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册 第三单元 第4讲 热力环流和风 鲁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文档编号:13708144
- 上传时间:2022-10-13
- 格式:DOCX
- 页数:16
- 大小:343.69KB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册 第三单元 第4讲 热力环流和风 鲁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册 第三单元 第4讲 热力环流和风 鲁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册 第三单元 第4讲 热力环流和风 鲁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使滨海地区气温日较差减小,降水增多。
(2)山谷风
影响 山谷风:
在山谷和盆地常因夜间的山风吹向谷底,使谷底和盆地内形成逆温层,阻碍了空气的垂直运动,易造成大气污染。
(3)城市热岛环流
影响 城市风:
一般将绿化带布局于气流下沉处或下沉距离以内,将卫星城或污染较重的工厂布局于下沉距离之外。
(2013·
浙江文综)拉萨河流域拥有丰富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资源,拉萨位于宽阔的拉萨河谷地北侧。
下图为拉萨7月降水量日平均变化图。
完成第1题。
1.有关拉萨7月降水日变化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夜晚地面降温迅速,近地面水汽易凝结成雨
B.夜晚近地面形成逆温层,水汽易凝结成雨
C.白天盛行下沉气流,水汽不易凝结成雨
D.白天升温迅速,盛行上升气流,水汽不易凝结成雨
答案 C
解析 由图知,拉萨7月降水量日变化具有周期性,应与当地气流的周期性日变化有关。
拉萨位于拉萨河谷地,受到山谷风环流的影响。
白天,气流沿山坡上升,谷地处盛行下沉气流,不利于水汽冷却凝结,C项正确,D项错误;
夜晚,气流沿山坡下沉,谷地处盛行上升气流,水汽易冷却凝结成雨,A、B项错误。
(2011·
大纲全国文综)一般情况下,空气的密度与气温、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呈负相关。
下图示意北半球中纬某区域的地形和8时气温状况剖面。
高空自西向东的气流速度约20千米/时。
据此完成2~3题。
2.此时甲、乙、丙三地的大气垂直状况相比较( )
A.甲地比乙地稳定B.乙地对流最旺盛
C.乙地比丙地稳定D.丙地最稳定
3.正午前后( )
A.甲地气温上升最快
B.乙地可能出现强对流天气
C.丙地刮起东北风
D.甲地出现强劲的偏南风
答案 2.D 3.B
解析 第2题,可以根据气温在垂直高度上的变化判断大气的对流强弱和稳定程度,气温随高度的增加降温越快,对流越旺盛,大气温度在垂直高度上变化越均匀,表明大气越稳定。
读图可知,此时甲、乙、丙三地相比较,甲地气温随高度的升高降低最快,因而对流最旺盛,因而B选项错误;
在垂直高度上,丙地随高度的升高变化最均匀,且变化幅度较小,说明丙地最稳定,D选项正确;
而甲地和乙地相比较,乙地变化较小,表明乙地比甲地稳定,因而A项和C项都是错误的。
第3题,因图中显示的是8时的气温状况,且高空自西向东的气流速度约为20千米/时,中午时,大约向东移动80千米,届时,甲地气温上升幅度最小,而乙地对流旺盛;
丙地将位于低压的东侧,应吹偏南风,甲地将位于低压的西侧,应吹偏北风。
综上所述,只有B项正确。
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利用假期对当地的一个山谷进行野外考察,如图其中竖实线为剖面线,虚线为等压面,实线为等温面,箭头为大气流动方向。
据此回答4~5题。
4.上图信息中,只有一处正确是( )
A.甲B.乙C.丙D.丁
5.地理兴趣小组观测时间可能是( )
A.8:
00~9:
00B.12:
00~13:
00
C.15:
00~16:
00D.23:
00~24:
答案 4.C 5.D
解析 该图表示山谷风,如表示白天,吹谷风,丙处表示的等压面向下弯曲,乙、丁两处风向是正确,甲处表示的等温面向下弯曲;
如果表示夜间,吹山风,丙处等压面向下弯曲,表示低压,甲处表示的等温面向上弯曲,题目中只有一处是正确,则可能为夜间,表示山风示意图。
等压面图的判读技巧
结合下图说明判读等压面图的基本技巧和应注意的问题:
(1)判读
①由于大气密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不同高度的大气所承担的空气柱高度不同,导致在垂直方向上随着高度增加气压降低。
即PA>PC,PB>PD。
②因地面冷热不均,导致同一水平面上出现气压差异,进而等压面发生弯曲,同一水平面上,等压面上凸者气压高,下凹者气压低,即PC>PD,PB>PA。
③同一垂直方向上,近地面和高空的气压区类型相反,即近地面为高压,高空则为低压。
(2)应用
①判断气压高低:
如上图中比较同一地点不同高度气压值和同一水平面上不同点的气压值可得:
PB>PA>PC>PD。
②判断下垫面的性质
a.判断陆地与海洋(湖泊)
夏季:
等压面下凹者为陆地,上凸者为海洋(湖泊)。
冬季:
等压面下凹者为海洋(湖泊),上凸者为陆地。
b.判断裸地与绿地:
裸地同陆地,绿地同海洋。
c.判断城区与郊区:
等压面下凹者为城区,上凸者为郊区。
③判断近地面天气状况和气温日较差
等压面下凹者,多阴雨天气,日较差较小,如A地;
等压面上凸者,多晴朗天气,日较差较大,如B地。
考点二 大气的水平运动
1.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水平气压梯度力。
2.风的受力状况与风向
图示
受力状况
只受图中F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影响
受图中F1水平气压梯度力与F2地转偏向力的共同影响
受图中F1水平气压梯度力、F2地转偏向力和F3摩擦力的共同作用
风向
垂直于等压线指向
低压
与等压线平行(高空风)
与等压线成一夹角(近地面风)
1.影响风的三种力
作用力
方向
大小
对风的影响
风速
水平气压
梯度力
始终与等压线垂直,由高压指向低压
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
