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现代文阅读的题型特征及解题技巧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3835018
- 上传时间:2022-10-13
- 格式:DOCX
- 页数:21
- 大小:37.33KB
高考现代文阅读的题型特征及解题技巧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高考现代文阅读的题型特征及解题技巧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现代文阅读的题型特征及解题技巧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答】①鲁迅的故乡(字面意思)②向往的精神家园。
(内涵意义)
【题例二】07年高考北京卷19:
文章第一段指出“这些文字与画托举的永远是一个沅水边形成的理想”,说说这“理想”是什么?
(4分)
【位置】①七十年前,爷爷沿着一条沅水,走出大山,走进那所无法毕业的人生学校,读那本未必都能看懂的大书。
后来,因为肚子的困窘和头脑的困惑,他也写了许多本小书和大书,里面有许多很美的文字和用文字作的很美的画卷,这些文字与画托举的永远是一个沅水边形成的理想。
⑩水激发他对人世怀抱虔诚的爱与希望。
正如爷爷说过的那样:
“水教给我黏合卑微人生的平凡哀乐,并作横海扬帆的美梦。
”“美梦”中蕴含着他的人生热望。
他执著地用自然的美、人性的美、古代文明的美编织朴实单纯的理想。
虽然他不奢望以此取代社会理想,但是他热切地希望能为百病缠身的民族唤回一些健康的记忆、美好的梦想。
第二种:
对重要句子的“解释”
【题例一】08年1月海淀区期末19题:
解释文中划线语句所表达的含义。
(11)在普希金铜像附近住着一位老翻译家,一辈子专门翻译普希金、莱蒙托夫的诗作,在文化大革命中亲眼目睹普希金的铜像被红卫兵用绳子拉倒,内心的震动不亚于一场地震。
有人劝他搬家,避免触目伤怀,老人却一直坚持守在普希金的身旁,度过他的残烛之年。
(12)老翻译家或许能给孤独的普希金些许安慰?
①许多人忘记了当初是如何用自己的手毁掉了美好的事物,当然便不会珍惜美好的失而复得。
②而年轻人漠视那段悲惨的历史,只沉浸在金庸或琼瑶的故事书里,哪里会有老翻译家那份深厚的情怀,涌动老翻译家那般刻骨铭心的思绪?
据说残酷的沙皇读了普希金的诗还曾讲过这样的话:
“谢谢普希金,他的诗感发了善良的感情!
”而我们却不容忍普希金,不是把他推倒,便是把他孤零零地抛在街头。
(13)我忽然想起普希金曾经对于春天的诅咒——
啊,春天,春天,
你的出现对我是多么沉重,
……
还是给我飞旋的风雪吧,
我要漫长的冬天的幽暗。
(14)有几人能如老翻译家那样理解普希金呢?
过去成了一页轻轻揭去的日历,眼前难以抵挡春日的诱惑,谁还愿意去在凛冽风雪中洗涤自己的灵魂呢?
(15)离开上海的那天下午,我邀上朋友再一次来到普希金的铜像旁。
阳光很好,碎金子一般缀满普希金的脸庞。
真好,这一次普希金不再孤独,身旁的石凳上正坐着一个外乡人。
我为遇到知音而兴奋,跑过去一看,失望透顶。
他手中拿着计算器正在算账,很投入,他的额头渗出细细的汗珠。
(16)再到普希金像的正面,我的心更像被猫咬一般难受。
石座底部刻有“普希金(1799—1837)”字样,偏偏“金”字被黄粉笔涂满。
莫非人们只识得普希金中的“金”字?
题型二:
“分析”题——针对文章内容技巧的分析题
【命题依据】这种“分析”题型,主要依据高考说明中的“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归纳、分析内容要点”这些考点而设置。
1、分析“是怎样表现……的”或“如何”表达情感或主旨的
从结构(内容)安排上答题
【题例一】06年江西卷19.结尾呼吁“对树充满敬意吧”,文章是如何逐层表现这一主旨的?
(5分)
【题目范围】这里正是秋天。
它辉煌的告别仪式正在山野问、河谷里轰轰烈烈地展开:
它才不管城市尚余的那三分热把那一方天地搞得多么萎蔫憔悴呢,它说“我管那些?
