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钟表教学设计与评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文档编号:13710346
- 上传时间:2022-10-13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23.65KB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与评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与评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认识钟表教学设计与评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演示用的实物大挂钟一个。
3、动画课件模块:
1小军、小明起床的情景画面2整时和半时的卡通时钟娃娃。
4、“钟表的认识”局域网页一个(5个模块:
小明的一天、钟面的认识、钟表练习、钟表小史、酷钟欣赏)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小学数学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第91-92页。
教学目的:
1.认识钟表的组成部分,知道时针、分针及钟面的数字。
2.结合生活经验学会看整时,并知道整时的两种表示方法。
3.建立初步的时间观念,从小养成珍惜时间和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4.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学会认识整时。
教、学具准备:
课件、实物投影、学具钟表等。
教具、学具准备:
实物钟、学具钟、实物展示平台及相关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创设情境
⑴展示课件:
清晨,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配有闹钟“嘀嗒”声。
师:
听,这是什么声音?
(闹钟声)谁家的钟声这么响?
⑵课件出示图:
①大雄正在干什么?
(起床)
②谁能告诉大家大雄是什么时候起床的?
(7点、7时)
③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看墙上的挂钟、床头柜上的电子钟)
2.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钟表”。
(板书课题:
认识钟表)
[评析:
运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借助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画形象,以儿童熟知的生活场景为导入,既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又创设了教学情境,使学生学习情趣高涨。
拉近了数学课堂与现实生活的距离,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
二、探究新知
1.认识钟面
①观察钟面
学生拿出实物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
通过比一比、拨一拨、说一说,看钟面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②认识钟面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
a.都有两根指针,又长又细的是分针,又短又粗的是时针。
b.都有从1到12共12个数。
c.12个数把钟面分成了12个相等的大格。
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放手让学生比一比、拨一拨、说一说,既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望,又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索、小组合作的意识,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
2.认识整时
⑴尝试拨钟
请同学们想一想,一天中你最喜欢哪个时刻,拨在带来的小钟上,说说你为什么最喜欢这个时刻,讲给你们小组的同学听。
学生分组操作后,各组选派代表展示所拨时刻。
(有拨整时的;
有拨半时的;
有拨大约几时的。
)
⑵小组讨论
请同学们按照分针和时针的位置,把这些时间分分类。
先分小组进行讨论,然后全班交流。
说说为什么这样分,从中选取整时的钟面进行教学。
⑶比较归纳
①师:
观察这些时间,你有什么发现?
a.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b.平时我们所说的“几点”是口头语,正确的书面用语是“几时”。
板书学生所说时刻,并说明这是整时的一种表示方法。
(11时、8时、9时、6时)
②整时的第二种表示方法
a.师指着其中一个显示11时的钟面,问:
11时在电子表上是怎样显示的?
(板书:
11∶00)
b.师:
像这样的表示形式,你们还在哪些地方见过?
(电话、手机、电视、电脑等)
c.师:
这是整时的第二种表示法,叫电子表示法。
d.师:
你能用电子表示法写出剩下的时刻吗?
(8∶00
9∶00
6∶00)
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自由拨钟面上表示的时刻,然后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得出认识整时的方法和整时的两种表示方法,体现了教学方法的开放性,设计新颖。
另外,通过设计“像这样的表示形式,你们还在哪些地方见过?
”,把学习内容与学生的已有经验联系起来,使学生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并在思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与发展。
3.应用
大雄听到这里这么热闹,也赶来了。
他还带来了自己的作息时间表,请大家提意见呢!
a.课件展示教材第92页“大雄的一天”的作息时间表,先让学生说说图意,再用两种书写方法将“大雄的一天”的作息时间表补充完整。
(7时起床,8时上学,10时做操,12时吃午饭,下午6时看动画片,晚上9时睡觉。
b.展示学生作品,评一评,看谁写得好。
c.讨论:
大雄一天的活动安排得合理吗?
你想对大雄说什么?
(大雄晚上9时睡觉太晚了,最好是晚上8时睡觉。
d.课件显示“上午8时大雄上学”和“晚上8时大雄睡觉”两幅图。
看了这两幅图,你有什么问题?
(一天包括白天和晚上。
时针一天要转两圈,一圈表示白天的时间,一圈表示晚上的时间。
学生对于“早睡早起”、“看电视”、“睡懒觉”等情节都有切身体会,通过“你想对大雄说什么?
”这一环节,引导学生对大雄一天的时间安排进行认识与评价,既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把对珍惜时间和养成良好作息习惯的教育融入学习活动之中。
利用大雄的作息时间情境图,呈现“现实冲突”──为什么一天中有两个8时?
