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团先进事迹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3763172
- 上传时间:2022-10-13
- 格式:DOCX
- 页数:6
- 大小:25.87KB
剧团先进事迹文档格式.docx
《剧团先进事迹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剧团先进事迹文档格式.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花样年华”全国第二届大学生短剧小品大赛剧目优秀奖;
辽宁省第三届大学生戏剧节剧目一等奖1项,编剧一等奖1项,导演二等奖1项,表演一等奖2项,表演二等奖3项;
“花样年华”全国第三届大学生短剧小品大赛,剧目三等奖1项,导演奖1项,最佳男演员奖1项;
辽宁省第四届大学生戏剧节获编剧一等奖,另外有4项表演一等奖,2项导演一等奖,2项表演二等奖等。
这些奖项向更广阔的社会领域内宣传东北大学文化,展现新时期东大学子的风采,也扩大了话剧团的影响。
正因如此,20XX年辽宁省文联戏剧家协会选择在东北大学建立“辽宁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戏剧家联合会辅导基地”,为进一步提高话剧团编导演实力奠定了更为良好的基础。
同时,我们也与鲁迅美术学院、沈阳大学、沈阳师范大学等兄弟学校建立了良好的友谊,除了邀请他们观看我们的演出,我们也经常组织校际文化交流活动,希望通过不同高校间社团文化的交流可以取长补短,更好的完善自身。
话剧团未来还要坚持创新、努力、奋进的办团原则,以弘扬先进文化,弘扬民族文化,弘扬校园文化为己任,开拓进取,力争取得更大的成绩。
篇二:
市豫剧团送戏下乡先进材料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的精神,在市委宣传部和市文化局的领导下,淮北市豫剧团十年如一日,坚持开展“三下乡”活动,常年活跃于广大农村基层,艰苦奋斗,创新形式,全心全意为农民群众服务,取得了显著的效益,并锤炼成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文艺生力军,涌现出一大批德艺双馨的艺术人才。
该团先后两次被评为全市“三下乡”先进集体,30多人次被评为全市文化先进工作者,20xx年,市文化局也被评为全省“三下乡”先进集体。
一、把握农村特点,创新活动形式在常年的送戏下乡活动中,淮北市豫剧团按照先进文化的要求,紧紧围绕农村的特点,牢牢把握农民群众的需求,创造性地开展活动。
在节目编排上,除了有优秀的传统剧目外,他们还结合农村移风易俗、计划生育、税费改革等工作,创作编排了大量的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小戏、小品十多个。
如《养子不孝》、《顶灯》、《自讨苦吃》等深受农民群众的喜爱,久演不衰,成为他们的优秀保留剧目。
为解决部分农民群众看戏难的问题,他们还经常组织文艺小分队,深入到偏远的村庄、五保户家中为行动不便的农民群众演出。
在常年的演出中,也激发了许多农民自娱自乐的热情,涌现出许多业余文艺“尖子”,该团同志们就利用演出间隙,热情辅导他们,十年来,共辅导农村业余文艺团队50个(次),文艺“尖子”200多人次。
十年的文化下乡,使得广大农村基层文化活动增多了,生活娱乐方式更加健康,一个文明向上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情趣正在形成。
送戏下乡有三难,一是临时搭台难,二是演员吃住难,三是转点运输更难,这三难也给农民增添了很大的负担。
为解决这些困难,市豫剧团着实费了不少脑筋。
他们反复摸索,群策群力,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于1997年在全省首创了流动演出“大篷车”。
用一辆旧东风办挂汽车改装成既可以运送演员及演出设备器材与炊具,又能展开形成五道幕布、面积达80平方米的流动舞台,还可以安排部分演职员住宿。
流动“大篷车”不仅大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而且也提高了演出的质量和机动性,不但可以在乡镇集市上演,还可以深入到条件较差的偏远乡村演出,同时还可以运送图书、科技资料到乡村,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热烈欢迎。
“大篷车”所到之处,农民群众纷纷携家带口,赶着毛驴车前来观看,纷纷要求增加节目,有时下着雨,就打着伞站着看。
多年来,流动“大篷车”的足迹几乎遍及全市所有的乡镇村庄,活跃于苏鲁豫皖交界的农村基层,极大地丰富了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有力推动了文化下乡的蓬勃发展。
为此,《光明日报》、《中国文化报》、《安徽日报》、《文化周报》等新闻媒体多次刊文介绍了该团的先进经验,并很快在全省得到了推广。
二、发扬艰苦奋斗,坚持服务群众送戏下乡,特别是到偏远的农村去演出,条件差、困难大,生活也很艰苦。
市豫剧团的广大演职员工坚定传播先进文化的信念,为了让广大农民群众能看上戏,看好戏,演职员们经常是吃方便面,睡地铺,有时一天连演出三、四场,十多个小时不卸妆。
生了病也不休息,打完点滴就上场,“轻伤不下火线”已是他们的口头禅。
许多演员是双职工,孩子、老人就托付给邻居,家中有急事,也不能回去照料。
春节期间,也是送戏下乡的高潮期,该团年年都肩负重责,深入到乡村送戏下乡,十多年来,大多数演职员没有在家过一个团圆年。
20xx年在双堆集演出时,司鼓屈品忠的母亲病危,打电报催他回去。
可此时还有两场演出,他离不开呀!