”说完,就在闽野间放肆地躺下来,凝视天空。
秋天的一切表情中,精髓便是:
凝神。
……只有一个孩子,一个女孩子。
她拾起一枚落叶,金红斑斓的,宛如树的大鸟身上落下的一根羽毛。
她透过这片叶子去看大阳,光芒便透射过来,使这枚秋叶通体透明,脉络清晰如描。
仿佛一个至高境界的生命向你展示了它的五脏六腑,一尘不染,经络优美。
“呀!
”那女孩子说,“它的五脏六腑就像是一幅画!
”
还有一个老人,一个瘦老头。
他用扫帚扫院子。
结果扫起丁一堆落叶。
他在旁边坐下来吸烟,顺手用火柴引着了那堆落叶,看不见火焰,却有一股灰蓝色的烟从叶缝间流泻出来。
这是那样一种烟,焚香似的烟.细流轻绕,柔纱舒卷,白发长须似的飘出一股佛家思绪。
这思绪带昔一股特殊的香味,黄叶慢慢燃烧涅盘的香味,醒人鼻脑。
老人吸着这两种烟.精神和肉体都有了某种休憩栖息的愉悦。
后来的人,谁还记得荒原不久以前的童话呢?
关于树的呼吁已经很多了,我不打算重复了。
我忽然想到,当地球上砍伐掉最后一棵树的时候,人类肯定是更发达、更神奇了。
但是那时人类将用什么办法复制一棵树呢?
复制一棵真正的树——会增长年轮的、会发芽、开花、结果、叶子变成金币自动飘落的树——假如有谁可以做到,那无疑会成为科学史上的崭新一页。
但那将是多么滑稽的一页呀!
因此,对树充满敬意——从现在就开始,对任何一棵树充满敬意,就像对自己的上司那样。
答:
(5分)由秋天的表情,写到落叶及孩子和老人对落叶的态度,接着写树的成熟完美和对树的赞美,然后写树木被人类摧残的命运及的忧虑、谴责,最后写到的呼吁,从而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08年江西卷五《朦胧的敬慕》17.指出文章的结构方式,并作简要分析。
(6分)——新题
这篇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方式。
①②段总写对死人的不同心理感受。
③-⑩段分写:
其中③-⑤段写为鲁迅守灵的所见所感,⑥-⑩段写回忆幼时瞻仰孙中山先生遗体时的所见所感及对自己的深远影响。
⑾-⑿两段总结全文,点明主题,照应标题。
08年重庆卷五《时间怎样地行走》15.文章是围绕人的成长与对时间的感受来展开的,请梳理的思路。
(6分)
15、小时候贪玩而痛恨时间的管束——初中时漠视时间而不刻苦学习——后来对时间麻木而无所作为——十几年前发现白发而感叹时光飞逝——现在明白应该和时间一起走过充实的人生(即以人生过程为线,贯穿对时间的不同感悟)
08年湖北卷五《雾》19.本文以雾为线索展开,请具体分析文章的行文思路。
(6分)19.(6分)
①开篇说“不喜欢”雾。
②来到加德满都后,开始“喜欢”进而“欣赏”后来“赞美”加德满都的雾景。
③雾引发了的理性思考。
④最终“陶醉”在雾境的幻象之中。
从写法(技巧)方面答题
还可以从写作手法来回答“如何写的”一类题型:
【题例】“是如何写湖畔风光的?
”就需要从修辞方法的使用、形声、动静的结合等技巧的使用作答。
2008福建卷四《吟风》13.文章表现了臬的感情?
请从作品的内容和写法两方面分析是如何表达的?
