。
这个乙词没有自己的本字。
从文字学上说,也是一种造字方法,不过是不造新形体的造字。
五、六书的价值和局限
六书之说统治中国传统文字学一千多年,是解释汉字理据最方便有效的理论。
六书中最重要的是:
象形、形声、假借
彖形是汉字造字的基础。
形声字最能产。
可以纵横发展,四种造字法均可为部件构字。
假借字扩大了字的使用范围,促成新字产生。
六书的局限:
1、不能概括造字的全面情况;
2、用于分析篆书前的古文字有困难,不适用于分析隶楷(特别是简化字);
3、分类不尽合理。
30年代,唐兰“三书说”(古文字学导论):
象形、象意、形声。
三书“可以包括尽一切中国文字”,指事不存在,转注、假借是用字的方法而非造字的方法。
50年代,陈梦家修改三书:
象形、假借、形声(殷墟卜辞综述)现代检字法214部,《新华字典》189部,《康熙字典》214部造字顺序:
指事(抽象符号)一象形一加体指事一会意一假借一形声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古今用字问题)
一、古今字(最早提出:
郑玄)
是一种纵向历吋的同词异字现象,即记录同一个词(实际是词的某一义项),不同时代社会的用字不同,前一个时代所用的字叫古字,后一个时代所用的字叫今字(成对存在)
古今字是历时现象,通假为共时现象。
1.古今字产牛的原因:
造成古今字的原因在于分化造字,分化造字的原因在于一字多用,导致一字多用
的原因在与假借和引中
2.古今字产牛的途径:
(1)为古字本义而造;
责和债,责的本义是欠债、要债这类债务。
莫和暮,莫,口且冥。
然和燃,然,烧也。
衰和蓑。
内和纳,内的本义是纳入,纳的本义是丝湿。
要/腰监/鑑其/箕自/鼻亦/腋益/溢暴/曝止/趾它/蛇奉/捧蜀/蝎居/踞嘗/嚐队/坠臭/嗅而/彫戊/鉞云/雲原/源厭/曆
(2)为古字引中意而造;
昏和婚,昏,日冥也,古人娶妻“以昏为期”,引申婚嫁义。
反和返,反,覆也。
竟和境,竟,乐曲尽为竟,引申为国境“亡不越境,反哺讨贼”。
景和影,景,曰光也,段注,光所在处,物皆有阴。
见和现,见有看见引申为显露义,“图穷而匕首见”,现,从玉见声,为玉光义,见的今字现为借用。
賈/價取/姿赴/計解/懈樹/豎張/脹勾/鈎寫/瀉綿/棉道/導禽/擒食/飼感/憾坐/座戰/颤
(3)为古字假借意而造。
采和彩,釆,捋取也,从木从瓜,彩色为假借义。
牟和貓,牟,牛鸣也,假借麦子。
隹和唯,隹,鸟之短尾之总名也,象形。
师和狮,师,众也。
矗和粗,赢的本义是跳跃远行,粗大为假借意,借用粗(糙米)戚憾刀®
]放倣母毋馮憑巳已谢榭或惑栗慄刀刁耍邀蘇甦
3.古今字产生的方式:
乩增加形符;
責債反返取娶采彩刀刨
b.更改形符;
赴計张胀谢榭
c.改造笔画;
亦腋蘇甦
d・完全新造;
巳已刀刁母毋角用
e.借用同音。
上古汉字“兼职”现象多,后代不断分化。
辗转古今字:
肯前翦剪兑说悦
钟鍾情鐘錶,大鐘寺折斷摺疊
二、异体字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他们写法不同,但读音和意义完全相同,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替代的,就是一组异体字。
其形体差异大致可归纳如下留个方面
1.造字方法不同。
2.都是形声字,改换意义相近的形旁。
3.都是形声字,改换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声旁。
4.变换偏旁的位置。
5.声旁和形旁都不同。
6.保留古代字形。
古今字现象的之所以产生,是应为古字兼职过多,后来专造今字以减轻古字负担,避免交际过程中肯能产生的混淆;
而异体字之所以产生,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由于人们记录语言时用了构思不同的造字方法或是为了书写上的美观。
从产生的时间上来看,古字产生在今字之前,是异时的,异体字则不一定是异时的,不少异体字的产生可以认为处于同一历史平面上,是共时的。
从读音上看,古今字之间读音相同或相近,异体字之间的读音则完全相同。
从意义上看,今字的意义是古字多项意义中的一项或几项,今字一产生,则古字今字就各司其职,不再混用,喜用古字例外,而异体字间的意义则完全相同,异体字之间具有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互换的特点,而这个特点就是区分古今字和异体字的标准。
三、繁简字
繁体字与简体字的差异在与笔画的多少不同,它们的读音、意义完全相同且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可以互换的。
繁简字也是异体字。
简化汉字的方法有:
1、以繁体字的一部分代替简化字。
2、同音替代。
3、草书楷化,即用正楷的笔法来书写繁体字的草体。
4、将合体字屮的繁复部分改换成简单符号。
5、将繁体字的复杂偏旁改成简单偏旁。
6、用会意形声的方法另造新字。
7、采用笔画较少的古字或俗字。
本字与通假字
一、通假的界定
上古时期古文风尚没有规范,汉代以前没有字典,书写时采用同音替换的方法较多,也被允许,甚至成了风尚。
通假的条件是同音或近音,先秦两汉古书中的通假,自然根据上古的读音,只有通古音,才能识破通假。
二、通假与假借的区别
通假一一本有其字假借一一本无其字。
假借,一般专指造字的、本无其字的假借;
通假则一般专指用字的、本有其字的假借。
假借无本字的本字是相对于词义而言的,通假是依音用字,通假有本字,本字是相对于通假字而言的;
假借无木字是表示意义的字,通假有木字的木字是木来应该用的字,
三、通假字与古今字
通假字是同音借用,在应该使用甲字时使用了乙字,属于共时现彖;
古今字表达同样的义项先后使用不同的字形,屈于历时现象。
久假不归,也可能与本字构成古今字的关系。
(如颂-容,表示容貌,为通假,而着眼于二字的关系则为古今字。
四、假借的用字心理
1•求新奇蚤-早2•求简省彊-强3•求双关斑竹美眉4.避粗俗矢-屎溺-尿通假与别字:
1.通假是社会性的,反映时代风尚,非个人用字现彖。
2.通假是有规律地反复出现,一般不是个例孤证。
五、通假字读音
如果通假字的读音和木字的读音到后来不同了一般要按所表示的木字来读,叫做
“破读”,古书注解中注明通假的术语是“读为”“读曰”
诗经八月剥(pu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汉传 复习资料 古代汉语 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