屈品忠把眼泪咽进肚子里,坚持演完。
等赶回家时,老母亲已与世长辞。
演员袁雷春在表演《武大郎入洞房》时施展矮子功,每场演出都近三十分钟,有时一天三、四场,膝盖红肿变形,下场后都站不起来,仍然咬牙坚持。
他主演的《顶灯》节目深受群众喜爱,剧情需要赤膊上身,在冬季下乡演出时,为保证演出质量,满足农民群众的需求,他坚持光着脊梁登台表演。
下场后,常有老百姓端来白酒,心疼地对他说说:
“喝口酒,暖暖身子吧!
”这一幕幕、一景景深深感动了农民群众,常常有农民群众挎着鸡蛋,煨了鸡汤来看望演员们,把他们拉回自己家过个年?
?
20xx年,市领导视察文化下乡工作时,看到剧团同志们忘我的工作精神和艰苦的工作条件深有感触地说:
有这样一支过硬的队伍,我们感到骄傲和自豪。
十多年的文化下乡活动,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增强了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三、坚持送戏下乡,锻炼过硬队伍十年的送戏下乡,丰富和活跃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
生活,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他们深深体会到:
农民群众需要先进文化的滋养,需要丰富多彩文化活动,需要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我们就要想农民之所想,干农民之所盼,把更多体现优良传统,反映时代精神,适合农民口味的优秀文艺作品送下乡。
十年来的送戏下乡开拓了戏曲演出市场,锻炼出了一支“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战斗”的演出队伍,同时该团的演艺水平也大幅度地提高。
篇三:
优秀文化站长先进事迹材料
优秀文化站长先进事迹材料
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把乡村文化工作
当成自己最神圣的事业来做。
20XX年,国家恢复在乡镇建立文化站,王xx同志被xx乡党委任命为乡文化站长。
上任伊始,虽然连一间办公室都没有,但他还是一头扎进了村屯,因为他实在是太热爱这项工作了,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把乡村文化工作当成自己最神圣的事业来做。
东北大秧歌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因为动作简单,好学易会,在农村的普及率极高。
于是,他把扶持全乡各村屯组建具有一定规模的东北大秧歌队作为自己开展农村文化工作的切入点。
那时,全乡没有一支成型的秧歌队。
刚开始组建秧歌队时,虽然三人两伙玩玩还行,但真正组成“正规军”,好多老百姓还是不愿加入。
他就多次跑村串屯,找那些有号召力或有这方面天赋与爱好的人谈心,讲道理,鼓励他们积极参与。
他来到群众基础最好的南利东屯,找到了对大秧歌情有独钟的邱宪华、艾薇等文艺骨干,坐在农家的炕头上,通过促膝谈心,终于唤起了两个人的兴趣。
他又说服开办花嫁之约婚庆公司的弟弟爱东,拿出专款给农民秧歌队购买了服装、乐器、扇子、腰带、音响等。
听说文化站长要来发服装和锣鼓家什,几十人在村口列队欢迎。
王xx说:
“看见乡亲们那样热切的眼神,那样真诚的举动,就不得不为他们去做点事。
”从那以后,每当夜幕降临,南利东屯的老百姓就穿上了色彩缤纷的服装,没有场地,就在乡村的街道上挥舞起了彩扇,伴着锣鼓扭了起来,后来竟发展到了100多人。