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速越大
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地转偏向力
始终与风向垂直
大小随纬度而增加,赤道为零
不影响风速的大小
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摩擦力
始终与风向相反
大小与下垫面性质有关,下垫面越粗糙,起伏越大,摩擦力越大,反之越小
使风速减小
与其他两力共同作用,使风斜穿等压线
2.等压线图上任一地点风向的画法
第一步:
在等压线图中,按要求画出过该点的切线并作垂直于切线的虚线箭头(由高压指向低压,但并非一定指向低压中心),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
第二步:
确定南、北半球后,面向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向右(北半球)或向左(南半球)偏转30°
~45°
角,画出实线箭头,即为经过该点的风向。
如下图所示(北半球):
(2012·
大纲全国文综)下图示意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初某时的气压系统,该气压系统以每天120千米的速度自西向东移动。
据此完成第1题。
1.24小时后甲地主要吹( )
A.东北风B.东南风C.西北风D.西南风
答案 B
解析 据天气系统的移动速度,运用比例尺大体量算,24小时后甲地位于高压系统西部,吹东南风。
江苏地理)下图是某区域某时地面天气简图。
读图回答第2题。
2.图中M地的风向是( )
A.东北B.东南C.西北D.西南
解析 从图中所示经纬度可以看出,图中(50°
N,100°
E)附近的高压中心位于亚欧大陆。
M点位于北半球高压中心的东部,根据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压,加上摩擦力、地转偏向力(向右偏)的影响,风向为西北风。
(2010·
海南地理)下图示意某一水平面,P1、P2为等压线,P1、P2之间的气压梯度相同。
①~⑧是只考虑水平受力,不计空间垂直运动时,O点空气运动的可能方向。
据此回答3~4题。
3.若该水平面位于北半球近地面,P1>P2,则O点的风向为( )
A.③B.④C.⑤D.⑥
4.若该水平面位于南半球高空,P1<P2,则O点的风向为( )
A.③B.⑧C.⑦D.②
答案 3.B 4.A
解析 第3题,近地面大气运动受三个力(气压梯度力、摩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风向最终与等压线斜交。
该水平面位于北半球,风向相对于气压梯度力向右偏。
第4题,高空大气运动受两个力(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风向最终与等压线平行,而南半球风向相对于气压梯度力向左偏。
等压线图的判读
1.认识气压系统
在同一水平面上气压相等的各点的连线就是等压线。
等压线实际上是等压面和等高面的交线,所以等压线分布图表示在同一高度上气压水平分布的状况。
“高压”和“低压”是针对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而言的。
气压系统
特征
注意点
高压中心
等压线闭合,数值中高周低
最外一条封闭等压线以内是高压中心或低压中心的范围
低压中心
等压线闭合,数值中低周高
高压脊
高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
高压脊控制地区与高压中心天气状况相近
低压槽
低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
低压槽往往与锋面结合在一起,其控制地区与低压中心一样以阴雨天气为主
2.判读内容
(1)判断风力大小
①同一等压线图上,等压线密集,风力大;
等压线稀疏,风力小。
②不同图中,相同比例尺,相邻两条等压线数值差越大,风力越大。
③不同图中,若相邻两条等压线数值相等,则比例尺越大,风力越大。
(2)风向的运用
利用风向可判断以下几方面问题:
①等压线值的变化规律:
顺着风向,等压线值越来越小。
②判断南北半球:
向右偏——北半球;
向左偏——南半球。
③判断高压和低压:
近地面,观测者背风而立,北半球,高压在右后方,低压在左前方;
南半球,高压在左后方,低压在右前方。
(3)判断各种气压场的天气状况
(4)锋面只存在于低压槽上,不可能在高压脊上。
练出高分
一、选择题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据此回答1~2题。
1.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测试( )
A.温室效应B.热力环流
C.海陆热力差异D.风的形成
2.下列地理现象的成因与该实验原理相同的是( )
答案 1.C 2.C
解析 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沙石的昼夜温差远大于水,体现出了海陆(下垫面)的热力差异。
第2题,图A表示海陆间水循环;
图B表示锋面天气;
图C表示海陆风(或季风),其形成与海陆热力差异有关;
图D表示地形雨。
读“合肥的城市热岛示意图”,完成3~4题。
3.热岛效应形成了市、郊之间的热岛环流,称为城市风系,在近地面的风又称为乡村风。
M地乡村风的风向是( )
A.东南风B.东北风
C.西北风D.西南风
4.能正确表示N地近地面在垂直方向上等温面与等压面关系的图示是( )
答案 3.A 4.A
解析 第3题,由于市区工业、交通、人口集中,形成大量人为热,导致市区与郊区存在温差的条件下,近地面郊区气压高于市区,风由郊区流向城市,图中M地风向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形成东南风。
第4题,N地位于市中心,气温高,故等温面上凸,近地面气温高、气压低,所以等压面下凹。
相传,天灯(孔明灯)具有神奇的功效,只要你将心愿写在天灯上,随着天灯冉冉升向苍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册 第三单元 第4讲 热力环流和风 鲁教版 高考 地理 一轮 复习 一册 第三 单元 热力 环流 和风