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3733726
- 上传时间:2022-10-13
- 格式:DOCX
- 页数:22
- 大小:25.35KB
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热起来了)
大家思考过没有,为什么搓手能使我们的手热起来?
(摩擦产生了热)
二、讨论使我们身体热起来的原因
1、冬天,我们觉得很冷时,有什么办法使我们的身体热起来?
2、小组讨论交流(老师板书时分四类板书1、外界物质直接给予热;
2、外界物质吃进我们身体变成热;
3、自身运动产生热的;
4、保温的)
3、分析使我们身体热的原因
分析这些方法是怎么使我们的身体热起来的?
板书:
晒太阳、温泉、烤火……(外界物质给予热量)
吃食物(外界物质吃进身体产生热量)
跑步等运动(血液循环加快)
加穿衣服、盖被子-----?
加穿衣服后,我们的身体为什么会感觉热起来呢?
讨论汇报(加穿衣服使我们热起来的原因-----衣服能生热;
衣服不能生热,,衣服的作用是保温,阻止热量散发,同时阻挡冷气进入.....)
(通过提出这样一个发散的问题,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为什么会热起来,热的产生跟什么有关?
在师生交流活动中,知道使身体热起来的一些方法,同时引出衣服能不能自己产生热的问题。
)
三、研究衣服否生热的问题
1、师:
早上起床和晚上躺入被窝时,你的被子是凉还是热的呢?
说明什么?
2、学生交流。
备 注
教
学
环
节
3、衣服到底能不能生热呢?
我们怎么研究这个问题?
4、小组讨论:
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加穿衣服是不会给身体增加热量。
(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方法)
5、交流研究方法。
(通过讨论、验证衣服能不能自己产生热的活动,使学生经历“问题——解释——思维论证——实验验证”的探究过程。
在交流活动中学生的方案可能存在不严谨的地方,教师要和孩子们集体研讨,发现问题,提出调整建议)
6、学生分组验证实验,根据实验现象进行交流。
四、小结:
1、通过实验,你们现在是怎么认为的?
2、通过实验研究你们有什么新的发现?
3、通过实验研究你们有什么新的想法?
4、通过实验你们有什么新的问题?
板书设计:
1、热起来了
吃食物(外界物质吃进身体产生热量)
跑步等运动(血液循环加快)
加穿衣服、盖被子----(衣服不能生热,衣服的作用是保温,阻止热量散发,同时阻挡冷气进入)
教学后记:
2、给冷水加热
从影响物体在水中沉浮的因素去分析水受热后产生的变化。
可封口的小塑料袋,水槽;
热水,冷水;
天平,试管;
气球皮,剪刀,橡皮筋。
给塑料袋里的冷水加热
研究水受热上浮的原因
一、谈话导入:
1、要使一杯冷水变成热水,有哪些方法?
2、师生交流。
(预设:
这个活动让学生自主讨论,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给塑料袋里的冷水加热
1、师:
在密封的小塑料袋里装满冷水,然后浸入热水中,仔细观察冷水袋的变化。
2、根据看到的现象尝试做出解释。
3、小组讨论,谁的解释更有说服力。
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观点,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做出解释或推测。
4、全班交流。
5、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和哪些因素有关?
6、冷水由沉变浮能不能用物体沉浮的几个因素来进行解释?
7、再次对冷水袋上浮的原因做出自己的推测。
(启发学生从影响物体沉浮的主要因素重量和体积大小方面去思考促使水袋上浮的可能原因,最后把问题聚焦到在水的重量不变的情况下体积的变化引起了水袋的沉浮。
三、研究水受热上浮的原因
我们用什么方法来证明我们的推测呢?
为了把实验做好,在研究之前要设计好实验方案。
2、研究水在变热过程中重量是否发生变化。
3、研究水在变热过程中体积是否发生变化。
4、分析整理
水在变热过程中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我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有什么疑问?
3、液体的热胀冷缩
改进实验以达到更好的实验效果;
制作一个简易的观察水的体积变化的装置
平底烧瓶,玻璃管,橡皮塞;
冷水,热水,温度计、红墨水、滴管。
观察水在受热和遇冷后的体积变化
经历对液体热胀冷缩性质的探究过程。
活动一:
水的体积变化的观察
观察:
冷水变成热水后水面的变化
教师演示:
把气球皮包口的装满水的大试管放进热水中,会看到什么现象
(学生看现象进行描述)
再出示同样的两套实验装置,把它们放进温度不同的两个大烧杯中应该可以看到什么现象呢?
(学生根据自己的猜测进行描述)
请两位同学上来看一下,你们看到了什么?
(学生根据现象描述)
换过来看一下,你们能不能从看到的现象判断出哪个烧杯的水热呢?
