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育中的难点分析论文10篇论文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3844038
- 上传时间:2022-10-14
- 格式:DOCX
- 页数:19
- 大小:37.42KB
小学美术教育中的难点分析论文10篇论文文档格式.docx
《小学美术教育中的难点分析论文10篇论文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美术教育中的难点分析论文10篇论文文档格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美术教学;
难点;
对策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发展,新课标得以提出,并在教学实践与改革中得到了广泛的重视与应用。
美术教学是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高质量的美术教学能够促进学生美术素养与能力的综合发展,也有利于维护学生的身心健康,使其能够正确的认识世界。
因而对美术教学展开探讨是十分必要且重要的。
新课标教育对小学美术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学校与教师应当以此为指导,创新美术教学的形式与内容,有效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难点问题,对此展开探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新课标视角下小学美术教学中的难点
1.1教师的教学思想较为落后
第一,很多教师缺乏美术教学经验,虽然其理论素质较强,但是却无法掌握有效的教学方法。
课堂上,教师依旧按照传统模式展开课堂教学,学生较为被动,他们的积极性无法得到激发,课堂氛围较为死板,教师与学生之间不能展开有效的互动,教学质量较差;
第二,很多美术教师非美术专业出身,可能是其他教师兼任的,因此他们无法将专业性的美术知识教授给学生,也不能对其予以有效的课堂指导,学生在课堂上的收获不大。
1.2美术课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
虽然素质教育理念的到了重视,但是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仍然存在,在日常的小学教学工作中,美术教学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
首先,课时安排较少,虽然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兴趣较强,但是学校并没有为该学科安排充足的教学时间,因此美术教学仅停留在表面上,无法深入展开,学生的积极性无法得到调动;
其次,教师的数量与素质不足,很多学校的美术教师并非专业美术学科出身,而是其他学科老师兼任的,而他们对美术理论的认识不足,实践能力也不达标,因而课堂教学质量无法得到保证;
最后,很多教师、家长,甚至是学生都认为美术教育是可有可无的,因此课堂时间常常被语文、数学、英语等“重点”学科占用,致使课堂教学无法顺利展开。
1.3课堂教学缺乏必要的设备支持
美术学科是一门具有艺术性的学科,为了让学生能够欣赏到多种多样的美术作品,感知美术的魅力,教师应当利用多媒体设备、绘画用具等教辅工具展开课堂教学活动。
但是由于其长期没有受到重视,因而设备支持缺乏。
很多学校并没有配备专业的美术教室,也没有为美术课堂提供必要的多媒体设备等配套设施,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美术教学的顺利展开。
1.4美术教学的评价体系不够完善
与其它学科相比,美术教学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教师对学生的成绩的测评主要依赖于对学生美术作品的评价,这使得教学评价过程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如果教师的专业性较差、责任意识不足,那么教学评价就会显得较为随意,这会导致学生对美术学科的重视程度降低,同时他们也不能根据教师的评价,掌握自己的实际学习情况,其美术素养难以得到有效提升。
2新课标视角下小学美术教学的有效对策
2.1教师应当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
首先,教师应当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互动关系,积极与学生展开交流,了解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帮助其解决问题,使学生能够对教师产生信任感,继而在美术教学中投入积极性;
其次,教师应当创新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展开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以及游戏教学,让学生的兴趣可以得到激发,从而提升学生的课堂自主性与参与度;
最后,教师还应当将课堂进行拓展,让学生到室外进行观察,从而积累创作素材。
2.2将美育教育融入到美术教学中
教师应当以新课标为指导,将美育教学融入到美术教学中,使学生的审美意识、创造能力、情感价值、想象能力等可以得到有效的发展。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为学生展示多种多样的美术作品,让学生分析其中蕴含的深刻内涵以及情感价值,让学生意识到美术创作不仅要结合现实更要结合情感,在分析的过程中让学生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
教师可以设置必要的问题对学生予以驱动,使其能够跟随教师的思路展开学习。
2.3为课堂教学予以充足的设备支持
学校应当对美术教学予以重视,并通过向政府寻求帮助、合理调配资金资源等方式增加在美术学科方面的资金投入,积极建设专业性的美术教室,让学生能够有空间进行学习;
还应当积极引进多媒体设备以及绘画工具,让课堂教学能够有充足的设备支持,为课堂教学的顺利展开提供物质保障。
另外,学校还应当对教师予以必要的培训,使教师的教学能力与美术素养可以与时俱进。
2.4完善美术教学的评价体系
教师应当对美术教学评价体系予以完善,保证对学生评价的客观性、准确性以及有效性,在评价学生作品时,教师除了要考虑创作的专业性意外,还应当综合考虑学生的创意、色彩搭配与表现力,教师应当看到每名学生的进步,多用鼓励性的词语评价学生。
除了教师评价外,教师还应当将学生的作品通过多种途径展示出来,让家长对学生予以评价,并将家长评价、自评、互评等均纳入到评价体系当中,提高评价的全面性。
同时这也能够提高学生对美术学科的重视程度。
3结语
虽然新课标得到广泛重视,美术教学积极开展了创新与改革,但是有很多问题存在,这些问题极大的影响着美术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也影响着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在新课标视角下,小学美术教学应当积极开展改革,首先教师应当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
其次,将美育教育融入到美术教学;
再次,学校应当为课堂教学提供充足的设备支持;
最后,教师还应当不断完善美术教学的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殷昳.小学美术“画人物”教学方法管窥[J].北方文学(下旬),2017(03).