接下来,王xx的脚步走进了战家屯、滕家屯、韩家屯、刽家屯、曲家屯,茅屋中,土炕上,村头田间留下了他和文艺骨干交心的身影。
大家纷纷行动起来筹办大秧歌队,王xx自掏腰包作为扶助经费不断地送给农民。
如今全乡有一定规模的秧歌队已经发展到了24支。
王xx说,只要有人扭,他就赞助,他就支持。
秧歌队的组建和经常性的活动,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拥护和参与,并在xx乡形成了前所未有的文化氛围。
为了统一动作,提高大秧歌的整体表演水平,他还有计划的聘请县文化馆的老师深入到村屯进行培训和辅导。
利用春节、元宵节组织大秧歌队,参加县文化馆和乡文化站组织的汇演。
正是从秧歌队的组建和活动的开展,让他迈开了乡村文化工作的第一步。
他广辟思路,苦苦耕耘,为村民搭建文化舞台
发展乡村文化最大的难点就是没有固定场所。
要真正的繁荣乡村文化,激发农民们对文化活动的兴趣与爱好,首先要给他们提供活动平台。
这几年,为了给农民朋友增加固定活动场所,王xx同志广辟思路,利用新农村建设、贫困村建设等项目,积极主动向上争取资金,先后建成了三个标准化的文化小广场。
20XX年1月,王xx动员xx乡晓光村农民企业家栾长彬回村独家投资70多万元建设了一座占地面积500多平方米的农民文
化小剧场。
结束了这个乡没有专门演出场所的历史。
乡村文化小广场、文化小剧场的建设,为农民自娱自乐提供了具有专业水准的文艺舞台,使农民在农闲时节或“我们的节日”到来的时候,能够经常在小剧场汇聚,自演自唱,自娱自乐。
20XX年,他紧紧抓住黑龙江省文化厅在基层乡村集中建设文化小广场的契机,全面提升xx村、xx村文化小广场的档次。
现在,“xx村农民文化活动中心”已经正式挂牌成立。
这个中心占地面积6000多平方米,现已建成集休闲区、体育运动区、秧歌和健身舞蹈表演区、小舞台等室外活动区,同时,在室内还建设了四室一区,即:
音乐室、图书室、书画室、根雕创作室和摄影展区。
20XX年,又为永胜村建设了一个红色文化基地。
为了这项文化工程,他几乎天天泡在村屯里,帮助村里谋划文化项目、送物品、寻找和动员乡村文化能人。
今年已经60岁的农民赵荣江酷爱根雕艺术,但早已放下了手中的刻刀。
原有的根雕作品也是丢的丢,送人的送人,剩下的也都放在了自家的仓房中落满了尘土。
王xx同志先后10多次来到赵荣江家,动员老赵重新拿起刻刀,还在xx村农民文化中心专门开辟了赵荣江根雕艺术创作展览室,不仅使老赵的作品重见天日,还为他今后的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除此,他还自己掏钱为赵荣江购置了刻刀,去林场联系购买了大量的树根为老赵提供创作素材。
赵荣江激动地说:
“再不好好的研究根雕艺术,真对不起王站长的一片苦心啊”。
和赵荣江一样被王xx感动的还有农民摄影家赵文,绘画爱好者王长彬、刘树森、任桂荣,音乐爱好者郭喜、魏云良、张志刚等一大批农民。
现在,xx村已经成为木兰县远近闻名的文化先进村。
只几年每到农闲季节,王xx就组织全乡各村文艺人开展大型文意演出和晚会,受到全村百姓的热烈欢迎和积极响应。
每天到文化活动中心来跳舞、扭秧歌、看书看报、书画创作、欣赏根雕、吹拉弹唱的人都超过200余人,就连很多外乡镇的人也慕名前来参观。
xx村胡家屯紧邻哈罗公路,是一个拥有400多户的大村。
由于历史原因,全村的公共文化设施几乎为零。
村民扭秧歌、跳舞就在不足4米宽的村道上。
村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剧团 先进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