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烈推荐高三数学第二轮专题复习平面向量.doc
- 文档编号:1385133
- 上传时间:2022-10-21
- 格式:DOC
- 页数:28
- 大小:1.74MB
强烈推荐高三数学第二轮专题复习平面向量.doc
《强烈推荐高三数学第二轮专题复习平面向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强烈推荐高三数学第二轮专题复习平面向量.doc(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8
阳光家教网高三数学学习资料
高三数学第二轮专题复习---平面向量
一、本章知识结构:
二、高考要求
1、理解向量的概念,掌握向量的几何表示,了解共线向量的概念。
2、掌握向量的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法则及运算律。
3、掌握实数与向量的积的运算法则及运算律,理解两个向量共线的充要条件。
4、了解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理解平面向量的坐标的概念,掌握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
5、掌握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及其几何意义,了解用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可以处理有关长度、角度和垂直的问题,掌握向量垂直的条件。
6、掌握线段的定比分点和中点坐标公式,并且能熟练运用;掌握平移公式。
7、掌握正、余弦定理,并能初步运用它们解斜三角形。
8、通过解三角形的应用的教学,继续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热点分析
对本章内容的考查主要分以下三类:
1.以选择、填空题型考查本章的基本概念和性质.此类题一般难度不大,用以解决有关长度、夹角、垂直、判断多边形形状等问题.
2.以解答题考查圆锥曲线中的典型问题.此类题综合性比较强,难度大,以解析几何中的常规题为主.
3.向量在空间中的应用(在B类教材中).在空间坐标系下,通过向量的坐标的表示,运用计算的方法研究三维空间几何图形的性质.
在复习过程中,抓住源于课本,高于课本的指导方针.本章考题大多数是课本的变式题,即源于课本.因此,掌握双基、精通课本是本章关键.分析近几年来的高考试题,有关平面向量部分突出考查了向量的基本运算。
对于和解析几何相关的线段的定比分点和平移等交叉内容,作为学习解析几何的基本工具,在相关内容中会进行考查。
本章的另一部分是解斜三角形,它是考查的重点。
总而言之,平面向量这一章的学习应立足基础,强化运算,重视应用。
考查的重点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四、复习建议
由于本章知识分向量与解斜三角形两部分,所以应用本章知识解决的问题也分为两类:
一类是根据向量的概念、定理、法则、公式对向量进行运算,并能运用向量知识解决平面几何中的一些计算和证明问题;另一类是运用正、余弦定理正确地解斜三角形,并能应用解斜三角形知识解决测量不可到达的两点间的距离问题。
在解决关于向量问题时,一是要善于运用向量的平移、伸缩、合成、分解等变换,正确地进行向量的各种运算,进一步加深对“向量”这一二维性的量的本质的认识,并体会用向量处理问题的优越性。
二是向量的坐标运算体现了数与形互相转化和密切结合的思想,所以要通过向量法和坐标法的运用,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思想在解决数学问题上的作用。
在解决解斜三角形问题时,一方面要体会向量方法在解三角形方面的应用,另一方面要体会解斜三角形是重要的测量手段,通过学习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典型例题
平面向量
【例1】在下列各命题中为真命题的是()
①若=(x1,y1)、=(x2,y2),则·=x1y1+x2y2
②若A(x1,y1)、B(x2,y2),则||=
③若=(x1,y1)、=(x2,y2),则·=0x1x2+y1y2=0
④若=(x1,y1)、=(x2,y2),则⊥x1x2+y1y2=0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解:
根据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若=(x1,y1),=(x2,y2),则·=x1x2+y1y2,对照命题
(1)的结论可知,它是一个假命题、
于是对照选择支的结论、可以排除(A)与(D),而在(B)与(C)中均含有(3)、故不必对(3)进行判定,它一定是正确的、对命题
(2)而言,它就是两点间距离公式,故它是真命题,这样就以排除了(C),应选择(B)、
说明:
对于命题(3)而言,由于·=0=或=或⊥x1x2+y1y2=0,故它是一个真命题、
而对于命题(4)来讲,⊥x1x2+y1y2=0、但反过来,当x1x2+y1y2=0时,可以是x1=y1=0,即=,而我们的教科书并没有对零向量是否与其它向量垂直作出规定,因此x1x2+y1y2=0⊥),所以命题(4)是个假命题、
【例2】已知=(-,-1),=(1,),那么,的夹角θ=()
A、30°B、60°C、120°D、150°
解:
·=(-,-1)·(1,)=-2
||==2
||==2
∴cosθ===
【例3】已知=(2,1),=(-1,3),若存在向量使得:
·=4,·=-9,试求向量的坐标、
解:
设=(x,y),则由·=4可得:
2x+y=4;又由·=-9可得:
-x+3y=-9
于是有:
由
(1)+2
(2)得7y=-14,∴y=-2,将它代入
(1)可得:
x=3
∴=(3,-2)、
说明:
已知两向量,可以求出它们的数量积·,但是反过来,若已知向量及数量积·,却不能确定、
【例4】求向量=(1,2)在向量=(2,-2)方向上的投影、
解:
设向量与的夹角θ、
有cosθ===-
∴在方向上的投影=||cosθ=×(-)=-
【例5】已知△ABC的顶点分别为A(2,1),B(3,2),C(-3,-1),BC边上的高AD,求及点D的坐标、
解:
设点D的坐标为(x,y)
∵AD是边BC上的高,
∴AD⊥BC,∴⊥
又∵C、B、D三点共线,
∴∥
又=(x-2,y-1),=(-6,-3)
=(x-3,y-2)
∴
解方程组,得x=,y=
∴点D的坐标为(,),的坐标为(-,)
【例6】设向量、满足:
||=||=1,且+=(1,0),求,、
解:
∵||=||=1,
∴可设=(cosα,sinα),=(cosβ,sinβ)、
∵+=(cosα+cosβ,sinα+sinβ)=(1,0),
由
(1)得:
cosα=1-cosβ……(3)
由
(2)得:
sinα=-sinβ……(4)
∴cosα=1-cosβ=
∴sinα=±,sinβ=
或
【例7】对于向量的集合A={=(x,y)|x2+y2≤1}中的任意两个向量、与两个非负实数α、β;求证:
向量α+β的大小不超过α+β、
证明:
设=(x1,y1),=(x2,y2)
根据已知条件有:
x21+y21≤1,x22+y22≤1
又因为|α+β|=
=
其中x1x2+y1y2≤≤1
所以|α+β|≤=|α+β|=α+β
【例8】已知梯形ABCD中,AB∥CD,∠CDA=∠DAB=90°,CD=DA=AB、
求证:
AC⊥BC
证明:
以A为原点,AB所在直线为x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如图,设AD=1
则A(0,0)、B(2,0)、C(1,1)、D(0,1)
∴=(-1,1),=(1,1)
·=-1×1+1×1=0
∴BC⊥AC、
【例9】已知A(0,a),B(0,b),(0<a<b),在x轴的正半轴上求点C,使∠ACB最大,并求出最大值、
解,设C(x,0)(x>0)
则=(-x,a),=(-x,b)
则·=x2+ab、
cos∠ACB==
令t=x2+ab
故cos∠ACB=
当=即t=2ab时,cos∠ACB最大值为、
当C的坐标为(,0)时,∠ACB最大值为arccos、
【例10】如图,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P是对角线BD上的一点,PECF是矩形,用向量法证明
(1)PA=EF
(2)PA⊥EF
证明:
建立如图所示坐标系,设正方形边长为1,
||=λ,则A(0,1),P(λ,λ),E(1,λ),F(λ,0)
∴=(-λ,1-λ),=(λ-1,-λ)
(1)||2=(-λ)2+(1-λ)2=λ2-λ+1
||2=(λ-1)2+(-λ)2=λ2-λ+1
∴||2=||2,故PA=EF
(2)·=(-λ)(λ-1)+(1-λ)(-λ)=0
∴⊥∴PA⊥EF、
【例11】已知
①求;
②当k为何实数时,k与平行,平行时它们是同向还是反向?