(8分)
13.文章表现了激越、豪迈的情感。
①内容上从小处写到大处,旁征博引,纵横捭。
例:
“它掠过丛林、村庄、田野、河流,阅尽了人间姿色……保持生命之树不徙”,通过从小到大、从近到远的写景拓展,增强了文章的气势,使豪迈的激情得以淋漓尽致地阐发。
②写法上运用了比喻、排比、拟人等手法。
“风是大自然的雕塑家。
……雕塑了……雕塑了……雕塑了……”,综合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手法,把风描绘得更加形象、生动,文章的情感也更加丰厚了。
(意思对即可)
2、分析有什么“好处”和“作用”:
【解题方法】
(1)答题角度明确——从形式和内容解答:
这种解答“作用、好处、效果”的题型一般从两个角度来做答。
一是形式,二是内容,这两个方面。
①形式,包括A、结构作用,B、技巧效果,C、语言魅力等方面。
②内容的分析,要答出“表现了什么”,“突出了什么”,“强调了什么”:
包括:
A、(刻画了)……形象,B、(抒发了)……情感,C、(表达了)……主旨,、D(突出了)……特点等方面的作用。
(2)解题思路清晰——根据题目位置的特点回答
“有什么作用”类题型的解答方法:
①文章开头“……有什么作用”的题型:
【作用】A、点题,B、交代下文要写的内容,引出所写的对象,C、设置悬念D、增强艺术吸引力,E、渲染氛围,奠定全文感情基调等。
②文章中间内容“……有什么作用”的题型:
【作用】A、过渡、B、为下文铺垫、C、照应前文。
解答此类题时要注意结合文章的主旨,结合题目,考虑它与上下文及中心之间的关系。
③文章结尾“……有什么作用”的题型:
【作用】A、照应题目、开头,B、拓宽内容,C、总结全文,点明主旨,D、深化主题,E、给读者回味思考的空间等。
题干在文章的开头
【题例】2008年福建卷11.为什么在文章开头写了一盆银杏?
(3分)
①昨夜一阵凛风,将报社门前台阶上的盆景吹得落叶满地。
昨日还是满树黄叶的银杏,怒然间只剩光骨临风了。
季风就这样将冰清玉洁的冬姑送临。
②日复一日,当我在踏上门前的台阶,总要留心关注这盆银杏的生态。
四时的变换,世情的冷暖、心境的忧乐,似乎都是伴随着季风而变幻,从它的生命常态中显现出来。
新岁来临时,当春风悄悄拂过,银杏的秃枝上就萌发了嫩绿,绿叶漫漫地展开了翅膀,将新的生命张扬。
满眼的碧绿带着极好的心情,又迎来了凉爽的夏风,将生命的热情推向极致。
当夏至尽头,气爽的高秋带来了新的生命信息,满树的金黄预示着生命的成熟,尽管它并未结出半盈的硕果。
秋后的寒风无情袭来,它便逆时地脱下金色的外衣,将生命珍藏,将希望孕育。
生命之树就这样随着季风而四时变幻。
③风是什么?
风是大气的精灵。
集日月精气于心,集天地灵气于表,集山川海洋豪气于怀,化作流畅的血脉,灵动的气韵,去感受世界,去催生万物。
人间万豪,山川陡变,唯有风最敏感。
11.写银杏是为了引出风。
从而以有形写无形,以银杏状风,突出风的形象。
题干在文章段落的中间
【题例1】06年全国卷15.根据你的体会,分析“由于阳光的照射,稻埕闪耀着金色的光泽,农夫的皮肤染了一种强悍的铜色”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题目范围】农夫和我坐在稻埕①旁边,稻子已经铺平张开在场上。
由于阳光的照射,稻埕闪耀着金色的光泽,农夫的皮肤染了一种强悍的铜色。
我在农夫家作客,刚刚是我们一起把谷包的稻子倒出来,用犁耙推平的,也不是推平,是推成小小山脉一般,一条棱线接着一条棱线,这样可以让山脉两边的稻谷同时接受阳光的照射,似乎几千年就是这样晒谷子,因为等到阳光晒过,八爪耙把棱线推进原来的谷底,则稻谷翻身,原来埋在里面的谷子全部翻到向阳的一面来---这样晒谷比平面有效而均衡,简直是一种阴阳的哲学了。
(1)效果上:
“稻埕……光泽”一句,渲染阳光下农夫劳动成果的美好;
(2)内容上:
“农夫……铜色”一句,表现阳光下农夫的阳刚之美;
(3)结构上:
与下文晒稻谷、对农夫决心务农的交代等内容前后呼应。
高考现代文阅读的题型特征及解题技巧
(二)
第三种:
题干在文章段落的结尾
【题例2】2008年全国1卷《阳关古道苍凉美》17.文章末尾引用郭小川的诗句,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感?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范围:
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现代文 阅读 题型 特征 解题 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