通过实验学生不能清楚进行表述,从而引出如何清楚地观察到水在受热和遇冷后的体积变化)
研究:
清楚地观察水在受热和遇冷后的体积变化
通过气球皮的鼓起程度,我们无法判断这两杯水的冷热了,老师给大家提供了以下的材料(一一出示):
杯子、试管、瓶塞、细管、红墨水、滴管。
你们能用这些材料来设计一个实验,看看水受热会发生变化吗?
等会请小组讨论一下,并思考这两个问题:
老师给大家提供的红墨水有什么作用?
用一根细管子有什么好处?
2、小组讨论、完善实验方案。
那在做实验时,我们该注意些什么呢?
(①小组要分工合作。
②仔细观察水柱有什么变化?
③做好记录。
④注意安全,小心热水。
3、学生实验(老师巡视、指导)
4、学生汇报交流。
小结:
我们知道了水受热后体积会膨胀。
我们通过实验发现了水受热,体积发生了变化,会膨胀。
那么水遇冷后又会怎样呢?
你们想怎样做?
实验时我们观察什么?
(学生简单说明)
5、学生实验。
6、小组汇报实验情况
小结:
我们把水受热体积膨胀,遇冷体积收缩的这种性质叫做水的热胀冷缩(板书:
热胀冷缩)。
活动二:
观察其他液体的热胀冷缩现象
1、水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那其他液体有没有这种性质呢?
除了水,你还知道有哪些液体?
2、老师这里给大家提供了红茶、果汁、牛奶(出示)小组可以选择你们最感兴趣的一种来实验。
用同样的方法来实验,观察和水的实验现象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3、学生选择液体来实验。
4、小组汇报实验情况你们组是用什么液体来实验?
实验看到什么现象?
说明这种液体有什么性质?
(有了水热胀冷缩实验的基础,这里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并让学生自主提出实验观察点,理清实验的思路。
5、归纳总结: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液体受热和受冷后有什么共同的性质?
像醋、饮料、酱油等等,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板书:
液体的热胀冷缩)
拓展:
出示一瓶水、饮料。
去超市买饮料,本想挑选一瓶装满的饮料。
但是却发现货架上的瓶装饮料都没有装满,这是什么原因呢?
(让学生学以致用,解决问题“瓶装的液体为什么不装满?
”,加深学生对液体热胀冷缩的认识。
液体的热胀冷缩
水
醋受热体积膨胀热胀
果汁
酱油受冷体积缩小冷缩
牛奶
......
液体热胀冷缩
4、空气的热胀冷缩
用多种方法观察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
用文字或图画进行描述和交流。
烧瓶、L型玻璃管;
热水、常温水、冰水;
锥形瓶,气球、红墨水。
空气受热受冷后体积的变化研究
观察空气体积变化的方法设计、用“模型”解释热胀冷缩现象
一、观察空气是否热胀冷缩
1、引入
水和许多液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空气是否也会热胀冷缩呢?
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
空气在受热或受冷后,体积会怎样变化?
(学生讨论推测)
2、空气受热受冷后体积的变化研究
师:
空气是流动的,又是看不见的,我们如何实验才能清楚地看到空气受热受冷后体积的变化呢?
(1)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2)交流实验方案,确定方法。
教师的引导很重要,我们要看到原本看不到的空气的体积变化是需要其它物体的,可以用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自主设计各种可能想到的实验方法,所以教师要充分准备一些实验材料如气球、液柱、红墨水......)
(3)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4)交流、讨论。
(5)小结: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
空气受热以后体积会胀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
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非常明显,同时也能比较出液体和气体热胀冷缩的区别)
二、怎么解释热胀冷缩现象
1、师:
温度变了,水和空气的体积都会发生变化,这是怎么回事?
当我们紧挨着站在教室中间,和每个人都起劲地在教室里跳跃时,哪种情况下占据的空间大?
2、模拟空气“微粒”运动的游戏。
3、交流:
从游戏中我们明白了什么?
建立我们的假说。
这个游戏指向了对物体热胀冷缩性质的本质解释,学生只有实践、体验过了,才能理解其中的意义所在。
5、金属热胀冷缩吗
设计简单操作的实验活动,有效地观察金属固体体积变化的现象。
酒精灯、铜球热胀冷缩演示器;
垫圈(钢丝条)、刻度尺、作支架用的木块等;
图片、资料。
观察钢条的热胀冷缩现象
设计实验观察金属固体体积变化的现象。
一、观察铜球的热胀冷缩现象
1、我们知道了液体、气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后,你还想知道什么?
到底固体会不会热胀冷缩,现在我们就来做一个实验来验证一下。
2、教师出示实验材料:
这里有一个铜球,这里还有一个金属环,铜球刚好能通过金属环。
我们就用这个装置来做实验。
3、你们认为这个实验应该怎样做?
根据什么现象知道固体的金属球有没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4、交流讨论,确定实验方法。
5、按学生汇报的方法演示实验。
6、小结: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铜球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通过分析材料,引导学生思考实验的方法,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科学 下册 第二 单元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