解:
①=(1,0)+3(2,1)=(7,3),∴==.
②k=k(1,0)-(2,1)=(k-2,-1).
设k=λ(),即(k-2,-1)=λ(7,3),
∴.
故k=时,它们反向平行.
【例12】已知与的夹角为,若向量与垂直,求k.
解:
=2×1×=1.
∵与垂直,
∴()=,
∴2k=-5.
【例13】如果△ABC的三边a、b、c满足b2+c2=5a2,BE、CF分别为AC边与AB上的中线,求证:
BE⊥CF.
解:
∴⊥,即BE⊥CF.
【例14】是否存在4个平面向量,两两不共线,其中任何两个向量之和均与其余两个向量之和垂直?
解:
如图所示,在正△ABC中,O为其内心,P为圆周上一点,
满足,,,两两不共线,有
(+)·(+)
=(+++)·(++)
=(2++)·(2+)
=(2-)·(2+)
=42-2
=42-2=0
有(+)与(+)垂直、
同理证其他情况、从而,,,满足题意、故存在这样4个平面向量、
平面向量的综合应用
1.利用向量的坐标运算,解决两直线的夹角,判定两直线平行、垂直问题
【例1】已知向量满足条件,,求证:
是正三角形
解:
令O为坐标原点,可设
由,即
①
②
两式平方和为,,
由此可知的最小正角为,即与的夹角为,
同理可得与的夹角为,与的夹角为,
这说明三点均匀分部在一个单位圆上,
所以为等腰三角形.
【例2】求等腰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上的中线所成的钝角的度数
解:
如图,分别以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为轴、
轴建立直角坐标系,设,则,
从而可求:
=.
.
2.利用向量的坐标运算,解决有关线段的长度问题
【例3】已知,AD为中线,求证
证明:
以B为坐标原点,以BC所在的直线为轴建立如图2直角坐标系,
设,,
则,
.
=,
从而,
.
3.利用向量的坐标运算,用已知向量表示未知向量
【例4】已知点是
且试用
解:
以O为原点,OC,OB所在的直线为轴和轴建立如图3所示的坐标系.
由OA=2,,所以,
易求,设
.
【例5】如图,
用表示
解:
以O为坐标原点,以OA所在的直线为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则,
.
4.利用向量的数量积解决两直线垂直问题
【例6】如图,已知平行六面体ABCD—A1B1C1D1的底面ABCD是菱形,且∠C1CB=∠C1CD=∠BCD.
(1)求证:
C1C⊥BD.
(2)当的值为多少时,能使A1C⊥平面C1BD?
请给出证明.
(1)证明:
设=a,=b,=c,依题意,|a|=|b|,、、中两两所成夹角为θ,于是=a-b,=c(a-b)=c·a-c·b=|c|·|a|cosθ-|c|·|b|cosθ=0,∴C1C⊥BD.
(2)解:
若使A1C⊥平面C1BD,只须证A1C⊥BD,A1C⊥DC1,
由
=(a+b+c)·(a-c)=|a|2+a·b-b·c-|c|2=|a|2-|c|2+|b|·|a|cosθ-|b|·|c|·cosθ=0,得
当|a|=|c|时,A1C⊥DC1,同理可证当|a|=|c|时,A1C⊥BD,
∴=1时,A1C⊥平面C1BD.
【例7】如图,直三棱柱ABC—A1B1C1,底面△ABC中,CA=CB=1,∠BCA=90°,AA1=2,M、N分别是A1B1、A1A的中点.
(1)求的长;
(2)求cos<>的值;
(3)求证:
A1B⊥C1M.
解:
(1)如图,以C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
依题意得:
B(0,1,0),N(1,0,1)
∴||=.
(2)解:
依题意得:
A1(1,0,2),C(0,0,0),B1(0,1,2).
∴==(0,1,2)
=1×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强烈推荐 数学 二轮 专题 复习 平面 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