让学生“议一议”,生动形象,富有童趣。
三、综合应用
1.请你设计一份星期天的活动安排表。
在括号里写时刻,在____上写活动内容,比一比,看看谁的安排合理。
上午
(∶)__________
(∶)__________
下午
2.帮小熊修钟。
(1)师:
小熊看到小朋友们这么能干,想起家里的钟有一根指针掉了,想请你们帮它添上,你们能帮它添上吗?
课件显示钟面,钟面上只有一根长针指着12,师:
时间是4时,缺少什么?
该怎样画?
学生回答后,媒体演示:
在钟面上画时针,时针指着4。
(2)师:
小熊还想考一考大家呢!
小熊:
再过一小时是几时?
(5时)
猜一猜,走这一小时,分针和时针转动的方向一样吗?
它们走的路一样多吗?
课件演示:
分针转一圈,时针走一格。
练习设计突破了“就数学练数学”框子,教师没有大量出示一些人为设置的钟面时刻让学生去认读,而是创设了“安排星期天的作息时间表”、“帮小熊修钟”等情境,把对时刻的认识与有趣的情境结合在一起,不仅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更为重要的使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时间,形成时间观念,受到珍惜时间的教育。
四、拓展总结
你觉得这节课你表现得怎样?
你有什么收获?
[评析:
本课小结一改“你学会了什么?
”的提问方式,更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自我感悟、自我评价和个性发展。
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带着新的问题走出课堂,这是课的延伸,让人感觉课虽结束,可意犹存。
[总评:
这堂课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理念。
教学的各个环节注意做到情感化、生活化、趣味化和开放化,积极关注学生的认知背景和生活经验,以“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为目标,以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为主要学习方式。
摆正了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关系。
通过看、拨、比、想、说、议、评、画等数学活动,让学生主动地去思考、去探索、去应用。
既注重了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又有效地进行了珍惜时间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整堂课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反思
在“认识钟表”这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学得主动,课堂气氛热烈,知识获得与情感体验同步进行。
反思本课的教学,我有以下几点认识:
1.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在一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里,已经有了一些钟表的知识储备:
上学的时间、放学的时间、看动画城的时间……虽然这些认识是浅显的、感性的,对于不同的学生来说层次也是不同的,但是仍为学生学习“认识钟表”提供了经验基础。
为此,课中我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先让学生在自带的小钟上拨出自己喜欢的时刻,再让学生对所拨的时刻进行分类,再想一想整时是怎样看出来的?
学生通过比较,异中求同,最后概括出“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的规律。
学生依据已有的经验主动生成了他们自已的数学知识。
2.创设生动具体的学习情境
本课以活动为主线,创设了“乡村的早晨”、“小明的一天”、“拨钟面”、“制作作息时间表”等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
把对时刻的认识与现实有趣的情境结合起来,不仅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积极参与尝试探究学习活动,而且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时间,形成时间观念,并受到珍惜时间、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的教育。
实践表明,学生对数学情境的问题很感兴趣,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课堂气氛活跃,整堂课学生都能保持浓厚的学习热情。
3.创造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机会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数学学习方式,这就要求教师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机会,使学生能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学会倾听别人的想法,学会交流,增强合作意识。
在“认识钟面”这一环节中,主要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学生拿出实物钟,先在小组内进行活动:
拨一拨、比一比、说一说,然后由小组长向全班同学汇报。
学生在合作中分享着互助与竞争,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从实际教学中看出,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学生在彼此的交流中,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4.充分体验“生活数学”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注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安排了“找生活中的电子表”、“设计星期天的活动安排表”、“帮小熊修钟”、“小小设计师”等情境,把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体验“生活数学”。
如“设计星期天的活动安排表”时,启发学生思考,时间安排应该合理、科学,注意劳逸结合等,尽管学生的安排表五花八门,但是通过“设计星期天的活动安排表”的尝试,有利于培养学生爱数学的情感和用数学的意识。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应创设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情境,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习中学会探究、学会合作、学会交流,使他们在实践中感受到数学的价值,理解并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
/P<
p>
上一页
[1]
[2]
[3]
一、设计说明
《认识钟表》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一册第八单元的知识。
这是学生建立时间观念的初次尝试,也是以后学习时分的基础。
一年级学生已经储备了一些认识钟表的生活经验,因此大多数孩子会看整时,但这些经验只是粗浅的,感性的,对不同的孩子来说层次也是不同的。
由于时间和时刻看不见、摸不着,不具备形象性、直观性,再加上一年级学生注意力的分散和监督能力较差,所以对时针、分针的整体认识有些不习惯,观察力的薄弱使得他们常常忽略时针和分针的区别,因此认识半时往往会出现问题,12时半他们可能会看成6时,同时由于对钟表的旋转顺序不清,他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认识 钟表 教学 设计 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