[2]刘婷昱.新课标视角下小学美术教学难点及其对策[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7(01).
[3]杨晓丽.探讨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有效激发学生兴趣[J].美术教育研究,2016(20).
第二篇:
小学美术图像感知能力培养的教学实践
在新世界,我国的教学改革收获了极大的成功,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学的目标已经由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转移到培养学生的图像感知能力上来。
这无疑给我们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
研究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图像感知能力已经成为我们教师必须面对的难题,本文旨在研究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图像感知能力的培养。
小学美术;
图像感知;
能力培养;
教学实践
一、引言
伴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我们的教学理念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学生学习的目标已经从知识的学习转移到能力的培养上。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团队不断地提升个人的教学水平,转换教学思想,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新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而培养学生的能力。
接下来,笔者将结合个人多年的教学经验,具体谈一谈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图像感知能力的培养。
二、培养图像感知能力的意义
美术是艺术性的教学内容,小学生美术的学习就是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在小学美术教学的实际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图像感知能力,能够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同时这也是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
1.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图像感知能力,其意义首先在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感受美,是人类的基本生理需求,只有美的事物才能带给人精神上的愉悦。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图像感知能力,能够极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进而让学生发现美,感受美,进而更好地创造美,激发学生对于美的追求,塑造学生的个性品质。
2.提升学生鉴赏能力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图像感知能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在作品中体会作者想要传达的情感。
例如在进行欣赏课《八骏图》这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对于作品的赏析,帮助学生得到美的享受,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能够真切地体会到骏马奔腾的蓬勃气势,仿佛身临其境,在草原上观看骏马奔驰的勃勃英姿,进而通过图像感知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
3.提升学生对美的认识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图像感知能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对美的认识。
发现美和感受美是创造美的前提,通过对学生图像感知能力的培养,能够促进学生对于作品的鉴赏能力,更深层次地去学习美的知识,掌握美的技能,提升个人的艺术气质以及艺术素养。
三、培养图像感知能力的有效办法
1.在教学中创设合理的情境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图像感知能力首先要在教学的实际过程中创设合理的情境。
在美术的教学中,学生的情感是培养学生图像感知能力的重要环节,教师必须注重学生的情感因素,将图像与学生的情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且通过设立情境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情感的发散,通过有趣的教学场景,合理的教学办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
但是要注意的是,教师的情境设置一定要和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尽可能地从生活中寻找开展教学活动的内容,进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图像感知能力。
2.在教学中设置有关图像的问题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图像感知能力要在教学的实际过程中设置有关图像的问题。
小学生正处于能力形成的重要阶段,其思维还没有得到成熟的发展,所以教师在教学的实际过程中应该通过问题的设置来进行图像感知能力的培养。
引导学生的主动思考,帮助学生建立想象的空间。
在具体的教学实际中,教师可以采用设置图像问题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从自身感受出发,引发学生对于图像的深层次感受,进而达到培养图像感知能力的教学目标。
3.在教学中添加手工制作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图像感知能力需要在教学的实际过程中添加手工制作课程。
培养小学生的图像感受能力,要利用学生好动的特点,因此,教师在美术课堂,要组织学生进行手工制作,激发学生的感受能力,将艺术和知识充分结合。
美术学科注重学生的实践和体验,教师要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参与创作,在提高学生鉴赏能力的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组织学生进行手工制作,能够锻炼学生的创造力,拓宽学生的想象空间。
例如,在欣赏泥塑作品的时候,教师通过让学生利用橡皮泥自己动手制作作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作品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并且学会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到作品中,充分表达出来。
4.在教学中设置教学小组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图像感知能力需要在教学的实际过程中设置教学小组,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为了达到培养图像感知能力的教学目标,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将学生们科学合理地分组,并提出问题,让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讨论,教师在整个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鼓励学生表达观点,并对学生的不当言论进行指导,通过分组的形式,促进课堂气氛,建立更加和谐的课堂环境,提升教学的效率,达到培养学生图像感知能力的作用。
5.促进学生理解作品内涵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图像感知能力需要在教学的实际过程中促进学生对于作品内涵的理解。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通过促进学生理解作品内涵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图像感知能力。
结合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让学生对于作品的理解更加的深刻。
例如我们在进行欣赏课《人民英雄纪念碑》这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就应该更多地结合历史背景,让学生感受其内涵,培养学生的图像感知能力。
四、结论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图像感知能力对于学生的审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作为教师,我们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断提升个人的教学水平,进而提升学生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进而创造美,形成个人的独特的艺术体验。
参考文献:
[1]董学军.小学美术教学中图像感受能力培养的实践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6,(23):
82.
[2]金波.视觉时代下小学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图像解读能力的实践研究[J].学周刊,2014,(34):
99-100
第三篇:
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色彩感的培养
色彩感的培养是小学美术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
该文作者从教学实践和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美术 教育 中的 难点 分析 论文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